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女力無窮》Mighty Be Our Powers

一句話總結:

《女力無窮》分享了作者鼓舞人心的親身經歷,她協助組織一群對國家動盪不安感到厭倦的有影響力婦女,她們的努力最終導致一場毀滅性的長期內戰終結。

作者介紹:

萊瑪.葛包薇(Leymah Gbowee)是一位非比尋常的女性,她以建立和平而聞名,而非一般人所熟知的創意、創業或智識領域的成就。她在自傳《女力無窮:修女情誼、祈禱和性別如何改變一個陷入戰爭的國家》中,分享了她鼓舞人心的故事。身為一個飽受暴力之苦的年輕女性,葛包薇意識到婦女和女孩在衝突中往往受苦最深,因此她運用自己的挫折感,組織了一股堅定不移要為賴比瑞亞人民帶來改變與美好世界的女性力量。她的努力改寫了歷史,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殊榮。

重點啟發:

1. 戰火摧毀了少女的夢想

葛包薇17歲從高中畢業時,對人生充滿了興奮與快樂。她在賴比瑞亞的家庭生活美滿,期待著上大學當醫生。但戰爭爆發,一切都天翻地覆。1990年一群武裝叛軍推翻總統薩繆爾.杜,雖然杜是首位非菁英出身的總統,但他貪腐,偏袒特定族裔。反對聲浪四起,另一股叛軍崛起,與現政府及彼此互鬥。國家陷入混亂,街頭天天處決人,電力中斷,食物短缺。葛包薇全家逃往迦納淪為苦困的難民,上大學當醫生的夢想成了遙不可及的記憶。

2. 婦女承受戰爭創傷,卻無發言權

葛包薇在創傷療癒工作中體認到,戰爭中婦女雖未開槍,卻冒生命危險尋找資源照顧孩子。她決心要讓婦女發聲。當戰事再起,葛包薇拒絕逃離。將孩子送到迦納姊姊家後,她回到賴比瑞亞爭取和平。當時談判和平條約被視為男人的事,總統及反對派軍閥在和平談判中互不相讓。葛包薇認為若男人無法帶來和平,就該輪到女人出馬了。

3. 團結一心,以非暴力抗爭爭取和平

葛包薇召集基督教及穆斯林婦女共同為和平努力。2003年4月,上千名婦女身穿白衣上街遊行,高喊和平口號,再也無人能忽視她們。儘管總統表示將展開和平談判,卻一再破局。葛包薇對他們把談判當作度假感到氣憤,決定說到做到。她率領「婦女建設和平網絡」成員封鎖會議室大門,將與會者鎖在裡面,直到他們取得進展為止。不久後總統下台,叛軍簽署和平協議。

個人評價:

這本書述說了一段瘋狂、悲傷卻又鼓舞人心的故事。作者親身經歷戰亂,目睹婦孺飽受戰火摧殘。她沒有自怨自艾,反而激發了堅強的意志,團結婦女以非暴力的方式對抗強權。雖然一路荊棘,但她們的勇氣與毅力最終帶來和平曙光。作者的故事讓人看到,面對再大的逆境與不公,只要心存希望、堅持信念,終能開創改變的力量。

特別推薦《女力無窮》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渴望聽到充滿希望故事的媽媽、願意盡一切努力促進和平的年輕人,以及任何需要一些靈感走出戶外行善的人。

Ed的話:

《女力無窮》這本書與「E – 增強(Enhance)」的概念最為相關。葛包薇的故事展現了一個弱勢群體如何透過團結合作,增強彼此的力量,對抗看似不可撼動的強權。從戰火中崛起的婦女們,以勇氣和智慧彌補了體能上的弱勢,運用非暴力的方式爭取和平,發揮出驚人的影響力。這啟示了我們,任何人或組織若能善用群策群力,必能突破侷限,「增強」整體實力,創造不可思議的改變。

《超人類:釋放你的無限潛能》Metahuman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一開始,我就被這本書的主旨給震懾住了:透過探索日常現實的局限性,發掘更高層次的覺知,進而開啟個人無限的潛能。

作者介紹:

作者迪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是一位知名的醫師和靈性導師,他在本書中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讓我對生命和自我有了全新的認識。

本書有三個重點特別啟發了我:

1. 活在當下,連結「元實境」

想要成為「超人類」,就必須理解通往「元實境」無限性的道路。而達到這個目標的關鍵,就是放下過去和未來,專注於當下。透過清醒的冥想,我們可以覺察自己的思緒和身體感受,進而與「元實境」產生連結,實現自我的無限潛能。

2. 突破社會框架,找回真實的自我

社會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斷地為我們詮釋這個世界。久而久之,他人的觀點和信念也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然而,要找回真實的自我,就必須突破社會強加於我們身上的種種框架和限制。作者鼓勵我們嘗試獨立思考,產生前所未有的原創想法,以回歸真我本質。

3. 發揮無限創意,重塑主觀現實

創意的真正來源是我們都能接觸到的「元實境」。當我們跳脫主觀現實的規則,就能以嶄新的方式來詮釋世界。正如梵谷和莎士比亞等偉大的創意者,我們也可以打破社會規範的桎梏,發揮無窮的創造力,重新塑造自己的現實。

個人評價: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受啟發,對生命有了全新的體悟。過去,我總是困在日復一日的瑣碎事務中,渾然不覺人生的真諦。但現在我明白,只要能夠覺察到自我的無限性,就能活出更高的境界,成就不凡。

特別推薦《超人類》給誰:

我特別想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渴望突破現狀、實現自我超越的人。無論你是正在學習冥想,希望更深入探索內在世界的中年人,還是想要活出精彩人生的年輕朋友,這本書都能為你提供寶貴的啟示和指引。

ED的話:

這本書所傳達的智慧,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息息相關。尤其是在自動化(Automate)這個面向上,書中觀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企業往往會不自覺地受限於既有的框架和慣性思維,但如果能學會跳脫舊有的模式,以更高的視角審視自我,就能找到突破現狀的新路徑。正如作者所言,我們要學會打破社會和自我設限,以創新的思維來優化工作流程,將更多的任務自動化,從而釋放出無限的生產力和創造力。

對於個人而言,自動化的概念也意味著要學會放下過往的包袱,活在當下,與內在的真我連結。唯有不斷覺察和提升自我,才能真正發揮出全部的潛能,活出卓越非凡的人生。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Men 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幫助我們透過了解兩性之間的關鍵差異,來改善彼此的關係。

作者介紹:

約翰·格雷(John Gray)是一位著名的兩性關係專家和暢銷書作家。他以其獨特的見解和實用的建議而聞名,特別是在幫助男女雙方更好地理解對方方面。《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自1992年出版以來,已經售出數百萬冊,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重點啟發:

1. 聆聽與解決問題的差異

當女性傾訴問題時,她們往往只是需要男性傾聽,而不是立即提供解決方案。相反地,男性通常希望獨自思考問題,只有在需要建議時才會尋求女性的意見。了解這種差異,可以幫助我們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誤解。

2. 讚賞與感激的重要性

男性渴望感到有用和被信任,而女性則渴望感受到愛和尊重。透過主動表達讚賞和感激,我們可以滿足彼此的這些情感需求。男性應該學會欣賞女性為家庭所做的一切,而女性則應該給予男性信任和支持,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

3. 字面意思與情感表達的差異

男性往往比較直接,說話比較字面化;而女性則常常使用誇張的語言來表達情感。了解這種溝通方式的差異,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地解讀對方的意圖。男性應該學會關注女性話語背後的情感,而不是過於執著於字面意思;女性則應該明白,男性說的話通常就是他們的本意,不必過度解讀。

個人評價:

這本書為我提供了許多關於兩性差異的深刻見解。作者用生動的例子和清晰的解釋,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了男女在思考、行為和溝通方面的差異。這些知識不僅幫助我改善了自己的感情關係,也讓我在工作和社交場合中與異性相處得更加融洽。雖然書中的一些觀點可能略顯陳舊或過於簡化,但總體而言,這本書仍然是一個非常實用和啟發性的指南。

特別推薦《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渴望改善兩性關係的人。無論你是剛開始約會、已經結婚多年,還是單身但希望在未來的感情生活中有所突破,這本書都能為你提供寶貴的見解和建議。此外,對於那些在職場或社交場合中經常與異性打交道的人來說,了解兩性差異也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技能。

Ed的話:

從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角度來看,了解兩性差異可以幫助我們在職場和生活中制定更有效的溝通和合作策略。透過認識男女在思考和行為方式上的差異,我們可以針對不同性別的同事、客戶或合作夥伴,採取更加個性化和有針對性的互動方式,從而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和合作成果。總之,《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這本書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改善個人感情生活,也能為我們在職場和社交領域中的人際互動提供寶貴的啟示和指導。

《販賣懷疑的人》Merchants of Doubt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揭露了一小群聲音大的研究人員,如何在幾十年間誤導大眾對全球暖化、菸草、DDT 等重要議題的認知。

作者介紹:

作者娜歐蜜.奧雷斯克(Naomi Oreskes)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科學研究史的教授,而艾瑞克.康威(Erik M. Conway)則是NASA 噴射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史家。兩位作者在科學史領域都有著非常傑出的成就,他們合作撰寫的這本書,以嚴謹的研究和犀利的筆鋒,揭露了這些「質疑商人」如何操縱科學研究,混淆視聽,延緩重要議題的解決。

這本書帶給我三個重要的啟發:

1. 菸草業的陰謀

菸草業為了維持銷售,不惜出資進行自己的研究,試圖掩蓋吸菸的危害。他們質疑 EPA 的研究方法,聲稱 EPA 使用了「垃圾科學」,過度強調了並不存在的問題。但事實上,EPA 的研究經過兩次同儕審查,其可信度是毋庸置疑的。菸草業的做法,其實是在混淆視聽,延緩問題的解決。

2. 酸雨爭議中的政治角力

在酸雨議題上,美國和加拿大成立了聯合研究小組,但美國政府隨後又成立了另一個小組,並指派了自己的科學家 Fred Singer 加入,目的就是要確保防治酸雨的財務成本降到最低。在 Singer 的影響下,研究報告被大幅修改,使得研究結果顯得充滿疑點。這凸顯了政治力介入科學研究的危險性。

3. 全球暖化真相的延宕

科學界早在 1970 年代就已經知道全球暖化的問題,但直到 1980 年代才開始受到重視。政府成立的研究小組中,自然科學家和經濟學家因立場不同而產生分歧。經濟學家主導了報告的撰寫,得出了可以依賴新科技解決問題的結論。這份報告為白宮淡化全球暖化問題提供了藉口,而主導小組的科學家甚至在白宮簡報中聲稱,全球暖化只是太陽活動的結果。在政府的縱容下,少數科學家誤導了大眾對全球暖化真相的認知。

個人評價:

我認為這是一本及時而重要的書,它揭露了鮮為人知的政府陰謀,以及大企業透過製造疑慮來影響輿論的能力。雖然並非完美無瑕,但這本書的價值不容小覷。

特別推薦《販賣懷疑的人》給誰:

我想要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有志從政的年輕人、關心政治議題的活躍份子,以及所有對媒體和輿論感興趣的讀者。這本書將帶給你嶄新的視角,讓你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世界。

Ed的話: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販賣懷疑的人》提醒我們,在制定策略(Strategize)時,必須審慎評估各方利益關係人的立場,不能被少數聲音所左右。我們要勇於創新(Create),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而不是躲在疑慮和質疑的陰影下。透過自動化(Automate)和充分利用(Leverage)科技的力量,我們可以更有效率地傳播真相,打破謠言和陰謀的迷霧。最後,我們要不斷增強(Enhance)自己的媒體素養,學會獨立思考和批判性閱讀,不被假新聞和陰謀論所蒙蔽。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中,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

《沉思錄》Meditations

一句話總結:

沉澱心靈、啟發思維的不朽巨作,《沉思錄》是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的私人日記,蘊含了深刻的斯多葛哲學思想,教導我們如何運用邏輯、信念和自律來過好人生。

作者介紹:

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是古羅馬偉大的皇帝,他不僅治國有方,更是一位睿智的哲學家。他一生秉持斯多葛主義,並將自己的思考和領悟記錄在日記中。這些私人筆記在他去世後的1558年於德國海德堡大學首次出版,成為後世廣為傳頌的《沉思錄》。

重點啟發

1. 萬物皆有其道理

斯多葛學派認為,宇宙萬物都有其內在的邏輯(logos),一切的發生都是這個偉大藍圖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應該以平和的心態接受生命中的一切。無論是美好的事物,如彩虹、晴朗的日子;還是糟糕的事情,如恐怖主義、死亡和疾病,都有其存在的道理。與其抱怨,不如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 不要浪費時間抱怨

既然萬事萬物的發生都有其道理,那麼抱怨就毫無意義了。馬可.奧勒留深知生命有限,他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抱怨上。即使作為皇帝必須面對許多瑣事,他也不會怨天尤人,而是相信這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與其抱怨,不如把時間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活在當下,珍惜眼前。

3. 苦難源自內心

身為皇帝,馬可.奧勒留飽受威脅,他的八個孩子和年輕的妻子都英年早逝,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但他堅信,真正的苦難來自於我們的內心。外在的傷害無法真正傷害到一個人,苦難只有在我們允許它進入內心時才會開始。與其自怨自艾、怪罪他人,不如坦然接受,勇敢面對人生的種種考驗。

個人評價

讀完《沉思錄》後,我深受啟發。馬可.奧勒留的智慧讓我學會用更寬廣的視角看待生命中的起起伏伏。與其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如相信一切都有其道理,努力做好當下每一件事。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平靜與喜悅源自內心,而非外在環境。即使身處逆境,只要心存善念、勇於面對,就能活出精彩豐盈的人生。

特別推薦《沉思錄》給誰:

我想要推薦《沉思錄》給那些容易鑽牛角尖、怨天尤人的人。無論你是愛抱怨的老人,還是想要活在當下的年輕人,馬可.奧勒留的智慧都能帶給你醍醐灌頂的啟發,讓你以更積極正向的心態面對人生。

Ed的話:

《沉思錄》的核心思想與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不謀而合。企業面臨競爭與挑戰時,領導者若能以馬可.奧勒留的智慧來制定策略,相信萬事萬物皆有其道理,便能在逆境中保持從容,帶領團隊突破困境,開創新局。而個人成長之路上,若能時時以平和的心看待得失,活在當下又不忘未來,定能不斷自我提升,成就更好的自己。

《第一哲學沉思集》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一句話總結:

《第一哲學沉思集》是笛卡兒在1641年寫的一本書,他在書中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觀點:我們應該拋開一切可被懷疑的事物,只憑藉絕對確定的事物來推理前行。

作者介紹:

勒內‧笛卡兒(Rene Descartes)是西方哲學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譽為「近代哲學之父」。他不僅是一位哲學家,還是一位數學家、物理學家。笛卡兒在數學上的貢獻包括解析幾何的發明,以及笛卡兒坐標系的提出。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更是家喻戶曉,成為哲學史上的經典。

重點啟發:

1. 懷疑一切,追求真理

笛卡兒認為,我們不應該把對世界的認知建立在虛假之上。因此,任何事物,只要有一絲懷疑的空間,我們就應該摒棄,轉而尋求真理。這啟發了我,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時刻保持懷疑和求真的態度,不輕易接受他人的觀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求證。

2. 思考是我存在的證明

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的感官可能騙了我們,但只要我們在思考,我們就可以確定自己是真實存在的。這個觀點啟發了我,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我的思想是最真實、最可靠的。我要學會獨立思考,用自己的大腦去判斷是非曲直。

3. 數學思維的重要性

笛卡兒認為,數學是最可靠的真理,因為它完全建立在嚴謹的邏輯推理之上。這讓我意識到,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也要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講求邏輯性和嚴謹性,這樣才能得出可靠的結論,做出正確的決策。

個人評價:

笛卡兒的思想不僅深刻,而且非常有啟發性。他敢於質疑一切,敢於打破傳統的思維框架,這種勇於創新、敢於突破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同時,笛卡兒的思想也讓我意識到,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運用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去分辨真偽,去尋求真理。

特別推薦《第一哲學沉思集》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喜歡思考的人,那些對哲學和人生感興趣的人。如果你曾經懷疑過自己的存在,懷疑過這個世界的真實性,那麼這本書絕對能給你一些啟發。同時,我也推薦這本書給那些從事科研、數學等工作的人,因為笛卡兒的思想對於培養嚴謹的邏輯思維大有裨益。

Ed的話:

笛卡兒的思想啟發了我,讓我意識到在個人成長和企業經營中,「策略制定」的重要性。正如笛卡兒所說,我們要學會運用理性思維,制定嚴謹可靠的策略,而不是憑藉感覺或直覺行事。只有建立在真理和邏輯之上的策略,才能引領我們走向成功。因此,我們要像笛卡兒一樣,勇於懷疑,敢於創新,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制定出最優的策略,引領自己和企業不斷前行。

《從 0 到 1》Zero To One

一句話總結:

《從 0 到 1》是彼得‧提爾的創業哲學與策略的深度剖析,他分享了自己從創辦和出售 PayPal、投資 Facebook 到成為億萬富翁的過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讓你的新創事業能夠成功。

作者介紹:

彼得‧提爾(Peter Thiel) 是一位非比尋常的傑出人物。21 歲以前就成為國際象棋大師,25 歲時獲得法學博士學位,35 歲時以 15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自己的公司。他創辦了 PayPal,是 Facebook 的早期投資人,同時也是一位億萬富翁。

重點啟發:

1.突破性的垂直進步

我們日常看到的大多是水平進步,將現有的想法和技術從一個擴展到多個,例如蘋果讓電腦普及到一般大眾。但是從 0 到 1 的垂直進步,才是開創嶄新事物的關鍵,比如 2007 年的 iPhone 顛覆了人們對手機的認知。要創造出改變世界的新創事業,就必須追求從 0 到 1 的突破,而非從 1 到多的複製。這需要批判性地質疑對現狀的諸多假設。

2.獨佔並非壞事

想想 Google 吧!大家都喜歡用它,因為它是最好的搜尋引擎。Google 能自由定價並獲得 25% 的利潤,進一步優化服務。若有人能打敗 Google,那他的搜尋引擎肯定非常厲害!獨佔意味著一家公司把事情做到遠勝他人,這對所有人都有好處。新創應以建立獨佔地位為目標,PayPal 花了多年時間成為 eBay 用戶首選的支付處理商,才能利用這種優勢地位出售公司。

3.願景驅動成長

成功公司的創辦人 90% 都有點特立獨行,這是好事。一點點怪異有助於領導者形成宏偉的、與眾不同的未來願景,這正是公司從 0 到 1 所需要的。1999 年提爾 說:「PayPal 將給全球公民前所未有的直接控制貨幣的能力。」這番話雖然冗長,但他是對的。他對未來的願景展現了一個全然不同的現實,這股動力驅使他和團隊創造了他們想像的未來。所以要志存高遠,瞄準月亮,即使沒射中,也會到達星星之間。

個人評價:

《從 0 到 1》徹底顛覆了我對創業的看法。提爾提出了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對商業的許多既有假設。他以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親身經歷,揭示了從 0 到 1 的創新之道。這本書不僅啟發了我對新創事業的無限想像,更讓我看到了塑造未來的無窮可能。每一頁都洋溢著智慧的火花,引人入勝。

特別推薦《從 0 到 1》給誰:

那些滿懷偉大構想卻缺乏支持的年輕人,那些專注於從 1 到多的資深技術專家,以及所有經濟學研究者。這本書將開拓你的視野,顛覆你的思維,激發你的潛力。

Ed的話:

提爾的創業哲學不謀而合 SCALE 當中的「創建」(Create)觀念。他強調從 0 到 1 的垂直創新,開創全新的事物和市場,這正是新創事業成功的關鍵。同時,他的獨佔理論也呼應了「充分利用」(Leverage)的思路,即透過建立壟斷優勢,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進而主導市場。此外,他對遠見卓識的重視,則突顯了「策略制定」(Strategize)在創業過程中的重要性。總的來說,《從 0 到 1》以創新的視角,為新創企業的經營之道提供了深刻見解,值得所有創業者細細品味。

《你都沒在聽》You’re Not Listening

一句話總結:

《你都沒在聽》這本書透過揭示專注聆聽他人所說的話是一項多麼罕見的技能,以及專家教導如何提升這項技能的方法,幫助我們改善溝通技巧。

作者介紹:

凱特·墨菲(Kate Murphy)是一位專欄作家和記者,她的作品常見於《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華盛頓郵報》等知名媒體。她擁有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心理學學士學位和西北大學的新聞學碩士學位。《你都沒在聽》是她的第一本書,將她多年的採訪經驗和洞察力集結成書,為讀者提供寶貴的溝通技巧指南。

重點啟發:

1. 真誠的好奇心是良好聆聽的基礎

FBI退休人質談判專家的故事啟發了我,他對陌生人的好奇心驅使他主動與人交談,並專注聆聽他們的故事。這讓我意識到,若想成為一個更好的聆聽者,培養對他人真誠的好奇心是關鍵。透過提出問題並專注於對方的回答,我們能建立更深厚的人際關係,同時也能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2. 適時給予支持性回應,讓對方感受到被傾聽

查爾斯·德伯(Charles Derber)將對話中的回應分為「轉移」和「支持」兩種。與其將話題轉移到自己身上,不如多給予支持性的回應,例如:表達同理心並提出後續問題,鼓勵對方更詳細地描述他們的處境。透過這樣的聆聽方式,我們能讓對方感受到被真正地傾聽和理解,進而建立更緊密的連結。

3. 用心聆聽,協助他人釐清思緒

大多數人都知道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們只是需要有人用正確的方式傾聽。與其給予建議或主導對話,不如多問開放式問題,幫助對方梳理思緒,讓他們自己找到解決之道。這啟發我們在聆聽時,要放下自我,專注在對方身上,以開放和支持的態度陪伴他們一起面對困境。

個人評價:

《你都沒在聽》是一本精彩的溝通技巧指南,作者透過訪問各領域的頂尖聆聽者,歸納出一系列實用的聆聽策略。這本書不僅提供了清晰的理論框架,更搭配許多生動的故事和案例,讓讀者能身歷其境地體會聆聽的力量。我尤其欣賞作者提倡以真誠的好奇心對待他人,並適時給予支持性回應的觀點,這讓我反思自己在日常溝通中可以如何做得更好。這本書無疑提升了我的溝通意識,相信也能幫助所有渴望改善人際關係的讀者。

特別推薦《你都沒在聽》給誰:

我特別推薦《你都沒在聽》給所有希望增進溝通技巧和人際關係的讀者。無論你是希望理解另一半真正需求的丈夫、想知道為何員工不遵循公司政策的經理,還是任何想要提升對話技巧的人,這本書都能提供寶貴的見解和可行的策略。只要你願意打開心胸,以好奇和謙遜的態度去聆聽他人,你就能收穫更豐富和有意義的人際連結。

Ed的話:

《你都沒在聽》一書所提倡的聆聽策略,與企業經營中的SCALE架構不謀而合。其中,Leverage(充分利用)的概念尤其契合本書的精神。透過專注聆聽員工和客戶的需求,企業領導者能充分利用這些寶貴的意見,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並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同樣地,個人若能善用聆聽的力量,不僅能深化人際連結,更能在生活和工作中獲得意想不到的助力。這本書啟發我們,聆聽不僅是一種溝通技巧,更是一種智慧,能幫助我們在各領域中實現更卓越的表現。

《你的決定:弱勢者建立事業的指南》Your Move

Version 1.0.0

一句話總結:

《你的決定:弱勢者建立事業的指南》是拉米特.塞提的實用指南,幫助你擺脫朝九晚五的工作,從發掘有利可圖的點子、克服心理障礙、找出目標客群,到未來如何成長、維繫和系統化你的事業,完全沒有廢話。

作者介紹:

拉米特.塞提(Ramit Sethi)出身印度移民家庭,從小就夢想過上不必為錢煩惱的生活。憑藉在家學到的自律,他考上了史丹佛大學,還申請了 60 多個獎學金來支付學費。大學時期,拉米特開始研究個人理財,並在 2004 年從宿舍創立了「我會教你變有錢」網站,分享他的觀點。十多年後的今天,他已是 GrowthLab 公司的執行長,幫助人們創業,過上豐盛的人生。

重點啟發:

1. 從你已經願意花錢的事情開始

想法不用一開始就完美,先回答四個問題找出你擅長、熱衷且能販售的交集,再用需求矩陣驗證你的點子是否有市場。關鍵是找出「願意」花錢購買的目標客群。

2. 以驕傲和自信訂價

我們常因恐懼而定太低的價格,擔心被罵或要退費。但人們珍惜他們付出的東西。把焦點放在願意付全價、想要採取行動解決問題的人身上,讓定價彰顯你的價值。

3. 學會在不舒服中成長

從宿舍創業到年收百萬的執行長,拉米特一再顛覆自我,體認到贏家與輸家的差別在心態。要適應不適,每年設 3-5 個大目標全力以赴,像職業選手一樣競爭。

個人評價:

我喜歡這本書簡潔有力、直切重點,尤其著重創業者心理建設的部分,幫助克服許多心理障礙。作者引用學生的分享稍微影響了閱讀流暢度,但整體而言,這是我讀過最實用的創業指南之一,值得仔細閱讀並在實踐中遵循每個步驟。

特別推薦《你的決定》給誰:

那些總在朋友面前談論創業卻遲遲不行動的大學生、想要贏回週末時間的單親媽媽、以及所有害怕開價的人。

Ed的話:

這本書讓我聯想到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拉米特提供了許多實用工具和步驟,幫助你找出獨特定位、目標客群,並驗證商業模式,這些都是創業前必須思考的戰略議題。從心態建設到實際作為,這本書提供了清晰的策略規劃指引,是創業者不可或缺的參考指南。現在,輪到你做決定了,你會選擇保持現狀,還是跨出舒適圈,朝夢想邁進?

《富足人生》Your Money or Your Life

一句話總結:

《富足人生》是通往財務自由的終極指南,它探討了九種有效方法,讓你停止過著月光族的生活,擺脫債務,賺到足夠的錢過上有意義的生活,從財務角度開始無憂無慮地生活。

作者介紹:

薇琪.魯賓(Vicki Robin) 是一位著名的作家、演說家和社會創新者。她畢生致力於幫助人們改善與金錢的關係,追求財務自由和有意義的生活。這本《富足人生》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已經啟發了無數讀者改變他們的財務狀況和生活方式。

重點啟發:

1. 追蹤你的收入和支出,了解你的淨資產

要改善你與金錢的關係,第一步就是要清楚地了解你的收支情況。追蹤你過去的所有收入,列出你目前擁有的資產和負債,計算出你的淨資產。這將給你一個清晰的起點,讓你知道你的財務狀況。

2. 將你的生命能量與金錢聯繫起來

當你花時間工作賺錢時,你實際上是在用寶貴的生命能量交換金錢。仔細計算你的實際時薪,考慮到準備工作和購買工作用品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你可能會發現你的淨時薪比想像中低很多。思考你的工作是否有良好的生命能量與報酬比,考慮減少在外食等方面的開支。

3. 學習投資,讓你的錢為你工作

投資是將你的錢放在債券、股票甚至房地產等資產中,以在長期內產生更多收入。作為新手,選擇最安全的證券,決定每月要分配多少錢進行投資。在開始投資前,要先留出六個月的生活費作為應急基金。要有耐心,長期投資才能看到回報。

個人評價:

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與金錢的關係,意識到我可以通過追蹤開支、連結生命能量與金錢、學習投資等方式,來改善我的財務狀況,實現財務自由。書中提供的九種方法非常實用,讓我有了明確的行動計劃。我相信只要按照書中的建議,持之以恆,我一定能夠達成自己的財務目標,過上無憂無慮、有意義的生活。

特別推薦《富足人生》給誰:

那些想要開始更加注重金錢、為退休儲蓄的人士,對金融和投資機會非常感興趣的畢業生,或者想要掌控自己財務狀況、過上更有意義生活的年輕人。

Ed的話:

這本書所傳達的理財智慧與SCALE中的L-充分利用(Leverage)這一概念不謀而合。通過追蹤開支、連結生命能量與金錢、學習投資等方式,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資源,讓每一分錢都物盡其用,發揮最大價值。這不僅適用於個人理財,對於企業經營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審慎管理資金,減少浪費,並將資金投入到最有價值的地方,企業才能實現長期、可持續的增長。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金錢與生活的關係,追求真正有意義的人生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