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逃離不平等》The Great Escape

一句話總結:

《逃離不平等》這本書挑戰了「世界一片混亂」的觀念,宣稱儘管我們取得的進步尚未平等地惠及所有人,但從許多方面來看,人類的生活品質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是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和國際事務教授,2015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研究領域包括消費、貧困、健康和福利等議題。《逃離不平等》是他繼《幸福的追尋》後的又一力作,再次展現了他獨到的見解和深入淺出的解釋能力。

重點啟發:

人生七十古來稀?不!我們比祖先活得更久更好!

想像一下,如果你生在18世紀,平均壽命只有35歲左右。無數人死於痢疾、天花等疾病,大多數人生活在貧窮之中。而現在,美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達78歲,許多人活得更久。此外,生活的便利性和閒暇時間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簡而言之,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現在是史上最好的活著的時代!

死亡率大幅下降的250年

在過去250年裡,人類壽命大幅延長,這要歸功於政治、經濟、科學和社會的進步。最大的推手是兒童死亡率的下降。得益於醫療保健和疾病預防,兒童死亡已變得相當罕見。許多國家將兒童死亡率降至0.5%以下。相比之下,幾個世紀前,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在5歲之前夭折。如今,富裕國家的大多數孩子可以活到認識孫輩甚至曾孫的年紀。

全球化正在改變不平等,但它無法神奇地消除貧窮

每個國家的公民之間都存在不平等,但最大的差距存在於國家之間。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之前,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差距類似。隨著啟蒙運動幾乎消滅了貴族階級,中產階級開始成長,差距逐步縮小。之後,科技和智識進步為一些國家帶來巨大財富,而其他國家卻落在後面。因此,美國和許多歐洲國家享有豐厚財富和高生活水平,而一些亞非國家仍在艱難度日。

個人評價:

我很喜歡《逃離不平等》挑戰「世界一團糟」觀念的勇氣。它顛覆了新聞媒體灌輸給我們的悲觀論調。事實上,人類的生活品質正處於歷史最好水平。閱讀本書讓我對人類的未來重燃希望。儘管全球的不平等問題仍然嚴峻,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秉持啟蒙運動的理性和人文關懷精神,定能創造一個更加公平、正義的世界。

特別推薦《逃離不平等》給誰:

那些對生活失去熱情、被媒體洗腦「世界越來越糟」的年輕人;給那些厭倦了負面新聞的中年人;也給所有有政治權力去改變不平等現狀的人士。這本書將重燃你心中的希望之光,啟發你為創造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Ed的話:

從商業和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逃離不平等》這本書與「策略制定」和「增強」兩個概念最為相關。面對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企業需要制定明智的策略,善用科技進步的成果,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而對個人而言,我們更應增強自身能力,提升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以應對瞬息萬變的世界。唯有與時俱進,我們才能在這個充滿不平等的時代成就自我,並為創造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盡一份心力。

《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

一句話總結:

《大設計》以科學的角度解釋人類的歷史,包括我們如何誕生,並開始用牛頓定律、愛因斯坦理論和更新的量子物理學等科學理論來解釋世界和自己。

作者介紹:

《大設計》是由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和李奧納德・姆洛迪瑙(Leonard Mlodinow)共同撰寫的一本暢銷科普書籍。霍金是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因研究黑洞而聞名於世。他雖然身患漸凍人症,但仍致力於探索宇宙的奧秘。姆洛迪瑙則是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他與霍金合作多年,共同探討宇宙的起源與演化。

重點啟發:

觀點決定現實

我們每個人對現實的感知都是獨特的,取決於我們的視角和觀點。就像金魚缸的弧形玻璃會扭曲金魚對世界的視野,我們認為自己所處的現實才是真實的,也不過是基於我們的感官信息和大腦對這些信息的解讀。因此,沒有哪個現實比其他現實更加真實或正確。

愛因斯坦的時空革命

年僅26歲的愛因斯坦,以其相對論徹底顛覆了我們對時間和空間的認知。他的狹義相對論證明,每個人對時間的感受是相對的,運動速度越快,時間就越慢。廣義相對論則將時間和空間結合為一個四維時空,用類比的台球桌說明了質量如何使時空「彎曲」,進而產生了重力。

宇宙中的幸運兒

哈勃在1929年發現,幾乎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地球,而且距離越遠,速度越快。這意味著宇宙正在不斷膨脹,所以它在過去一定更小。科學家由此推斷,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物質從一個高密度高溫的奇點開始膨脹。地球恰好處在適合生命存在的「宜居帶」,與太陽保持著適當的距離,也避開了大型隕石的撞擊,這種種巧合造就了生命的誕生。

個人評價:

《大設計》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揭示了宇宙的起源與演化,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書中提到的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理論雖然晦澀難懂,但作者用生動的比喻和例子讓讀者更容易理解。這本書不僅滿足了我對宇宙的好奇心,也啟發我以更開闊的視野看待世界和人生。

特別推薦《大設計》給誰:

我特別推薦《大設計》給那些對哲學和人生意義感興趣的中老年讀者,以及那些對宇宙起源充滿好奇的年輕人。如果你熱愛物理和天文學,這本書更是不容錯過的經典之作。無論你是科學愛好者還是普通讀者,《大設計》都能帶給你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妙旅行,讓你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和自己。

Ed的話:

從《大設計》中我們可以學到,創新 (Create) 源於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正如愛因斯坦顛覆了牛頓的經典力學,開創了相對論的新時代;霍金和姆洛迪瑙也在不斷挑戰已有的理論,尋找宇宙的終極答案。對於企業和個人而言,保持開放的心態,勇於質疑和創新,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立於不敗之地。同時,我們也要像科學家一樣,善於利用 (Leverage) 前人的理論和智慧,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創高峰。

《紀律即是命運》Discipline Is Destiny

一句話總結:

《紀律即是命運》是一本幫助我們掌握並實踐斯多葛學派關於節制美德的三部曲手冊,透過鍛鍊身體、心智和精神,讓我們活出更好的人生!

作者介紹:

萊恩‧哈樂黛(Ryan Holiday)是一位著名的美國作家、媒體策略家和前電影製片主任。他的著作涵蓋了斯多葛主義哲學、行銷策略、文化批評等多個領域。《紀律即是命運》是他繼《勇氣的召喚》之後,有關斯多葛主義四大美德系列叢書的第二本。萊恩‧哈樂黛以其獨特的見解和引人入勝的寫作風格,將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生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重點啟發:

1. 從日常小事做起,掌控自己的習慣

想要鍛鍊自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控制自己的身體開始。無論是早睡早起、鍛鍊身體,還是選擇走較遠的路上班,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日積月累下來,都能幫助我們建立紀律。關鍵是要持之以恆,每天堅持做一點點,勝過偶爾大量為之。

2. 節制才能擁有快樂,調節心智是一輩子的功課

在這個充滿誘惑的現代社會,隨時隨地都有機會放縱自己。但是,過度沉溺其中只會讓人感到空虛。唯有學會節制,適度享受生活的美好,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調節自己的心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學會暫停、分析情緒,並有意識地將外界干擾隔離開來。要記住,追求完美是不可能的,我們只需盡力而為。

3. 為崇高目標而鍛鍊,對自己和他人保持善意

最高境界的自律是為了更崇高的目標而努力。古羅馬的戰車騎士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們在生死關頭中仍能遊刃有餘地駕馭戰車,為觀眾帶來歡愉。面對挫折時,我們要學會保持冷靜,繼續前行;即便他人不理解我們的作為,也要以尊重和外交的態度對待。對他人善意的同時,別忘了也要對自己寬容。

個人評價:

《紀律即是命運》是一本啟發性十足的書。作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例子,將斯多葛主義的智慧娓娓道來。讀完這本書,我深刻體會到紀律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無論是克服惰性、面對誘惑,還是在逆境中保持樂觀,紀律都是不可或缺的品格力量。這本書不僅提供了許多可操作的建議,更重要的是喚起了我們反思人生的勇氣。

特別推薦《紀律即是命運》給以下讀者:

– 正在為人生迷惘的年輕人

– 想要戒除壞習慣,重塑自我的人

– 渴望在事業和生活中有所突破的人

– 對斯多葛主義感興趣的哲學愛好者

Ed的話:

《紀律即是命運》這本書與SCALE策略中的自動化(Automate)概念不謀而合。自動化講求透過建立良好的系統和習慣,讓事情自動運轉,減少人為干預。而紀律正是建立自動化的基石。唯有透過日復一日的鍛鍊,我們才能內化有益身心的習慣,讓生活更加高效、從容。另一方面,紀律也是實現自我超越的關鍵。當我們能夠駕馭自己的身體和心智,專注於崇高的目標時,就能不斷突破自我設限,創造更大的價值和影響力。總之,這本書啟發我們要學會做自己人生的主人,以紀律和智慧來塑造美好的命運。

《神的方程式》The God Equation

一句話總結:

《神的方程式》以科學事實的角度,探討生命理論、宇宙起源,以及現代物理學如何奠定支配星系、行星和我們居住的地球的所有自然法則的基礎。

作者介紹:

《神的方程式》是由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Michio Kaku)所著。加來道雄是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也是多本暢銷書的作者,包括《未來的物理學》、《平行宇宙》等。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大眾介紹複雜的科學概念而聞名。

重點啟發:

牛頓的偉大發現

牛頓證明了自然法則在地球內外的任何空間都平等地作用。他發現了萬有引力,並提出了計算引力的數學方程式。牛頓的發現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幫助人類從那時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1910年,歐內斯特·拉塞福發現這些定律並不適用於原子內部,在那裡出現了一個全新的微觀世界,有著完全不同的規律。

宇宙的四種基本力量

科學大師們發現了我們宇宙的非凡法則和真理,最終導致了一個普世概念:我們所認知的宇宙是由四種核心力量組成的:引力、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這些力量以不同的方式作用,具有不同的特性。科學家們還沒有發現一個更大的圖景,但我們確實發現了「標準模型」。儘管它有很多空白,也不包括引力,但它可以準確預測物理模型和世界的事實。

愛因斯坦的黑洞觀點

愛因斯坦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和科學家之一。他的開創性發現,例如:相對論以及他對黑洞、暗物質和引力的看法,都為現代物理學奠定了基礎。他認為,任何接觸黑洞的東西都會永遠消失在這些引力洞拉動的時空框架中。然而,現代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卻敢於反駁他,說粒子的殘骸可能會在宇宙中被發現。事實證明霍金是對的,這就是我們發現「霍金輻射」的方式。

個人評價:

《神的方程式》彙集了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科學家的智慧,同時為讀者提供了一系列關於宇宙和物理定律的事實概念。雖然它確實回答了我們關於「萬物理論」、自然法則、宇宙如何運作(簡要)以及其他類似問題的一些最迫切的疑問,但它讓我們思考一個重大問題:上帝存在嗎?如果是,祂是如何啟動所有這些定律、力量和原理的?因此,這本書是一個很好的思考素材,在教育和科學內容方面也是一部傑作。

特別推薦《神的方程式》給誰:

我會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對自然科學充滿好奇心的高中生、試圖將科學與信仰結合的牧師以及任何想要更多了解宇宙、宇宙法則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的人。

Ed的話:

《神的方程式》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概念密切相關。這本書揭示了支配宇宙運作的基本物理定律,就像一個企業需要制定基本的經營策略和原則來指導其運作一樣。了解這些基本定律如何塑造我們的現實,可以幫助個人和組織制定更有效的策略來實現他們的目標。正如愛因斯坦對「第一推動力」的看法一樣,一個成功的策略需要一個清晰的願景和目的來推動其實現。總的來說,《神的方程式》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將科學原理與策略制定聯繫起來,啟發我們以更全面和系統的方式思考我們的目標和行動。

《上帝的錯覺》The God Delusion

一句話總結:

《上帝的錯覺》這本書主張科學是我們生命中希望、樂觀和靈感的根本來源,認為宗教是進化的過時副產品,上帝並不存在,而且我們沒有宗教也能同樣快樂、道德和充實。

作者介紹:

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是一位著名的進化生物學家、科普作家和無神論者。他在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書中,解釋了我們的複製基因是進化的驅動力。在2006年出版的《上帝的錯覺》一書中,他提出人類應該擁抱科學而不是宗教。

重點啟發:

上帝不太可能存在的三個理由

道金斯提出了三個主要論點來反駁上帝存在的可能性。首先,如果萬物都源於一個智慧的超自然設計者,那麼是誰設計了這個設計者呢?這個問題會無限倒退,而宗教無法提供一個好的答案。其次,《聖經》充滿了自相矛盾之處,可信度很低。第三,達爾文的自然選擇論提供了一個更理性、可驗證的生命起源解釋,不需要上帝的存在。

宗教可能只是進化的副產品

道金斯認為,宗教可能只是進化的一個副產品,而不是一個特徵。它與一個曾經有助於生存的特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服從權威。在過去,孩子們必須服從父母的命令,以免走失或食用有毒的植物。但是,如果將同樣的服從性應用於神蹟和水上行走的故事,就會導致一個社會花費大量金錢在教堂上,每週進行儀式性的犧牲,並聽從一連串有自己議程的神職人員。

科學可以打破宗教的限制,而不失去其益處

如果宗教既不符合事實,也無助於人類的生存,我們該如何對待它?道金斯認為,用科學取代它。由於人類有能力相信他們想要相信的任何事情,因此可以利用這種力量讓我們與現實保持一致。科學不必以犧牲宗教的益處為代價,如道德行為或在悲傷時尋求安慰。科學對這些也有很好的論據。雖然我們的大腦在快速、直觀地理解周圍的世界方面有限制,但道金斯認為,我們不需要奇蹟來彌補我們的心理局限性。宗教束縛了我們,聲稱我們是別人更大計劃中的棋子,而科學則讓生命變得無限——只要我們在知識的世界中走得夠遠,就沒有什麼是我們無法學習、發現或發明的。

個人評價:

我認為《上帝的錯覺》是一本發人深省的書,它挑戰了我們長期以來對宗教的看法。作者提出了一些有力的論點,質疑上帝存在的可能性,並指出宗教可能只是進化的一個副產品。我特別欣賞作者提倡以科學取代宗教的觀點,因為科學可以打破宗教的限制,同時保留其益處。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信仰,並激勵我以更開放和批判的態度看待世界。

特別推薦《上帝的錯覺》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對宗教存有疑問,並尋求替代觀點的人。如果你是一個虔誠的信徒,這本書可能會挑戰你的信仰,但如果你願意以開放的心態閱讀,它可能會幫助你加深對自己信仰的理解。如果你是一個無神論者或不可知論者,這本書將為你提供有力的論據,支持你的觀點。總的來說,我認為這本書適合任何想要挑戰自己的世界觀,並尋找生命意義和目的的人。

Ed的話: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上帝的錯覺》中提倡以科學取代宗教的觀點,與SCALE中的「E – 增強」概念不謀而合。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突破,才能保持競爭力。而科學正是幫助企業突破限制,實現增強的重要工具。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思維,企業可以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優化業務流程、開發新產品等。同時,科學也可以幫助企業培養創新文化,鼓勵員工打破常規、勇於嘗試。總之,無論是在個人生活還是企業經營中,擁抱科學都是實現突破和增強的關鍵。讓我們拋開宗教的束縛,用科學的力量去探索未知、創造可能吧!

《給予的力量》The Go-Giver

一句話總結:

《給予的力量》這本書教導我們,想要在事業和人生中成功,關鍵在於真誠付出、努力幫助他人,而非只顧自己!

作者介紹:

鮑伯.伯格(Bob Burg)是一位知名的演說家、暢銷書作家,以《給予的力量》系列著作聞名。他提出了五大成功法則:價值、報酬、影響力、真誠、接受度,強調「樂於付出」(Go-Giver)的心態,鼓勵大家把焦點放在提供價值、幫助他人上,從而在事業和人生獲得無可限量的成功。

重點啟發:

成為「樂於付出者」,邁向成功之路!

想要在事業上更上層樓,關鍵就在於從「埋頭苦幹者」轉變為「樂於付出者」。把心思放在如何幫助他人、提供價值上,用心關懷客戶,用熱情服務大眾。當你真誠付出,就能收穫意想不到的豐碩成果。就像鮑伯舉例的Ernesto,他用心記住每位客人的名字、生日、喜好,讓大家感受到被重視,生意蒸蒸日上,最後開了六家餐廳!把焦點從自己轉移到他人身上,你就能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邁向成功之路。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客戶體驗!

很多人以為要留住客戶,關鍵在於把產品做到完美無缺。但事實上,產品再好也有極限,唯有用心經營客戶體驗,才能創造無窮價值。就像賣熱狗的攤販,再怎麼改良也無法把熱狗做到獨一無二,但是用心對待每位客人,留下美好回憶,卻能讓生意長紅不衰。所以,別只顧著改善產品,更要用心打造讓客戶感動的消費體驗!

做最真實的自己,讓客戶記住你!

還記得上次被推銷員纏住的經驗嗎?他們總是不斷重複「我們的產品是最棒的」,令人感到厭煩。想要在商場上成功,就要反其道而行,做最真實的自己。把客戶當作朋友,用心聊天、關心他們的生活,讓獨特的個性展現出來。就像房仲Debra的故事,當她放下制式的說詞,真心與客戶聊天時,生意突飛猛進!擁有一身本領固然重要,但客戶更在乎的,是你這個「人」。做最真實的自己,才能贏得客戶的信任和喜愛。

個人評價:

身為一位企業主,我深切體會到《給予的力量》所述法則的可貴。每當我專注付出、幫助他人時,事業就會蒸蒸日上;反之,只顧自己時,就會陷入困境。這本書不僅適合創業家閱讀,我認為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得啟發。它教導我們如何以更良善、更有效率的心態看待工作,付出真誠的努力,收穫無可限量的成就與喜悅。

特別推薦《給予的力量》給誰:

– 總是難以成交,想要尋求突破的人的業務員

– 想要知道什麼是成功的關鍵要素的準創業家

– 所有想要在工作上獲得成功的人

Ed的話:

《給予的力量》所述法則與S.C.A.L.E.策略不謀而合,都強調透過誠摯付出、創造價值來達成目標。企業若能制定以客為尊的策略,用心打造感動人心的消費體驗,自然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而對個人而言,樂於付出的心態能讓我們在提升他人的同時也提升自己,在幫助他人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看見自己的成長。無論是企業經營還是個人發展,《給予的力量》提供了嶄新且深具啟發性的思維方式,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落實在生活中。

《阿瑞安的箴言錄》Discourses and Selected Writings

一句話總結:

《阿瑞安的箴言錄》是愛比克泰德講學的記錄,旨在探討一系列生活倫理和故事,幫助我們理解生活中發生的某些事情,如困難、挑戰和最終導致更強大性格的生活事件,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反覆閱讀的哲學巨著。

作者介紹:

愛比克泰德(Epictetus)是古羅馬時期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事實上,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學家。他生活在西元55年至135年之間,略早於馬可·奧勒留。愛比克泰德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卓越,在於他對生命、人在地球上的目的以及個人面對的挑戰和困難在生命大局中的意義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見解。

重點啟發:

1. 生命的磨難使我們成長

假如赫拉克勒斯沒有任何挑戰要面對,也沒有任何障礙要克服,他還會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或者成長和進化嗎?可能不會。因此,我們應該將生活中的挫折視為每個人(包括自己)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實現人生目標而必須經歷的過程。

2. 偉大的事物需要時間築就:

正如愛比克泰德所說,即使是葡萄和無花果也需要時間成熟。因此,他建議我們像無花果一樣成長,緩慢而穩定,但從不急於求成。如果一個水果不能在一小時內成熟,我們也不能。坦白說,這並不是壞事。生活並不應該讓我們快速成長,然後停滯不前。

3. 不要為無法控制的事情焦慮:

斯多葛哲學的基本原則之一是,生活由我們可以控制的事情和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組成。因此,我們周圍的外部事物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應對它們,這就是我們的責任所在。好的和壞的都存在於我們的選擇和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中。一旦理解了這個概念,就更容易理解為什麼某些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並為未來的事件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個人評價:

《阿瑞安的箴言錄》是愛比克泰德講學記錄的非凡彙編。這本書探討了斯多葛派的生活哲學,深入研究了一系列概念,如幸福、福祉、困難和挑戰,以及人類思維在情緒方面的運作方式。為了充分領會這本書的意義,我建議讀者反覆閱讀,直到充分理解書中呈現的普世真理。如果能夠理解並應用本書中的斯多葛概念,在生活中就能領先一步。

特別推薦《阿瑞安的箴言錄》給誰:

我想推薦給想深入哲學領域知識的哲學系大學生;對哲學和古代智慧產生興趣的中年人;或想用經過時間考驗的策略和古代智慧來優化生活的人。

Ed有話説:

閱讀《阿瑞安的箴言錄》讓我體會到,斯多葛哲學中所提倡的生活態度,與現代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息息相關。尤其是在面對SCALE模型中的Leverage(充分利用)概念時,愛比克泰德的智慧給了我很大啟發。他教導我們要學會區分生活中可控與不可控的事物,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反應和選擇上,而非浪費時間煩惱無法改變的外在環境。這種心態不僅有助於個人在逆境中保持從容和進取,對於企業在動盪的市場環境中尋求突破,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大有裨益。總的來說,斯多葛哲學是一種極具智慧的生活藝術,值得我們在個人修養和事業追求的道路上時常借鑑。

《不完美的禮物》The Gifts of Imperfection

一句話總結:

《不完美的禮物》這本書啟發我們擁抱內在的不完美,接納真實的自己,而非不斷追逐他人期望中的完美形象。

作者介紹:

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是一位著名的研究員、演說家和作家,她的研究領域聚焦在勇氣、脆弱、羞恥和同理心。她的TED演講「擁抱脆弱的力量」點閱率超過5000萬次,在2010年《不完美的禮物》出版的同時,將她推上了矚目的高峰。

重點啟發:

直覺與理性並非對立——學會信任直覺的判斷

我們常覺得直覺與理性是相互矛盾的,但其實直覺判斷是大腦在不確定情況下快速搜尋相關經驗,再傳遞給心智做出結論的過程。就像職業網球選手不會精確計算球的落點,而是憑直覺跳向一方,學會信任直覺有助我們在風險中果斷決策、采取行動。

比較帶來平庸——擁抱獨特才能脫穎而出

我們常透過與他人比較,企圖在事業、外表等方面超越對方。但諷刺的是,越想复製他人的成就,自己反而會變得越平庸乏味。正如你我都開設讀書心得網站,若內容雷同,又怎能吸引讀者?唯有擁抱自己的獨特性,做回自己,創造出與眾不同、無可取代的價值,才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門。

玩樂的對立面不是工作,而是抑鬱

從小我們就被灌輸玩樂是種分心,是從「必須完成之事」中偷來的時光。但布芮尼認為,玩樂的對立面不是工作,而是抑鬱。放鬆、玩樂、探索新事物,其實是工作的一部份,因為它們有助我們在專注時有更佳的表現。和同事一起玩樂,更能提升工作的同理心、創意和熱情。別再為休息久一點而內疚,適度玩樂才能兼顧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

個人評價:

讀完這本書,我深刻體會到追求完美是一個謊言。生而為人,我們都有缺陷和脆弱,這正是身為人的獨特禮物。唯有接納真實的自己、活出內心的渴望,而非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勇氣、快樂和自由。這是一本充滿智慧和啟發的書,字裡行間流露出布芮尼對生命的熱愛和真誠,令人感動。

特別推薦《不完美的禮物》給誰:

1. 正值人生轉捩點、尋找人生方向的年輕人

2. 在外在成就和內心渴望之間掙扎的中年人

3. 想要活出自我、擺脫他人期待枷鎖的所有人

Ed的話:

連結到SCALE當中的E(Enhance),這本書啟發我們勇於做自己、擁抱生命的不完美,藉此提升自我認同感和幸福感,在人生和事業上走出一條康莊大道。就像蝴蝶的翅膀要先破繭而出,我們要先接納生命的缺陷,才能綻放最美的色彩。正視生命的陰影面,反而能找到通往陽光的路。這是顛覆傳統思維、值得我們深思的觀點。

《自律就是自由》Discipline Equals Freedom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的作者是前美國海豹特種部隊的軍官 Jocko Willink,他透過這本書傳達了一個重要的人生哲理:只有透過嚴格的自律,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作者介紹:

Jocko Willink 曾經在伊拉克戰爭中服役,累積了豐富的作戰經驗。退役後,他成立了一家諮詢公司,專門協助企業培養領導人才。他也是暢銷書《極度領導》(Extreme Ownership)的作者,該書結合了他在戰場和商場上的領導經驗,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見解。

重點啟發:

1. 捷徑是個謊言

很多人總是想尋找捷徑,想要不勞而獲,但 Jocko 認為這是行不通的。他說:「捷徑是個謊言,它無法帶你到達目的地。」真正能讓我們進步的,唯有紀律和努力。就像在健身房鍛鍊肌肉一樣,如果你想要變得更強壯,就必須持之以恆地付出汗水,而不是尋找什麼神奇的捷徑。

2. 早起是自律的基石

Jocko 每天凌晨 4:30 起床,他認為早起是培養自律最好的方法。當你在別人還在睡夢中時就起床,開始工作或鍛鍊,你就比別人多了好幾個小時的時間。而且,早起還能幫助你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一整天的生活打下紮實的基礎。Jocko 建議大家設定固定的起床時間,然後讓睡眠債務來幫助你調整作息,久而久之,你就能養成早起的好習慣。

3. 你最大的對手就是你自己

很多人總是喜歡和別人比較,但 Jocko 認為,我們真正應該超越的對象,其實是昨天的自己。他說:「我的榮耀不是在聚光燈下、在萬人矚目之中達成的,而是在清晨黑暗、寂靜無聲的時刻,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超越了我自己。」與其和別人比較,不如專注在自己的成長,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只要今天的你,能夠超越昨天的你,那就是最大的勝利。

個人評價:

我認為這是一本相當具有啟發性的書,Jocko 的人生經驗和智慧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他用親身實踐證明了紀律的重要性,同時也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教導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紀律和自律。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激勵我要更加努力,超越昨天的自己。

特別推薦《自律就是自由》給誰:

我特別推薦《自律就是自由》這本書給那些渴望突破、想要實現夢想的人。正如同 Jocko 所言,真正的自由來自於嚴格的自律。唯有透過不斷的努力和自我要求,我們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Ed有話説: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這本書也提供了寶貴的策略思維。Jocko 強調紀律的重要性,這對於企業經營也是一樣的。一個成功的企業,必須要有紀律、有規範,才能確保公司上下一心,朝共同的目標前進。領導者更應該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來帶領團隊,鍛鍊團隊的紀律和執行力。只有具備了高度的自律,企業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上脫穎而出,創造長期的成功。

總的來說,《自律就是自由》是一本相當值得一讀的書。透過 Jocko 的分享,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人生智慧,並且從中獲得啟發,在個人成長和企業經營上有所突破。希望大家都能夠透過自律,找到通往自由的道路。

《數位文藝復興》Digital Renaissance

一句話總結:

《數位文藝復興》這本書用大量的數據和經濟學分析,為我們揭示了一個令人驚喜的事實:數位時代雖然帶來了海量的藝術作品,但整體品質並沒有下降,反而開啟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文化復興!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喬爾・沃德福格爾(Joel Waldfogel)是一位應用經濟學家,長期關注文化產業與科技革新的關係。他的研究成果發表在諸多權威期刊,並多次獲得學術獎項肯定。這本《數位文藝復興》可以說是他多年研究心得的集大成之作。

重點啟發:

1. 藝術的奧秘

在藝術領域,沒有人能夠預測什麼作品會成功。即使是最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在挑選和培養明日之星時也常常失手。《星際大戰外傳:韓索羅》的票房失利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這種「沒有人知道」的效應,恰恰解釋了為什麼在數位時代,繞過把關者自主創作和發表的藝術家,反而能創造出更多廣受歡迎的佳作。

2. 消費者的獲益

儘管藝術產業的就業人數和營收在數位時代出現了下滑,但對廣大消費者而言,能夠觸及和欣賞的藝術作品卻呈現爆炸式增長。更重要的是,書中用各種品質指標證明,人們對當下藝術消費的喜愛程度絲毫不亞於從前。電影產業或許用更精簡的團隊,卻在創作出更加優質的作品。藝術工作者的轉型陣痛,最終會被更多優秀作品帶來的社會效益所彌補。

3. 版權保護的反思

在數位時代,版權保護制度的原有意圖——為創作者提供回本和獲利的環境——已經難以為繼。儘管音樂等行業力圖打擊盜版,但事實證明,即便在版權保護被廣泛削弱的情況下,藝術創作的熱情依然高漲。與其在執行上浪費時間和金錢,不如主動修訂版權法,讓它更符合數位文化的實際需求。

個人評價:

讀完這本書,我內心充滿了振奮和感恩。振奮的是,大數據和經濟學研究用事實戳破了「數位時代藝術品質下降」的悲觀論調,讓我對未來文化的發展前景重燃信心。感恩的是,數位科技讓我這個普通消費者能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便捷地接觸到海量的優質藝術作品,真正地豐富了我的心靈世界。

特別推薦《數位文藝復興》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三類人:一是立志在藝術領域闖蕩的年輕人,這本書能讓你看清行業變革的大趨勢;二是憂心「現在的年輕人」只消費垃圾藝術的家長和教師,書中的研究發現或許會讓你改觀;三是所有從事或有意加入文創產業的人士,這本書將幫你找到在數位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錦囊妙計。

Ed有話説: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數位文藝復興》一書對「創建」(Create)和「充分利用」(Leverage)兩大要素的探討尤其值得借鑑。藝術領域「沒有人知道」的效應告訴我們,與其試圖精挑細選,不如把創作的自主權充分下放,讓燦爛的創意百花齊放。而數位消費者品質感受度的提升,則啟示我們在制定戰略時要著眼長遠,充分利用科技進步的紅利,用更開放的心態去擁抱變革帶來的社會效益,而不是短視地沉溺於既得利益者的陣痛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