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喚醒你心中的大師》Mastery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顛覆了我們對天分的迷思,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具體可行的步驟,在自己選擇的領域達到精通的境界。作者透過分析歷史上一些最著名的大師,如愛因斯坦、達爾文和達文西等人的成長歷程,來闡述通往精通之路的關鍵要素。

作者介紹:

作者羅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可以說是暢銷書製造機,從1998年到2009年間,他陸續出版了四本紐約時報暢銷書,包括《權力的48條法則》、《誘惑的藝術》、《戰爭的33條策略》以及與饒舌歌手50 Cent合著的《第50條法則》。2012年出版的《喚醒你心中的大師》則是他的第五本暢銷書,書中不僅闡述了他自己精通寫作技藝的方法,也總結了所有大師們的成長歷程所具有的共通性。

這本書帶給我三個最重要的啟發:

1. 傾聽內心的聲音,找到真正的使命感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可能都曾經歷過幾次稀有的時刻,感受到內心有個聲音在呼喚著我們:「你應該成為一名畫家!」「我覺得我可以寫一本小說。」這種感覺就像是某件事情是為你量身打造的,你在其中茁壯成長,甚至可以變得偉大。格林說,我們終於必須開始信任這種感覺。雖然找到真正的使命感並不容易,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深入探索和大量的嘗試,但當你回顧自己青少年時期的夢想時,也許你早已經擁有了那個讓你茅塞頓開的時刻。

2. 當學徒,專注學習,而非賺錢

一旦你決定了要精通的領域、學科或技能,快速進步的最佳方式就是當學徒。不要只盯著賺錢,而是要專注於學習。現在薪水高的工作,可能提供的支持和教育較少,從長遠來看,學習的回報將是金錢的十倍以上。你最好接受一份薪水較低的工作,但可能有很棒的導師指導,這將引領你在這個領域更快地脫穎而出,遠勝於自己摸索、走彎路所浪費的時間。

3. 突破框架,挑戰權威,開創自己的風格

當你結束學徒生涯,開始獨立發展時,你必須立即拋開所學的一切。這並不是說要全盤否定,而是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像孩童一樣,挑戰你所知道的一切,質疑你的導師教給你的規則,以及那些常規的做事方式。思考哪些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哪些可以打破、改變或拋棄。當你完成學徒期,你將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只有讓它綻放光芒,你才能真正創新,締造出真正大師級的成就。所以,學無止境。

個人評價:

這本書用許多生動的故事和例子,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讀起來令人鼓舞和振奮。作者提出要傾聽內心的聲音,找到真正的使命感,這一點讓我印象深刻。雖然書中闡述的成長之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投入,但同時也強調要追隨內心的熱情,兩者並不矛盾。總的來說,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值得細細品味、反覆閱讀。

特別推薦《喚醒你心中的大師》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以下幾類人:正在選擇職業道路的年輕人、即將完成訓練的學徒、以及任何總是懷疑自己直覺的人。

Ed的話:

我認為《喚醒你心中的大師》一書所闡述的成長歷程,跟SCALE的概念密切相關。所謂SCALE,即Strategy(策略)、Create(創造)、Automate(自動化)、Leverage(槓桿)、Enhance(增強)。在追尋精通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制定明確的策略,創造出獨特的風格和方法,並盡可能利用自動化和槓桿來提升效率和影響力,同時不斷精進、增強自己的能力。這本書提供了一個通往精通的藍圖,啟發我們突破框架,挑戰權威,開創屬於自己的道路。無論是對於企業經營,還是個人成長,這些理念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這一年,我只說YES》Year of Yes

一句話總結:

著名電視劇製作人珊達‧萊姆斯透過一年內對所有事情說「Yes」的經歷,從內向的工作狂蛻變成社交名流,終於學會面對恐懼、愛自己。

作者介紹:

珊達‧萊姆斯(Shonda Rhimes)是《實習醫生》、《謀殺入門課》等熱門美劇的幕後推手。身為一位內向的工作狂,她的公眾形象主要來自於為少數族裔發聲的堅定立場,尤其是透過電視劇將女性和黑人擺在聚光燈下的主角位置。然而,內心深處的她並不快樂。2013年感恩節晚餐時,一句刺耳卻真實的評論喚醒了她:「妳從來不答應任何事。」從那一刻起,珊達決定接下來的一年對任何事情都說「Yes」,而這一年的心路歷程就記錄在這本書中。

重點啟發:

1. 朋友給的「當頭棒喝」是一種愛

有時候,我們真的很難跨越某條界線,這沒關係,因為如果你有幾個真心的朋友,他們會推你一把——即使這意味著會惹你生氣。最好的做法是期待這種事發生,當它真的發生時別對朋友發火。靜觀其變,然後感謝朋友把你推向了你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2. 想找到人生的焦點和方向,就勇於嘗試

我是一個專注力和果斷放棄的擁護者,但為了知道該專注什麼、該放棄什麼,你必須先去嘗試許多事情。如果你正處於摸索人生方向的階段,不妨給自己設定一段時間,對任何到來的機會都說「Yes」。別問太多問題,別抱怨,別猶豫,就直接說「好」,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3. 學會愛自己,從接受讚美開始

珊達以前總是對別人的讚美反應很謙虛,把讚美輕描淡寫帶過。現在她意識到,偶爾「沐浴在陽光下」是可以的。當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在艾倫秀(The Ellen DeGeneres Show)上稱讚珊達時,她的助理還特地做了一件T恤送她,上面寫著「比爾·柯林頓愛我做的任何事」。雖然平常很害羞,但珊達決定好好接受這份讚美,驕傲地穿了一整天。如果讚美讓你開心,完全可以坦然接受,小小慶祝一下。當然你不該成為愛炫耀的人,一直沾沾自喜,但接受讚美是強大自我的重要一環,它告訴你,有時候你是最重要的,如果別人都愛你了,你也該愛自己。

個人評價:

《這一年,我只說YES》的核心理念——透過對事情說「Yes」來認識自己,讓我印象深刻。雖然書中有些論點比較淺顯,但畢竟這是一本自傳,作者的親身經歷賦予了這些道理更多份量。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激勵讀者走出舒適圈,擁抱各種可能性。只有透過不斷嘗試,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人生方向和熱情所在。

特別推薦《這一年,我只說YES》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幾類人:總是窩在宿舍埋首書堆的大學生、凡事都為別人著想卻忽視自己的媽媽們、還有所有對人生感到迷茫的人。這本書會鼓舞你勇敢說「Yes」,活出不一樣的自己。

Ed的話:

《這一年,我只說YES》這本書讓我聯想到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中的「創建(Create)」概念。珊達透過向生活說「Yes」,勇於嘗試新事物,從而創造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自己人生的「創作者」?與其安於現狀,不如多給自己一些機會,說不定就能開創嶄新的局面。這需要勇氣,但我相信只要你願意踏出第一步,生活就會以驚喜回饋你。就像珊達的故事啟發了我們一樣,或許未來你的故事也能成為他人的指引之光。

《寫下來,讓它發生》Write It Down, Make It Happen

一句話總結:

《寫下來,讓它發生》是一本簡單易懂的指南,透過寫作的方式,教你如何聚焦、面對恐懼、保持動力,進而實現你的目標。

作者介紹:

作者亨麗埃特·克勞澤(Henriette Klauser) 是一位研究員,她在《寫下來,讓它發生》這本書中,解釋了如何運用寫作技巧來達成人生目標。克勞澤博士不僅談到了初始階段寫下願望的重要性,還探討了背後的科學原理,以及其他可以幫助你在過程中前進的寫作技巧。

重點啟發:

1.啟動你的網狀活化系統(RAS)

我們的腦幹中有一個複雜的神經元網絡,稱為網狀活化系統(RAS)。當你手寫下目標時,就是在啟動 RAS,告訴它:「專注在這些事情上!」之後,你的大腦會根據這些目標來過濾訊息,幫助你朝目標前進。

2.透過快速寫作解決問題

有時阻礙我們前進的障礙並不明顯。這時可以用克勞澤所謂的「快速寫作」來發現並解決問題。只要花幾分鐘思考問題,然後開始寫下你的想法,不要停頓、不要編輯、不要擔心寫的內容是否合理。當你寫完所有負面的部分後,就會自然而然地開始探索潛在的解決方案。

3.從小事做起,累積成就感

與其一開始就挑戰一個大目標,不如先從小事做起。每一個小勝利都會為你帶來心理上的能量提升,你可以利用這股能量來應對更大的挑戰!目標甚至不需要彼此相關,只要按照難度順序排列即可。

個人評價:

我覺得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和範例,而不會迷失在理論中。作者以簡單易懂的方式,闡述了寫作如何幫助我們實現目標。我特別喜歡從小事做起、累積成就感的概念,因為這讓我覺得目標更有可能達成。此外,加入慈善元素的建議也很有啟發性,它不僅能幫助他人,還能提高自己的責任感。

特別推薦《寫下來,讓它發生》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立下新年新希望卻常常無法堅持到底的大學生、總是對朋友抱怨的郊區媽媽、以及每次在大目標進行到一半就放棄的人。只要你想找一本關於設定目標的實用指南,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Ed的話:

這本書所傳達的概念與「自動化」(Automate)息息相關。當你把目標寫下來,啟動了網狀活化系統後,你的大腦就會自動根據這些目標來過濾訊息,引導你做出相應的行動。這就像是在你的思維中建立了一個自動化系統,讓你能更輕鬆、更自然地朝目標前進。

此外,透過寫作來發現和解決問題,也可以視為一種將潛意識中的想法「自動化」為具體方案的過程。總的來說,寫作能幫助我們將模糊的想法轉化為清晰的行動指南,進而實現自動化、一步步達成目標。這樣的觀點,為這本充滿智慧的書增添了另一層思考的面向。

《大規模創新》Masters of Scale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教導企業家如何從頭開始創建一家成功的公司,並透過詳細介紹正確的商業實踐、如何抓住機會以及培養鼓勵創新和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文化來擴大規模。

作者介紹:

本書的作者是LinkedIn的聯合創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他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也是一位傑出的投資人。他投資了許多知名的科技公司,如Facebook、Airbnb和Zynga等。霍夫曼還主持了一個廣受歡迎的播客節目「大規模創新」,邀請許多成功的企業家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洞見。

重點啟發:

1. 學會區分「懶惰的拒絕」和「真正的拒絕」

當你向潛在投資者推銷你的創業點子時,得到拒絕是常有的事。但並非所有的拒絕都是一樣的。有些投資者會直接說不,甚至不願多聽你一句話;有些則會仔細評估你的想法,然後再婉拒。前者可能只是想避開一場無聊的推銷,後者則可能真的對你的想法有所保留。關鍵是要學會區分這兩種拒絕,並從中汲取教訓,用來改進你的創業點子。

2. 掌握擴張節奏,把握最佳時機

將公司擴大規模可能是一項艱鉅的挑戰,關鍵在於掌握節奏。市場上已經有你所需的所有信息,你只需要去尋找。透過客戶推薦或大型促銷活動可以加速擴張,但更重要的是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爆炸性增長。此外,聆聽客戶的需求,在最佳時機推出解決方案,而不是苦等產品臻於完美,也是成功擴張的關鍵。

3. 偉大的領導者善於應變和適應

創業之路充滿了變數和風險,優秀的領導者深知這一點。他們時刻準備應對意外,即便是公司的核心業務也可能在一夕之間發生變化。以Airbnb為例,疫情期間他們無法像從前一樣接待旅客,於是迅速轉向推廣遠程工作場所、虛擬旅遊和線上體驗課程等新業務。偉大的領導者明白,當障礙出現時,就需要尋找新的出路,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隨機應變和適應力是成功領導者必備的兩大特質。

個人評價:

《大規模創新》是一本我讀過最有洞見的創業書籍之一。作者用大量真實案例闡述了創業和擴張過程中的關鍵要素,尤其是在面對挫折、抓住機遇和培養企業文化方面的真知灼見,令我獲益良多。此外,作者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這一點也讓我深有感觸。我認為這本書不僅適合創業者,對任何有志於在商業領域有所成就的人都大有裨益。

特別推薦《大規模創新》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三類人:一是想深入了解擴張流程的領導者,二是想創建成功公司的新創企業創始人,三是想深入探究特定商業和擴張實踐的項目經理。

Ed的話:

我認為本書的核心理念與「策略制定」(Strategize)和「自動化」(Automate)這兩個概念密切相關。作者反覆強調,創業需要一個縝密的商業計畫和可行的擴張策略。同時,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建立自動化的流程和系統也至關重要。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站穩腳跟,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在擬定戰略和開發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充分考慮客戶的需求和市場動態,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與時俱進。總的來說,《大規模創新》為創業者和企業領導人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思維框架和實踐指南,值得一讀再讀、常思常新。

《福爾摩斯思考術》Mastermind : How To Think Like Sherlock Holmes

《福爾摩斯思考術》-書封

“史上最知名的推理大師福爾摩斯親自為各位示範精采萬分的記憶、創意與推理之科學旅程。柯妮可娃以迷人且洞察力十足的方式帶領大家認識如此有趣的題材,幫助你主導自己的心智。“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哈佛大學心理學學院教授,《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思考的原料》(The Stuff of Thought作者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透過最知名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在破解謎團時展現的強大思維能力,揭示了他的心理技巧、演繹遊戲,並教導讀者如何增強自己的認知能力。

夏洛克・福爾摩斯不僅能夠捕捉最細微的線索,同時還能在紛亂的事實中追尋真相,給予我們提升生活價值和人生目標認知能力的啟發。

作者介紹:

本書的作者瑪麗亞・康妮可夫(Maria Konnikova)是一位才華洋溢的作家和心理學家。她曾獲得美國國家科學作家協會頒發的最佳科學書籍獎,也是《紐約客》雜誌的特約撰稿人。康妮可夫博士的研究領域涵蓋認知神經科學、決策心理學等,對人類思維和行為有深入的見解。她的作品在全球各地,包括中國、台灣等華人群體,都獲得讀者們廣泛的關注。

讓我來分享這本書帶給我的三大重要啟發:

1. 培養福爾摩斯式的思維,必須要保持專注

人類的大腦有意識和無意識兩種思維模式。我們傾向於使用反射性系統,採用第一個浮現的答案。但如果想要充分發揮思考潛能,就必須學會使用主動的認知能力,時時保持正念(mindfulness)——活在當下,積極覺察周遭環境和內在感受。雖然這需要投入精力和專注力,但唯有如此,才能理性思考、質疑假設、積極尋找解決方案。

在《波希米亞醜聞》一案中,福爾摩斯展示了他如何專注於每一個細節,成功地揭露了一位波希米亞王子的秘密戀情。故事中,福爾摩斯利用偽裝成馬車夫的策略,仔細觀察到愛琳·艾德勒(Irene Adler)如何保護她的秘密照片,並最終利用煙霧彈迫使她暴露藏匿照片的地點。這種高度專注和對環境的敏銳觀察力正是福爾摩斯式思維的精髓。

Sherlock Holmes/Irene Adler - Not strong enough

培養專注力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方法來實現,例如練習冥想和正念(mindfulness)。研究表明,這些方法可以顯著提高個人的專注力和認知能力,更好地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保持專注和清晰的思路尤為重要,這不僅有助於個人的心理健康,還能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

2. 打造心智圖書館,建立資訊檢索系統

要訓練大腦記住重要訊息,並以友善的方式建構內容,你可以主動決定如何儲存資訊,並將其移動、組合成特定主題的區塊。就像福爾摩斯在《四簽名》中,運用「心靈閣樓」的概念,儲存破案所需的關鍵資訊。為了保留這些資料,你必須激勵自己銘記於心,將其與既有的知識連結,或賦予其具體形象。

Sherlock Holmes - bethinking.org

為了打造自己的心智圖書館,我們可以採用一些現代科技工具,如電子書和讀 墨電子書等數位平台,這些工具不僅便於儲存和檢索信息,還提供了方便的筆記和標註功能。此外,使用思維導圖(Mind Mapping)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將複雜的信息結構化,便於記憶和回憶。

3. 擺脫偏見,做出客觀判斷

為了擺脫偏見,我們可以採取一些具體的方法。例如,學習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這種思維方式強調對信息進行深思熟慮和質疑,而不是僅僅接受表面的事實。我們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參加課程或進行自我反思來培養這種能力。

現實中的一個例子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許多金融機構在危機爆發前都忽視了潛在的風險,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被過去的成功經驗所蒙蔽,未能客觀分析市場的真實狀況。只有少數幾個機構和個人,美國的投資者邁克爾·伯里(Michael Burry),通過深入分析市場數據,發現了次貸市場的巨大風險,並成功預測了危機的到來。

總結來說,擺脫偏見並做出客觀判斷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練習的過程。通過批判性思維、多聽取不同觀點以及自我反思,我們可以逐漸提升自己的決策能力,達到更高的認知水平。這不僅對個人的生活和工作有益,還能在面對複雜的挑戰時,做出更明智和負責任的決策。

個人評價: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本書,它以生動有趣的方式,揭示了人類思維的特質和盲點。書中提到的洞察力訓練方法切實可行,讀來讓人很有啟發。透過這本書,我學會了如何更有效地運用自己的認知能力,客觀分析問題,做出明智的決策。

書中不僅僅是理論的闡述,還通過大量福爾摩斯的故事和現實中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應用這些思維技巧。比如,福爾摩斯在《四簽名》中如何運用心智圖書館來儲存和檢索信息,這給了我很多啟發,讓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更有條理地處理各種資訊。書中還強調了擺脫偏見的重要性,這對於我們在面對複雜決策時尤為關鍵。

此外,作者瑪麗亞・康妮可夫的寫作風格非常吸引人,她用簡明易懂的語言解釋了複雜的心理學概念,使得這本書不僅適合專業人士,也適合普通讀者。總的來說,這本書無論是在理論深度還是實用性上都非常出色,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和思考的好書。

特別推薦《福爾摩斯思考術》給以下幾類讀者:

如果你是夏洛克·福爾摩斯和華生醫生的故事迷,《福爾摩斯思考術》這本書一定會讓你愛不釋手。書中不僅深入探討了福爾摩斯在解決各種複雜案件時所運用的思維技巧,還通過大量實例和故事情節,讓你重新審視這些經典角色的智慧和洞察力,你會發現福爾摩斯的邏輯推理和觀察力原來有跡可循,並可應用於日常生活中,讓你的思維更加敏銳和精準。

如果你對心理學和思維技巧相關書籍情有獨鍾,《福爾摩斯思考術》絕對值得一讀。這本書將福爾摩斯的推理方法與現代心理學理論相結合,深入解析了人類思維的特質和盲點。書中還提供了許多實用的技巧,幫助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判斷力常常受到偏見的影響,想要學習如何擺脫這些偏見,《福爾摩斯思考術》將是你的最佳選擇。書中深入探討了人類思維中常見的偏見和錯誤,並提供了具體的方法來提高自我認知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不僅可以幫助你識別和克服自己的思維盲點,還讓你在各種情境中運用更理性的思維方式,達到更高的認知水平。

Ed的話:

最後,讓我用Ed的觀點為這篇書評做個結尾。我認爲本書所傳達的洞見與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環環相扣。正如福爾摩斯善用演繹推理破解謎團,企業領導者同樣需要運用敏銳的洞察力和邏輯思維,客觀分析內外在環境,擬定最佳的行動方案。這種策略制定過程不僅僅依賴於個人的直覺和經驗,更需要跳脫慣性思維和偏見的桎梏,保持開放和求知的心態,廣納多元觀點。

企業領導者在面對複雜的商業環境和多變的市場動態時,必須像福爾摩斯一樣,具備偵探般的敏銳直覺和清晰思路,才能作出明智的決策。這意味著在推動組織變革和引領企業成長的過程中,領導者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維,並擺脫潛在的偏見與盲點。透過這樣的思維訓練,企業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優勢,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總結來說,福爾摩斯的智慧在企業策略制定中的重要性,並呼籲企業領導者學習這種演繹推理和批判性思維,以應對現實中的種種挑戰。這本書不僅是對個人思維能力的提升,更是對企業領導力和決策力的增強,值得每一位渴望成功的企業家細細品讀。

《福爾摩斯思考術》相關主題書籍推薦

《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

Thinking, Fast and Slow

《快思慢想》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代表作。這本書深入探討了人類思維的兩種模式:快速直觀的“系統1”思維和緩慢理性的“系統2”思維。

卡尼曼揭示了這兩種思維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判斷和決策,並提供了實用的技巧來幫助我們克服思維中的偏見與錯誤。

這本書對於理解人類思維的複雜性和提高個人決策能力有極大的幫助,是每一位希望提升思維技巧的人必讀之作。

《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

The Black Swan: Second Edition 電子書,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 - EPUB | Rakuten  Kobo 台灣

The Black Swan: Second Edition 電子書,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 – EPUB | Rakuten Kobo 台灣

《黑天鵝效應》這本書探討了難以預測的重大事件(即「黑天鵝」)對世界的影響。

塔雷伯強調我們的認知偏見和有限理性如何使我們低估這些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影響,並提供了方法來提升我們面對不確定性的應對能力。

這本書不僅在理論上富有啟發性,還在實踐中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適合所有希望增強對風險和不確定性理解的人閱讀。

《橡皮擦計劃》The Undoing Project

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

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

作者邁克爾·路易斯(Michael Lewis)在《別做正常的傻瓜》中,探索了行為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艾摩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人類思維中常見的錯誤和偏見。

書中的故事和案例生動有趣,讓讀者更容易理解複雜的心理學概念。

這本書不僅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思維盲點,還提供了實用的方法來改進我們的決策過程,是提升個人思維能力的絕佳讀物。

結語

《福爾摩斯思考術》不僅僅是一部探討偵探推理技巧的書籍,更是一把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作者透過生動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領讀者探索如何培養福爾摩斯般的敏銳觀察力和嚴謹的思考方式。

這本書強調,面對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需要不斷整理和優化自己的思維,擺脫偏見,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無論是在個人生活還是職場中,這些心智策略都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深入地洞察。在追求智慧和真理的道路上,《福爾摩斯思考術》將成為你不可或缺的夥伴。

《毛主義》Maoism

一句話總結:

《毛主義》深入探討了20世紀中國共產黨領袖毛澤東的意識形態,以及他如何成功地將他的教義轉變為一種廣為接受的現象,即使在今天仍以不同的形式和面貌持續存在。

作者介紹:

這本書的作者Julia Lovell是一位研究中國歷史和政治的專家。他透過扎實的歷史研究和深入分析,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全面且客觀的毛澤東主義歷史畫像。作者不僅探討了毛澤東的個人生平和思想淵源,也深入剖析了毛澤東主義的興起、發展和影響。

重點啟發:

1. 心理操縱是毛澤東主義得以傳播的關鍵

毛澤東透過巧妙的心理操縱,讓自己成為人民心目中的救世主。他針對農民和婦女等弱勢群體示好,讓他們感到被理解和支持。同時,他又公開處決反對者,展現強硬手段。這種表裡不一的策略,成功地為他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擁護。

2. 毛澤東主義試圖透過多種管道向全世界傳播

在與蘇聯交惡後,毛澤東試圖將毛澤東主義推向國際。他下令印刷了數億本《毛主席語錄》,企圖藉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他也支持印尼共產黨奪權,雖然最終失敗,卻導致了大量平民傷亡。此外,他還邀請了111位非洲領導人到中國,推廣自己的治國模式。

3. 毛澤東主義即使在毛澤東去世後仍有影響力

儘管人們普遍認為毛澤東主義對人類是有害的,但在毛去世後,仍有不少人信奉這種意識形態。一些官員和民眾依然崇拜毛澤東,新領導人鄧小平也被冠以「偉大領袖」的稱號。在印度,儘管政府努力鎮壓,毛派勢力依然活躍。這顯示了毛澤東主義的影響之深遠。

個人評價:

讀完這本書,我對毛澤東主義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作者以客觀中立的筆觸,呈現了毛澤東用各種手段獲取權力的過程,包括心理操縱、暴力鎮壓、公開處決等。這讓我深刻意識到,一個看似為民請命的領袖,背後可能隱藏了令人不寒而慄的真相。同時,這本書也揭示了意識形態的力量之大,即便是危害人類的思想,也能在特定的土壤中紮根、傳播。

特別推薦《毛主義》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對中國歷史和政治感興趣的讀者。無論你是一位熱衷於研究中國歷史的人,還是一位想拓展政治知識的從政者,亦或是一位渴望了解亞洲政治制度的歷史系學生,這本書都能讓你獲益良多。作者扎實的研究功底和清晰的論述,必能幫助你深入理解這段歷史,並從中汲取教訓。

Ed的話:

從《毛主義》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意識形態對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深遠影響。作為企業經營者或個人,我們雖然不必涉足政治,但仍可以從中學到一些啟發。例如,在制定企業發展策略(Strategize)時,我們要謹慎評估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避免盲目追隨某種「主義」或「思潮」。在創建(Create)產品或服務時,我們要以客戶為中心,而非為了迎合某種意識形態。在利用科技實現自動化(Automate)時,我們要注重效率和創新,但也要兼顧人性和倫理。總之,無論是在企業經營還是個人成長中,我們都要時刻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斷增強(Enhance)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把握先機,做出明智的選擇。

《製造共識》Manufacturing Consent

一句話總結:

本書揭露了上流階層如何操控與扭曲新聞,讓大眾相信最有利於他們的事物。

作者介紹:

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他是語言學家、哲學家、認知科學家,也是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及社會批評家。喬姆斯基的著作等身,對語言學、心智哲學、政治學等領域都有深遠的影響。他與愛德華・赫曼(Edward S. Herman)合著的《製造共識》一書,深入剖析了大眾媒體如何受到權貴階層操縱,進而影響民眾的思想。

重點啟發:

1. 權貴階層主宰媒體方向

主流媒體看似批評權貴,但實際上往往是另一個更有權勢的集團在幕後操盤。當批評來自上流社會以外的人時,新聞媒體往往選擇無視或壓制。媒體報導的政治與財務誘因,都是以利益權貴為依歸。許多權貴是大企業主,他們提供了媒體大量的素材,媒體高度仰賴這些公司,因此權貴們牢牢控制了媒體的報導內容。

2. 廣告主導媒體生態

媒體要生存,就得支付高額的記者與出版設備費用,再加上業界的競爭激烈,若沒有雄厚的資金奧援,很容易就會淘汰。因此,廣告商在報導與出版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但若要獲得廣告贊助,就得讓廣告商稱心如意,這導致新聞台的報導內容往往有所偏頗。而這些廣告商又由誰控制?答案就是那些富豪權貴們。

3. 「專家」淪為權貴的傀儡

在新聞或其他媒體中,我們常看到「專家表示…」之類的說法。我過去常引用他們的言論,但現在我對所謂「專家」的言論準確性存疑。大多數專家預測事物的能力與普羅大眾無異,而且他們還是由富豪權貴們付錢聘請的。這些看似權威、客觀的全球現象報告,只是權貴集團用來傳播他們觀點的工具,所謂的事實與資訊,不過是主導階層用來操縱輿論的手段。

個人評價:

這本書讓我大開眼界,原來我們所認知的客觀新聞報導,背後竟有這麼多權力鬥爭與利益糾葛。作者以犀利的筆鋒和大量的實例,揭露了媒體如何受到權貴操控的骯髒內幕。讀完這本書,我再也無法用單純的眼光看待媒體報導了。我意識到,要時時保持警惕與批判的態度,才能不被媒體牽著鼻子走,淪為權貴的提線木偶。

特別推薦《製造共識》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大眾媒體的消費者。無論你是想了解自己的僱主是否公正的記者;還是你是擔心自己的新聞來源是否可靠的長者;或是任何接觸大眾媒體的人。這本書都能幫助你培養批判性思考,看穿媒體背後的權力運作,不被權貴集團牽著鼻子走。

Ed的話:

《製造共識》一書與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息息相關。權貴集團透過媒體來製造輿論,操縱民意,正是一種高明的策略布局。他們深諳輿論導向的重要性,透過媒體這個強大的工具,巧妙地引導大眾的思想,鞏固自身的利益。對企業經營者而言,這本書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啟示:輿論的力量不容小覷,善加利用媒體工具,對企業的發展大有助益。同時,這本書也提醒我們,在制定策略時,要時刻保持獨立思考,不能盲從主流輿論,才能做出最有利於企業的決策。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

一句話總結:

作者以親身經歷二戰納粹集中營的恐怖遭遇,闡述他的「意義治療法」心理學理論,這不僅是他得以在集中營倖存的關鍵,也指引了我們每個人如何在生命中找到意義。

作者介紹:

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是少數從納粹集中營生還的倖存者之一。在集中營中,每一天死亡的機率都遠高於生存。歷經三年的折磨,他所在的圖克姆集中營終於獲得解放,他也回到家鄉維也納。弗蘭克後來致力於傳授他在最艱困的時刻所學到的道理:即使身處苦難之中,人們仍然可以也必須在生命中找到意義。這就是「意義治療法」的核心,也讓弗蘭克成為現代心理學的重要人物。

重點啟發:

1. 要在絕境中求生,必須隨時做好赴死的準備

弗蘭克指出,要在集中營中存活下來,關鍵在於要能夠面對隨時喪命的可能,保持一種超然的心態。這種對死亡的冷漠和超脫,讓倖存者得以暫時屏蔽身邊的恐怖景象,專注在求生的任務上,例如從屍體上搶奪一雙珍貴的鞋子,或是躲在糞堆中以逃過被送進毒氣室的命運。有時候,求生的唯一方式就是心甘情願地走向死亡。

2. 人生的意義因人而異,也會隨著時間與處境而改變

「意義治療法」主張,並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人生意義,就連你自己的人生意義也不只有一個。你的人生意義不僅因人而異,也會隨著你的抉擇和處境而有所不同。這打破了一般人的迷思,以為必須先找到人生的意義,才能活出最好的人生。事實恰恰相反,你的行動以及你在做決定時所承擔的責任,才是決定你對人生意義感受的關鍵。

3. 意義治療法強調改變內在心態,而非受制於外在環境

「意義治療法」的另一個特點是聚焦在人的內在心態,而非外在因素,藉此賦予人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弗蘭克提出「逆理意向療法」的觀念,鼓勵人們直接面對內心的恐懼。比方說,如果你害怕在朋友面前口吃,與其怪罪環境因素(朋友在場),不如試著刻意在朋友面前盡情口吃。你會發現,愈是刻意這麼做,就愈口吃不出來,最後反而能夠克服在朋友面前口吃的恐懼。

個人評價:

《活出意義來》不只是一般的讀書或學習新知,更是一種對歷史的尊重。雖然我這一代(千禧世代)無法彌補或贖償前人的過錯,但我們仍有責任盡可能地了解歷史,並向影響歷史進程的人致敬。身為一個德國人,我真誠地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我特別推薦《活出意義來》給以下幾種人:

– 正開始在學校學習二戰歷史的國中生

– 那些在第四份工作掙扎、渴望找到人生意義以建立真正事業的上班族

– 任何害怕在大眾面前因小錯誤而出糗的所有人

Ed的話:

最後,我要提醒大家,弗蘭克的「意義治療法」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的SCALE策略不謀而合。他強調要主動創造(Create)生命的意義,運用自動化(Automate)的思維模式來面對恐懼,並善加利用(Leverage)逆境來提升(Enhance)自我。希望大家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得啟發,找到自己獨特的人生意義!

《想到就能做到》Making Ideas Happen

一句話總結:

《想到就能做到》是一本教你如何創意點子,更重要的是,如何真正執行這些點子的書,團隊和企業可以運用書中的系統化方法,推動業務發展,為世界帶來改變。

作者介紹:

史考特.貝斯基(Scott Belsky)是一位投資者、企業家,也是《想到就能做到》一書的作者。2006年,他創立了Behance,提供設計師和創意工作者一個在線展示作品和個人檔案的平台。自2010年起,他開始投資早期的新創公司,成功案例包括Pinterest、Uber和Warby Parker等獨角獸級公司。2012年,他將Behance賣給Adobe,之後專注於投資事業。建立以創意為中心的公司的過程中,他決定在這本書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點啟發:

1. 把任務分門別類,事半功倍

在學校裡,生活總是簡單直白,照著課本第19頁做完7f、3g和12a題,就算完成當天的功課。但一踏入社會,你會發現現實生活可沒這麼單純。老闆不會告訴你要寄信給誰、哪個任務該先做、行銷企劃書到底該寫些什麼。不過別擔心,史考特提出了一個簡單的三分類法來處理專案,只要稍加思考,生活就能變得和在學校時一樣輕鬆愜意。

舉例來說,如果你接到了為業務團隊舉辦工作坊的任務,就可以開始把要做的事情分成三類:行動項目、後續事項和參考資料。透過把任務分門別類,你就能清楚知道該先做什麼,也能對專案成功的關鍵有全面的了解。

2. 認清自己的創意類型,與他人互補合作

知道自己的任務固然重要,了解自己是哪一型的人也不可或缺。根據史考特.貝斯基的說法,在把創意專案化為現實的過程中,人可分為三種類型:夢想家、實踐家和漸進主義者。你是哪一種呢?其實並不難分辨。我一看到漸進主義者的定義就知道自己屬於這一型:我有很多點子,也會去執行,但總是開始得比能處理的還多,最後不得不放棄一些事情。

無論你是哪一型,都各有優缺點。重點是一旦你搞清楚自己的類型,就能找到互補的合作夥伴,比方說夢想家可以跟實踐家合作,漸進主義者也可以跟夢想家合作。如此一來,大家攜手並進,就能走得比單打獨鬥還遠。

3. 別被沉沒成本綁架,果斷放棄該放棄的

看看桌上那些文件、資料夾和一疊疊的紙張,你正在進行的專案有幾個?3個、5個,還是10個?不管有幾個,我們在判斷現在該做哪個專案時,通常都會犯一個根本性的錯誤:根據已經投入的心力來決定。

和當地學校合作的案子已經花了那麼多時間,要放棄確實很難過。但如果這個案子始終沒有成效,那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不如檢視手上所有的專案,按照策略價值和經濟效益排列優先順序,想想它們的重要性。拋開已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這些沉沒成本不談,思考未來「應該」投入多少時間,而不是過去已經投入了多少。

把專案按照未來投入心力多寡排列出的新順序,就是你的「能量基準線」,它可以隨時指引你接下來該做什麼。

個人評價:

我非常認同任何能幫助人提升自我覺察的事物,而《想到就能做到》絕對是一本能達到這個目的的書。光是搞清楚自己是夢想家、實幹家還是漸進主義者,就能對未來的行事作風產生重大影響。這本書值得大力推薦!

特別推薦《想到就能做到》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三種人。第一種是剛進入職場、對身上的責任感到不知所措的年輕人。第二種是時常感到團隊原地踏步、想知道原因何在的專案經理。第三種則是心裡清楚有某個專案已經花了太多時間,卻捨不得放手的人。

Ed的話:

從「SCALE」的觀點來看,我認為本書的內容和「策略制定」(Strategize)最有關聯。透過將任務分門別類、認清自己的創意類型、果斷放棄沉沒成本等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有策略、更聚焦地執行創意點子。對於企業經營或個人成長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值得學習的重要策略。

《全面掌控:工作與人生的致勝之道》Making It All Work

一句話總結:

《全面掌控》教導我們如何在日常瑣事與長期目標之間取得平衡,創造快樂而富有成效的人生。

作者介紹:

大衛‧艾倫(David Allen)是知名的生產力大師,他的暢銷書《搞定》風靡全球,幫助無數人提升效率與工作表現。這本《全面掌控》是他的最新力作,延續了他一貫的智慧與洞見,為讀者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生產力策略。

重點啟發:

1. 拿捏日常細節,放眼人生全局

我們常常陷入日常瑣事的泥淖,看不清人生的大方向。艾倫建議我們要同時兼顧「視野」和「掌控力」。所謂「視野」,就是看清人生的全貌;而「掌控力」,則是將日常流程與長期目標緊密結合。唯有同時具備這兩者,才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始終不忘初心,朝著夢想前進。

2. 讓每一天都有意義

你是否曾經忙了一整天,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完成了什麼?艾倫提供三個訣竅,確保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有意義:首先,將個人責任歸類整理,例如將「健康」細分為飲食、運動和休息三個面向。接著,將這些面向連結到更大的「專案」,朝著年度目標邁進。最後,定期檢視你的長期目標,確保這些「專案」真的在帶你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3. 高瞻遠矚,擘劃人生藍圖

就像在茂密的森林中,我們常常只看到眼前的景象,卻很難掌握自己身在何方。這時候,若能像看地圖一樣,從高處鳥瞰整片森林,就能一目了然,看清各條道路通往何方。放眼自己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艾倫建議我們勇敢做夢,想像幾年後理想的自己會是什麼模樣,並將這些遠大的目標,當作人生地圖上的終點。只要時常回顧這份藍圖,就能時時校準方向,不偏離軌道。

個人評價:

《全面掌控》雖然和艾倫之前的作品有些重複,但他的智慧與洞見總是令人受益良多。這本書不僅提供了務實的策略與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啟發我們以更高遠的視野審視自己的人生,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時時校準方向,勇往直前。

特別推薦《全面掌控》給誰:

這本書非常適合那些在繁瑣的日常中迷失了人生方向的人。無論你是覺得自己的工作缺乏意義的中年上班族,還是即將步入而立之年、卻尚未實現理想的年輕人;也無論你是想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還是渴望創造不平凡的人生,這本書都能為你指引明路,助你活出自己嚮往的生命。

Ed的話:

作者的觀點與「SCALE」法則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不謀而合。他主張以更宏觀、更長遠的視野審視人生,擘劃藍圖,並將日常瑣事與長期目標緊密結合,這正是企業致勝的不二法門。一個成功的企業,必須在掌控日常營運的同時,始終牢記使命願景,朝著既定的方向穩健前行。這需要高瞻遠矚的領導者,以及上下一心的團隊。正如艾倫所言,個人要在生活中創造意義,就必須同時兼顧「視野」與「掌控力」。而企業要永續發展,更須在「經營」與「夢想」之間找到平衡。如此方能基業長青,屹立不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