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笛卡爾的錯誤》Descartes’ Error

一句話總結:

《笛卡爾的錯誤》透過神經科學和有趣的案例研究,揭示了身體和情緒在邏輯思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推翻了心智與身體是分離的論點。

作者介紹:

安東尼奧・達馬西奧(Antonio Damasio)是一位著名的神經科學家和作家,他的研究專注於大腦、情緒和意識之間的關係。他的著作《笛卡爾的錯誤:情緒、理性與人腦》挑戰了長期以來心智與身體二元論的觀點,為我們理解人類思維提供了嶄新的視角。

重點啟發:

1. 神經心理學帶來的啟示

腦部損傷案例,如菲尼亞斯・蓋奇(Phineas Gage)的經歷,為我們理解心智與身體的真正運作方式提供了線索。透過比較腦部受傷前後的特質變化,我們可以一窺大腦功能的奧秘。蓋奇在一次意外中,頭部被鐵棒貫穿,卻奇蹟般地存活下來。然而,他的個性卻發生了顯著變化,變得衝動、不顧及未來。這啟發我們,大腦特定區域的損傷會影響人格和情緒。

2.情緒引導邏輯思維

作者透過與患者艾略特(Elliot)的互動,深入探討了情緒在邏輯思考中的重要性。艾略特經歷了類似蓋奇的腦部損傷,導致情緒表達受到影響。然而,情緒的缺失並沒有讓他的推理能力變得更好,反而更糟。這揭示了我們的身體狀態和情緒身體狀態,如何透過向大腦傳遞信號,引導我們的思考和行為。情緒就像是過去經驗的相冊,幫助我們理解周遭環境,做出適當的反應。

3.身體感受助決策

作者與艾略特約時間見面的經歷,展現了情緒在決策中的重要作用。艾略特在選擇約會時間時,不斷權衡各種可能性,花了半小時還無法做出決定。這說明了我們的大腦如何利用過去的經驗和情緒,創造出「身體標記」(somatic markers)這樣的捷徑,幫助我們更快速地做出選擇。每個選項都附帶了某種情緒,源自我們的生活經驗。當我們考慮星期一開會時,大腦就會自動利用這些身體標記,得出我們不喜歡在週初開會的結論,而無需像艾略特那樣冗長地分析。

個人評價:

《笛卡爾的錯誤》是一本結合心理學和哲學的佳作。作者以清晰的論證和引人入勝的案例,推翻了心智與身體二元論的觀點,揭示了情緒在理性思考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這本書不僅拓展了我對大腦運作的認識,也啟發我反思情緒在日常生活和決策中的重要性。如果書中能提供更多如何運用這些原則的實用建議,就更加完美了。

特別推薦《笛卡爾的錯誤》給以下讀者:

想推薦給那些正在修習心理學的大學生、認為情緒毫無用處的商人,或者任何想要深入了解情緒在邏輯思維中扮演角色的人。

Ed的話:

《笛卡爾的錯誤》提出的觀點與「自動化」(Automate)這個概念不謀而合。書中提到我們的大腦利用「身體標記」這樣的捷徑,根據過去的經驗和情緒自動做出決策。這就像是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透過建立習慣和規則,將某些流程自動化,以提高效率。然而,自動化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保持彈性和創新的空間,避免完全受制於既有的思維模式。正如書中所揭示的,情緒和理性思考是相輔相成的。在追求自動化的同時,我們也要留意內在的感受,綜合各種信息,做出明智的決定。

《想好了就豁出去》Delivering Happiness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深入剖析了 Zappos 如何打造獨特的企業文化和讓人難忘的客戶體驗,使其成為一家市值十億美元的企業。

作者介紹:

謝家華是一位極具創意的企業家。光是書名「快樂送達」就已經是一個完美的公司口號。它簡單、有力、令人印象深刻,並且立即讓你知道可以期待什麼:令人難以置信的絕佳客戶服務。Zappos 最初由 Nick Swinmurn 在 1999 年創立,他開始時會到鞋店拍照,並在線上銷售後以原價購買每雙鞋子(這樣的商業模式,哈?)。謝家華的公司投資了 Zappos,兩人最終成為聯合執行長。Swinmurn 在 2006 年離開公司,並帶走了他所有的股票,這最後證明是一個明智的決定──Zappos 在 2009 年以 12 億美元被亞馬遜收購。謝家華仍然是執行長,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學到很多。

重點啟發:

1. 企業文化比客戶服務更重要

謝家華在他的第一家公司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招聘速度太快,員工人數膨脹得太快。這種超高速成長最終導致他走進辦公室,環顧四周,甚至不知道有一半的人是誰。這些人中有許多最後被證明與公司非常不合拍,這教會了謝家華一個寶貴的教訓:你的企業文化是成功的最重要預測指標。慢慢招聘,並仔細挑選你的合作夥伴。確保你招聘的每個人都是你可以一起出去喝一杯的人,因為即使是最優秀的程式設計師,如果跟他交談讓人感到痛苦,也不會給公司帶來任何好處。謝家華說,一旦他專注於發展良好的企業文化,團隊的核心價值觀就自然形成了。這使得企業文化甚至比他們的頭號重點──客戶服務──更加重要。為什麼?因為如果人們討厭自己的工作環境,就不可能全心全意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然而,如果企業文化很棒,那麼超棒的客戶服務就是唯一合乎邏輯的結果。謝家華在 Zappos 改善企業文化的一大舉措,就是將所有人都遷往拉斯維加斯,那裡有他們的客戶服務中心,大家可以聚在一起,面對面交流,共同成長。

2. 專注做到一件事最好,而不是多件事都平平無奇

Zappos 的整個策略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哇!」這就是他們想從客戶口中聽到的全部。他們並沒有試圖成為最便宜的線上鞋店,也不是選擇最多或最稀有鞋款的商店。謝家華選擇了一件事──客戶服務,並決定 Zappos 要在這方面成為世界第一。他們本可以在上述所有領域都表現平平,但那永遠不會讓他們達到十億美元的營收。將所有人遷往拉斯維加斯並專注於企業文化,是對單一重點的最終承諾,因為這些舉措直接關係到客戶服務的表現。如果謝家華只能教你一件事,那就是:永遠不要外包你正努力成為最出色的那件事。你可以外包任何事情,但不能外包所有事情。如果你決定要打造世界上最棒的披薩外送體驗,那你最好親自去送披薩。你不一定要自己做披薩,但你不能讓別人來處理你本應獨特的事物。

3. 將一切投入到你的產品中,讓它為你做行銷

成為世界第一很難,真的很難。即使是那些可能已經遵循第二點的公司,往往仍會分散自己的精力。為什麼?因為要做行銷、要產生銷售,還要開發新產品。謝家華說,與其做這些事情,不如把賺到的一切都再投資到你的頭號技能上。當然,Zappos 本可以把最初的利潤花在行銷活動上,但他們沒有花錢請媒體宣傳,而是專注於大幅改善核心服務,以至於媒體最終主動來報導他們。顧客不斷被免運費、意外的隔夜送達、365天保證,以及每次打電話詢問時真誠友善的對話所驚艷。出色的電話服務幫助他們在初期讓客戶口耳相傳,但多年來,他們超乎尋常的奉獻精神已經在媒體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而且一分錢都沒花。

個人評價:

我完全理解 Zappos 成功背後的真諦。但我覺得這個摘要裡缺少了一些謝家華個人的故事。不是因為書裡沒寫,而是摘要裡沒提到。這本書一開始謝家華就解釋了他的第一次創業嘗試:在他9歲的時候創辦了一個蚯蚓養殖場。儘管上面列出的步驟聽起來很合理,但僅僅通過閱讀這些事實,你完全無法猜到公司和背後的人付出了多少努力。我建議你去讀《快樂送達》這本書。

特別推薦《想好了就豁出去》給誰:

– 有軟體即服務(SaaS)商業點子的年輕人

– 中年的實體店老闆

– 任何從事客戶服務工作的人

Ed有話說:

Zappos 的成功故事讓我聯想到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謝家華選定客戶服務作為 Zappos 的核心競爭力,將資源高度聚焦在這一策略目標上。他沒有貿然將精力分散到行銷或其他方面,而是持續強化 Zappos 的獨特定位。這種專注一志的決心,正是制定清晰策略不可或缺的要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Zappos 的故事也啟發我們在個人成長上應該聚焦少數幾個關鍵領域精進,發揮自己最獨特的才能,而不是想要面面俱到卻一事無成。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找到自己的核心優勢並堅持不懈地打磨,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客戶和市場的青睞。

《從新主管到頂尖主管》The First 90 Days

一句話總結:

《從新主管到頂尖主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策略,教導我們如何在新工作的前90天內,從心態準備、適應新角色、取得初期成果、管理期望,到與新團隊、老闆和文化融合,順利渡過職涯轉換期,不論是升遷或是到新公司任職都適用。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麥克.瓦金斯(Michael D. Watkins)是領導力領域的知名教授。他在《從新主管到頂尖主管》一書中,深入剖析為何工作角色轉換往往不如預期順利,並提出如何在新工作或新公司中脫穎而出的方法。渥金斯教授以其豐富的領導力研究和教學經驗,為讀者提供了實用且有效的職場生存策略。

重點啟發:

打造成功轉職的七步驟

首先,我們要在正式開始新工作前,透過一份七步驟的檢查清單來做好萬全準備。這包括在心理上做好轉換的準備、評估自己偏好解決的問題類型、盤點個人優勢、重新進入學習狀態、調整人際網絡、提防可能的阻礙者,以及適時尋求協助。唯有事先做足功課,才能避免在新工作中閃失。

運用STARS模型排列工作優先順序

一旦正式上工,我們應該儘快進行「STARS」分析。STARS代表五種常見的業務情境:新創(Start-up)、扭轉(Turnaround)、加速成長(Accelerated growth)、重整(Realignment)和維持成功(Sustaining success)。將工作中的產品、流程、專案、廠房和人員等五大面向,對應到這五種情境,並根據輕重緩急給予百分比,如此可迅速掌握工作重點和優先順序。

透過五大對話建立良好工作關係

要在新工作中成功上手,關鍵在於快速建立高效且穩固的人際關係。我們應該主動與老闆和團隊進行渥金斯所謂的「五大對話」,包括:情境診斷、期望管理、資源協商、溝通風格和個人發展。藉由持續不斷的溝通對話,建立清晰、坦誠、適時的互動模式,奠定組織內的互信基礎,為最初的90天勝利寫下序章。

個人評價:

《從新主管到頂尖主管》絕對是職場新鮮人和轉職者的必讀聖經!書中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實用的思考框架和詳盡的規劃練習。正如麥克所言:「你在新崗位最初幾個月採取的行動,將決定你的成敗命運。」有了這本書的指引,我對於在新工作中脫穎而出充滿信心。這絕對是一本職涯必備的參考書,值得隨時翻閱複習。

特別推薦《從新主管到頂尖主管》給誰:

我特別推薦本書給以下幾種人:

– 剛從高中畢業,即將開始人生第一份辦公室工作的年輕人

– 第一次跳槽到新公司的職場新鮮人

– 即將升遷或正在尋找新工作機會的各界人士

Ed的話:

《從新主管到頂尖主管》中的觀念,與SCALE架構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不謀而合。書中提到,我們要運用STARS模型來診斷工作情境,並據此擬定因應策略和優先順序。這正是策略制定的精髓所在。無論是對公司經營或個人職涯發展而言,清楚的策略規劃都是成功的基石。透過本書的智慧,相信大家都能在新環境中從容應對,一步步達成理想的藍圖願景。

《學得快才會想學!:黃金20小時學習法》The First 20 Hours

一句話總結:

想要快速學會新技能而不必花費大量時間成為專家嗎?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實用的循序漸進的方法,讓你在短時間內掌握任何新技能的基礎。

作者介紹:

喬許.考夫曼(Josh Kaufman)曾是寶僑公司的品牌經理,後來為了專注寫作和研究而辭去工作。他的著作《在家就能讀MBA》成為暢銷書後,喬許發現自己還想學習許多其他技能,如滑浪風帆、圍棋、烏克麗麗等。為了兼顧工作和學習的熱情,他發展出一套快速學習新技能基礎的方法,稱之為「最初20小時」。

重點啟發:

讓熱情引領學習方向

選擇下一個要學習的技能時,挑選那個你現在最感興趣、最熱衷的項目。雖然無法保證你的熱情會持續到底,但至少在學習之初,你會擁有最大的動力去面對身為初學者的挫折感。

預先克服心理障礙

除了實際可能遇到的困難,我們的恐懼、疑慮等心理因素,往往是阻礙我們開始學習的最大障礙。試著質疑自己的懷疑,以童心未泯的熱情去學習新事物。

在最初20小時內,注重學習「量」勝過「質」

剛開始學習時,無論是寫了多少爛文章、在水中跌倒多少次、或需要多少次揮桿才能打上果嶺,都不要氣餒。堅持練習,一旦熬過最初20小時,最困難的階段就過去了,之後就能開始注重「質」的提升。

個人評價:

這本書提供了實用且有系統的快速學習方法,適合那些好奇心旺盛卻又時間有限的人。作者舉了許多例子,說明如何運用這套方法學習各種技能,展現了方法的普遍適用性。

特別推薦《學得快才會想學!:黃金20小時學習法》給誰:

一直想考帆船駕照卻遲遲沒行動的顧問、覺得學習園藝為時已晚的退休者以及不知如何著手學習新事物的所有人。

Ed的話:

這本書提到的快速學習法,與企業經營中的S.C.A.L.E.策略不謀而合。學習新技能就像開創新事業,你必須先擬定策略(Strategize),創建學習計畫(Create);透過反覆的練習把技能內化(Automate),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資源(Leverage),並在過程中不斷改進(Enhance)。如果你的學習計畫能比照S.C.A.L.E.的架構,相信一定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大成果。

《談話的藝術》The Fine Art Of Small Talk

一句話總結:

《談話的藝術》這本書,將教導你如何巧妙地與任何人開始、延續和結束對話,無論你認為自己有多害羞。

作者介紹:

本書的作者黛博拉·費恩(Debra Fine)過去也曾經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她最初選擇成為一名工程師,就是因為這個職業涉及較少的溝通。然而,她最終決定做出改變,學習如何與人交談,並因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她成功減重65磅,學會了如何與人進行有效的交談,開始掌控自己的生活。現在,她希望通過這本書,將這些技巧傳授給讀者。

重點啟發:

主動出擊,優雅開場

你有責任主動與他人交談,學習一些簡單的技巧可以幫助你優雅地開始對話。放下被拒絕的恐懼,試著微笑並保持眼神交流。主動介紹自己,伸出手與對方握手。詢問對方的名字並記住它。多練習這些技巧,it會讓一切變得更加自然。

預先準備,妙問連珠

事先準備一些好的問題,可以大大提升交談的質量。避免只能回答「是」、「否」或「好」的封閉式問題。可以圍繞家庭(Family)、職業(Occupation)、休閒(Recreation)和其他(Miscellaneous)這四個主題提問。注意觀察周圍環境,尋找交談的線索。但要避免涉及爭議、流言蜚語或個人不幸等話題。

專注聆聽,用心交流

學會傾聽是讓交談更有意義的秘訣。人們希望在交談中感受到你的理解和共鳴。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保持眼神交流,點頭微笑,稍微前傾身體。使用言語線索,讓對方感受到你在認真聆聽。可以提出後續問題,對有趣的細節做出熱情回應,或者複述對方的話。

個人評價:

這本書對於那些覺得自己不善交際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作者提出的建議看似簡單,但付諸實踐卻能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尤其欣賞作者強調沒有人會永遠害羞或內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練習成為交談的高手。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主動溝通和用心聆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言行舉止讓彼此的交流更加真誠而有意義。

特別推薦《談話的藝術》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想要走出舒適區,結識更多朋友的人、那些感覺無法與孩子溝通的父母以及任何希望在社交場合中獲得更多自信的人。

Ed的話:

《談話的藝術》這本書所傳達的理念,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息息相關。好的溝通技巧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它有助於建立良好的客戶關係、團隊協作和領導力。對於個人而言,學會與人交談,不僅能擴展人脈,還能提升自信心和社交能力。這與SCALE法則中的「增強」(Enhance)理念不謀而合。通過不斷精進溝通技巧,我們能夠增強自己的軟實力,在職場和生活中贏得更多機會。這本書啟發我們以開放和真誠的心態對待每一次交流,用心聆聽,體貼他人,讓彼此的連結更加緊密而富有意義。

《小資女的理想生活提案》The Financial Diet

一句話總結:

《小資女的理想生活提案》是一本為理財新手量身打造的寶典,提供各種精明的省錢秘訣和實用的理財策略,涵蓋預算、投資、工作、飲食、居家、甚至愛情等多個面向,帶你邁向財務自由之路!

作者介紹:

雀兒喜‧費根(Chelsea Fagan) 過去因為錯誤的金錢觀,導致她的生活陷入財務困境。但在出版第一本書獲得豐厚版稅後,她決心扭轉人生,並在 Tumblr 上紀錄自己的預算。而這個 Tumblr 後來演變成女性理財交流的熱門平台「The Financial Diet」。雀兒喜與共同創辦人 Lauren Ver Hage 將她的理財心得彙整成書,也就是這本《小資女的理想生活提案》。

重點啟發:

訂定幾條「理財鐵律」,就算不完美也要堅守

我學到設立一些基本的理財原則很重要,即使不盡完善,但只要確實遵循,就能避免陷入財務危機。雀兒喜建議大家可以從這四條「理財鐵律」(don’t you dares)開始:不要把信用卡帳單累積到下個月、不要過著 CEO 的奢侈生活、不要對銀行帳戶視而不見、不要幻想存款會憑空出現。只要訂下原則,財務狀況自然能逐步改善。

向義大利阿嬤學做菜,享受美食又省錢

另一個重要啟發是,與其執著於單一食譜、花大錢點外送,不如學習用手邊的食材變化出一桌好菜,這樣不僅能省錢,還能提升生活品質。像是備齊油、香料、大蒜、洋蔥等基本食材,再利用剩餘的蔬菜、蛋等做成美味佳餚。此外,建議多煮一些,隔餐吃剩菜,或冷凍保存,輪流食用,省時又省力。最後,餓肚子、喝醉、心情不好時,千萬別去採買食物,否則很容易失心瘋亂買一通。

別做白日夢,腳踏實地為理想努力

在這個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人人都在曬名牌、炫富,彷彿不從眾就是異類。但雀兒喜在 YouTube 頻道分享的卻是如何斷捨離、簡樸生活,提醒大家少一點也無妨。同理,與其幻想一夜致富,倒不如腳踏實地追求「適度」的夢想。畢竟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與其好高騖遠,倒不如量力而為,一步一腳印打穩根基,等時機成熟再大展身手,這份耕耘的果實才格外甜美。

個人評價:

我認為這是一本寫給理財菜鳥的超棒入門書!雀兒喜分享的理財祕訣簡單易懂又切中要害,尤其她親身經歷財務低潮,更能感同身受讀者的困境。此外,全書行文輕鬆詼諧,搭配生動的故事舉例,完全不會有艱深難懂的壓力,是一本涵蓋面向廣泛、CP 值超高的理財書。

特別推薦《小資女的理想生活提案》給誰:

– 剛開始管理財務的年輕人

– 月光族、薪水不夠用的上班族

– 對理財沒有頭緒的讀者

– 喜歡輕鬆有趣理財書的讀者

Ed的話:

我認為這本書傳達的理財觀念,能與「SCALE」中的「自動化(Automate)」和「增強(Enhance)」連結。雀兒喜建議讀者建立理財自動化機制,像是設定自動轉帳存款,藉此養成儲蓄習慣。此外,學習精打細算過生活,也能增強個人財務體質。總之,透過這些理財的練習,必能幫助大家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更順遂,進而實現人生的目標。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善用金錢這個工具,打造自己嚮往的美好人生!

《第五項修練》The Fifth Discipline

一句話總結:

《第五項修練》揭示了讓員工重拾工作熱忱、提升公司生產力的五大要訣,教你如何將職場轉變成一個充滿學習氛圍的環境。

作者介紹:

彼得·聖吉(Peter Senge)是一位著名的管理學大師,他的著作《第五項修練》被譽為是組織學習領域的里程碑式著作。聖吉教授在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任教多年,專注於研究學習型組織的建設與發展。他的研究成果對於企業管理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重點啟發:

點燃學習的熱情

我們生而好學,但刻板的工作環境卻窒礙了這股熱情。單調乏味的工作內容、層級森嚴的組織架構、反應遲緩的決策模式,無一不在削弱員工的積極性。要重新點燃大家心中的學習之火,公司必須營造一個鼓勵個人成長、勇於創新的氛圍。

五項修練,打造學習型組織

要將職場打造成一個學習的樂園,關鍵在於落實五項修練: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團隊學習、共同願景和系統思考。這五項修練環環相扣,共同構築起學習型組織的基石。唯有全面實施、持之以恆,才能真正收穫其中的果實。

領導者的角色轉變

在學習型組織中,領導者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身兼設計師、教師和服務者等多重角色。他們要為員工創造學習的空間,傳遞知識的熱愛,守護公司的核心價值。唯有轉變領導思維,方能帶領團隊突破成長的藩籬。

個人評價:

《第五項修練》是一本出乎意料的好書!儘管書名看似有些艱深,但其內容卻飽含智慧,啟發良多。作者以獨到的見解,巧妙地將員工和雇主的目標結合在一起,為我們指出了一條充滿熱情的職涯發展之路。這是一本值得每個人細細品味的佳作。

特別推薦《第五項修練》給誰:

我想將這本書推薦給那些苦於管理團隊流失嚴重的經理人、渴望創建一個吸引優秀人才的創業者,以及所有厭倦工作、失去熱情的上班族。這本書將為你們指引一條重拾工作樂趣的明路。

Ed的話:

《第五項修練》中的許多理念與SCALE法則不謀而合。五項修練為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戰略藍圖(Strategize),鼓勵員工發揮創造力(Create),建立高效的工作流程(Automate),充分利用組織的集體智慧(Leverage),並持續提升自我(Enhance)。這些寶貴的見解,值得我們在推動企業變革時融會貫通、活學活用。期許大家都能在工作中找到心之所向,綻放生命的絢麗之花。

《第五項協議》The Fifth Agreement

一句話總結:

《第五項協議》是全球最暢銷的自助書之一的更新與續篇,為我們帶來全新的視角,協助我們掌握自我、培養深刻的覺察力,成為真正的自己。

作者介紹:

唐·米格爾·魯伊斯(Don Miguel Ruiz)是一位著名的精神導師和作家。他的著作《破人生幻鏡的四個約定》曾連續八年登上暢銷書榜,銷量超過六百萬冊。2009年,他與兒子唐·荷西·魯伊斯(Don Jose Ruiz)共同撰寫了這本《第五項協議》,不僅增添了第五條指導原則,也重新詮釋了前四項協議。

重點啟發:

符號學讓世界運轉,卻也馴化了我們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逐漸接觸到各種符號,例如:語言、價值觀、行為規範等。這些符號雖然讓世界得以運作,卻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讓我們變得依循社會期望而活。

知識建立在符號學之上,真理只是相對的

人類的所有知識都必須依賴共同的符號系統,例如語言文字。除非至少有兩個人同意某個概念,否則我們無法稱之為事實或真理。由於符號本身就帶有文化和社會的偏見,所以我們所知的一切其實都只是相對真理。

言語的力量:精準運用語言,善用符號學

語言可能是我們生活中最無所不在的相對真理。因此,第一項協議就是「言行一致」。我們要學會精準運用語言,讓它們成為改善生活的工具,而非破壞性的武器。面對他人的評論時,也要把它們視為符號和相對真理,不要輕易受其左右。

個人評價:

《第五項協議》提供了獨特的視角,揭示了符號學和相對真理的概念,幫助我們突破思維的框架和限制。書中闡述的五項協議,更是讓人醍醐灌頂,值得細細品味、落實在生活中。這本書不僅是《四項協議》的精采續篇,更是一扇通往自我覺察與解放的大門。

特別推薦《第五項協議》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容易受他人言語影響的敏感族群,以及習慣用絕對觀點思考的人。如果你曾經懷疑過自己的價值,或是常常被內心的聲音困擾,這本書將帶給你嶄新的啟發。

Ed的話:

《第五項協議》所揭示的智慧,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息息相關。符號學的概念提醒我們,許多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其實都可以被質疑和重新定義,這對於策略制定(Strategize)而言至關重要。唯有跳脫舊有的思維模式,我們才能創造(Create)出嶄新的願景和藍圖。

此外,言語的力量更是值得我們善加利用(Leverage)。一句貼心的鼓勵或是精準的指引,往往能在團隊中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領導者若能善用語言的力量,定能事半功倍,增強(Enhance)團隊的向心力與戰鬥力。

《Facebook效應》The Facebook Effect 社交媒體如何改變世界

書評:

「《Facebook效應》實際上是兩本書合而為一。一部分是詳盡報導了Facebook的創建過程及其迅速崛起至近乎無所不在的故事;另一部分是對其影響的深思熟慮的分析。」

——伊森·吉爾斯多夫,《波士頓環球報》

一句話總結:

《Facebook效應》是唯一一本由Facebook官方授權,全面揭露這個世界上最大社群網站發展歷史的書,解釋了為何Facebook如此成功,以及它如何改變了世界和我們自己。

作者介紹:

David D. Kirkpatrick (@ddk_nyc) / X

大衛‧柯克派崔克(David Kirkpatrick)是一位知名記者和作家,對Facebook產生濃厚的興趣已有十多年。他在《財富》雜誌撰寫有關Facebook的專欄文章,並獲得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的正式授權,撰寫這本關於Facebook故事的圖書——《Facebook效應》。

本書成為《紐約時報》的暢銷書,並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引起廣泛關注。這位作者還撰寫過其他與科技和社會變遷相關的作品,他的文筆和洞察力使他成為這個領域的權威之一。

重點啟發:

1. 時機的重要性

Facebook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時機的把握。Friendster和MySpace等早期社群網站因推出過早未能達到預期效果,而Facebook於2004年推出時正值寬頻網路普及,這成為其成功的基礎條件之一。

在這個時代,科技的進步和網路的普及為Facebook提供了絕佳的發展機會。

2. 政治舞台上的新力量

Facebook成為政治人物發聲的最佳平台,從2008年歐巴馬在各大社群媒體的出色運用奠定了「Facebook大選」的基礎,到南非民眾利用Facebook進行反政府活動,證明了社群媒體在現代政治中的影響力。

這個平台讓全球各地的公眾和政治人物都能夠自由表達意見,形成了一個新的政治戰場。

3. 隱私觀念的轉變

隨著Facebook的興起,我們對隱私的看法正在改變。Facebook強迫我們展示真實的自我,使得我們逐漸接受更高程度的透明度,並重新定義哪些資訊可以公開。

這引發了許多關於隱私和資訊安全的討論,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在這個數位時代中,隱私的真正意義。

個人評價:

《Facebook效應》不僅僅是一本介紹新創公司的書,更是一本反映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經典之作。這本圖書詳細描述了Facebook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及社會結構,並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視角來理解這個全球最受歡迎的社交平台。這本書也涵蓋了許多關於心理學和人類行為的研究,讓讀者能更深入地了解這個平台對我們情緒和人格的影響。

此外,本書中的許多內容也與其他類型的書籍相似,如:小說、繪本或漫畫,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鳴。例如:有些部分像是經典的推理小說《福爾摩斯》,展示了如何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把握機會,運用智慧和策略來解決問題。這些書籍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還能讓我們理解不同國家和文化的多樣性,無論是英國、美國還是法國的背景,都在這些文字和圖片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最後,如果你對電子書感興趣,那麼這本書在amazon等平台上也有提供電子版,方便你隨時隨地閱讀。

無論你是孩子還是成人,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得啟發和教育,這也是它成為暢銷書的原因之一。

特別推薦《Facebook效應》給誰:

我會把《Facebook效應》這本書推薦給以下群體:

– 學生

特別是那些對APP開發和網路技術有興趣的學生。這本書能夠提供豐富的知識,讓學生們了解科技創新的背後故事。

– 老師

想要找到教導孩子認識網路方法的教育者。這本書可以作為教育的工具,幫助老師們了解如何引導孩子們正確使用網路。

– 政治愛好者

任何曾在Facebook上分享過政治相關內容的讀者。這本書提供了許多關於社交媒體在政治中作用的經典案例,讓政治愛好者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這個平台的影響。

Ed的話:

Facebook的發展故事可以和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緊密連結。創辦人祖克伯憑藉敏銳的戰略思維,在適當的時機選擇最有利的發展方向,例如:將目標鎖定在大學生族群,趁著寬頻網路普及之際推出照片上傳功能。這些策略不僅使Facebook迅速崛起,還成為政治人物傳播理念的重要平台,從歐巴馬到南非民眾的成功案例都證明了這一點。

社群媒體的興起,使得企業和個人在制定未來發展策略時,都必須將之納入考量,才能在這個「Facebook效應」主導的時代站穩腳步。

相關主題的英文書推薦:

1. 《賈伯斯傳》Steve Jobs
作者:華特·艾薩克森 Walter Isaacson

這本書記載了蘋果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的傳奇一生,從他的創新精神到對科技世界的巨大影響,都是值得一讀的經典作品。

2. 創新者們The Innovators
作者:華特·艾薩克森 Walter Isaacson

這部作品深入探討了從早期電腦到互聯網時代的創新者們,介紹了這些改變世界的科技先驅的故事和他們的貢獻。

3. 《Facebook――性愛與金錢、天才與背叛交織的祕辛》 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
作者:本·莫兹里奇(Ben Mezrich)

這本書改編自電影《社群網戰》,詳細描述了Facebook的創立故事以及其背後的爭議,提供了另一個角度來理解這個社群平台的崛起。

這些書籍不僅提供了豐富的知識,還能激發讀者對科技和創新的興趣。

結語:

《Facebook效應》透過解析Facebook的成功,揭示了時機、政治影響力和隱私觀念轉變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從抓住寬頻網路普及的機遇到成為政治新力量,Facebook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這本書不僅是新創公司崛起的故事,更是一部反映科技發展和社會變遷的經典之作,為讀者提供了全面理解這一全球最受歡迎社交平台的視角。無論是學生、老師還是政治愛好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和教育。

《執行力特質》The Execution Factor

一句話總結:

《執行力特質》將告訴你如何善用願景、熱情、行動、韌性以及人際關係的力量,讓作者金·佩雷爾在短短七年內從一無所有變成身價數百萬美元的成功故事。

作者介紹:

金·佩雷爾(Kim Perell)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和天使投資人。2001年,年僅23歲的她身無分文、失業,但不久後就賺進了數百萬美元。2008年,她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了自己的第一間公司,決定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去幫助其他有遠見和抱負的人勇敢追夢。她成為一名天使投資人,為那些展現潛力的新創公司提供投資資金。她發現,在自己投資的70多家公司中,能夠成功的共通點就是具備將願景視覺化、執行並付諸行動的能力。

重點啟發:

擁抱符合自我的願景,並優先實踐

不管你選擇追求什麼願景,都要確保它與真正的自己相符。即使你的終極計畫是宏觀的,也要先從小處著手試水溫。舉例來說:如果你的願景是成為一名職業作家,不妨先開個部落格,開始按照固定時間表寫作。記得發文頻率要具有挑戰性,但也不要太勉強而無法持之以恆。透過小規模的嘗試和無風險的承諾,你可以調整方向,而不是貿然辭掉正職,最後反而弄巧成拙。如果你的願景與內心相符,那就太好了,你可以朝著目標繼續邁進。將與願景相關的任務優先處理,這也意味著要減少或完全擺脫那些與願景無關的活動,把更多心力專注在熱情之上。

採取行動,哪怕再小也要向前邁進

追尋願景的過程中,採取行動至關重要,即便只是緩慢而漸進的小步伐。你就像一名駕駛,油箱滿載,目的地明確,但如果從不踩下油門,永遠也無法到達目的地。去做一些能讓你更接近內心熱情、實現願景的事情吧。那麼,從何開始呢?其實有很多條路都能通往目標,但想得太多反而會讓人挫折和癱瘓,太過不知所措反而會導致無所作為。關鍵是去做點什麼,任何能讓你向前邁進的事都好。選擇一條路,然後前進。這並不代表你不能停下來重新思考和改變航向。或許可以先保住目前的工作,把追尋願景當成副業。我和許多作家就是這麼做的。在追求寫作的熱情時,我們大多數人都一邊從事其他的全職工作,一邊打造寫作事業。隨著我們持續為熱情投入心力,寫作能力也會不斷精進,機會也會隨之增加。

以韌性之心擁抱逆境,化阻力為助力

一個有韌性的人不僅能承受命運的考驗,還能駕馭它們,讓自己成長茁壯。想想看船長是如何應對風向改變的:他們知道雖然無法控制風向,但可以控制帆的方向。這個比喻說明了追求願景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種種挑戰和挫折。所謂韌性,不只是泰然面對困難,更要以一種能夠促進成長的方式來回應。作者在書中舉了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例子,他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遇到了無數挫折和逆境。今天我們認識他是特斯拉和 SpaceX 的執行長,也是 PayPal 的共同創辦人。他的第一個商業概念 PayPal 慘遭失敗,SpaceX 的許多火箭也都付之一炬!但看看今天的 PayPal 和 SpaceX,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展現了如何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承受挫折,最終藉由逆境或克服逆境而成長。所以,讓我們把問題轉化為學習的機會,開始培養自己內心的 Elon Musk 吧。

個人評價:

《執行力特質》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事例,教導我們如何朝著目標邁進。我自己在這本書出版前就已經實踐了許多書中的建議,親身體會到只要願意為目標投入心力、採取行動,就一定能開創機會、獲得成長。這本書不僅提供了務實的建議,更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鼓勵我們勇敢追夢、永不放棄。即使遭遇挫折和失敗,只要以韌性去面對、去學習,終究能夠創造奇蹟、實現遠大的人生願景。

特別推薦《執行力特質》給誰:

夢想是編劇和製作電影的人、希望開發出革命性美容產品的設計師以及任何曾經想要改變世界且同時致富的人。這本書將給你指引方向的明燈,讓你在追尋夢想的路上不再徬徨。

Ed的話:

我認為本書的概念和「創建(Create)」最為相關。作者非常強調要採取行動,即使是小小的第一步,也要勇敢跨出去。唯有持續創造、堅持不懈,才能在追夢的道路上走得更遠。無論你的願景是開創事業或實現自我,都要懷抱熱情去創造機會、創造價值。很多人空有夢想卻遲遲不肯行動,深怕跌倒受傷,但書中的種種事例告訴我們,唯有創造才能通往成功。即便一時失敗,也要以創新的精神去應對、去學習,終會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