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慾望地圖》The Desire Map

一句話總結:

《慾望地圖》顛覆了你設定目標的方式,告訴你慾望才是驅動生活的動力,教你如何依循內心的感受來引導人生,而不是屈從於外界的壓力,去追求那些對你而言並不真正重要的目標。

作者介紹:

丹妮爾·拉波特(Danielle LaPorte)經營著全球百大女性部落格之一,她在部落格中教導人們靈性、創業和個人成長的知識。她已經出版了三本書,第四本書也即將問世。丹妮爾並非一般的自我提升大師,她的觀點獨特且引人入勝。

重點啟發:

慾望點燃你的創意之火

當你渴望某樣事物時,你會發揮創意,想盡辦法去得到它。就像你在學生時代暗戀某個人時,你會日夜思索各種方法吸引他/她的注意。慾望驅使你發揮創造力,去實現你的目標。

感受如同事實一般真實,只是它們僅對你而言為真

我們總是試圖根據事實而非感受做決定,但其實忽略感受就是忽略了真相。當你說某個人很煩人時,你表達的其實是「他讓你感到很煩」,這對你而言就是事實。永遠別忽視你內心深處的渴望,它們往往是引導你做出重大人生抉擇的指引。

不值得為了達成而感到痛苦的目標,一開始就不值得你去追求

許多人設定目標時會給自己設下硬性的數字和期限,但這只會讓人倍感壓力和焦慮。目標應該讓人感到興奮,如果你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處處抱怨,也許你該重新審視這個目標是否值得。

個人評價:

我深深認同《慾望地圖》的觀點。我們往往為了迎合外界期待而設定目標,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這本書提醒我們要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順應內心的指引,設定出真正讓自己感到快樂和滿足的目標。這樣的人生,才是一趟值得的旅程。

特別推薦《慾望地圖》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總是按照父母的期望生活的年輕人、那些不斷達成目標卻從未感到真正快樂的中年人、以及那些總是沉迷於檢視部落格流量數據的人。這本書能幫助你找到心之所向,活出真正的自己。

Ed的話:

設定目標的方式和《慾望地圖》不謀而合,那就是專注在「感受」。當我們設定一個目標時,與其拘泥於冰冷的數字和期限,不如問問自己:「當我達成這個目標時,我想要感受到什麼?」藉由聚焦在成就感、喜悅感等情緒層面,我們更能激發內在的動力去追求目標。此外,適時調整目標也是必要的。隨著我們不斷成長,渴望也會跟著改變。學會傾聽內心,順應生命的節奏,才能找到通往真正滿足的康莊大道。

《設計的心理學》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一句話總結:

《設計的心理學》帶你了解為何有些產品難以使用並非你的錯,而是設計不良所致,以及企業如何運用認知心理學來真正解決問題,而非製造更多問題。

作者介紹:

唐納德.A.諾曼(Donald A. Norman)是認知心理學和設計學的先驅,曾任蘋果電腦公司的「使用者體驗架構師」。他的研究專注於人與科技之間的互動,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設計的心理學》是他最著名的著作之一,被譽為設計界的經典。

重點啟發:

設計不良才是罪魁禍首

當你在使用一項產品時感到費解,並不代表你愚笨,而是設計者的工作做得不夠好。優秀的設計應該將科技與使用者的需求緊密結合,然而許多設計者忽略了兩者間的關係,才會造成使用上的困難。

適度的限制反而更好

有時候,在產品中設置特定的限制,反而能幫助使用者更輕鬆上手。例如:IKEA的組裝家具,利用了不同尺寸的螺絲和孔,形成物理上的限制,讓使用者清楚每個零件的正確位置。文化上的限制,像是螺絲都是順時針擰緊、逆時針鬆開,也讓使用過程更加直覺。

以人為本才能發揮科技潛力

科技日新月異,但設計卻常跟不上腳步,原因就在於設計者忘了以使用者為中心。唯有透過觀察使用者實際操作、找出問題、提出解方、製作原型並測試等循環改善的過程,才能創造出真正貼近人性、好用的產品。

個人評價:

閱讀這本書後,我終於明白自己為何常常在使用某些產品時感到挫折和困惑。原來問題不在我,而是那些設計不良的產品!設計者應該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創造符合直覺、好上手的產品,而不是只追求功能的堆砌或技術的創新。這本書不僅為消費者平反,也為設計者指引了明路。

特別推薦《設計的心理學》給誰:

我想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設計有興趣的人。不管你是產品設計師、工程師、企業主管,還是一般消費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尤其是那些曾經對難用的產品感到不解和沮喪的人,這本書能讓你恍然大悟,原來問題出在設計,而不是你!

Ed的話:

設計不良的產品,往往是缺乏從使用者角度思考,沒有善加利用 (Leverage) 人性的直覺反應。相反地,優秀的設計能夠創建 (Create) 符合人性的操作模式,讓使用過程更加自動化 (Automate),同時透過適度的限制來增強 (Enhance) 使用者體驗。企業在制定產品策略 (Strategize) 時,應該將這些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納入考量,才能開發出真正解決問題、廣受歡迎的產品。

《決策藍圖》The Decision-Making Blueprint

一句話總結:

《決策藍圖》是一本全面的指南,教你如何做出更好的決策,避免錯誤和代價高昂的失誤,學習如何讓大腦自動選擇更好的選項,最終透過改善決策過程來改善你的生活。

作者介紹:

帕特里克·愛伯德(Patrik Edblad)是一位決策專家和暢銷書作家,他的著作《決策藍圖》提供了實用的建議,教導讀者如何透過簡單易行的策略,擺脫有缺陷的思維特質和認知偏見。帕特里克的洞見源自他多年在企業界的經驗,以及對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的深入研究。

重點啟發:

別讓「確認偏誤」和「自利偏誤」影響你的理性思考

我們傾向於尋找支持自己信念或價值觀的資訊,即使它們可能是錯誤或不準確的。這就是「確認偏誤」。另一個有害的認知偏見是「自利偏誤」,它指出人們傾向於對成功的結果負責,但對負面事件卻不然。雖然這些偏見是無法完全克服的,但承認它們並培養批判性思維可以幫助一個人減少它們的影響。

擁抱改變,別總是維持現狀

作為人類,我們傾向於對改變做出負面的反應,並維持現狀。這是因為我們天生就傾向於選擇默認選項,以節省時間和精力。但這可能會阻礙我們把握機會。每當你有一個機會,卻又想放棄時,問問自己是因為偏好熟悉、舒適和默認的選項,還是因為它真的不是你想嘗試的東西。

運用「二八法則」,做更明智的決定

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提出了一個精闢的發現:我們所做的少數事情佔了大部分的結果。更具體地說,80%的結果來自20%的原因。這個原則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利用時間,成為更高效的自己。當你學會將這個原則作為行動的指導方針時,你會發現自己的生產力提高了,決策也改善了。

個人評價:

我認為《決策藍圖》是一本寶貴的自我提升指南。作者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幫助讀者擺脫錯誤的思維模式和認知偏見。透過這本書,我學到了如何更全面地分析問題,權衡利弊,做出更明智的決定。我相信,如果能夠嚴格遵循書中的指導原則,定能對生活和人際關係產生積極而持久的影響。

特別推薦《決策藍圖》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想要改善職業和個人生活的的人、剛從大學畢業想要開始做出更好決定的年輕人以及覺得在工作中陷入困境、想要扭轉人生的上班族。

Ed的話:

Patrik Edblad的《決策藍圖》與SCALE法則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這一概念密切相關。本書教導我們如何透過糾正錯誤的思維模式,建立更好的決策框架和策略。就像一盤精心策劃的棋局,每一步決策都至關重要。唯有審慎地權衡每個選擇,才能在人生這盤大棋中佔得先機。套用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的話:「很多時候,第一步就決定了最後的結果。」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運用《決策藍圖》的智慧,走出每一步成功的決策,贏得人生的勝利!

《勇敢領導》Dare to Lead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顛覆了現代職場文化中對領導力的種種迷思,指出真正的領導需要的是脆弱、價值觀、信任和韌性。

作者介紹:

布蕾妮·布朗是一位著名的研究型作家,她的著作《我以為只有我這樣》、《不完美的禮物》、《無懼真我》和《從跌倒中站起》等,都探討了身為人的基本面向。雖然她有學術背景,但我認為不必太糾結於其中的科學層面。這些書真正想傳達的,是找到內在的力量,召喚勇氣去做正確的事,無論那有多麼困難。

重點啟發:

1. 勇氣與脆弱密不可分

當我們選擇勇氣時,也同時選擇了脆弱。所謂的「脆弱」,是指在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時刻,或是任憑他人行動擺佈時,我們普遍會感受到的情緒。勇氣的真諦就在於:即使感到恐懼、不安、甚至有潛在危險,仍然採取行動。因此,布蕾妮堅信脆弱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一種力量。

2. 聚焦兩個核心價值,度過任何逆境

清楚自己的價值觀,是卓越領導力的關鍵。價值觀是我們視為人生中最重要的理想,例如勇氣、自由、正義、善良、紀律、家庭和誠實等。了解自己的價值觀的人,在面對逆境時更能從容以對,因為價值觀能引導方向,是黑暗艱困時期的依歸,讓人保有韌性,去做必要的事。布蕾妮還特別強調,若想讓價值觀發揮良好的指引作用,關鍵是專注在兩個最重要的價值觀上。試想,如果告訴自己有15項價值觀都很重要,最後可能一項都無法實踐。反之,優先考量兩個價值觀雖然更有難度,卻能在關鍵時刻有明確的理想可依循。我想,我的兩大價值觀應該是「誠實」和「自制」吧。

3. 用BRAVING法則建立信任感

我們都自認是值得信賴的人,卻只願意向少數精心挑選的對象吐露心聲。這反映出在建立信任感上,我們都還有進步空間。布蕾妮的研究團隊整理出以下七種行為,有助於在人際關係中培養更多信任:

1. 設定界限(Boundary-setting):釐清彼此的界線並予以尊重,是合作關係的關鍵。

2. 可靠(Reliability):若無法信守承諾,一切都是枉然。

3. 負責(Accountability):犯錯很正常,視而不見就不對了。

4. 保密(Vault-closing):信任就是資訊的保險箱。你不洩漏我的機密,我也不洩漏你的。

5. 正直(Integrity):無論你的兩大核心價值觀為何,都不能妥協。

6. 不批判(Non-judgement):以好奇心取代批判,將隔閡轉化為連結。

7. 慷慨(Generosity):在詮釋和期望上給予更多空間,他人自然樂於向你傾訴。

這七種行為的英文首字母剛好可以組成BRAVING這個字。每當遇到需要溝通化解的棘手情況,不妨回想BRAVING,找出有助於修復關係的行為。希望這些方法能給你勇氣,成為一個敢於領導的人。

個人評價:

我個人非常喜歡布蕾妮的作品,總能從中獲得平靜、沉著及前行的力量。我相信《勇敢領導》這本書,對你我都能帶來類似的啟發。

特別推薦《勇敢領導》給以下讀者:

– 剛加入新球隊、想給人深刻印象的青少年運動員

– 身處陽剛的職場環境、害怕袒露心聲的顧問

– 難以說出自己三大價值觀的所有人

Ed有話說:

最後,我想將本書的概念與「策略制定」(Strategize)做個連結。領導者必須擬定清晰的策略,而這個過程需要勇氣和脆弱並存:勇於面對環境中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同時坦然接受策略可能失敗的脆弱感。唯有在「勇氣」與「脆弱」的平衡中,領導者才能訂出最符合核心價值、最能凝聚團隊信任的卓越策略。

《天才的日常》Daily Rituals

一句話總結:

《天才的日常》是一本匯集了不同領域成功人士的最佳實踐和習慣的著作,旨在幫助任何人提高生產力、克服寫作障礙,並在日常工作中變得更有創意和效率。

作者介紹:

梅森·卡瑞(Mason Currey)是一位美國作家和編輯,他對創意過程和日常習慣的研究頗有見地。他曾為《紐約時報》、《連線》等知名媒體撰稿,並且編輯過多本暢銷書。《天才的日常》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彙集了歷史上眾多著名藝術家、作家、音樂家等的日常生活習慣,試圖找出他們成功背後的祕訣。

重點啟發:

1. 建立日常儀式,啟發創造力

很多藝術家和作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日常儀式,例如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工作、喝一杯咖啡或茶、欣賞日出等。這些看似平凡的小習慣,卻能夠幫助他們進入專注的狀態,激發創造力。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建立屬於自己的日常儀式,為創作尋找靈感。

2. 與生活建立連結,找到創作泉源

許多作家和藝術家會從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例如散步、洗澡、性愛等日常活動。他們善於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並將其轉化為創作素材。這提醒我們要學會留心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心體驗每一刻,說不定就能在不經意間找到創作的泉源。

3. 經營人際關係,獲得情感支持

很多天才的背後都有一個支持他們的伴侶或朋友,這些重要的人際關係給了他們情感上的支撐,讓他們能夠全心投入創作。馬克思、康德、馬勒等人都有這樣的例子。這啟發我們要重視身邊的人,用心經營彼此的關係,因為健康的人際關係能夠帶來心靈的平靜和創作的動力。

個人評價:

《天才的日常》是一本有趣又有料的書,它以輕鬆的筆觸展現了許多歷史名人鮮為人知的一面,讓我們看到他們在創作之外的日常生活。作者以獨特的視角切入,從他們的習慣和儀式中發掘智慧,啟發讀者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覺得這本書不僅適合創意工作者閱讀,對於任何想要提升自我、追求卓越的人都很有幫助。

特別推薦《天才的日常》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正在尋找創作靈感和方法的人,無論你是作家、藝術家、音樂家還是設計師,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日常儀式和習慣。同時,我也推薦給那些對歷史人物的生活感興趣的讀者,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你重新認識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

Ed的話:

閱讀《天才的日常》讓我意識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通過日常的堅持和自我管理來實現目標。這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中的SCALE理念不謀而合。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啟發,學會制定適合自己的日常計畫;在創建(Create)方面,這本書鼓勵我們要敢於創新,尋找屬於自己的創意泉源;在自動化(Automate)和充分利用(Leverage)資源方面,我們可以借鑒書中的例子,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點滴,把看似瑣碎的小事變成提升自我的助力;最後,在增強(Enhance)方面,這本書也給了我們很多人際關係和自我管理的智慧,讓我們能夠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更從容、更有力量。總之,《天才的日常》是一本富有洞見又饒富趣味的書,值得每個渴望突破自我的人細細品讀。

《Curious》

一句話總結:

《Curious》這本書引領我們透過好奇的力量,成為更聰明的人,並概述了好奇心的真正本質,以及如何讓好奇心持續蓬勃發展,同時也提醒我們有哪些不經意的行為可能會扼殺好奇心的力量。

作者介紹:

Ian Leslie 是一位知名作家和演講者,他對人類行為和心理學有著深入的研究。他的著作《Curious》探討了我們與生俱來的好奇本性,以及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好奇心如何逐漸消退,同時提供了重新點燃求知慾的方法。

重點啟發:

1. 善用兩種好奇心,提升探究力

好奇心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多元性好奇心和知識性好奇心。多元性好奇心讓我們渴望接觸新鮮事物,適合引發我們對新主題的興趣;而知識性好奇心則是一種更深層的求知慾,需要我們付出更多努力。這兩種好奇心的結合,可以讓我們先對一個主題有初步的認識,再深入鑽研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2. 網路使用習慣決定智力成長

網路可以成為我們獲取知識的利器,但如何使用網路,將決定我們的智力是否能夠成長。研究發現,兒童每天花費大量時間使用電子設備,但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娛樂。網路實際上正在拉大人們的「認知兩極化」差距。好奇的人會利用網路學習,而不好奇的人則把時間浪費在娛樂上,導致學習興趣下降。我們必須選擇以知識性好奇心使用網路,才能真正受益。

3. 問問題是智者保持好奇的秘訣

提出問題對於我們發掘所需資訊至關重要。研究顯示,父母提出的問題越多,孩子也會問更多問題。成年人往往因為害怕顯得無知或太忙碌而不願提問。但歷史告訴我們,選擇無知而不提出疑問,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因此,我們應該勇於發問,這是保持好奇心和智慧的關鍵。

個人評價:

閱讀《Curious》讓我深刻認識到好奇心的重要性。作者以引人入勝的方式闡述了培養和保持好奇心的方法,以及好奇心如何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這本書不僅提供了深刻的見解,更激勵我們要時刻保持求知慾,勇於探索未知的領域。我相信,按照書中的建議培養好奇心,定能讓我們在學業、事業和個人生活中取得卓越成就。

特別推薦《Curious》給誰:

特別推薦《Curious》給那些熱愛學習心理學的讀者、不明白為何網路會讓自己變笨的中年讀者,以及所有想要比大多數人更聰明的讀者。

Ed有話説: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好奇心的力量與「創建」(Create)這一概念息息相關。好奇心驅使我們探索未知,尋找新的可能性,進而創造出創新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培養員工的好奇心,鼓勵他們提出問題、挑戰現狀,將有助於企業保持創新動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時,善用網路獲取知識,而非沉溺於娛樂,也能幫助個人和企業提升競爭力。總之,《Curious》這本書啟發我們要珍視和培養好奇心,並將其轉化為創新的源泉,無論是在個人成長還是企業發展中,都能創造出非凡的價值。

《Cryptocurrency Investing For Dummies》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面的實用指南,教導讀者如何透過經紀商進行交易來開始投資數位貨幣,以及它們所代表的意義,並從市場上可用的加密貨幣中挑選合適的幣種。

作者介紹:

作者Kiana Danial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投資專家和企業家,曾在福布斯、華爾街日報等知名媒體上發表文章。她以其獨特的見解和實用的建議而聞名,幫助無數投資者在加密貨幣市場中取得成功。

重點啟發:

1. 加密貨幣正在改變世界

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密貨幣正逐漸成為主流,人們對去中心化支付系統、以用戶為中心的平台,以及更快速、低手續費的線上支付方式越來越感興趣。這些創新讓經濟運行更安全、更快速。投資這種新型資產類別絕對值得一試。

2. 市場情緒主導幣值走向

加密貨幣的價格由市場情緒決定。如果賣的人多於買的人,價格就會下跌,反之亦然。但市場並非總是理性的,常常會對新聞、事件和推文做出強烈反應。明智的投資者知道,如果持有的幣的前景沒有改變,就沒有必要恐慌性拋售。

3. 區塊鏈技術大有可為

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位系統,允許用戶安全、高效地交易和存儲信息。幾乎不可能在區塊鏈上進行欺詐或出錯,因為它是基於以用戶為中心的方法。智能合約更是通過自動執行來幫助用戶滿足合約的條款和條件,大大提高了效率。

個人評價:

我認為這是一本非常實用且內容豐富的書,不僅適合加密貨幣初學者,也適合想要深入了解這個領域的進階投資者。作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了複雜的概念,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如多樣化投資以分散風險、選擇安全可靠的錢包等。這些都是投資加密貨幣不可或缺的知識。

特別推薦《Cryptocurrency Investing For Dummies》: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對加密貨幣感興趣,但又不知道如何入門的朋友。無論你是想要投資獲利,還是單純想了解區塊鏈技術,這本書都能滿足你的需求。

Ed有話説:

最後,我想說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將對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它們有助於我們制定更有效的策略(Strategize),創建(Create)更安全、更高效的系統,實現自動化(Automate),充分利用(Leverage)去中心化的優勢,增強(Enhance)我們的競爭力。相信這本書能幫助更多人認識並掌握這個充滿機遇的領域。

《加密資產》Cryptoassets

一句話總結:

《加密資產》是一本讓你瞭解加密資產世界的入門指南,它將開啟你對新型數位資產的認識大門,幫助你在這個快速發展的領域找到投資機會。

作者介紹:

Chris Burniske 是一位資深投資專家,專門研究加密資產和區塊鏈技術。他是 Placeholder Ventures 的合夥人,該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加密資產的投資公司。Burniske 還是 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 的前加密資產分析師,並且是 Coindesk 的研究總監。他在加密資產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入的見解,是這個領域的權威專家之一。

重點啟發:

1.加密資產的獨特性

加密資產是一種革命性的新型數位資產,它由軟體和貨幣兩部分組成。與傳統資產不同,加密資產是無形的,其價值取決於市場供需。比特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有自己的軟體和貨幣,雖然不像石油那樣可消耗,但卻像黃金一樣因其稀缺性、美觀性和實用性而有價值。更重要的是,比特幣的數量是有限的,不像政府印製的貨幣那樣可以無限增發。

2.區塊鏈技術的革命性

區塊鏈是所有加密資產的基礎,它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位目錄,記錄了誰擁有多少加密貨幣。與傳統的政府或銀行資料庫不同,區塊鏈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電腦運行,沒有中心控制點。區塊鏈有三個主要特性:分散式、加密和不可變。每當有新的交易發生時,礦工們就會競相將新的區塊添加到鏈上,因為這樣做可以獲得比特幣作為獎勵。而且,從區塊鏈中刪除任何內容都需要所有運行該軟體的人一致批准,這使得區塊鏈非常安全和透明。

3.投資加密資產的機會和風險

儘管加密資產曾經非常不穩定,但現在已經趨於平穩,比以前更加安全。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比特幣的價值有可能快速增長。而以太坊等其他加密貨幣也有巨大的潛力。不過,投資加密資產仍然存在風險,投資者需要了解這些風險,避免盲目跟風。此外,還要警惕”人群投機”和”這次不一樣”等心理陷阱。為了降低風險,投資者應該分散投資,並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世界事件對加密資產的影響。

個人評價:

《加密資產》是一本非常棒的入門書,它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加密資產的基本概念和運作原理,讓我對這個新興領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作者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投資建議,既指出了加密資產的巨大潛力,也不迴避其中的風險。這本書啟發了我以新的視角看待數位資產,並幫助我制定了更明智的投資策略。我特別欣賞作者對區塊鏈技術的深入剖析,讓我意識到這項技術不僅僅是加密貨幣的基礎,更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特別推薦《加密資產》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對加密資產感興趣但又不知道從何入手的讀者。無論你是投資新手還是有經驗的投資者,這本書都能幫助你快速掌握加密資產的基本知識,開啟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如果你對區塊鏈技術感興趣,想要瞭解它的運作原理和潛在應用,這本書也非常適合你。此外,對於那些想要在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抓住投資機會的人來說,這本書更是必讀之作。

Ed的話:

從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角度來看,《加密資產》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見解。作者指出,在投資加密資產時,需要制定明智的策略,分散投資,並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世界事件對資產的影響。這些原則不僅適用於加密資產投資,也適用於其他領域的決策制定。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和市場環境,制定合適的策略,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此外,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安全和透明等特性,也為企業的運作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總之,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投資指南,更是一本啟發思考、開拓視野的好書。

《Crush It》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的主旨就是: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熱情轉變成職業,在網路時代大放異彩!

作者介紹:

Gary Vaynerchuk 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他目前經營位於紐約市的大型數位與社交行銷公司 VaynerMedia,擁有一個超夯的 Youtube 節目 #AskGaryVee,還經常在各大社交媒體會議上演講。在成為社交媒體專家之前,他接手經營了家族的酒類生意 WineLibrary,並且透過 Youtube 上的葡萄酒節目打響知名度,因此累積了非常寶貴的實戰經驗。

重點啟發:

打造個人品牌,讓熱情變現金

Gary 強調,現在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的熱情轉變為職業,關鍵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獨特的品牌。他自己就是一個最佳示範,當年他開始在 Youtube 上以日常用語談論葡萄酒時,逐漸確立了自己作為「那個談論葡萄酒的友善且討人厭的傢伙」的特殊形象。一個鮮明的個人品牌,可以讓你在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吸引志同道合的粉絲。

善用社群平台,創造出色內容

Gary 認為,我們應該選擇一個適合自己個性的社群媒介,用心經營並且持續產出優質內容。但是,單純講故事還不夠,還要講述人們真正想聽的故事。這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目標受眾的需求和喜好,再加入自己獨到的見解。講故事就像烹飪,把各種元素巧妙地混合在一起,端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餚,才能讓人垂涎三尺、欲罷不能。

保持真實自我,贏得長久信任

在社群媒體上,保持真實的自我非常重要。Gary 說,即使這需要一段時間,我們也要在內容中忠於自己。雖然做真實的自己可能會得罪一些人,但那些無論如何都不認同你的人,你又何必在乎呢?倒不如專注經營那些真心喜歡真實的你的人。只要持之以恆地散發自己的魅力,終會建立起一群忠實的粉絲群。

個人評價:

我覺得這本書寫得非常精彩,充滿了作者的熱情和智慧。Gary 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只要肯努力,人人都有機會在網路時代闖出一片天。他鼓勵我們要勇於展現真實的自己,發掘內心的熱情,並且透過社群媒體的力量,把夢想化為實際的事業。

特別推薦《Crush It》給誰:

我特別推薦《Crush It》這本書給那些渴望在網路上闖蕩的年輕人。如果你正在尋找人生的方向,或是想要把興趣發展成職業,這本書絕對能帶給你許多啟發和策略。現在就去找來讀吧,相信你會有滿滿的收穫!

Ed有話説:

最後,我想用 SCALE 當中的「E – 增強(Enhance)」來總結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領悟。Gary 的故事啟發我們,要不斷精進自己的專業,並且善用科技工具來增強影響力。唯有不斷提升自我,我們才能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中保持競爭優勢,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讓我們都勇敢地追尋內心的熱情,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創造價值、服務他人吧!

《Crushing It》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讓我對於在網路時代打造個人品牌,有了全新的認識和啟發。

作者介紹:

Gary Vaynerchuk 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和網紅,他從家族的葡萄酒生意起家,將其發展為價值 4,500 萬美元的企業。接著,他又투身社群媒體領域,創立了市值高達 1 億美元的 VaynerMedia。Gary 在 2009 年出版了《Crush It》一書,分享了他對於利用網路打造個人品牌的見解。而在 2018 年出版的《Crushing It》則是延伸了這個主題,收錄了許多成功案例,並提供了 Gary 對於在現今達成目標的最新建議。

重點啟發:

1. 個人品牌不等於創業

打造個人品牌並不一定要創造自己的產品,像是 Brittany Xavier 經營的 Thrifts and Threads,就是透過在 Instagram 上分享年輕媽媽的生活點滴,吸引了大量粉絲,進而發展出一個專注於平價時尚和居家裝飾的家庭生活風格品牌。個人品牌就像新創公司,可以邊做邊找出方向,只要內容優質,商機自然會接踵而來。

2. 記錄生活,展現真我

Gary 認為打造社群媒體形象的七大原則是:意圖、真實、熱情、耐心、速度、努力和關注。與其煩惱要製作什麼特定內容,不如就直接記錄自己的人生旅程。畢竟社群媒體原本的設計目的,就是讓人在網路上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而不是展示精心設計的人生精華片段。Gary 本人就僱用一位攝影師整天跟拍,再由團隊製作各種社群媒體內容。一般人則可以直接用手機記錄生活,不需要像他那樣大手筆。

3. 永不嫌晚,從今天開始

本書最適合還有一整天時間可以打造社群媒體王國的青少年、對目前工作不滿意的中年經理人,以及擔心履歷表上的幾行字就決定了未來的所有人。Gary 在書中強調,打造個人品牌永遠不嫌晚,關鍵在於你要有耐心和毅力,願意為了長期目標而努力不懈。

個人評價:

總的來說,我認為這是一本寫得非常清楚明白、充滿實用建議的書。作者以幽默風趣的語氣,分享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我自己最大的收穫是,打造個人品牌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只要肯下定決心,從今天開始記錄自己的人生旅程,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特別推薦《Crushing It》給誰:

我認為這是一本不分年齡、不分背景都值得一讀的書。不管你是還有一整天時間可以打造社群媒體王國的青少年、對目前工作不滿意想要突破現狀的中年人,或是擔心履歷表上的幾行字就決定了未來的所有人,這本書都能帶給你全新的視野和可能性。《Crushing It!你也可以創造影響力》最大的價值,就是讓我們看到打造個人品牌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任何人只要有想法、肯努力,都有機會在這個時代創造不平凡的影響力。

Ed有話要説:

最後,我想用 SCALE 的概念,將本書連結到個人成長。打造個人品牌其實就是一種自我增強(Enhance)的過程,藉由不斷精進內容,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同時,它也是一種充分利用(Leverage)網路工具的方式,讓我們的聲音能夠傳播得更廣、更遠。如果你也想要在這個時代突圍而出,那麼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