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心態致勝》Mindset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告訴我們,擁有成長型態度比只有天賦更加重要,而每個人都有機會培養成長型態度。

作者介紹:

Carol Dweck是一位知名的心理學研究者,她在《心態致勝》一書中提出了「固定型態度」和「成長型態度」兩種不同的心態。Carol Dweck教授目前任教於史丹佛大學,她的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教育、商業和個人成長等領域,幫助無數人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重點啟發:

1. 天賦不是全部,努力更重要

很多人認為天賦是成功的關鍵,但其實只要肯努力,每個人都有機會超越自己。就像愛因斯坦曾說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與其糾結於自己有沒有天分,不如專注在努力上,一步一腳印地朝目標前進。

2. 擁抱挑戰,視失敗為成長的養分

成長型態度的人喜歡挑戰自己,即使失敗了也不氣餒,反而視為學習的機會。相反地,固定型態度的人害怕失敗,寧可待在舒適圈也不願冒險嘗試。但人生在世,哪有不犯錯的時候?關鍵是要勇於接受挫折,從錯誤中成長。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挫折和失敗往往是通往成功的墊腳石。

3. 以「尚未」取代「永不」

固定型態度的人常對自己說「我永遠學不會」、「我就是沒這個天分」,但成長型態度的人會這麼想:「我還在學習,總有一天會成功的!」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相信只要肯付出時間和努力,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用「尚未」取代「永不」,你的人生將會有無限可能。

個人評價: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刻體悟到態度的重要性。很多時候,阻礙我們前進的不是能力,而是自己設下的那道心牆。從前我總覺得有些事情是我永遠無法企及的,但現在我明白,只要我願意嘗試、堅持到底,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這本書不僅啟發了我,更重新點燃了我對生命的熱情。即使跌倒一百次,我也要勇敢地站起來,繼續向夢想前行。

特別推薦《心態致勝》給以下幾種人:

1. 覺得成功遙不可及的人:這本書會告訴你,成功從來都不是天注定,而是靠自己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

2. 害怕失敗的人:書中告訴我們要擁抱失敗,視挫折為成長的養分。唯有跨出舒適圈,才能開創不一樣的人生。

3. 對自己沒信心的人:相信自己有無限的可能性,你比自己想像的更強大。這本書將幫助你重拾自信,勇敢做自己。

Ed的話:

《心態致勝》這本書跟企業經營中的創新(Create)息息相關。一個企業要持續成長,創新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創新往往伴隨著風險和失敗。這時候,成長型態度就顯得格外重要。唯有從錯誤中學習,鼓勵員工勇於嘗試、接受挑戰,企業才能突破現狀,產生更多創新的火花。讀完這本書,我更堅信態度決定一切。只要心存希望,抱持成長的心態,人生處處是奇蹟。讓我們一起擁抱人生的酸甜苦辣,勇敢地綻放自己獨一無二的光芒!

《正念工作》Mindful Work

一句話總結:

《正念工作》是一本引領你探索冥想如何在西方社會紮根,以及它如何從根本上提升你的大腦能力,進而改善你工作效率的指南。

作者介紹:

大衛·蓋勒斯(David Gelles)是《紐約時報》的資深商業記者,他深入研究了冥想和正念如何影響現代企業。在這本書中,他訪談了無數的CEO、科學家和冥想老師,揭示了正念冥想的力量。

重點啟發:

1. 科學證實,冥想的神奇力量

長久以來,西方世界很難接受正念冥想不只是一種心靈修練。直到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技術的發明,我們才能夠量化地理解大腦在特定情況下的反應。科學家發現,冥想能讓大腦更加平靜,增加前額葉皮質的活動,提升同理心;減少杏仁核的活動,更好地管理壓力。冥想釋放了大腦的神經可塑性,推動大腦朝著正確的方向改變自己。

2. 冥想,讓你專注於最重要的事

在辦公室工作,我最討厭應付各種干擾。即使現在自己創業,我仍然不喜歡為如何集中注意力而煩惱。冥想能讓你將思緒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當你學會正確冥想,就能察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將它們導向你選擇的方向,而不是隨波逐流。當你的思緒開始飄移,不妨嘗試從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的想法,不要抓住任何一個,只是靜靜地看。隨著不斷練習,你就能更自如地集中注意力。

3. 成為睿智的領導者,冥想是關鍵

想想你認識的最出色的管理者或教練,他們通常善良、善於傾聽、值得信賴。如果你也想成為這樣的人,冥想就是關鍵。正念冥想幫助你更好地應對壓力,即使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也能保持冷靜。冥想的領導者面對挑戰時,更容易將其分解為可管理的部分。他們以身作則,富有同理心,知道何時需要調整公司政策以照顧員工。冥想對他們的大腦和性格產生了積極影響,進而波及整個公司。員工看到領導者的榜樣,紛紛效仿,最終大家一起成長、變得更好。

個人評價:

作為一個經常閱讀有關正念的書籍的人,我起初對這本書有些猶豫。但我很欣賞《正念工作》獨特的視角,它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正念冥想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通過科學研究、管理者訪談等大量案例,作者令人信服地展示了冥想的種種益處。這本書啟發我以更開放的心態擁抱冥想,去體驗它帶來的寧靜、專注和睿智。

特別推薦《正念工作》給誰:

我推薦這本書給正飽受老闆冷漠對待的職場女性、想知道為何手下員工在繁重工作下掙扎的經理、以及任何希望在工作中減壓和提升專注力的人。

Ed的話:

冥想對提升工作表現大有助益。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制定策略(Strategize),以平靜的心態審視全局,作出明智決策。冥想激發創造力(Create),為我們開拓新的思路。它讓我們能更自如地進行任務管理和自動化(Automate),不被瑣事和壓力所累。冥想還能充分利用我們的潛力(Leverage),讓我們以更敏銳的洞察力和同理心去領導團隊。總的來說,正念冥想能全面提升(Enhance)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品質,它絕對值得每個人去嘗試和探索。

《拿破崙傳》Napoleon The Great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全面而客觀地描繪了法國傳奇領袖、歐洲偉人拿破崙·波拿巴的一生,從他作為移民的早年經歷,到他在軍隊中的崛起,再到他最偉大的戰役、政治成就和最終流放,都有詳盡的描述。

作者介紹:

作者安德魯·羅伯茨(Andrew Robert)是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他曾經撰寫過多本暢銷書,包括《希特勒與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等。他以其深入淺出的寫作風格和嚴謹的歷史研究而聞名。在《拿破崙傳》中,羅伯茨運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包括拿破崙的私人書信和日記,為讀者呈現了一個立體而真實的拿破崙形象。

這本書給我的其中一個重要啟發是:

1. 逆境造就強者

拿破崙出生在科西嘉島,從小就面臨許多挑戰。他是班上唯一的科西嘉人,經常被同學嘲笑口音和貴族身份。但正是這些早年的逆境,鍛煉了拿破崙堅韌不拔的意志。最終,他以16歲之齡成為法國軍隊中最年輕的炮兵軍官,也是唯一的科西嘉人。逆境並沒有擊垮他,反而成就了他的偉大。

2. 理性和自制的重要性

拿破崙是一個理性和自制的人。他熱衷於啟蒙運動的思想,在軍事遠征中帶著大批科學家、藝術家和博物學家。即使在得知妻子約瑟芬多年來一直背叛他時,他也沒有失去理智,而是專注於埃及戰役的勝利。拿破崙的理性和自制,是他取得成功的關鍵。

3. 領袖的孤獨

儘管拿破崙是一個偉大的領袖,但他的遠見卓識常常不被當時的人理解。1815年,他從流放地逃脫,重新掌權,起草了一部廢除奴隸制、反對審查制度、主張三權分立的新憲法。但這個先進的憲法只維持了100天,隨著滑鐵盧戰役的失敗而夭折。偉大的領袖常常要忍受孤獨,但只要能引領世界進步,再多的孤獨也是值得的。

個人評價:

總的來說,我非常喜歡這本《拿破崙傳》。它客觀而深入地展現了拿破崙的一生,讓我對這位偉人有了全新的認識。儘管拿破崙也有缺點和爭議,但他的才華、意志和理想主義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特別推薦《拿破崙傳》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正在面臨逆境和挫折的人。無論你是飽受欺凌的少年,還是婚姻不如意的中年人,拿破崙的故事都能給你力量和啟發。只要像拿破崙那樣堅持自己的理想,不斷學習和創新,終有一天你也能創造奇蹟,成就偉業。

Ed有話説:

最後,我想說這本書讓我聯想到企業經營中的自動化(Automate)理念。就像拿破崙善於利用新思想和新科技一樣,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也必須不斷引入自動化流程,提高運營效率。無論是在軍事還是商業領域,自動化都是致勝的法寶。讓我們向拿破崙學習,擁抱變革,勇於創新,用科技的力量開創輝煌的未來!

《心智勝於雜亂》Mind Over Clutter

Version 1.0.0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為我們指出了過多雜物對身心健康及環境的危害,並提供了清除雜物的實用步驟,幫助我們邁向更加平靜快樂的生活。

作者介紹:

作者妮可拉・路易斯(Nicola Lewis)是一位專業的整理專家,擁有豐富的整理經驗和深厚的理論基礎。她創立了「此刻整理」(TIDY)這個品牌,致力於幫助人們打造整潔有序的生活空間。妮可拉的整理理念注重實用性和可持續性,她的著作《心智勝於雜亂》更是將整理與身心健康緊密結合,為讀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導。

重點啟發:

1. 雜亂無章的危害

研究表明,生活在雜亂環境中的人,體內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水平更高。過多的皮質醇會增加焦慮和抑鬱的風險,還會損害專注力,導致頭痛、失眠等問題。想像一下,若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空間井然有序,是否會感到身心愉悅呢?從現在開始,不妨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比如每天早上整理床鋪,為一天的開始注入正能量。

2. 打造理想家園的四步驟

要將雜亂的家變成舒適的港灣,作者建議我們按照以下四個步驟進行:第一,將物品分類;第二,丟棄不需要的東西;第三,為每樣物品安排合適的位置;第四,養成良好的收納習慣。尤其是臥室,雖然通常不對外開放,但卻是我們在家中停留時間最長的空間。保持臥室整潔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讓我們在忙碌的一天後得到充分的放鬆。

3. 環保清潔妙招

市面上許多常見的清潔用品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這些有毒物質會揮發到空氣中,危害家人的健康,尤其可能損害兒童的腎臟、肝臟和神經系統。其實,我們身邊就有許多天然環保的清潔良方,比如小蘇打粉可以去除污漬和異味,白醋能夠除垢殺菌,檸檬汁則是天然的漂白劑。善用這些材料,既能打造潔淨的家園,又能呵護家人的健康。

個人評價:

閱讀《心智勝於雜亂》讓我意識到,雜亂不僅僅是美觀問題,更會深刻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作者提供的整理步驟清晰實用,讓我對整理工作不再感到畏懼。我尤其認同作者關於打造理想臥室的觀點,因為臥室的舒適程度直接關係到睡眠品質,進而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此外,書中介紹的環保清潔妙招也讓我眼界大開,原來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就能成為清潔好幫手。

特別推薦《心智勝於雜亂》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還在為雜物所困擾的人們,比如總是捨不得丟棄舊物、卻不自知雜亂已影響情緒的老年人;或是每天疲於收拾過多物品的上班族。只要跟隨書中的整理步驟,相信大家都能通過斷捨離,開啟更加愜意幸福的人生新篇章。

Ed 的話:

從《心智勝於雜亂》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人生策略。就像整理家居環境一樣,我們也需要定期檢視自己的人生,丟棄那些不再適合的思維和行為模式。這個過程就如同 SCALE 法則中的 E(Enhance,增強)所強調的,不斷精進自我,方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同時,書中環保清潔妙招也啟發我們在生活中多加利用現有資源,這不正是 SCALE 法則中 L(Leverage,充分利用)的精髓所在嗎?讓我們以開放的心態擁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相信定能收穫更多智慧和快樂。

《金錢心理學》Mind Over Money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深入探討了個人理財的心理學,解釋了我們對金錢的信念是如何在幼年時期形成的,以及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讓大腦成為我們理財的好朋友,而不是敵人。

作者介紹:

作者克勞迪亞・漢蒙德(Claudia Hammond)是一位知名的心理學家和科學作家,她的著作常見於《衛報》、《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金錢心理學》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該書榮獲多項大獎,被譽為是理解金錢心理學的終極指南。

本書帶給我三個重要的啟發:

1. 錢不是萬能的動力

很多人認為,用錢就可以激勵員工努力工作,但研究顯示,事實並非如此。例如,莓果採摘工的工作動力,在按籃量計酬時反而大幅提升生產力。對於需要特定技能的醫生、銀行家等,加薪反而會降低他們的生產力,因為他們傾向於因內在動機而工作。意外的獎金倒是可以提高工作動力,但別讓它成為常態,否則效果會逐漸消失。

2. 孩子的金錢觀從小就開始形成

很多人以為孩子要10歲以後才能理解賺錢的重要性,但研究顯示,6歲的孩子就已經知道錢的重要了!一項針對芬蘭幼稚園的研究發現,在長達6週的觀察中,孩子們談論最多的就是錢的話題,比如門票價格、賣周邊賺外快等。另一項研究則顯示,孩子們認為住在破舊房子裡的人懶惰、刻薄。由此可見,我們要正視孩子的金錢教育,以身作則、坦誠溝通很重要。

3. 意外之財未必是好事

很多人夢想中樂透,但事實上,意外致富往往是一種詛咒。一位中了1600萬美元樂透的得主在短短5年內就破產、入獄、經歷了6次婚姻。問題出在「享樂適應」,當初令人興奮的事物逐漸變得司空見慣,你需要不斷尋求更大的刺激來獲得滿足感。穩定的財務狀況對身心健康至關重要,但一旦達到足夠的水平,更多的錢並不會讓你更快樂、更健康。

個人評價:

總的來說,這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揭示了金錢與心理的微妙關係,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習慣和理財觀念。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理性的金錢行為,但關鍵是要意識到問題所在,並採取行動來改變。這需要時間和毅力,但這本書無疑給了我很多啟發和方向。

特別推薦《金錢心理學》給誰:

我特別推薦《金錢心理學》給那些想要擺脫金錢困擾、實現財務自由的人。無論你是勉強餬口的年輕夫妻,還是一心想中樂透的少年,這本書都能幫你看清金錢背後的心理因素,學會如何讓金錢為你所用。

Ed有話説:

最後,我想用 SCALE 法則來延伸一下這本書的啟示。在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中,我們常常需要制定策略(Strategize)、創新(Create)、自動化(Automate)、充分利用資源(Leverage)、不斷精進(Enhance)。其中,策略制定尤為關鍵。正如理財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制定合適的策略,企業和個人也需要根據內外部環境審慎地規劃目標和路徑。這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揭示了許多影響決策的潛在因素,提醒我們在制定策略時,要警惕各種認知偏誤和情緒陷阱,以理性和全局的眼光來權衡利弊,做出最優選擇。

《駭入你的大腦:21天改造你的思維,打造更好的人生》Mind Hacking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教導我們如何在短短21天內改造自己的思維模式,養成更健康、更好的習慣,擺脫那些阻礙我們前進的自我設限。

作者介紹:

作者 Sir John Hargrave 是一位才華洋溢的企業家和暢銷書作家。他曾創辦過多家成功的科技公司,也是《心靈駭客》等暢銷書的作者。他結合了心理學、神經科學和電腦科學的知識,提出了一套獨特的「心靈駭入」方法,幫助我們徹底改造自己的思維模式。

這本書帶給我三個最重要的啟發:

1. 把你的大腦當成一台電腦

原來,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台電腦!一旦理解了這個概念,駭入自己的心靈就變得容易多了。我們可以隨時「登入」自己的心靈,成為一個超級使用者,掌控自己的思維。這個過程就叫做「元思考」(metathinking)——思考我們的思考。當我們學會以超級使用者的身分登入自己的心靈,而不是停留在一般使用者的層次,我們就能用我們的大腦做出不可思議的事!

2. 培養自主注意力,對抗數位干擾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面臨各種干擾,像是手機通知、社群媒體等等。這些干擾很容易讓我們分心,陷入拖延和浪費時間。因此,我們要學會區分「自主注意力」和「反射性注意力」。前者是我們主動將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任務上,後者則是被動地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我們的目標是減少後者,加強前者。方法很簡單,每天至少一小時,關掉手機、電視等電子設備,專心冥想或做一些有生產力的事情。透過冥想,我們可以學會從旁觀者的角度分析自己的身心狀態,逐漸增強專注力。

3. 想像你想要的未來,讓夢想成真

研究顯示,簡單的想像練習和白日夢,可以讓人更快樂、更有成就感。透過刻意的思考和想像,我們可以勾勒出自己想要的人生藍圖,這樣就更容易透過日常行動去實現目標。書中提到五個想像練習:

1)把你的目標寫下來

2)每天花十分鐘想像你的理想生活

3)在日記中記錄你的目標和夢想

4)畫出你的「成功地圖」

5)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

當我們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結果,實現目標就容易多了。

個人評價: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富有洞見和實用性的好書。作者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將心理學和腦科學的知識融入日常生活,提供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思維改造方案。我從中學到,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駭入自己的心靈,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本書不僅幫助我認識自己的思維模式,也啟發我以更積極、更有意識的方式生活。

特別推薦《駭入你的大腦》給誰:

我想要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感到困在自己腦袋裡、想要活出更好人生的年輕人,那些總是陷入自我設限、想要掌控人生的中年人,以及那些想要給客戶更好建議的人生導師。無論你是想要突破思維藩籬,還是想要幫助他人突破,這本書都能給你許多啟發。

Ed的話:

最後,我想談談這本書和S.C.A.L.E.原則的關聯。其中我覺得最相關的是「創建」(Create)。《駭入你的大腦》鼓勵我們要創建自己想要的人生藍圖,用想像力勾勒理想的未來,並透過日常行動去實現。這和企業經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成功的企業,必須有清晰的願景和使命,並透過策略規劃和行動執行,一步步將願景化為現實。無論是個人成長還是企業經營,創建美好願景,並全力以赴去實現,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超級使用者」,只要學會駭入自己的心靈,我們就能創造無限的可能!

《百萬富翁的成功習慣》Millionaire Success Habits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將教你成為財務成功所需的習慣,並在這個過程中為世界帶來巨大的改變。

作者介紹:

Dean Graziosi 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和暢銷書作家。他以充滿熱情和富有洞察力的建議而聞名,經常在 YouTube 上透過廣告分享他的智慧。Dean 的書《百萬富翁的成功習慣:通往財富與繁榮之門》獲得了廣泛好評,啟發了無數人追尋自己的夢想。

重點啟發:

1. 找到你的終極目的

Dean 分享了一個名為「七層深度」的練習,就是反覆問自己「為什麼」七次。透過這個練習,Dean 發現他真正的目的是掌控自己的人生。找到你內心深處的渴望,能讓你充滿動力和熱情。當困難的日子來臨時,知道你的「為什麼」將幫助你堅持下去,邁向成功。

2. 專注發展你的優勢

我們常常被告知要改善自己的弱點,但這其實是個爛建議!與其糾結於弱點,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發展優勢上。問問你身邊的人,他們認為你擅長什麼,然後列出一份清單,規劃如何強化這些優勢。當你專注於自己的強項時,你會更快樂,而弱點也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改善。

3. 喚醒內在的英雄

要讓內在的英雄掌控你的人生,你需要具備四個 C:勇氣(Courage)、承諾(Commitment)、能力(Capabilities)和自信(Confidence)。勇氣是相信自己的努力終將帶來成果;承諾意味著認識到它的重要性;能力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而這三者結合起來,就能建立起自信,讓內在的英雄引領你走向更好的人生。

個人評價:

這本書深深地啟發了我,幫助我從低谷中走出來,開創了嶄新的人生篇章。這本書教會我要專注於自己的優勢,而不是弱點。透過實踐書中的建議,我現在成為了自由工作者,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收入也是從前工作的兩倍。Dean Graziosi 的智慧改變了我的人生,我相信它也能為你帶來同樣的改變。

特別推薦《百萬富翁的成功習慣》給:

– 那些不滿現狀、渴望找到人生目標的年輕人

– 那些希望賺更多錢、但缺乏自信的中年人

– 所有想要點燃內心火焰、成為最好的自己的人

Ed的話:

《百萬富翁的成功習慣》這本書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的 SCALE 概念不謀而合。Dean Graziosi 強調要制定清晰的策略(Strategize),專注於創造價值(Create),並善用自己的優勢(Leverage)。透過自動化(Automate)和不斷精進(Enhance),我們能夠事半功倍,實現更大的目標。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啟發我們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人生,喚醒內在的英雄,創造非凡的成就。

《心智健身房》Mind Gym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主要在說明,世界級運動員的優異表現,不僅僅是身體訓練的結果,更是因為他們擁有健全的心理素質。

作者介紹:

關於作者的背景,蓋瑞·麥克(Gary Mack)是一位知名的運動心理學家,曾經為許多職業運動團隊和奧運選手提供諮詢和訓練。大衛·卡斯蒂文斯(David Casstevens)則是一位資深體育記者,曾獲得過多項體育新聞獎項。兩位作者將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結合,寫出了這本饒富洞見的書。

以下是我從本書中得到的三大重要啟發:

1. 培養「七個C」的心理素質

作者提出了所謂的「心理堅韌度七個C」,包括自信、承諾、控制、挑戰、專注、一致性和勇氣。這七項特質就像是心理素質的「重訓器材」,只要持之以恆地鍛鍊,就能打造出堅實的心理肌肉,成為一個心理強大的人。

2. 放慢速度,反而更快抵達終點

作者指出,在比賽或訓練時,並非全力以赴就能跑得最快。相反地,如果我們能夠適時地放慢速度,讓身體各部位協調運作,反而能事半功倍。就像開車時,適時鬆開油門,換檔加速,往往比一直加速踩到底更有效率。這個道理套用在生活中,提醒我們要學會在奮鬥的過程中適時放慢腳步,才能走得更遠。

3. 以「愛、學習、勞動」的人生三要素自我衡量

與其總是拿別人的成就來衡量自己的人生,不如問問自己是否活出了「愛、學習、勞動」的人生。熱愛自己的工作,不斷學習新事物,並且勤奮地付出,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標。只要我們做到了這三點,就不必擔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個人評價:

總的來說,我認為《心智健身房》是一本非常實用且鼓舞人心的好書。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傳授了許多寶貴的心理訓練技巧和人生智慧。無論你是運動員、上班族、學生、家庭主婦,都能從中獲得啟發,學會如何鍛鍊自己的心智,成為一個更強大、更快樂的人。

特別推薦《心智健身房》給誰:

我特別推薦《心智健身房》給那些渴望在人生道路上不斷突破、追求卓越的人。無論你是正值青春的學生,懷抱夢想的創業家,或是即將退休的銀髮族,這本書都能給你源源不絕的動力和智慧,幫助你活出精彩璀璨的人生!

Ed的話:

《心智健身房》中的許多觀念,其實也能運用在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上。比方說,「七個C」的心理素質,就和SCALE中的「E – 增強」不謀而合。一個優秀的企業領導人,必須具備自信、勇氣、承諾等特質,才能帶領團隊不斷精進、突破困境。而「放慢速度,反而更快抵達終點」的道理,則呼應了SCALE中的「A – 自動化」概念。有時候我們過於急於求成,反而會陷入瓶頸,不如放慢腳步,建立一套有效率的工作流程和系統,反而能事半功倍。總而言之,《心智健身房》雖然是一本運動心理學的書,但其中的智慧和觀念,在職場和人生的各個層面都能派上用場。這也再次證明了,追求卓越的道路雖然殊途,但殊途同歸,終究都要回到提升自我、完善心智的不二法門上。

《Million Dollar Weekend》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經過驗證的、一步一步的指南,教你如何在短短48小時內,創立一個有潛力達到七位數營收的企業。Noah不僅告訴你如何克服恐懼,還教你如何選擇、建構並驗證一個好點子,然後將其擴大到你的第一個百萬美元,甚至更多!

作者介紹:

Noah Kagan可是位大人物啊!他曾經是Facebook的第30號員工,擁有公司1%的股票期權。但在加入公司不到9個月後,他就被解雇了,錯過了15年後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回報。儘管如此,Noah並沒有氣餒,反而開創了自己的事業,創立了8家百萬美元的企業。他現在是AppSumo的老大,這是一個軟體優惠網站,年營收高達8000萬美元。

我從本書得到的三個重要啟發:

1. 克服恐懼,勇敢開始

許多人因為恐懼而不敢開始任何事情。Noah建議我們做「一元挑戰」:向認識的人要一元投資你和你未來的事業。這會迫使你走出舒適圈,對某人負責,並獲得一些早期支持者。此外,Noah的父親教導他要「愛上被拒絕」。他說:「把被拒絕當作寶藏收集起來!」Noah還建議我們做「咖啡挑戰」:去星巴克點你最喜歡的飲料,然後要求打九折。即使被拒絕,一切也都會沒事的。克服對開始的恐懼和對詢問的恐懼,你就已經邁出了創業之路最關鍵的兩步。

2. 解決問題,而不是空想點子

人們總是夢想著偉大的願景,卻從不問真正的人們是否想要。Noah說:「創業應該是一場對話!」他提供了四種找到合法點子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解決自己的問題。深入探討這個問題,問問自己四個問題:有什麼事情是你希望變得更簡單的?有什麼事情是你希望不用再做的?有什麼事情是你希望變得更便宜的?有什麼事情是你希望變得更好的?不管是電影評論YouTube頻道、按需編織服務,還是新的咖啡因飲料,找到人們真正想要的點子,然後開始建立它吧!

3. 先驗證,再全力以赴

Noah的「驗證黃金法則」是:「在48小時內找到三個願意為你的點子付錢的客戶。」Noah用一個簡單的登陸頁面、一個PayPal按鈕和一些Reddit上的廣告來驗證AppSumo。當他在兩天內售出超過200個Imgur(一個圖片分享工具)的訂閱後,他就知道自己的點子有戲了。在啟動業務之前,一定要先驗證。保持簡單!在最初的48小時內讓3個人付錢給你,如果做不到,就換個方向或重新開始。一旦第一筆錢滾進來,艱難的工作就開始了,但至少你終於上路了!

個人評價:

總的來說,我認為《Million Dollar Weekend》是一本寫給任何有志創業者的絕佳書籍。Noah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工具和易於掌握的概念,他的過程自13年前的部落格文章以來並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只是不斷演進。Noah本人就是一個令人信服的、活生生的例子,證明他的建議確實有用。

特別推薦《Million Dollar Weekend》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還不明白點子和解決方案之間區別的大學生、那些慢慢開始相信自己的副業永遠不會實現的5歲記者,以及任何厭倦了在商業世界裡原地打轉的人。

Ed的話:

最後,我想用Noah的故事,連結到企業經營中「創建(Create)」的概念。Noah在Facebook被解雇後,並沒有氣餒,反而開始嘗試各種副業,像是教韓國學生網路行銷、寫部落格、舉辦當地的歡樂時光、國際象棋聚會和活動等。他建議我們要專注於成為一個開創者、實驗者和學習者。只要不斷嘗試和創造,最終這些碎片就會拼湊在一起。Noah的故事啟發我們,創業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勇於創建、不斷嘗試。即使失敗了,也要從中學習,然後繼續前進,直到成功為止!

《百萬顧問》Million Dollar Consulting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教導你如何建立一個蓬勃發展的顧問業務,關鍵在於專注於建立關係、提供策略價值,並始終以長遠的眼光思考。

作者介紹:

Alan Weiss 已經從事顧問工作超過 30 年。他經常在媒體上被引用、採訪和發表文章,在全球各地發表主題演講,並撰寫了超過 40 本關於顧問議題的書籍。多年來,他指導和幫助了許多嘗試從一般工作跳槽到獨立顧問的人。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敗了。Alan 將那些成為成功顧問的人(包括他自己)的模式和經驗教訓,提煉成了《百萬顧問》這本書。

重點啟發:

1. 顧問的真正價值

很多企業習慣按小時或按天支付顧問費用,但這完全沒道理。為什麼?因為這不會讓顧問提高效率。相反地,這給了顧問一個不道德的動機,去花比實際需要更多的時間。客戶對你的工作時間並不感興趣,他們只想要結果 – 你能給他們帶來的改進。所以,要專注於價值,而不是花費的時間,這樣才能更容易地收取合適的顧問費用。

2. 顧問的兩種專業知識

內容專業知識是指顧問在某個特定主題上的深入知識。而流程專業知識則是指適用於各行各業的通用原則和方法。舉例來說,一個顧問告訴你,電子郵件是電子商務店最好的銷售媒介,並教你如何建立電郵列表,以及如何設計網站結構以吸引更多人購買,這就是在傳授流程專業知識。獨立顧問如果能專注於提供流程專業知識,往往能做得更好。

3. 維持項目管線的平衡與穩定

大多數獨立顧問仍然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他們努力爭取工作,搞定一個項目,然後突然間,行銷機器就停止運轉了。無論是立即的成功還是項目管線的乾涸,都不利於判斷即將到來的商機。如果你太忙而無法接受更多工作,你可能會失去一個非常值得合作的客戶;如果你急需工作,你就會接受條件惡劣、報酬低下的項目。保持項目管線在 12 個月內的平衡與穩定,是最理想的做法。

個人評價:

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特別是關於如何判斷時間的價值、減輕壓力、專注於高價值和重要的工作等方面。這些理念改變了我對顧問工作的看法,讓我意識到業務發展的關鍵在於長期規劃、穩定管線、創造價值,而不是時間投入。

特別推薦《百萬顧問》給以下幾類人:

– 擁有大量內容專業知識,但缺乏流程專業知識的Wordpress開發人員;

– 目前擔任領導職務,但希望在退休前做一些不同的事情的管理者;

– 以及任何曾經對按小時計酬感到不滿的人。

Ed的話:

我認為這本書的理念與 SCALE 當中的 S(策略制定)和 L(充分利用)特別相關。顧問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業務,關鍵在於制定長期策略,並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創造價值。從策略的高度思考問題,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這是每一個想成為頂尖顧問的人都應該學習的。希望這篇讀書摘要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和不同的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