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Your Erroneous Zones

一句話總結:

《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提供了一個實用的指南,教你如何擺脫負面思考、跳出自我毀滅的模式,掌控自己的思緒和情緒,並從優先考慮自己、不在乎他人的看法開始,建立一個更好的自我。

作者介紹:

偉恩.戴爾(Wayne W. Dyer)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自我提升導師和暢銷書作家。他的作品聚焦在自我提升、靈性成長和積極思維等主題。《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是他最知名的著作之一,自1976年出版以來,已經售出數百萬冊,幫助無數讀者改善生活、追尋內心的平靜與快樂。

重點啟發:

1. 做真實的自己,不受他人影響

很多人容易受到社會規範和周遭人的意見影響,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或堅定地做出決定,因為害怕別人的評價。然而,我們不能將自我價值建立在他人的手中。要活出真實的自己,勇敢追尋內心的渴望,即使這意味著有時得違背主流價值觀。只有少數人能克服這個挑戰,找到真正的自我,過著真實的人生。你是否也計畫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2. 別讓憂慮佔據你的心

當我們憂慮時,最重要的是採取行動。光是憂慮無濟於事,反而會滋生更多挫折和焦慮。因此,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就必須開始行動。找出憂慮的根源,立即採取行動尋找解決方案。如果發現無能為力,就盡其所能,不要再花心思在剩下的部分。正如斯多葛學派所說,如果無法改變某些事情,就不要浪費時間去想或擔心。

3. 建立源自內在的安全感

你的信念體系應該建立在內在獲得的安全感之上。這種安全感來自於開始相信自己、將自我價值置於他人意見之上,以及建立強大的自信,讓你對自己感到滿意,有勇氣大聲說出自己的觀點。雖然需要時間,但從長遠來看,建立內在安全感是你能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練習自我肯定、展現你的信念,並永遠站在自己這邊,將有助於你達成目標。

個人評價:

《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是一本出色的自助書,它提供了實用的建議和策略,幫助人們克服負面思維模式,建立自信和內在安全感。作者的寫作風格簡單易懂,透過生動的例子和比喻,讓讀者能夠輕鬆吸收這些概念。我特別欣賞書中關於活出真實自我和擺脫他人期望的部分,這對於現代社會中許多迷失和缺乏自信的人來說非常重要。總的來說,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相信它能啟發許多人去反思自己的生活,勇敢追尋內心的渴望。

特別推薦《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容易受他人影響、缺乏自信、陷入負面思維模式的人。無論你是年輕人,想在朋友圈中建立更多自信;還是團隊領導,希望在工作中展現更強大的領導形象;或是普通人,因為害怕別人的評價而難以追尋真正想要的東西,這本書都能為你提供寶貴的見解和建議。

Ed的話:

《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中的概念與Leverage(充分利用)有著密切的關聯。作者強調要活出真實的自我,建立內在的安全感,這正是充分利用自己內在力量的體現。當我們不再受他人意見左右,專注於發掘和發揮自己的潛力時,就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此外,書中關於克服憂慮、採取行動的建議,也與Leverage的理念不謀而合。與其被消極情緒所困,不如充分利用時間和精力去尋找解決方案,推動事情向前發展。總之,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啟發我們去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內在資源,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效率腦科學:卓有成效地完成每一項工作》Your Brain At Work

一句話總結:

《效率腦科學:卓有成效地完成每一項工作》透過解析大腦運作的奧秘,提供實用的方法來克服日常工作中的種種挑戰,例如:電子郵件轟炸、工作中斷、高壓環境、失控感和高期望等,讓你的大腦發揮最大效能。

作者介紹:

戴維·羅克博士(Dr. David Rock)是一位高效能領域的專家。他擁有神經科學和領導力的背景,曾訓練過一萬多名學員,教導他們如何發揮大腦的最大潛能。《效率腦科學:卓有成效地完成每一項工作》是他最暢銷的著作,書中透過兩位虛構人物 Emily 和 Paul 的一天生活,深入探討他們面臨的各種挑戰,例如:資訊超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失控、以及試圖給他人回饋卻不帶批評等。

重點啟發:

1.釋放你的思考力

你的意志力和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一項早在1898年的研究顯示,當參與者在腦中思考一個棘手的問題時,他們的體力可能損失高達 50%。沒錯,思考是一件耗能的事,你的大腦終究需要休息。如果你還一心多用,問題只會更嚴重,甚至會讓你的智商降低10點之多!洛克建議兩個解決方案:一是排定「腦力休息時間」,讓大腦喘口氣;二是每天安排 90 分鐘的專注工作時段,在此期間全神貫注,不受干擾。

2.自我提升帶來助益

我們都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讚賞,因為這會提高我們體內的多巴胺和血清素(幸福荷爾蒙)含量,同時降低皮質醇(壓力荷爾蒙)水平。有趣的是,當你專注於自我提升,例如:每天在籃球場上精進一點點時,你的幸福荷爾蒙也會增加,因為你感覺比昨天的自己更好。而且,荷爾蒙的變化還能幫助你思考得更快、學習得更好。這簡直就是一個生活小撇步!

3.引導他人尋找答案

給別人建議很容易,但要說服對方採納卻是難上加難。研究顯示,直接提供建議只有 8% 的成功率。反之,若能引導對方自行找到解決方案,他們就更有可能付諸行動。與其對他人說教,不如扮演教練的角色,提出恰當的問題,肯定他們的能力,讓他們感到「我相信你已經盡力了,讓我們一起想想辦法吧!」如此一來,降低他們的焦慮和壓力,培養積極正面的心態,對方很快就能豁然開朗。

個人評價:

《效率腦科學:卓有成效地完成每一項工作》是一本洞察力十足的書,提供了許多實用的方法來提升工作效率和思考能力。書中融合了神經科學和領導力的知識,透過生動的案例分析,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大腦運作的原理。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到要善用「專注工作時段」和「自我提升」的概念,這讓我獲益良多。此外,如何引導他人尋找解決方案的技巧也非常實用,值得學習。

特別推薦《效率腦科學:卓有成效地完成每一項工作》給誰:

1. 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效率不夠高的上班族

2. 渴望提升領導力和溝通技巧的主管

3. 想要更深入了解大腦運作奧秘的讀者

4. 欲突破瓶頸、尋求自我成長的所有人

Ed的話:

從 SCALE 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效率腦科學:卓有成效地完成每一項工作》特別能與「策略制定」(Strategize)和「增強」(Enhance)這兩個概念產生共鳴。首先,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用的策略,例如:安排專注工作時段、善用提問技巧等,能夠幫助個人和企業更有效率地達成目標。其次,書中也提到透過自我提升來激發更大的潛力,這與「增強」的理念不謀而合。無論是對個人還是企業而言,持續精進、突破極限都是不可或缺的。《效率腦科學:卓有成效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以嶄新的視角解析大腦的奧秘,提供了實用且深具啟發性的方法,值得細細品味、反覆閱讀。

《最棒的一年:5個步驟,100%實現目標,讓計畫不再是空話》Your Best Year Ever

一句話總結:

《最棒的一年:5個步驟,100%實現目標,讓計畫不再是空話》這本書提供了強而有力的靈感,幫助你找出應該改進的地方、克服障礙的方法,以及建立實現夢想所需的模式和習慣,讓你的人生煥然一新!

作者介紹:

麥可‧海亞特(Michael Hyatt)是一位知名的領導力與個人發展專家,他曾擔任美國一家大型出版公司的執行長長達六年之久。除了《最棒的一年:5個步驟,100%實現目標,讓計畫不再是空話》之外,他還撰寫了多本暢銷書,經常受邀至各大企業進行演講,並在網路上經營一個廣受歡迎的部落格。

重點啟發:

1. 勾勒理想藍圖,創造不凡人生

想要創造最精彩的一年,首先要問自己:一年後,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把你的願景寫下來,暢所欲言、毫無保留。接著檢視人生的十大面向:健康、智慧、情感、人際關係、職場、財富、休閒、貢獻、靈性、家庭。仔細評估每個面向的表現,找出優勢所在,再運用優勢來加強弱項。你會發現,這些面向環環相扣,只要專注於帶來最大影響的幾件事,就能在各方面都有所突破!

2. 跳脫舒適圈,設立挑戰性目標

許多人不敢立下宏大目標,深怕無法企及。但其實這樣的目標才有意義!關鍵在於:你得依據自身能力,在「妄想」和「不痛不癢」之間找到平衡點。以寫書為例,第一本書就想拿諾貝爾獎,未免不自量力;但若給自己太多時間,遇到瓶頸就容易放棄。最理想的狀態是「不舒服區」,亦即略高於你的舒適圈、需要努力才能達成的目標。只要目標切合實際又帶點挑戰性,你就找對方向了!

3. 找個教練,加速成長之路

去年我開始當自由工作者,卻為了找出有效率的工作模式傷透腦筋。在朋友的建議下,我請了一位教練,沒想到進步神速,連自己都驚訝不已!其實身邊就有許多人走過我們正在經歷的路,只要伸出手,他們通常都很樂意指點迷津。就像學鋼琴一定要請老師,學習生活之道也一樣。教練能夠客觀地指出改進方向,為我們省下大把摸索的時間!

個人評價:

《最棒的一年:5個步驟,100%實現目標,讓計畫不再是空話》是我近期最喜歡的書之一。這本書提供了簡單、新穎又可行的建議,幫助我找到追求目標的明確方向。透過訂立挑戰性目標、尋求他人協助等方法,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突破現狀,創造嶄新的人生!

特別推薦《最棒的一年:5個步驟,100%實現目標,讓計畫不再是空話》給誰:

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那些渴望自我成長、卻不知從何著手的年輕人;推薦給那些厭倦一成不變生活、想要勇敢改變的中年人;也推薦給所有容易失去動力、難以堅持目標的人。這本書絕對能為你的人生帶來全新啟發!

Ed的話:

《最棒的一年:5個步驟,100%實現目標,讓計畫不再是空話》這本書與企業經營中的SCALE策略不謀而合。它鼓勵我們擬定明確的藍圖(Strategize),創造嶄新的生活(Create);透過習慣和模式讓目標自動化(Automate),充分利用身邊資源(Leverage),並持續精進自我(Enhance)。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唯有不斷學習、突破,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這本書所傳達的觀念,值得所有追求卓越的人深思!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將帶我們深入了解心理治療的真實面貌,透過一位經驗豐富卻也需要接受治療的治療師的視角,讓你對尋求心理健康的幫助感到更加自在。

作者介紹:

作者蘿莉‧戈特利布(Lori Gottlieb)是一位備受讚譽的心理治療師,她不僅幫助無數來訪者面對生命中的難關,自己也曾陷入情感困境,需要尋求治療的幫助。透過親身經歷,她以幽默感性的筆觸,刻畫了心理治療師的日常,以及治療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重點啟發:

1. 揭開心理治療的神秘面紗

許多人對心理治療存有疑慮和誤解,認為那是一種神秘、令人不安的經驗。然而,蘿莉以輕鬆詼諧的方式,揭開了治療過程的神秘面紗。原來,治療師們也和我們一樣,有著自己的脆弱和掙扎。透過真實的案例分享,讓我們看到治療師如何與來訪者建立信任關係,共同探索問題的根源,尋找解決之道。

2. 直面內心的痛苦,才能真正療癒

我們常常習慣逃避痛苦的情緒,將它們深埋心底,以為這樣就能獲得平靜。然而,蘿莉提醒我們,唯有勇敢面對內心的傷痛,才能真正獲得療癒。透過治療師的引導,來訪者學會正視自己的防衛機制,敞開心扉,表達被壓抑的情感。儘管過程可能充滿艱辛,但當我們終於能夠「破繭而出」,坦然面對自己的脆弱,就能重新找回生命的力量。

3. 勇敢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生命中總有讓我們感到無助和絕望的時刻,彷彿被困在原地,無法掙脫。然而,蘿莉的故事告訴我們,改變始於勇敢踏出第一步。無論是面臨社交孤立的老婦,還是被癌症宣判的女性,他們都在治療師的陪伴下,學會以不同的方式面對困境。或許,我們無法改變生命中的某些事實,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去面對它,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個人評價:

閱讀這本書,就像是與一位睿智、幽默的朋友對話,在輕鬆愉悅中獲得療癒和啟發。蘿莉以真摯坦誠的筆觸,分享了她作為治療師和來訪者的雙重經驗,讓我們看到心理治療的真實樣貌。這本書不僅揭開了治療的神秘面紗,更啟發我們勇敢面對內心的脆弱,尋求改變和成長的可能。

特別推薦《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給那些:

– 對心理治療感到好奇,卻又有所顧慮的人

– 正面臨情感、工作或生活困境,渴望尋求幫助的人

– 想要更深入了解自己內心世界的人

– 喜歡閱讀勵志、充滿智慧的非虛構類書籍的人

Ed的話:

閱讀這本書,讓我不禁反思,心理治療和個人成長的過程,其實與企業經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正如書中所言,我們必須勇於正視問題的根源,方能找到真正的解方。這就如同企業面臨瓶頸時,需要深入剖析內部的困境,制定務實可行的策略(Strategize),方能突破困局,開創新局。

而治療過程中,受訪者學會敞開心扉,表達真實的自我,不也正是企業創新(Create)的關鍵嗎?唯有打破舊有的思維框架,才能孕育出嶄新的可能。同時,正如治療師運用各種技巧,協助來訪者自我覺察,自動化(Automate)內化治療的精髓。企業也需要建立有效的機制,讓員工能夠自主學習,內化組織的核心價值。

總而言之,這本書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對心理治療的新認識,更是一種啟發和反思。無論是個人成長,還是企業經營,都需要我們以開放、謙卑的心,擁抱改變,不斷自我超越。正如蘿莉所言:「改變,始於勇敢踏出第一步。」讓我們一起勇敢前行,擁抱生命中的無限可能吧!

《OKR:做最重要的事》Measure What Matters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教導你如何在公司和生活中實施追蹤系統,幫助你記錄進度、保持責任感,讓你幾乎無可避免地達成目標

作者介紹

約翰·杜爾(John Doerr)是一位著名的風險投資家,他曾投資了許多矽谷知名公司,如Google、Amazon等。他在本書中分享了自己多年來使用「目標與關鍵成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簡稱OKRs)的經驗和心得。

重點啟發

1. 設定目標,衡量進度

OKRs的精髓在於設定明確的目標(Objectives),並訂定可衡量的關鍵成果(Key Results)。透過定期記錄和檢視進度,我們可以隨時掌握目標達成的情況,必要時還可以調整目標或策略。這個過程讓我們對自己的表現有清楚的認識,進而激發持續改進的動力。

2. 勇於設立「延伸目標」

許多偉大的成就,都源自看似遙不可及的「延伸目標」(Stretch Goals)。就像當年NASA立下登陸月球的宏偉目標,雖然當時看來幾乎不可能實現,但卻激勵了無數人為之努力。研究也顯示,設定高遠的目標,有助於提升員工的動機、投入度和生產力。因此,我們不要害怕挑戰自己,勇敢地為夢想拼搏!

3. 平衡「承諾目標」與「延伸目標」

在運用OKRs時,我們要同時兼顧「承諾目標」(Committed Objectives)和「延伸目標」。前者是我們必須達成的基本目標,攸關組織的運作和發展;後者則是我們嘗試突破的里程碑。就像Google一樣,將目標區分為這兩種類型,可以幫助我們在穩健中求進步,在挑戰中尋求突破。

個人評價

這本書提供了一套簡單易行、卻非常有效的目標管理方法。透過OKRs,我學會如何設定清晰的目標,並時時關注進度和成果。這套方法不僅適用於企業,也能運用在個人生活中。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恆地實踐OKRs,定能帶來長足的進步和成長。

特別推薦《OKR》給誰

我想要特別推薦這本書給以下幾類人:

1. 正在尋找更好方法來統一公司成長努力的CEO

2. 剛開始創業,希望從一開始就奠定良好基礎的34歲創業者

3. 任何想要學習如何通過問責制來提高工作效率的人

Ed的話:

OKRs其實跟SCALE中的幾個概念不謀而合。首先,訂定長期目標(Objectives)本身就是一種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過程。接著,我們還要創建(Create)一套衡量標準(Key Results),並將其自動化(Automate),定期追蹤和記錄。而透過不斷檢視,我們能充分利用(Leverage)這套系統,找出需要改進之處,進一步增強(Enhance)目標達成的機會。

總之,OKRs提供了一個思考和行動的框架,幫助我們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期許大家都能活用這套方法,在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上都能有長足的進步!

《工作的藝術》Your Best Just Got Better

一句話總結:

《工作的藝術》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以最佳的技巧來提升生產力和績效,讓我們更聰明地工作、完成更多事情,並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作者介紹:

傑森·W·沃馬克(Jason Womack) 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生產力專家和暢銷書作家。他的著作《工作的藝術》榮獲《今日美國報》的好評,被認為是提高生產力的必讀書籍之一。沃馬克擁有豐富的企業培訓和教練經驗,他的客戶包括許多知名企業,如微軟、美國運通等。

重點啟發:

1. 找出你的「它」,全力以赴

Nike 的標語「Just Do It」鼓舞了無數人。但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是你生命中非做不可的「它」?對我而言,「它」就是創建一個能讓我在任何地方經營的事業,讓我在財務上不依賴任何人,專注於對我而言有意義的工作。一旦找到你的「它」,就要每天問自己:「我今天為實現目標做了什麼?」這是最好的自我督促方式。

2. 善用每一分鐘,創造非凡成就

當一堂課被取消、一個會議泡湯,或是休息時間比預期的長,你會如何利用這些額外的時間?大多數人可能會偷懶或放鬆,但如果你真的想達成目標,就要善用每一分鐘。15分鐘大約是一天的1%,聽起來不多,但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完成許多事情,例如:寫一封感謝信、回覆幾則訊息、瀏覽一下每週行程、在網上預訂活動,或是為一篇文章構思三個標題。珍惜每一秒鐘,因為你擁有的時間沒有你想像的多。

3. 用「為了⋯⋯」陳述句保持動力

即使你在開始一個新目標前清楚地闡明了「為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與「為什麼」的聯繫也可能會逐漸淡化,尤其是在處理一些必須完成的瑣碎、無聊的任務時。為了確保不失去內在目標,你可以寫下沃馬克所說的「為了⋯⋯」陳述句。它們可以是高層次的,也可以是關於非常具體的任務。例如:你可以寫下「我加班工作,為了能夠投資兩倍的錢,在40歲時『退休』」,或是「我每天在 Instagram 上發佈六次貼文,為了能在短短九個月內將個人檔案變成一門生意」。你可以寫下幾個這樣的句子,並將它們放在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激勵自己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

個人評價:

我認為《工作的藝術》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書,提供了許多可以嘗試的技巧選項。最終你會採用哪些技巧融入生活,完全取決於你自己。不妨仔細看看這些技巧,整合有用的部分,創造出自己的系統,其餘的就放一邊吧。這本書帶給我很大的幫助,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產力,並激勵我朝著目標邁進。

特別推薦《工作的藝術》給誰:

– 已經開始了一個很酷的副業項目,但知道自己不夠認真,無法獲得成功的學生。

– 工作很好,但在睡前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覺得自己不是100%快樂的上班族。

– 任何不確定為什麼要完成日常待辦事項的人。

Ed的話:

我認為《工作的藝術》這本書與 SCALE 當中的 S(策略制定)和 E(增強)兩個概念最為相關。首先,本書幫助我們找出生命中最重要的「它」,並圍繞這個目標制定策略,善用每一分鐘,朝目標邁進。這正是策略制定的精髓所在。其次,透過寫下「為了⋯⋯」陳述句,我們可以時刻提醒自己為何而努力,增強內在動力。這種做法可以應用於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幫助我們在追求目標的路上保持積極和專注。總的來說,《工作的藝術》提供了許多實用的技巧和啟發,值得每個想要提升生產力和改變人生的人細細品味。

《當你相信時,你就能看見》You’ll See It When You Believe It

一句話總結:

《當你相信時,你就能看見》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發掘真實的自我,透過心智的力量,與自己、他人和宇宙和諧共處。

作者介紹:

偉恩‧戴爾(Wayne W. Dyer)是一位著名的心靈導師和暢銷書作家。他的著作涵蓋了自我提升、靈性成長等主題,深受全球讀者喜愛。《當你相信時,你就能看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啟發了無數人追尋內心的平靜與喜悅。

重點啟發:

1. 身體只是你的1%:

我們往往將太多注意力放在外表上,但真正構成一個人的是那99%看不見、摸不著的思想和情感。與其專注於改變身體,不如每天鍛鍊自己的心智,這才是自我提升的關鍵。

2. 一切源於念頭:

環顧四周,你所擁有的一切都源自於曾經的一個念頭。只要識別並相信自己的夢想,下定決心去實現,放下對失敗的恐懼,你就能創造出想要的人生。

3. 擁抱豐盛:

我們常常受限於「等我有了某些東西,就會更快樂」的想法。這種匱乏心態讓人困在不滿意的工作和生活中。學會感恩你所擁有的,並相信宇宙和內心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你就能活出豐盛人生。

個人評價:

這本書深深觸動了我,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快樂與成長來自內在。作者以溫暖而智慧的筆觸,娓娓道來心靈轉化的奧秘。書中許多觀點都引發了我的共鳴,啟發我以更開闊、更正向的心態看待人生。我相信這本書能為許多人的生命帶來轉機。

特別推薦《當你相信時,你就能看見》給誰:

那些想要突破現狀、尋找人生意義的人。無論你是自我懷疑的年輕人,還是對生活感到迷惘的中年人,這本書都能為你點亮心中的明燈,引導你走向內心的自由與喜悅。

Ed的話:

偉恩‧戴爾的智慧與企業經營中的「創建」(Create)理念不謀而合。他鼓勵我們運用心智的力量,創造出嶄新的人生藍圖。就像企業家需要有遠見和創意,我們每個人也都應該成為自己生命的設計師,勇於打破舊有框架,開創美好未來。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心靈指引,啟發我們發掘內在的無限潛力,活出最真實、最圓滿的自己。

《你不是你的大腦》You Are Not Your Brain

一句話總結:

《你不是你的大腦》這本書以科學的角度,教導我們如何打破壞習慣,提供了一個可行的四步驟框架,幫助我們不再受到大腦欺騙性訊息的影響。

作者介紹:

傑佛瑞・施瓦茨(Jeffrey Schwartz)是一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工作的精神科醫師,專注於治療強迫症(OCD)患者。他在2011年出版了這本《你不是你的大腦》,結合了最新的神經可塑性研究和他已知的四步驟療法。施瓦茨醫師在精神醫學領域有著傑出的成就和貢獻。

重點啟發:

1.自我導向的神經可塑性 – 你有能力改變自己的大腦

神經可塑性這個概念聽起來很酷,像是出自星際大戰的武器。其實它的意思是,我們可以自己改變大腦中的神經通路。即使你現在有一些壞習慣,也能透過正確的方法來改變它們。你的大腦結構並不能定義你這個人,你有能力主動塑造它,讓它為你所用。

2.習慣養成的秘密 – 一起放電的神經元會連結在一起

赫布定律(Hebb’s law)有一句很棒的總結:「一起放電的神經元會連結在一起」。你越常使用某條神經通路,它就會越強韌。舉例來說,假設你為了準時上班,每天早上8點要搭公車。如果有一天你8:01才到站,錯過了公車,可能會讓你感到焦慮和不安。這時候你可能會抽根菸來舒緩壓力。這樣一來,你的大腦就建立了一條新的通路,將「因錯過公車而感到焦慮」和「抽菸帶來的放鬆」連結在一起。當你一再重複,它就會變成一個難以改變的習慣。

3.如何阻斷壞習慣 – 藉由覺察來凍結量子系統

量子禪那效應(quantum zeno effect)說明,如果持續觀察一個量子系統,它會凍結在原本的狀態。套用在我們的大腦,就是當你保持覺察,經常觀察自己的壞習慣,就能阻斷赫布定律,爭取時間來扭轉它。透過有意識地改變想法和行為,你可以用更好的習慣來重塑大腦。

個人評價:

這本書用了許多有趣的科學概念來闡述如何改變習慣,例如:神經可塑性、赫布定律和量子禪那效應等,解釋得淺顯易懂。書中的四步驟療法雖然不算是突破性的創見,但確實能幫助我們覺察和改變思考模式。我很欣賞作者將這些科學原理和實用方法結合,提供了一個清晰可行的自我改變途徑。這本書啟發了我,讓我意識到自己有能力跳脫大腦的框架,開創不一樣的人生。

特別推薦《你不是你的大腦》給誰:

1. 年輕時就染上菸癮,現在想戒菸的人

2. 對神經科學感興趣的讀者

3. 飽受過度思考苦的人

Ed的話:

從SCALE的觀點來看,這本書特別能連結到E – 增強(Enhance)的概念。書中提到我們有能力「自我導向神經可塑性」,增強自己的心智,突破大腦既有的框架和限制。這樣的觀點用在企業經營上,就是鼓勵員工跳脫舒適圈,挑戰自我,創造更大的可能。對於個人成長而言,更是一個深具啟發性的觀念。讀完這本書,我們應該更有勇氣和信心去面對習慣和逆境,透過轉念和行動來創造不一樣的人生。

《發揮你的潛力》Maximize Your Potential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告訴你如何透過改變心態,並善用你的抱負、技能和創造力,讓你的工作生活變得既充實又高產︒

作者介紹:

Jocelyn Glei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編輯和播客主持人,她的作品專注於創造力、生產力和有意義的工作︒她曾擔任99U的創意總監,這是一個由Adobe創建的教育平台,旨在幫助創意專業人士實現他們的想法︒Glei女士的書籍和播客節目廣受歡迎,啟發了無數人追求自己熱愛的事業︒

重點啟發:

1. 找到匹配理想生活方式的工作,而非單純追隨熱情

很多人羨慕那些從事自己熱愛工作的人,以為這是命中注定的結果︒但事實上,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規劃和專注︒真正讓人感到滿足的,是工作所帶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而不僅僅是工作本身︒環保記者比爾·麥克奇本(Bill McKibben)的例子說明了這一點:他熱愛自己的工作,不是因為他酷愛寫作,而是因為他能藉此對世界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享受工作時間和地點的靈活性︒因此,審視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然後找到與之匹配的工作,才是通往充實事業的關鍵︒

2. 保持「變得更好」的心態,而非僅僅「保持優秀」

在工作中,你是那種滿足於保持熟練的人,還是那種每天都在努力進步的人呢?如果你想在工作中保持出色,並找到快樂,就需要時刻尋求進步︒單純地「保持優秀」只會讓人原地踏步、停滯不前,最終導致不滿︒相反地,擁有「變得更好」的心態的人,會把比自己優秀的同事視為學習的機會,不斷提升技能︒當你養成這種心態時,就不會將注意力放在與他人比較上,而是專注於超越昨日的自己︒這種心態能讓你更有韌性,更好地應對失敗,並從困難中發現機遇︒

3. 克服先天的風險規避傾向,抓住機會

我們的祖先大多壽命不長,但他們的大腦會本能地規避危險,以保護自己免受野獸、惡劣天氣等威脅︒如今,你仍然保留著這種對不確定性的厭惡︒然而,大腦有時會矯枉過正,阻止你抓住一些絕佳的機會︒可口可樂在柏林牆倒塌後進軍東德市場的例子,說明了克服風險規避傾向的重要性︒當時,管理團隊躍躍欲試,但部門總裁唐·基奧(Don Keough)立即否決了這個冒險的舉動︒直到整個團隊威脅要辭職,他才重新考慮︒最終,公司認為值得冒這個險,進入東德市場,雖然遇到一些困難,但最終建立了一個有利可圖的市場︒面對新機會,任何人都能找到足夠的恐懼理由,但特別的人才能超越恐懼,看到風險背後的潛力!

個人評價:

這本書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如何在事業中發揮潛力︒我最大的收穫是認識到追求理想工作的正確方法:與其盲目追隨所謂的「熱情」,不如審視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尋找與之匹配的工作︒此外,作者提出的「變得更好」心態也給了我很大啟發︒與他人比較往往會讓人氣餒,不如專注於讓今天的自己超越昨天︒最後,作者鼓勵讀者克服風險規避的傾向,勇於抓住機會,這對於個人成長和企業發展都至關重要︒總的來說,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值得反覆閱讀︒

特別推薦《發揮你的潛力》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兩類人︰一是剛走出校園踏入職場的年輕人,他們渴望在事業上有所作為,卻常常迷茫和困惑;二是那些已經工作多年,但感覺正在原地踏步、失去動力的中年人︒無論你屬於哪一類,這本書都能為你指明方向,點亮前行的路︒

Ed的話:

這本書所傳達的理念,與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不謀而合︒正如書中所說,找到理想工作的關鍵是審視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然後尋找相匹配的事業︒同樣地,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時,也需要深入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市場的需求,找到最佳的結合點︒此外,「變得更好」的心態和勇於冒險的精神,對於企業生存發展也至關重要︒唯有不斷創新、超越自我,並果敢地抓住機遇,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總而言之,這本書雖然主要討論個人職業發展,但其中的智慧和啟示,對於企業經營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情欲徒刑》Mating in Captivity

一句話總結:

《情欲徒刑》是性治療師艾絲特.佩瑞爾(Esther Perel)二十多年來發現的最佳性建議,解釋在現代社會中扼殺性慾的障礙,以及你和伴侶可以做些什麼來消除這些障礙,享受更好的情感和身體親密關係。

作者介紹:

艾絲特.佩瑞爾(Esther Perel)是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療師,專門研究親密關係和性治療。她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為無數夫妻提供諮詢和治療。佩瑞爾的著作《情欲徒刑》被譽為是探索長期關係中情慾問題的經典之作,提供了許多深刻而實用的見解。

重點啟發:

1. 童年經歷影響成年後的性生活

我們童年時期與照顧者的情感連結,會深深影響我們成年後的親密關係。如果童年缺乏情感連結,長大後可能難以在性生活中展現脆弱和投入。探索過去的創傷,學習敞開心扉,才能真正享受親密關係帶來的歡愉。

2. 孩子的出現會影響夫妻的性生活

無論是親生還是領養,孩子的出現往往會改變夫妻的優先順序,削弱性生活的品質。因為情慾渴望刺激、不可預測和危險,而養育孩子則需要安全和穩定。面對這種矛盾,夫妻要努力在忙碌的生活中騰出時間約會,讓彼此期待與幻想,重燃激情的火花。

3. 承認誘惑的存在,化敵為友

即使深愛彼此,伴侶之間仍然難免會受到外界誘惑。與其否認這種誘惑,不如大方承認它的存在,將其納入性幻想中一起分享。這樣做可以宣示彼此的自由和承諾,將第三者從威脅變成情趣,消除出軌的誘惑。

個人評價:

《情欲徒刑》以一種非常真實、坦率的方式探討了長期關係中的性問題。作者提供了許多深刻獨到的見解,揭示了情慾背後的心理因素,並給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這本書不僅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伴侶,也啟發我反思如何在生活中保持激情和活力。

特別推薦《情欲徒刑》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正在或渴望建立長期親密關係的人。無論你是剛結婚的小夫妻、還是相愛多年卻感到激情消退的伴侶,這本書都能為你提供寶貴的洞見和啟發。如果你渴望在關係中獲得更多的情感和身體滿足,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Ed的話:

這本書與「增強」(Enhance)的概念密切相關。在長期關係中,如何持續增強彼此的吸引力和親密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書提供了許多實用的策略,例如探索過去、創造驚喜、利用幻想等,可以幫助夫妻在生活的瑣碎中找回激情。這些策略不僅適用於婚姻,也能應用於其他長期合作關係,例如商業夥伴或團隊成員之間。學會不斷增強彼此的連結和活力,是維繫任何關係的關鍵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