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說故事的科學》The Science Of Storytelling

一句話總結:

《說故事的科學》透過解析說好故事的心理學,包括我們的大腦為何喜歡故事以及如何編織完美的故事,將使你在說服、寫作和演講方面更上一層樓。

作者介紹:

威爾·司鐸(Will Storr)是一位英國作家和記者,他的作品常見於《衛報》、《觀察家》等知名媒體。《說故事的科學》是他的第五本書,融合了心理學、神經科學和進化生物學等領域的知識,深入探討人類對故事的熱愛以及說好故事的奧秘。

重點啟發:

1. 我們天生愛聽故事

我們的大腦天生就喜歡聽故事。故事不僅是我們理解周遭世界的方式,更是我們溝通、交流、合作的重要工具。從遠古時代開始,說故事的能力就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時至今日,我們仍然透過故事來理解他人,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茁壯成長。

2. 角色瑕疵是吸引人的關鍵

如果你想寫出吸引人的故事,不妨試著賦予角色一些缺點和弱點。當我們閱讀故事、走進有缺陷的角色內心時,我們就有機會審視自己的不足之處。大多數人的弱點源自於兒時養成的信念,而這些信念常常使我們對世界和自己產生扭曲的認知。藉由故事,我們得以用更清晰的視角看待角色的錯誤觀念,進而反思自身。

3. 地位的變化是精彩故事的核心

地位在人類社會中舉足輕重,它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同時也時刻受到自利行為的挑戰。事實上,追求地位提升本身就是一種目標設定的表現。而我們個人故事的情節推進,往往建立在具體的目標之上,而這些目標的終點無一例外都指向地位的提升。因此,幾乎所有精彩的故事,其核心都蘊藏著某種地位的變化。

個人評價:

閱讀《說故事的科學》的過程,讓我重新體認到故事本身的魅力所在。作者以清晰易懂的方式,解構了說好故事背後的科學原理,並提供了許多實用的技巧和建議。這本書不僅讓我學會如何說服他人、撰寫吸睛文案、上台演講,更喚醒了我對故事的熱愛。無論是在工作或生活中,說故事的能力都能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助益。

特別推薦《說故事的科學》給誰:

想要精進說服力的資深記者、渴望成為出色作家的青年以及任何好奇為何自己總是輕易被播客、書籍或電影中的故事吸引的人。

Ed的話:

《說故事的科學》一書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的SCALE法則中的E – 增強(Enhance)這一概念頗有關聯。說好故事的能力,能夠增強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影響力。無論是向客戶推銷產品、向團隊闡述願景、向老闆彙報成果,還是與朋友分享生活點滴,說故事都能讓我們的表達更加生動有力,讓聽眾更樂於接受我們的觀點。因此,學會說好故事,無疑是一項值得投資的個人成長利器。

《財富的秘密》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

一句話總結:

《財富的秘密》這本書讓你擁抱內心對財富的渴望,並闡述了財富如何讓身、心、靈都能擁有富足豐盛的人生。

作者介紹:

華萊士‧D‧沃特爾斯(Wallace D.Wattles)是一位哲學家和「新思維運動」的先驅。他相信每個人都有權利過上富足的生活。《財富的秘密》是他最著名的著作之一,啟發了無數人追求財富和豐盛人生的道路。這本書也是《祕密》一書的靈感來源。

重點啟發:

1. 金錢是滋養身心靈的必需品

想要擁有快樂圓滿的人生,我們需要均衡地照顧自己的身體、心智和靈性。而金錢正是滋養這三個層面不可或缺的要素。試想,沒有足夠的財富,我們怎能買書充實自己、吃飽穿暖或是好好關愛身邊的人?由此可見,擁有財富對於身心靈的健康與成長至關重要。

2. 心想事成的祕訣:信念加上行動

光是想像美好的未來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付諸行動才能實現夢想。很多人總是找藉口說時機未到、能力不足,殊不知我們有能力創造有利的環境來達成目標。關鍵在於專注一致地投入心力和行動,朝同一個方向邁進。當我們越是如此,就越能吸引更多的成功。

3. 在天賦和熱情的交會處綻放光芒

想像兩個圓相交的文氏圖,一個圓代表你的才能,另一個圓代表你的熱情所在。找到兩者的交集,並持續精進,你就能在這個領域嶄露頭角。當你不斷跟隨內心的熱情,即使進展緩慢,也要相信自己正在成長。唯有如此,才能養成成功的習慣,讓夢想成真。

個人評價:

讀完這本書,我深受啟發。書中提出了一種嶄新的財富觀,打破了許多人認為追求財富是不道德或多餘的迷思。作者以簡單明瞭的方式,闡述了財富對身心靈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正確的思維和行動來吸引財富。這本書雖然寫於一百多年前,但其中的智慧放諸四海皆準,值得每個渴望豐盛人生的人細細品味。

特別推薦《財富的秘密》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認為追求財富是不必要或不道德的人,以及渴望提升收入、過上自由豐盛生活的人。無論你是建築工人、家庭主婦,還是企業老闆,這本書都能為你的人生帶來嶄新的啟發。

Ed的話: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所傳達的觀念與SCALE架構中的Leverage(充分利用)不謀而合。書中強調要善用自己的才能,專注投入熱情所在,長久下來就能在該領域嶄露頭角,吸引更多財富和成功。這樣的觀念放在公司治理亦然。企業應善用每位員工的才能,並營造有利員工發揮所長的環境,如此才能帶領團隊在專精的領域綻放光芒,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與財富。

《銷售優勢》The Sales Advantage

一句話總結:

《銷售優勢》提供了一套實用的指南,透過遵循一系列久經考驗的技巧,來獲得客戶、達成銷售、增加利潤,這些技巧都來自於一門關於銷售程序的企業教練課程。

作者介紹:

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溝通專家,他將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的高超技巧傾注在著作中,並化為人人都能學習的課程。他在人類行為科學領域的卓越發現已經擴展到金融、公開演講、零售、房地產、經濟等諸多領域。

重點啟發:

1. 制定「事前計畫」,成就銷售成功之路

要在銷售行業中獲得成功,你必須擬定一個事前計畫。在撥打客戶電話之前,就應該對客戶有所了解,包括他們的名字、職業等基本特徵。開場白不要一上來就談論產品特色,而是先稱呼對方的名字或暱稱,建立聯繫感。接著提出你所提供的解決方案,針對性地說明客戶可以從中獲得哪些好處。最後找出對方是否是公司的決策者,或請他們引薦決策者。

2. 充分了解目標客戶,量身打造銷售方案

要增強你的銷售說服力,在與潛在客戶建立聯繫前就要充分了解他們。可以提及其他滿意的客戶,將你的方案與他們的成功案例聯繫起來。例如說你之前為一家與他們類似的公司提供了產品,幫助他們提高了30%的銷售額。在談話結束時,安排好後續跟進的時間地點,或預約下一次通話,友善地表示你已準備好滿足他們的所有需求。

3. 把握會面機會,解決客戶痛點

一旦潛在客戶接受了與你會面,就要抓住機會直切痛點。多問問題以了解詳細背景,找出他們的主要購買動機,然後將其轉化為你的銷售前提。在達成交易的最後階段,要順勢而為,避免開放式的問題,讓客戶在兩個產品或付款方式之間做選擇。

個人評價:

《銷售優勢》不僅是一本關於有效銷售和產品推介的書,更是一堂關於人性、遣詞用字、高效溝通策略等寶貴生活技能的課程,這些技能在零售行業之外也能派上用場。戴爾·卡內基將他在人際交往方面的高超技巧化為實用的溝通和銷售指南,是每個想要提升說服力和影響力的人必讀的寶典。

特別推薦《銷售優勢》給誰:

我會特別推薦這本書的讀書摘要給想要升級銷售說服力的業務員、想要提升人際交往技巧的企業家、或滿懷抱負想要靠創業和銷售技巧創造財富的年輕人。

Ed的話:

S – 制定「事前計畫」的策略,對於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充分了解客戶、量身打造方案,把個性化服務C – 創建出來。建立標準流程,讓溝通和跟進變得更加A – 自動化,提高時間利用效率。把成功案例和客戶評價L – 充分利用起來,增強說服力。不斷E – 增強自己的產品知識和溝通技巧,用同理心去傾聽和理解客戶的需求,建立信任和長期合作關係,銷售和人生都能創造更大的成功。

《跟耶穌學安靜》The Ruthless Elimination Of Hurry

一句話總結:

《跟耶穌學安靜》這本書將教你如何放慢腳步、放鬆身心,過一個更簡單的生活,從而變得更快樂,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作者介紹:

約翰.馬克.寇默(John Mark Comer)是一位牧師,曾經帶領一間快速成長的教會,同時也是一位家庭男人。表面上看起來他應有盡有,但實際上他感到越來越多的壓力和疲憊。直到他從自己一直在教導的聖經中找到了解答,他才知道有些事情必須改變。在《跟耶穌學安靜》這本書中,寇默牧師分享了他如何從一個壓力大、精疲力竭的大教會領袖,轉變成一個生活充實的小教會牧師,騰出時間與上帝和家人相處。

重點啟發:

1. 每天安靜獨處,帶來內心平靜

在這個時時刻刻被電子設備通知轟炸的世界裡,要找到安靜獨處的時間並不容易。即使我們獨自一人拿著手機,也不代表我們能夠真正獨處。社群媒體讓我們不斷接收各種想法和觀點的轟炸。在智慧型手機出現之前,人們等待時不會有源源不絕的干擾。他們會坐在公車上看著窗外。如今,我們幾乎沒有獨處和反思的時間。耶穌非常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安靜獨處的時間,這也是他信仰操練的一部分。毫無疑問,他很忙碌,但他總是確保自己有獨處的時間,方法就是在其他人醒來之前早早起床。有一天,他忙了一整天後,獨自躲到山上祈禱了一整夜。無論如何,他都會騰出時間。如果我們想在當今繁忙的世界中過上情緒健康的生活,獨處時間對我們來說也應該是不可或缺的。

2. 每週休息一天,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雖然你可能認為每週完全不工作、什麼事都不做地休息一整天的想法已經過時了,但這樣做其實有很多好處。即使是上帝自己,在創造世界的第六天之後也休息了。你也應該這樣做。即使你不認為自己特別虔誠,也一定要每週留出一天來休息。不久之前,美國人在星期天醒來時,所有商店都關門,人們無事可做,只能與家人相處或去教堂。社會轉向世俗化和商業化,讓人們很難再有休息的時間。商店現在都開門營業,人們經常需要在這一天擔心工作的事情。難怪大家都這麼疲憊。即使你不信教,也要留出一天來,好好尊重這個日子。或許可以花時間做一些平時沒時間做的事情,比如小睡一會兒或散散步。享受與家人或親密朋友相處的時光。作者甚至建議去聽一場音樂會,好好感受音樂。休息能讓你感恩前一週,並為下一週充電。

3. 允許生活中的低效,有助於放慢腳步、提高專注力

你是否曾經在雜貨店排隊時,對前面找優惠券的人感到不耐煩?他們難道不知道我們正趕時間嗎?科默希望我們意識到,我們不應該這麼著急。因為如果我們真的深入思考,就會發現有時候我們只是為了趕時間而趕時間。事實是,我們不必總是那麼有效率。與其在回家的路上超車,不如試著按速限行駛,或花點時間讓別人先行。這可能不需要成為一場令人緊張的競賽。相反,這可能是一段放鬆的獨處時光,讓你反思自己的一天,聆聽自己的想法。放慢生活節奏的另一個好方法是簡化你的手機。科默甚至建議改用「笨」手機。老實說,我們真的需要不斷收到社群媒體和電子郵件的通知嗎?如果你不喜歡這個更激進的想法,你可以刪除社群媒體和電子郵件應用程式,只用手機打電話和發訊息。這樣可以讓你專注於一件事情,而不是心不在焉地同時處理多項任務。

個人評價:

我認為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跟耶穌學安靜》這本書。我很喜歡書中提供的所有建議,我相信你會發現這些建議對於提高專注力特別有幫助。我已經嘗試每週留出一天來休息,這帶來了巨大的正面影響。我確信其他原則也會有同樣的效果!

特別推薦《跟耶穌學安靜》給誰:

總是趕著按時完成工作的工程師、難以放下智慧型手機的年輕人以及任何覺得自己太忙碌、想要一些如何放慢腳步建議的人。

Ed的話:

這本書所提到的概念,與個人成長中的「創建」(Create)和「充分利用」(Leverage)最為相關。作者鼓勵我們創造安靜獨處的時間,讓我們能夠反思和充電。他也建議我們要充分利用休息日,做一些能夠幫助我們成長和放鬆的事情。透過這些方式,我們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平衡,提高生活品質。總的來說,《跟耶穌學安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學會如何放慢腳步,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物。這對於個人成長和心靈健康都有莫大的助益。

《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

一句話總結:

《通往奴役之路》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捍衛自由和個人主義,必須對抗社會主義,因為社會主義有轉變為極權主義的風險,這在二戰後顯得格外重要。

作者介紹:

諾貝爾獎得主弗里德里希‧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是一位傑出的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他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在 1944 年出版,警示世人社會主義的危險。海耶克一生致力於捍衛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批判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他的思想對二戰後的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重點啟發:

1. 社會主義窒礙了個人自由

社會主義聲稱要實現平等、安全和社會正義,但實際上卻扼殺了私人企業和市場競爭。相比之下,自由主義允許經濟和科技不受官僚體制束縛地向前發展。當產業被中央集權控制,壟斷就會出現,消費者的選擇也隨之減少。換句話說,在社會主義下,無知的政府接管了那些本該由懂行的企業家來經營的產業。

2. 極權社會主義體制必然被腐敗分子把持

海耶克在 1944 年就論證,在社會主義政府中,惡人終將掌權。即使在更民主的體制下,我們今天依然看到這個問題。統治者若只關注所謂的「大局」,就會犧牲少數群體的自由和權利。道德標準低下之人往往因此在社會主義體制中攀升至高位。

3. 二戰後,越自由的國家發展得越好

英國若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獨立、責任、自力更生等美德都將毀於一旦。海耶克主張要讓市場在戰後重建中發揮作用,讓個人主義來促進競爭,這樣生活水平才能在幾年內恢復並超越戰前。事實證明,那些沒有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戰後的發展的確比其他國家更好。

個人評價:

一開始,我覺得《通往奴役之路》的觀點有些難以理解。但讀到最後,我意識到這些觀點何其重要。儘管此書年代久遠,但它對政府權力提出了發人深省的看法。我認為政府適度干預經濟或許有其必要,但這本書讓我看清了極權主義的可怕後果。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捍衛得來不易的自由。

特別推薦《通往奴役之路》給誰:

– 主修政治的大學生,他們想了解二戰後人們對政府的看法

– 熱衷政治參與的人士,這本書可以幫助他們看清某些體制正在走向社會主義的危險

– 任何想要明白為什麼要捍衛自由的人

Ed 的話:

《通往奴役之路》的觀點與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 (Strategize) 環環相扣。企業高層必須審慎權衡政府干預的利弊,既要善用有利的政策,又要提防過度干預對市場競爭和創新的負面影響。唯有在自由的土壤中,企業才能茁壯成長,創造更多價值。這本書給我們的啟示是,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都要堅守個人主義、自由競爭的信念,抵禦極權主義和集體主義的侵蝕,方能基業長青。

《成為更好的你》The Road to Character

一句話總結:

《成為更好的你》揭示了現代社會對自我的過度關注正在逐漸掩蓋道德價值觀和培養品格的能力,阻礙我們獲得真正的幸福。

作者介紹:

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是一位知名的美國政治和文化評論家。他曾任《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的特約撰稿人,目前是《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布魯克斯以其獨特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見解而聞名,他的著作常常引發廣泛討論並影響社會思潮。

重點啟發:

1. 「我」主導的時代

在現代社會,我們過度強調外向的「我」,追求事業、財富和社會地位。然而,內斂的「我」卻逐漸被遺忘,那個重視道德指引、價值觀和美德的自我才是讓我們成為真正的人。社會需要重新平衡這兩個「我」,找回內在的道德羅盤。

2. 迷失的幸福之道

我們已經失去了與帶來真正快樂和滿足感的道德價值觀的聯繫。現代社會鼓勵人們追隨慾望,而非以正直、奉獻和善良等原則來指引行動。我們將一切都簡化為成本和機會的計算,專注於如何做事,而非為什麼要這樣做。唯有重拾道德價值,我們才能找到通往幸福的真正道路。

3. 擁抱缺陷,拋棄驕傲

要找到通往品格的真正道路,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的缺陷,拋棄驕傲。承認弱點有助於我們克服自我中心,更容易接納愛與同情等道德和社會價值觀。驕傲會讓我們對弱點視而不見,阻礙我們接受他人的幫助,甚至導致殘酷。唯有拋開驕傲,我們才能真正平衡內外兩個「我」,找到生命的意義。

個人評價:

這本書深深觸動了我。在現今自我推銷盛行的社會,《成為更好的你》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提醒我們不要迷失在「自我膨脹」的泥沼中。布魯克斯犀利的文化批判發人深省,他鼓勵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培養謙遜、正直等美德,追尋生命的真諦。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警示,更是一盞指引我們通往內心平靜和幸福的明燈。

特別推薦《成為更好的你》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在追逐成就的過程中感到迷茫的人。如果你厭倦了社交媒體上自戀的言論,渴望過上更加平衡、無私的生活,這本書將為你指明方向。無論你是事業有成卻仍感到欠缺的中年人,還是對現狀不滿的年輕一代,《成為更好的你》都會給你帶來啟發。

Ed的話:

品格的培養與提升(Enhance)密不可分。一個擁有高尚品格的人,必然能夠不斷突破自我,追求卓越。在企業經營中,領導者的品格往往決定了公司的文化和發展方向。一個有遠見、有擔當、懂得謙遜的領導者,能夠凝聚團隊力量,激發創新潛能,引領企業不斷成長。而對於個人而言,培養良好的品格有助於我們應對人生的種種挑戰,在逆境中保持樂觀和堅韌,在順境時不忘初心和責任。《成為更好的你》這本書啟發我們要著眼於內在修為,在追求成功的同時不忘初心,用高尚的品格去創造更加美好的人生。

《心靈地圖》The Road Less Traveled

一句話總結:

《心靈地圖》這本經典巨著,如一盞明燈,引領我們在紛擾的人生旅途中,以自律、愛與恩典的力量,勇敢地面對挑戰,解決難題,邁向靈性成長之路。

作者介紹:

史考特·派克(Scott Peck)是一位知名的美國精神科醫師。1978年,他出版了《心靈地圖》一書,融合了科學與宗教的觀點,提出了通往心靈成長與圓滿人生的祕訣。這本書至今已熱銷千萬冊,並持續感動著世界各地的讀者。

重點啟發:

1. 保持開放的心胸,隨時準備更新你的世界觀

我們常因為非理性思考而做出不誠實的決定。派克建議我們要時時保持謙卑開放的心胸,願意在任何時候接受新的觀點,修正錯誤的想法。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斷接近真理。

2. 愛是一種行動,而非一時的感覺

許多人將愛視為一種強烈的迷戀或性慾,因而在感覺消退後,愛情也跟著破滅。派克指出,真正的愛是一種持續的行動與承諾。在健康的婚姻中,夫妻雙方會選擇彼此,共同面對人生的風雨。用心傾聽對方、給予關注、協助實現目標,才是愛的真諦。

3. 我們都有自己的「宗教」,它塑造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派克認為,宗教不僅是一套嚴格的規範與儀式,更廣義地說,它是我們觀看世界的獨特視角。我們的人生觀受到成長背景與教育的深刻影響。因此,我們應當像科學家一樣,不斷探索、質疑、改進自己的世界觀,以獲得成長。

個人評價:

閱讀《心靈地圖》,我深受啟發。派克以平衡的觀點看待科學與宗教,提醒我們以開放的心胸看待世界。他對愛的詮釋也令我印象深刻,讓我了解到付諸行動的重要。此外,他所描述的「恩典」,彷彿是一股神奇的力量,為我們的生命帶來驚喜與祝福。

特別推薦《心靈地圖》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正在尋找人生方向的年輕朋友、難以維繫感情的單身族、以及傾向單一價值觀的讀者。無論你是虔誠的教徒還是懷疑論者,這本書都能帶給你不同的省思。

Ed的話:

《心靈地圖》中的智慧,能與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產生共鳴。正如派克所言,我們必須時時保持開放的心胸,接納新的觀點,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商場中制定正確的決策。同時,書中對「愛」的闡述,也啟發我們在管理團隊時,要以持續的行動來展現關懷,而非僅止於口頭承諾。相信這本書必能為你的人生和事業帶來嶄新的啟發!

《九型人格的成長練習》The Road Back To You

一句話總結:

《九型人格的成長練習》將教你透過九型人格測驗,辨識出每種性格類型的優缺點,讓你更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作者介紹:

伊恩·摩根·克隆(Ian Morgan Cron)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演說家,他致力於幫助人們發掘自我潛能,過上更充實的生活。他曾撰寫多本暢銷書,其中包括《九型人格的成長練習》。這本書深入探討了九型人格理論,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認識自我的全新視角。

重點啟發:

1. 認識九大性格類型,發掘獨特的自我

九型人格理論將人的性格分為九種類型,每種類型都有其獨特的特質和優缺點。透過了解自己所屬的性格類型,你可以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進而發揮所長,改善不足之處。這就像是一把打開自我探索大門的鑰匙,讓你能夠踏上通往真正自我的道路。

2. 翅膀數字,拓展性格的豐富面向

除了主要的性格類型之外,九型人格理論還提出了「翅膀數字」的概念。與你主要數字相鄰的兩個數字,可以為你的性格增添更多面向。例如:如果你是一個浪漫主義者(4號類型),你可能帶有一些表演者(3號)或探究者(5號)的特質。這讓你的性格更加立體豐富,也讓你更能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反應。

3. 壓力與安全數字,洞悉情緒變化的奧秘

九型人格理論還提出了「壓力數字」和「安全數字」的概念。當你處於壓力或安全的狀態時,你會借用其他數字的特質。例如: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1號),在感到安全時,你會表現出熱情者(7號)的特質,變得更加自信、外向和冒險。而在壓力下,你可能會借用浪漫主義者(4號)的特質,變得更加敏感和容易沮喪。了解這些情緒變化的模式,有助於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緒狀態。

個人評價:

《九型人格的成長練習》是一本非常有見地的書,它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自我探索的大門。透過九型人格理論,我對自己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學會了如何欣賞自己的獨特之處。這本書不僅幫助我發掘了自己的優勢,也讓我意識到了需要改進的地方。我相信,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特別推薦《九型人格的成長練習》給誰:

那些渴望認識自己、實現自我成長的人。無論你是正在探索人生方向的年輕人,還是想要改掉壞習慣、發掘優點的中年人,這本書都能為你提供寶貴的啟發。

Ed的話:

《九型人格的成長練習》這本書所傳達的自我探索和成長的理念,與企業經營和個人發展息息相關。在SCALE模型中,「自動化」(Automate)這一環節尤為重要。只有透過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質,我們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進而實現工作流程的自動化。當我們能夠發揮所長、規避短處,我們就能更高效、更從容地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挑戰。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自我,找到通往成功和幸福的道路。

《成長》The Rise 

一句話總結:

《成長》這本書闡述了失敗在所有創造性努力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並舉例說明了許多偉大的思想家如何因將失敗視為通往精通之路的必經之路而茁壯成長。

作者介紹:

莎拉・露易絲 (Sarah Lewis) 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家、策展人和藝術史學者。她曾在耶魯大學和牛津大學深造,現任哈佛大學視覺與環境研究學系副教授。露易絲的作品經常探討創造力、創新和失敗的主題,她的洞見深受讀者喜愛。《成長》是她的第一本書,獲得了廣泛好評。

重點啟發:

1. 創新之路崎嶇不平

創新的過程往往是非線性的,需要不斷努力和學習,直到取得突破。我們必須專注於自己可以掌控的事物,而不是外在的結果。正如射箭運動員無法控制天氣,但必須在射箭前考慮這些因素一樣,創新者也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願意一次又一次地嘗試。

2. 給自己一個安全的創作空間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創作者需要一個遠離批評的心理和物理空間,以便放手冒險。就像:劇作家奧古斯特·威爾遜在餐巾紙上寫作一樣,選擇一個可以隨意丟棄的載體,可以讓我們自由探索,而不必擔心自我批評。當然,創作者也不能完全孤立,適時地接受外界的反饋和壓力,反而有助於成長。

3. 以堅韌的心智面對批評

任何創新的嘗試都難免招致批評。真正成功的創作者,往往不是天賦最高的人,而是那些日復一日堅持不懈的人。面對批評,我們需要具備堅韌的心智,傾聽意見,評估其有效性,並將相關的改進融入未來的作品中。就像:發明家塞繆爾·摩斯,他花了二十年時間,利用每一次批評來重塑手中的物件,最終創造出了改變世界的電報機。

個人評價:

《成長》這本書深深地啟發了我。作者以生動的案例和深刻的洞察,闡明了失敗和逆境在創新過程中的重要性。我們往往把失敗視為一種恥辱,但其實失敗恰恰是學習和成長的契機。這本書給了我勇氣,讓我敢於擁抱失敗,將其視為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我相信,只要保持堅韌的心智和不懈的努力,我們終將抵達理想的彼岸。

特別推薦《成長》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所有追求創新和突破的人。無論你是創業家、藝術家、運動員,還是任何渴望超越平庸的人,這本書都能為你指引方向。如果你正處於事業的低谷,或者面臨著似乎無法逾越的障礙,《成長》會給你信心和力量,讓你重新出發,勇敢前行。

Ed的話:

《成長》這本書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息息相關,尤其體現了 SCALE 模型中的「創建」(Create) 理念。創新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失敗和挫折中不斷探索、學習和改進。正如本書所言,唯有擁抱失敗,視其為成長的養分,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突破。對於個人而言,這意味著要勇於走出舒適區,接受挑戰;對於企業而言,則需要營造一個鼓勵冒險、寬容失敗的文化。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裡保持競爭力,創造出改變世界的偉大產品。

《超人的崛起》The Rise Of Superman

一句話總結:

《超人的崛起》透過研究頂尖運動員如何進入並維持心流狀態,解碼了人類終極表現的科學,並教你如何達到相同的境界。

作者介紹:

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家,他的作品涵蓋了廣泛的學科和主題。然而,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某種方式將科學與文化結合在一起,例如:《富足》和《膽大無畏》。《超人的崛起》也結合了這兩個領域,但更專注於個人層面。

重點啟發:

1. 化學物質交響曲:心流的關鍵

當你處於心流狀態時,你的身體會同時釋放出五種強大的荷爾蒙,包括:多巴胺、正腎上腺素、內啡肽、血清素等。它們共同創造出一種超然物外的體驗,讓你感到興奮、專注、有創意、不感痛苦,並在達成目標後感到滿足。這種化學物質的交響曲是心流的關鍵。

2. 大腦休眠:心流的必要條件

心流狀態的產生,並非需要啟動大腦的所有區域,反而需要關閉某些部分。前額葉皮層負責複雜思考和理性判斷,但在心流狀態下會暫時減少活動。這樣你就不會浪費時間去質疑自己的決定,而是憑直覺做出敏捷反應。定向調節區的活動也會減緩,讓你感覺自己與周遭環境合而為一。大腦的選擇性休眠,是心流的必要條件。

3. 心流推動文明向前

心流的力量,在於它幫助人類不斷突破自我設限,挑戰「不可能」。1954年,羅傑·班尼斯特打破了長達數十年的迷思,跑出了4分鐘以內的一英里。此後,越來越多人突破這個紀錄。每當有人完成一項「不可能」的壯舉,我們對這個詞的定義就會改變。沒有心流,人類就會停止拓展表現的疆界,我們的文明也將因此停滯不前。

個人評價:

《超人的崛起》是我讀過對心流狀態最科學的剖析。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最初提出心流的概念時,僅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無法真正測量其生物學層面。但現在我們有了合適的工具,科特勒出色地闡述了研究結果。如果你是運動員或極限運動愛好者,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但其實對任何創意工作者而言,《超人的崛起》都是一本好書。

特別推薦《超人的崛起》給誰:

– 夢想著成為職業選手的衝浪者或滑雪者

– 飽受寫作障礙困擾的作家

– 任何認為自己生來註定要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

Ed的話:

從企業經營或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看,我認為《超人的崛起》與「Leverage(充分利用)」的概念最為相關。無論是運動員在比賽中爆發潛能,作家靈感迸發完成佳作,他們都善於利用心流這一寶貴的心理資源,在關鍵時刻超越自我,取得非凡成就。對我們每個人而言,學會引發和駕馭心流狀態,並將其充分運用於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必將使我們如虎添翼,實現遠超尋常的目標。或許你我都無法像書中的頂尖運動員那樣,靠心流完成驚世絕倫的壯舉,但經由刻意練習,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流之道,在平凡中創造不平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