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滾雪球》The Snowball

一句話總結:

《滾雪球》是巴菲特唯一授權的傳記,詳細記錄了這位「奧馬哈先知」、傳奇價值投資者、曾經是全球首富的傳奇人生,從他卑微的出身,一路走到令人難以想像的成功。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愛麗絲·施羅德(Alice Schroeder)是華爾街唯一與巴菲特有過多年對話的分析師。巴菲特主動邀請她撰寫自己的傳記,足見作者的才華與功力。施羅德以細膩入微的筆觸,生動描繪出巴菲特的人生歷程,堪稱傳記寫作的典範。

重點啟發:

1.及早起步,現在就開始

巴菲特從小就展現出對數學、統計、數字和股票的濃厚興趣。十歲時,他已經讀遍奧馬哈圖書館裡所有的金融書籍。年紀輕輕就開始賺錢,十二歲時當報童和推銷訂閱,月入175美元,比當時多數老師還要多。這啟發我們,如果你已經找到人生的熱情所在,就要立刻行動,現在開始永遠都不嫌早。即使還沒找到,先從享受的事情做起,熱情自然會隨著工作而來。

2.保持耐心,選擇明天勝過今天

如果要為巴菲特的人生找一個指引原則,非「耐心」莫屬。他一再犧牲眼前利益,選擇更美好的明天。他的導師葛拉漢教導他,好企業就像被丟棄的雪茄屁股,別人以為沒價值,其實還能再抽幾口。巴菲特只投資那些內在價值大於感知價值的企業,而這樣的機會並不常有,他總是耐心等待正確的時機,而非隨便湊合。即使面對美國證管會調查和報紙訴訟等危機,他也能泰然處之,靜待事件平息。耐心讓巴菲特得以專注長期的正確之舉,而非圖短期的近利。

3.建立聲譽,聲譽歸來艱難

耐心讓人得以堅持誠信,建立良好聲譽。巴菲特說:「花20年建立聲譽,毀掉它只要5分鐘,想想這點,你就會改變做事方式。」他深知聲譽得來不易,稍有不慎就可能毀於一旦,因此他謹言慎行。即使身陷危機,他仍然堅守誠信。1991年,他擔任臨時CEO的所羅門兄弟公司捲入醜聞,他以組建新領導團隊、推行改革等行動力挽狂瀾,誠信經得起考驗。

個人評價:

讀完《滾雪球》這本書,我深受啟發。巴菲特的人生智慧和投資哲學發人深省。他「慢即是快」、「簡單就是美」的價值觀,與當下社會的浮躁成了鮮明對比。他的故事再次證明,成功從來都不是偶然,而是日積月累的必然結果。這本書不僅是投資者的必讀經典,更是每個希望過好一生的人的心靈雞湯。

特別推薦《滾雪球》給誰:

那些內向又熱愛電腦的青少年,他們常在學校遭受嘲笑、推薦給那些想一夜致富的股票分析師、也推薦給那些從未思考過自己人生遺產的所有人。

Ed的話:

從《滾雪球》一書中,我們可以學到寶貴的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的策略。巴菲特的「耐心」理念,與「充分利用」(Leverage)不謀而合。他總是充分利用每一個正確的投資機會,讓滾雪球效應創造奇蹟。而他堅守誠信、珍視聲譽的態度,正是企業得以基業長青的根本。個人成長方面,巴菲特「及早起步」的人生哲學,啟發我們要勇於「創建」(Create)自己的理想人生,越早越好。總之,《滾雪球》是一本學習型傳記,值得企業家和個人發展者細細品味、反覆閱讀。

《輕微的優勢》The Slight Edge

一句話總結:

《輕微的優勢》揭示了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進行小小改進的重要性,透過專注於每天做出更好的選擇,你就能塑造出非凡的未來。

作者介紹:

傑夫·奧森(Jeff Olson)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和暢銷書作家。他創立了多家公司,包括:TPN(The People’s Network)和Nerium International。《輕微的優勢》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已經售出數百萬冊,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全球發行。奧森以其獨特的洞察力和實用的建議而聞名,他幫助無數人實現了他們的夢想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重點啟發:

1. 習慣的力量

我們每天做出的選擇決定了我們的未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累積而成。養成良好的習慣,哪怕是很小的習慣,例如:每天閱讀15分鐘或者選擇健康的食物,久而久之,這些習慣就會塑造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引領我們走向成功。

2. 耐心和毅力

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是漫長而曲折的。很多時候,我們的付出似乎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真正成功的人懂得欣賞那些看不見的努力。他們明白,只要堅持正確的方向,終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偉大的事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保持耐心和毅力,即使進步緩慢,也要相信積少成多、厚積薄發的力量。

3. 設定目標的藝術

有目標的人生才有方向。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確地設定目標。奧森在書中分享了他的三步法:首先,把目標寫下來,用清晰、簡潔的語言描述你想要達成的目標。其次,每天視覺化你的目標,想像目標已經實現的情景,感受那種成就感和喜悅。第三,制定行動計劃,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並為每個小目標設定截止日期。這樣,你就知道每天要做什麼,朝著夢想一步步邁進。

個人評價:

作為一個對成長和進步有著強烈渴望的人,《輕微的優勢》給了我很多啟發。這本書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揭示了成功的真諦。奧森沒有給讀者開空頭支票,而是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讀完這本書,我意識到,成功沒有捷徑,唯有腳踏實地、持之以恆,才能實現夢想。正如奧森所說:「你的生活就是你每天選擇的總和。」從現在開始,我要更加謹慎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相信微小的優勢會帶來巨大的改變。

特別推薦《輕微的優勢》給誰:

那些渴望成功、卻又感到迷茫和沮喪的人。如果你曾經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卻遲遲看不到結果而感到氣餒,這本書會重新點燃你的鬥志。如果你曾經因為惡習而止步不前,這本書會幫助你培養良好的習慣。總之,無論你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這本書都能給你帶來啟發和鼓舞。

Ed的話:

《輕微的優勢》這本書讓我聯想到了SCALE中的幾個概念。首先是策略制定(Strategize)。正如奧森所說,成功需要一個清晰的目標和行動計劃。在個人生活和企業經營中,我們都需要制定策略,明確方向,並付諸行動。其次是創建(Create)。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設計師,我們要勇於創新,打破常規,用全新的視角看待問題。再次是自動化(Automate)。養成好習慣,讓正確的行為自動化,這樣我們就能事半功倍,節省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最後是增強(Enhance)。《輕微的優勢》告訴我們,成功是一個不斷自我增強的過程。我們要學會欣賞自己的進步,同時也要不斷尋求突破,挑戰自我,成就更好的自己。

總之,《輕微的優勢》是一本充滿智慧和啟發的書。它提醒我們,不要低估細微的改變,因為它們匯聚在一起,就能創造出驚人的力量。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以微小優勢為槓桿,撬動人生的巨變吧!

《睡眠解決方案》The Sleep Solution

一句話總結:

《睡眠解決方案》透過破除關於睡眠的迷思,並教導建立良好睡眠衛生習慣,幫助你提升生活品質。

作者介紹:

克里斯托弗・溫特(Chris Winter)是一位睡眠專家及神經科醫師。他致力於研究睡眠科學,並幫助許多人解決睡眠問題。他的著作《睡眠解決方案》,提供了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改善睡眠品質。

重點啟發:

1. 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石

睡眠不足會影響大腦的廢物清除系統,使得有害物質如β-澱粉樣蛋白堆積,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睡眠品質不佳也會提高中風、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削弱免疫力。充足的睡眠對於維持身心健康至關重要。

2. 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和建立規律的作息

營造一個黑暗、安靜、溫度適宜的睡眠環境,有助於褪黑激素的分泌,讓人更容易入睡。睡前避免使用電子設備,可以減少藍光對睡眠的干擾。選擇合適的床墊和枕頭,讓身體得到充分的放鬆。建立規律的睡前儀式,如泡個熱水澡、閱讀、冥想等,有助於建立良好的生理節奏,提升睡眠品質。

3. 失眠源於對睡眠品質的不滿,而非睡眠時間不足

許多人誤以為失眠就是完全無法入睡,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會睡著,否則就無法存活。失眠更多是指對睡眠品質感到沮喪和不滿足,而非單純的睡眠時間不夠。導致失眠的原因通常與焦慮或其他健康問題有關。了解自己的睡眠模式和焦慮誘因,學習放鬆技巧,有助於緩解失眠症狀。

個人評價:

讀完《睡眠解決方案》後,我對睡眠有了全新的認識。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了睡眠的重要性和常見的睡眠問題。書中提供的建議切實可行,讓我意識到良好的睡眠習慣對身心健康的巨大影響。我開始調整自己的作息,營造更舒適的睡眠環境,感受到睡眠品質的明顯提升。這本書不僅幫助我改善了睡眠,也讓我的生活品質獲得提升。

特別推薦《睡眠解決方案》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經常感到疲憊、睡眠品質不佳的人。如果你曾嘗試各種方法卻始終無法獲得優質睡眠,這本書絕對能為你提供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對於那些想要提升工作效率、改善情緒和增強免疫力的人來說,這本書也是不可多得的睡眠指南。

Ed的話:

《睡眠解決方案》中的觀點與個人成長和企業經營息息相關。充足的睡眠是制定有效策略(Strategize)的基礎。唯有精力充沛,才能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思路,做出正確的決策。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建立規律的作息,就像在生活和工作中創建(Create)有利於成長的條件。而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就像建立一套自動化(Automate)的自我管理機制,讓身體自然而然地進入深度休息狀態。優質的睡眠可以充分利用(Leverage)我們的潛力,提升學習和工作效率。同時,良好的睡眠也是增強(Enhance)身心健康的關鍵,讓我們有更強大的內在動力去追求卓越。總之,把握睡眠的力量,你就能在個人成長和事業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睡眠革命》The Sleep Revolution

一句話總結:

《睡眠革命》揭露了西方世界睡眠文化的嚴峻現況,但也為學童、學生、上班族和企業高層提供了真誠的建議,教導大家如何停止將睡眠不足當成是一種榮耀,並開始享受一夜好眠。

作者介紹:

亞利安娜‧賀芬頓(Arianna Huffington)是《哈芬登郵報》的聯合創始人兼總編輯。她曾因為突然睡著而摔斷顴骨,從此便致力於改變人們對睡眠的看法,阻止大家繼續瘋狂地競賽「我比你更不需要睡眠」。

重點啟發:

1.從小養成的睡眠不足習慣

研究顯示,強迫孩子早起會擾亂他們的晝夜節律。如果學校能夠延後上課時間,孩子們的表現就能全面提升。所以,別因為讓孩子多睡一會兒而感到內疚,即使這意味著偶爾翹掉第一節課——他們會更健康,也不會在日後患上慢性睡眠不足的毛病。

2.伴侶一起入睡的好處多多

一項針對1000人的研究發現,伴侶之間若能夠一起入睡並有肢體接觸,幸福感就會提升。睡得越近的伴侶,有高達85%的人表示對感情很滿意。所以,不妨試著靠近彼此一點,看看能否帶來更好的睡眠和感情。畢竟,女性的性慾和深度睡眠的時間直接相關——每多睡一小時,性慾就會提高14%。而性愛既有趣又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3.使用f.lux避免夜間抑制褪黑激素分泌

如果你習慣在睡前使用電子設備,不妨安裝f.lux。這個應用程式可以根據日出日落的時間,自動調整螢幕的色溫。透過在晚上移除螢幕光線中的藍光部分,就能避免身體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是一種會讓人想睡的荷爾蒙,通常在黃昏時分泌。但如果你在晚上盯著充滿藍光的螢幕,身體就會誤以為還是白天,進而不會開始分泌褪黑激素。使用f.lux的話,就能兼顧睡前網路衝浪的樂趣,又不會影響睡眠品質,真可謂一舉兩得。

個人評價:

我非常欣賞亞利安娜‧賀芬頓將改善睡眠品質視為她要傳遞給全世界的重要訊息。儘管我自己的睡眠習慣還不算完美,但已經遠優於平均水準。我認為這個議題值得被廣泛研究、分享和傳播。如果你知道自己睡得不夠,或者更糟的是,還認為睡眠是「浪費時間」,那麼這本書絕對很適合你。

特別推薦《睡眠革命》給誰:

– 每天睡眠時間低於9小時的孩童(因為學校上課時間太早)

– 性慾低落的職場女性

– 任何認為睡眠是給失敗者的人

Ed的話:

這本書讓我聯想到SCALE法則中的E,也就是「增強」(Enhance)。品質不佳的睡眠會削弱我們白天的表現和效率,但只要設法增強睡眠品質,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表現,更能強化人際關係(尤其是伴侶之間的親密度)。透過閱讀此書,我們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睡眠習慣,並採取適當的行動來改善睡眠品質,進而活出更健康、更快樂、更有生產力的人生。

《第六次大滅絕》The Sixth Extinction

一句話總結:

《第六次大滅絕》總結了人類活動如何導致物種大規模滅絕,並指出減緩我們最大環境問題的方法。

作者介紹:

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是一位獲獎作家,她的著作《第六次大滅絕》揭示了人類活動對地球生態系統的深遠影響。寇伯特是《紐約客》雜誌的記者,曾獲得普利策獎和國家雜誌獎等多項殊榮,她的寫作涵蓋了從氣候變遷到大規模滅絕等各種環境議題。

重點啟發:

1. 人類活動以多種方式導致第六次大滅絕

人類活動,尤其是在工業時代,透過重塑自然棲息地、全球暖化和跨大陸運輸等方式,對其他物種產生了巨大影響。砍伐大片森林導致動物棲息地破碎化,進而削弱物種繁殖能力,增加滅絕風險。人類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溫上升,快速的氣候變化影響了那些對生存條件變化適應力較差的物種。而人類的廣泛旅行無意中混合了不同棲息地的物種,消除了對維持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的遷徙障礙。

2. 人類的天性註定了我們對生態平衡的威脅

科學家發現,人類對地球的深遠影響並非始於工業革命。事實上,人類的本性—不安分、有創造力、善於解決問題、合作和冒險—使我們超越了其他物種從未突破的自然限制,但也對我們周圍的世界造成了破壞。例如:早期人類過度狩獵,威脅了史前時代一些大型動物的生存,如犀牛或猛獁象。考古發掘也表明,智人的競爭天性導致了尼安德特人的消失。

3. 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減緩第六次大滅絕

認識到人類的特質既促進了我們的進步,也導致了第六次大滅絕,我們應該培養與生俱來的創造力、不安分和合作技能,以拯救那些我們仍然可以拯救的物種。許多作家,如:瑞秋·卡森的《寂靜的春天》,都表達了對其他物種的關注,成為世界各地環境草根運動的跳板,推動了瀕危物種保護立法。今天,我們無可置疑地知道人類對環境破壞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我們也完全有能力改善這種情況。

個人評價:

《第六次大滅絕》是一本不同尋常的環保書籍。它試圖將論述從譴責人類對當前環境問題的責任,轉移到簡單陳述事實。在這些事實中,寇伯特將人類的進步對地球造成的危害歸因於智人的先天特質。這使讀者不會像讀其他環保書籍時那樣感到內疚,而是理解所描述的過程,並感到有能力採取行動。

特別推薦《第六次大滅絕》給誰:

我推薦這本書給認為人類應該為氣候危機「負責」的環保活動家、擔心孩子在環境威脅時代的未來的年輕父母以及任何對自然科學感興趣的人。

Ed的話:

讀完這本書,我認為我們可以將書中的概念與個人成長和企業經營中的「創建(Create)」聯繫起來。正如書中所述,人類獨特的創造力既促進了我們的進步,也導致了第六次大滅絕。但如果我們能夠明智地運用這種創造力,就有可能減緩大滅絕,甚至扭轉局面。

對個人而言,這意味著要創造性地思考我們可以為保護環境做出的改變,無論是改變生活方式還是參與環保活動。對企業而言,這意味著要創新地開發更環保、更可持續的產品和服務。只有創造性地應對環境挑戰,我們才能為子孫後代保護好這個星球。

《自尊的六大支柱》The Six Pillars Of Self-Esteem

一句話總結:

《自尊的六大支柱》是一本探討如何建立健康自尊,過上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心理學著作,作者提出六大實踐方法,讓你學會如何肯定自己追求快樂和實現人生價值的權利。

作者介紹:

納撒尼爾·布蘭登(Nathaniel Branden)是著名心理學家,一生致力於研究自尊心理學。他曾是安·蘭德最忠實的追隨者之一,也是她的情人。1994年,布蘭登集大成之力出版了這本《自尊的六大支柱》,提出了培養健康自尊的六大基石。

重點啟發:

1.自尊如鈣:缺乏自尊不會致命,但你無法真正享受生活

自尊就像人體需要的鈣質,雖然缺乏鈣質不會讓你立即死亡,但長期缺乏會導致身體虛弱,難以全心投入生活。同理,缺乏自尊或許不會讓你立即崩潰,但你會經常受人擺佈,無法依循內心的目標、價值觀而活。自尊會像自我實現的預言,你對自己的期許越高,行為就會朝著這個方向調整。自尊能幫你將渴望化為現實。

2.接納自己,為人生負全責

自我接納需要練習正念,學會不加批判地欣賞自己的模樣。比方說,昨天我嚴重咬指甲,與其為此懊惱,不如接受這個事實,進一步問自己為何咬指甲。答案是我感到壓力,因為進度落後了,咬指甲能舒緩我因現實與期待落差而產生的焦慮。接納自己,深入探索問題根源,有助於減少重蹈覆轍。

自我接納帶來自我負責。要百分之百朝解決方案思考,遇到問題立刻問:「我能做些什麼?」完全停止抱怨、指責他人。別人不是你情緒的開關,你的快樂不是別人的責任,一切操之在己,這其實是好事。

3.活出人生目的,堅持個人誠信

我們多少都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為何。活出人生目的,代表在追尋目標的路上不斷釐清方向,同時採取行動朝目標邁進。比如說,與其宣稱要當作家卻苦等靈感,不如先藉由寫作練功,日後再想小說題材也不遲。

言行一致是最難的功課。從信守小承諾、說真話開始練習,即使善意的謊言更方便也不為所動。我們身處的社會常把不道德美化,犬儒、壞習慣甚至被視為酷。在一堆虛偽的偽君子之中,我們更需要與眾不同,活出自我。

個人評價:

布蘭登的思維非常抽象深奧,對心理學門外漢的我而言頗具挑戰性。但他對自尊的剖析入木三分,六大支柱的概念對於建立自尊大有助益。我很慶幸當初朋友送了這本書給我,它幫我建立了正確的自我認知,學會欣賞和接納自己,活出人生目的。雖然言行一致是最難的功課,但我會努力練習,活出真正的自我。

特別推薦《自尊的六大支柱》給誰:

– 正值青春期,飽受同儕欺凌之苦的青少年

– 心中醞釀著夢想已久,卻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的人

– 總是怪罪外在因素,不願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人

Ed的話:

《自尊的六大支柱》中的六大支柱概念,與企業經營中的SCALE架構不謀而合。建立自尊需要創建(Create)健康的心理環境,訂定追求幸福的策略(Strategize),透過日復一日的練習將其自動化(Automate)為思維模式,並充分利用(Leverage)來增強(Enhance)自己的心理素質。無論是企業經營還是個人成長,這些原則都能派上用場。自尊是幸福生活的基石,願每個人都能找到並堅持最真實的自己,活出精彩人生!

《奇點迫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

一句話總結:

《奇點迫近》勾勒出科技的未來藍圖,描述變化加速的過程、電腦的外觀和構成、生物學和科技如何變得無法區分,以及為什麼我們無法預測 2045 年後會發生什麼。

作者介紹:

雷蒙·庫茲維爾(Ray Kurzweil)是 Google 的未來學大師。他的發明涵蓋從光學字符識別設備到盲人掃描儀和語音閱讀機。他醉心於未來主義、超人類主義(克服人類的根本局限,如:死亡)以及人工智慧等主題。他還寫了七本關於這些主題的書,其中許多包含了對未來的預測。雷蒙的許多過去預測都被證明是正確的(例如:電腦將在 2000 年之前擊敗世界上最好的國際象棋選手——IBM 的深藍在 1997 年擊敗了卡斯帕羅夫),所以看看《奇點迫近》中哪些預測會成真,將會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

重點啟發:

1. 加速回報定律:進化的速度正在加快

根據雷蒙提出的「加速回報定律」,進化帶來新變化的速度正在加快,而這些變化為人類帶來的好處,即進化的回報,也在不斷增加。舉例來說:如果你看一台 1000 美元的電腦每秒可以進行的計算次數,在 1950 年之前,這個數字每三年翻一番;到了 1966 年,它每兩年翻一番;而現在,它每年都在翻倍,使得電腦變得越來越便宜。

2. 醫生即將失業:奈米機器人將從體內修復你的身體

想像一下,假如:醫學與科技的結合,每年都在加速進化,10-20 年後的醫學會是什麼樣子?奈米機器人就是這種超前科技的一個例子。這些微型機器人非常小,可以在你的全身移動,例如:利用你的血液循環作為運輸工具。你可以把它們想像成「類固醇版的白血球」,它們可以在你身體的任何地方消除細菌、毒素或病毒,保持你的靜脈和動脈暢通,並清除你大腦中的化學殘留物。奈米機器人甚至可以被用來將藥物輸送到特定的細胞,例如:癌細胞,或者在你的基因受損時(例如:曬傷)對其進行修復。

3. 奈米機器人失控:人類末日就在眼前

如果奈米機器人開始在人體之外不受控制地自我複製,核爆炸跟它相比根本是個笑話。奈米機器人使用碳原子作為其基本構件,這意味著它們需要碳才能生存。無限複製的奈米機器人會開始從周圍的每一塊生物量——樹木、動物,甚至人類——吸收碳原子,直到一無所有。由於奈米機器人的數量在每次複製時都會翻倍,只需要 130 次迭代,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就會消失殆盡。這可能只需要 3 個小時到幾天的時間。

個人評價:

讀完《奇點迫近》後,我深感科技發展的速度之快、影響之深遠,令人激動又害怕。一方面,奈米機器人等尖端技術可能徹底改善醫療保健,讓人類戰勝疾病、延年益壽;但另一方面,它們也可能失控,導致難以想像的災難性後果。面對這種不確定性,我們更需要保持理性和警惕,在擁抱科技進步的同時,也要未雨綢繆,為可能出現的風險做好準備。總的來說,這是一本發人深省、值得一讀的書。

特別推薦《奇點迫近》給誰:

我特別推薦《奇點迫近》給對抗衰老技術感興趣的醫學或護理專業學生、對人工智慧發展感到好奇的 應用程式開發者以及所有喜歡科幻電影的人。這本書會顛覆你對未來的想像,帶你一窺令人興奮又恐懼的奇點時代。

Ed的話:

從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奇點迫近》最能與 SCALE 當中的「自動化」(Automate)概念產生聯繫。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发展,許多工作都有可能被自動化取代,企業和個人都需要及早做好準備,思考如何利用科技提升效率,創造更多價值。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警惕過度依賴科技的風險,避免成為被科技奴役和控制的人。只有在擁抱變化的同時保持獨立思考,我們才能在這個加速進化的時代立於不敗之地。

《簡單致富》The Simple Path to Wealth

一句話總結:

《簡單致富》透過一位富有的父親寫給女兒的一系列信件,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傳授實現財務自由的三步驟方程式。

作者介紹:

吉姆.柯林斯(J. L. Collins) 是一位成功的投資專家和暢銷作家。他以幽默風趣的筆調,將多年的投資經驗和智慧傾囊相授,尤其是寫給女兒的這一系列信件,更是充滿了父愛和人生哲理。《簡單致富》這本書源自這些信件,最終成為暢銷書,銷量超過40萬冊,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重點啟發:

1. 金錢的奴隸VS.金錢的主人

柯林斯強調,如果你的生活方式與收入相匹配,甚至超出收入,那麼你就淪為「鍍金的奴隸」。他舉了前拳王泰森的例子,儘管他曾經賺了3億美元,最終卻破產收場。教訓是,我們擁有的物品反過來也會奴役我們,佔據我們的心力和金錢。因此,建立財富的關鍵,就是確保支出低於收入,而且要持之以恆。柯林斯建議我們將儲蓄率提高到50%,學會靠更少的錢生活,把更多的錢拿去投資。

2. 債務如同吸血的水蛭

柯林斯形容欠債就像身上佈滿水蛭,不僅礙眼,還會慢慢榨乾你。因此,無論你背負多少債務,都要盡快還清。他特別提到三種常被視為「好債」的項目:創業貸款、學生貸款和房貸。第一種要謹慎對待;第二種根本不該存在,因為它只會推高教育成本;第三種則要盡量買剛好符合需求的房子,而非在經濟能力範圍內買最大的。總之,一旦還清債務,每個月就能投入更多盈餘到股市中,滾動複利效應就此展開。

3. 將儲蓄投入指數基金,直到財務自由

柯林斯和許多理財專家一樣,都推崇將大部分資金投入指數基金,尤其是在財富累積的階段,他建議100%配置在Vanguard的VTSAX或VTI這類涵蓋美國全市場的指數基金。目標是累積到足以支應年度開銷25倍的投資組合,然後每年提領3-7%。柯林斯坦言,堅持投資的過程遠比想像中困難。股災時,身邊的人都在恐慌,媒體也淒厲尖叫著要你賣出,但只要按兵不動,歷史證明,長期投資股市終將得到豐厚的回報。而你,也將贏得心中嚮往已久的自由。

個人評價: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簡單扼要的理財智慧。柯林斯用幽默詼諧的口吻,娓娓道來他的投資哲學,彷彿一位慈父在諄諄教誨。雖然內容不如其他理財書那般鉅細靡遺,但他提煉出最精華的三大要領:花費少於收入、遠離債務、長期投資指數基金。這個簡單的公式,是通往財富自由的不二法門。讀完這本書,我下定決心要提高儲蓄率,擺脫債務糾纏,將更多資金投入指數基金。相信再過幾年,我也能達成財務自由的人生目標。

特別推薦《簡單致富》給誰:

1. 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尤其是即將開始領人生第一份高薪的年輕朋友。及早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和習慣,受用無窮。

2. 距離退休還有一段時日的中年人,開始理財並不晚,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快速上手。

3. 任何尋求一套簡單有效投資策略的人。柯林斯的三步驟公式歷久彌新,值得你一試。

Ed的話:

我認為柯林斯的理財哲學與SCALE架構中的L-充分利用(Leverage)最為契合。他主張將儲蓄投入指數基金,充分利用股市長期上漲的趨勢,讓每一分錢都發揮最大效益。這和企業經營中善用槓桿以收事半功倍之效的道理如出一轍。

此外,柯林斯對財富自由的定義,也讓我們重新思考金錢和自由的關係。財富不是為了炫耀,而是讓我們能自由選擇想做的事。這啟發我們在規劃人生和事業時,也要好好思考什麼是內心真正渴望的,然後朝這個方向努力。

總而言之,《簡單致富》雖然是一本理財書,卻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希望大家都能在追求財富的同時,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之路。

《精準預測》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一句話總結:

《精準預測》揭示了為什麼許多預測最終會失準,以及統計學家、政治家和氣象學家如何在大量數據中迷失方向,而找出重要訊號其實主要是謹慎、勤奮,最重要的是保持人性。

作者介紹:

奈特.席佛(Nate Silver)是一位備受推崇的統計學家和作家。他在 2008 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成功預測了 49 個州的投票結果,並在 2012 年更是全部命中 50 個州。自從公開身分並做出這些預測後,他和他的部落格 FiveThirtyEight 的人氣大爆發。最終,這個部落格被 ESPN 收購(棒球是奈特另一個喜歡分析的領域),奈特也成為總編輯。

重點啟發:

1.別把自己看得太準!

大多數經濟學家試圖預測得太精確,並且對自己的能力過於自信。他們常會說類似「我們預計明年 GDP 將成長 2.9%」這樣的話。但實際上,他們分析的結果應該是「明年 GDP 成長率有 90% 的可能性會落在 2.1% 到 3.7% 之間」。與其挑選中間值做出精確預測,經濟學家應該坦承他們能做的就是給出一個區間。而且,那個區間的準確性往往被高估了。

2.別忘了發揮人性!

所有好的預測都需要人類的判斷力。隨著網路時代來臨,我們擁有前所未有的大量資訊。光是經濟指標就有超過 400 萬個在持續追蹤中。在這麼龐大的數據下,依靠自己的推理能力進行批判性思考和篩選變得更加重要。當相關因素太多時,難免會出現一些巧合,依賴它們注定會適得其反。不論我們使用多少科技來駕馭大量數據,關鍵始終是要有一個人坐在桌前,以懷疑的眼光審視分析結果,並做出判斷。

3.用貝氏定理讓預測更上層樓!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預測變得更好,可以運用貝氏定理這個很酷的工具。它歸結為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在假設某個事實為真的情況下,你可以用它來預測某件事發生的可能性。舉例來說,如果乳房 X 光檢查結果呈陽性,得乳癌的可能性有多高?你可能知道大約 10% 的陽性結果其實是「偽陽性」。這可能讓你以為即使檢查結果是陽性,得癌症的機率「只有」90%。但實際上遠低於此,因為你還需要考慮整體有多少人會得癌症。

個人評價:

奈特.席佛在《精準預測》中,深入淺出地解釋了為什麼許多預測會失敗,以及我們可以運用哪些工具和原則來對未來做出更好的判斷。這本書是《紐約時報》的即時暢銷書,而奈特本人更以他的預測能力聞名。統計學不是一個容易理解的主題,但卻極其重要。這是對抗那些阻礙我們做出好決定的認知偏誤的最佳方式之一。我強烈推薦大家看看奈特的作品和《精準預測》!

特別推薦《精準預測》給誰:

– 對幻想足球 (fantasy football) 很有興趣的少年

– 希望能提前知道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政治活躍份子

– 常常穿錯當天天氣的衣服的人

Ed 的話:

《精準預測》這本書所傳達的概念,與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 息息相關。身為領導者,我們必須在汪洋的數據中,找出真正重要的訊號,並謹慎地解讀它們,據以制定正確的決策和行動方針。同時,我們也要保持人性,避免過度依賴數字而忽略了更深層的洞見。透過運用本書介紹的貝氏定理等工具,我們可以讓預測和決策更加精準,進而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和競爭優勢。總之,這是一本值得所有經營者細細品味的好書,相信你一定能從中獲得啟發!

《淺薄》The Shallows

一句話總結:

《淺薄》這本書深入探討了網際網路對人類大腦的影響,雖然並非全然正面,但我們透過數位設備不斷接觸線上環境,削弱了我們專注和保持專注的能力,同時在神經和解剖方面改變了我們的大腦。

作者介紹:

尼古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是一位美國作家,他的作品聚焦於科技、商業和文化的交匯點。他曾獲得普立茲獎提名,也是《大西洋月刊》的特約編輯。卡爾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淺薄》和《玻璃籠子》等書籍,這些作品都深入探討了科技對人類認知和社會的影響。

重點啟發:

網路削弱了我們專注的能力

隨著我們越來越頻繁地使用網際網路,我們的大腦正在學習如何淺層地處理資訊,更容易分心,總體上無法在更深層次上運作。由於我們的大腦具有可塑性,它很容易落入這些捷徑。我們的大腦變得沉迷於虛擬世界中重複和互動的特性。畢竟,每一個刺激都只是一個點擊之遙,我們為什麼不去獲取它們呢?本質上,持續暴露在網際網路中及其對大腦的負面影響,會讓我們渴望越來越多的刺激,增加處理電子郵件、通知、新聞等資訊的需求。

網路讓我們處理大量資訊,導致倦怠

每當我們上網時,網際網路都會呈現一個迎合我們需求和慾望的空間,讓我們一次就被吸引數分鐘甚至數小時。這個空間是為我們量身打造的,所以我們為什麼要離開它呢?如果你感到有些不對勁,總是感到疲憊,這可能就是原因。研究表明,我們在一週內接觸到的資訊量,比我們祖先一生中要處理的還要多。想像一下,處理這些資訊需要多少認知能力。然而,我們並沒有被設計來消耗如此多的資訊,因此我們會感到倦怠和疲憊。

遠離網路,多到大自然中放鬆

一個充斥著資訊並不斷暴露在新的困擾來源中的大腦,只能帶你走到這一步。一個不堪重負的大腦很可能會一直感到疲倦。解決方法是什麼?回歸你的根源,或是花更多時間親近大自然。讓自己沉浸在自然世界中,花一些時間遠離網路,這將治癒你的倦怠。雖然你並不總是在線上,但觸發因素總是存在,你的大腦總是對它們保持警惕。每當有通知或新訊息彈出時,你就準備好消費那個新的刺激。但你在等待新的刺激,這個過程不斷重複。換句話說,你的大腦總是處於活躍狀態,從未真正休息和擺脫這種狀態。因此,科學表明,將身體從困擾的來源中移開,在大自然中活動,將改善你的情緒、記憶力和幸福感。

個人評價:

《淺薄》是一本發人深省的書,它揭示了網際網路對我們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雖然我們在網路上生活,但我們的大腦正在改變其神經結構,而這種改變並非良性的,它讓我們感到壓力、焦慮、疲憊,並且失去專注和保留資訊的能力。這本書強調了網際網路為我們提供的有毒環境,並探討了擺脫虛擬鉤子的補救措施和方法。作者提出的觀點引起了我的共鳴,讓我反思自己與科技的關係,也激勵我尋找平衡的方法。

特別推薦《淺薄》給誰:

我會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沉迷於手機的年輕人,他們正在尋找擺脫社群媒體成癮的方法;也推薦給那些3憂心忡忡的家長,他們想要掌控孩子在網路上花費的時間;最後,推薦給那些對網際網路對人腦影響感興趣的心理學家或神經科學家。

Ed的話:

從SCALE的角度來看,《淺薄》這本書與「增強」(Enhance)這一概念最為相關。作者提出的觀點和建議,可以幫助我們增強自己管理網路使用的能力,提升專注力和生產力。在數位時代,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認知能力,避免過度依賴科技而損害大腦健康。透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與網路的關係,採取必要的措施來增強自己的心智能力,在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之間取得平衡。無論是對個人成長還是企業經營而言,擁有一個健康、專注、高效的大腦都是至關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