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找到你的為什麼》Find Your Why

一句話總結:

《找到你的為什麼》這本書提供了實用的指南,幫助你發現自己的人生使命,找到每天實踐使命的方法,並與世界分享你的使命。

作者介紹:

西蒙.西奈克(Simon Sinek)是一位著名的演說家和暢銷書作家。他在2009年的TED演講「偉大領導者如何啟發行動」風靡全球,至今已有超過5000萬次的觀看次數。2017年,他再次震撼世界,以「千禧世代的困境」為題發表演說,提出年輕世代在建立幸福人生時面臨的四大挑戰,吸引了3500萬人次觀看。西奈克的著作包括《先問為什麼》和本書《找到你的為什麼》,都是暢銷書。

重點啟發:

1. 回顧過去,找到你的「為什麼」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為什麼」,也就是生命的意義和使命。找到它並不容易,但卻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西奈克建議,回顧過去那些對你影響深遠的故事,是找到「為什麼」的好方法。這些故事可能發生在童年,也可能是最近才發生的事。關鍵是,它們對你的影響很大。透過10到12個這樣的故事,並找個朋友一起討論、提問,你就能更接近自己的「為什麼」了。

2. 用「怎麼做」來實踐你的「為什麼」

光是知道自己的「為什麼」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活出它。這時候,你的「怎麼做」就派上用場了。「怎麼做」包括你的行為模式和態度,它們讓你能夠發揮所長,把「為什麼」落實在生活中。有些「怎麼做」很具體,例如你是夜貓子還是早起的鳥兒;有些則比較籠統,例如你擅長行銷。了解自己的「怎麼做」,有助於你選擇適合的工作方式,也能幫你做出正確的決定。回顧過去表現最好的時候,你的日常作息和累積的高層次技能是什麼,這能讓你更清楚自己的「怎麼做」。

3. 分享你的「為什麼」

當你找到自己的「為什麼」,並在生活中以它為中心時,你已經走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領先許多人了。這時候,你有責任盡可能地分享自己的「為什麼」。這麼做有很多好處:啟發他人尋找生命的意義、讓枯燥乏味的對話變得精彩、回答「你是做什麼的」這個問題等等。如果你的「為什麼」聽起來有點不切實際,例如「我要幫助人類像鳥兒一樣飛翔」,分享「為什麼」更能讓你堅定承諾,以行動支持自己的理念。此外,分享也有助於你與他人合作,並明白什麼時候有不對勁的感覺。把你的「為什麼」寫成一句話,常常分享吧!

個人評價:

讀完《找到你的為什麼》這本書,我深受啟發。西奈克提供的方法切實可行,不僅適用於個人,對團隊和企業也很有幫助。透過書中的練習,我更加了解自己,也學會如何把使命落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相信,這本書能幫助許多在人生道路上迷惘的人,找到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不過,書中某些部分稍嫌重複,有時舉的例子也不夠具體。總的來說,這仍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特別推薦《找到你的為什麼》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以下幾種人:

1. 即將做出人生重大抉擇的高中生

2. 工作不到五年就換了好幾次的三十多歲上班族

3. 每當回答「你是做什麼的」這個問題時感到困擾的所有人

Ed有話説:

《找到你的為什麼》這本書提醒我們,企業要成功,找到核心使命並貫徹執行是很重要的。這樣不僅能凝聚團隊,也能創造獨特的品牌價值,吸引認同企業價值的消費者。對個人來說,及早找到人生的意義和方向,才能活出自己,而不是被外在的期望牽著走。這和SCALE裡的C-創建這個概念不謀而合。你要為自己、為企業創建獨一無二的使命和願景,並以行動實踐它。這樣,你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斷突破,超越自我,活出精彩。

《Feral:Searching for Enchantment on the Frontiers of Rewilding》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生動地闡述了人類與大自然之間深層的連結,並提供了實用的建議,告訴我們如何透過「重返荒野」(rewilding)的方式,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

作者介紹:

喬治·蒙比奧(George Monbiot)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和環保主義者,多年來一直為《衛報》(The Guardian)撰稿。他曾前往巴西和肯亞等地考察,親眼目睹了原住民文化因為雨林遭到破壞而瀕臨滅絕的慘況。這些經歷讓他深刻體認到,人類與大自然的連結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緊密。在這本書中,他分享了自己對「重返荒野」這個概念的獨到見解,並指出這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其他物種,更是人類自身福祉所需。

重點啟發:

1. 大自然遭到破壞的後果是全方位的

蒙比奧指出,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不僅會導致全球生物多樣性減少,還會對當地原住民文化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在巴西,有多達20%的雅諾瑪米部落居民因為金礦開採而喪生。這讓我意識到,保護大自然不僅關乎生態平衡,更攸關人類文明的延續。

2. 人類的幸福感有賴於與大自然的連結

透過與巴西雅諾瑪米人和肯亞馬賽人的相處,蒙比奧發現,這些原住民部落保有一種西方世界早已喪失的、與大自然緊密相連的生活方式。他認為,人類若要獲得真正的幸福感,就必須重新與大自然建立連結。雖然我們無法回到狩獵採集的時代,但透過在特定區域實施「重返荒野」,讓大自然恢復原貌,我們就能重拾那種沉浸在自然之中的美好感受。

3. 保護大型動物是「重返荒野」的關鍵

蒙比奧強調,要讓生態系統恢復平衡,光是劃設保護區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復育某些關鍵物種,尤其是大型動物,例如狼、熊、野豬等。這些動物往往是維持生態系多樣性不可或缺的一環。野豬會藉由挖掘土壤,創造出有利於多種植物生長的微棲地。一旦這些物種重返棲地,我們就應該放手讓大自然依照它們自己的法則運作,如此才能維繫真正的野生環境。

個人評價:

總的來說,這本書帶給我很大的啟發。作為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我十分認同蒙比奧的觀點。他的文字充滿了對大自然的驚嘆,讀來令人感動。更重要的是,他沒有只是批評人類破壞環境的行為,而是提出了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我認為這本書值得所有關心地球環境的人一讀。

特別推薦《Feral》給誰:

我特別想推薦《Feral》給那些正在尋找保護地球環境實用方法的環保人士、城市規劃師,以及所有關心地球大自然的人。這本書提供了嶄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並給出了兼顧文明發展和生態平衡的思路。

Ed有話説:

最後,我想談談這本書帶給我在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方面的一些啟發。蒙比奧提出的「重返荒野」理念,其實與企業管理中的「S.C.A.L.E.」策略不謀而合。就像在特定區域實施「重返荒野」,在企業中推行「創新」(Create)和「自動化」(Automate)也需要劃定一塊不受干預的「試驗田」,讓員工能夠自由探索、激盪出新的火花。同時,正如大型動物是維繫生態平衡的關鍵,幾個核心的「關鍵人物」往往是推動企業變革的靈魂人物。找出並善用這些「關鍵物種」,是企業成功「重返荒野」的不二法門。

《Feel Great Lose Weight》

一句話總結:

作者Rangan Chatterjee醫生運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許多實用且可長期執行的健康飲食與生活習慣建議,讓我們能夠順利瘦身,同時也感到神清氣爽,從此告別減肥的痛苦與掙扎。

作者介紹:

這本書的作者Rangan Chatterjee是英國著名的醫生、暢銷書作家和電視節目主持人。他畢業於愛丁堡大學醫學院,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Chatterjee醫生致力於將先進的醫學知識轉化為大眾易懂且可執行的健康指引,他的著作和節目深受歡迎,幫助無數人改善了健康與生活品質。

重點啟發:

1. 饑餓與飽足訊號的平衡至關重要

我們的身體有四個重要的生理訊號:饑餓、飽足、脂肪儲存和理想體重設定點。這些訊號有時會失衡,導致我們過度進食或囤積脂肪。瞭解並調整這些訊號,是維持健康體重的關鍵。就像汽車儀表板上的油量指示燈一樣,我們要學會傾聽身體的訊息,適時補充營養,避免過量攝取。

2. 掌握進食時機、多運動、優質睡眠助瘦身

減重的秘訣不只是吃什麼,還包括什麼時候吃。研究顯示,在一天的上半段攝取大部分熱量,可以顯著促進減重效果。同時,避免頻繁進食零食,讓身體有足夠時間代謝脂肪。此外,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多多移動身體,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減重助益。別忘了,充足的優質睡眠也是控制體重的一大利器,不要輕忽了睡眠的力量!

3. 細嚼慢嚥、專心進食的飲食習慣不可或缺

法國人以美食聞名,但他們的體型卻普遍偏瘦。這與他們的飲食方式息息相關。細嚼慢嚥、專注於食物本身,能夠讓我們及時察覺饑餓和飽足的訊號,避免過量進食。日本人講究「腹八分目」,即吃到八分飽就停止進食,這需要不斷練習與覺察。此外,盡量選擇天然食材,與家人朋友一起共享餐點,也有助於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與心理健康。

個人評價:

總的來說,這本書提供了許多深具啟發性的觀點和可行的策略。作者強調,關鍵在於瞭解自己的身體,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飲食和生活方式。

特別推薦《Feel Great Lose Weight》給誰:

我認為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尤其適合那些已經嘗試過各種減肥方法卻仍舊困擾的人,或是想要建立長久健康生活習慣的人。

Ed有話説:

對於企業經營或個人成長而言,這本書帶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是:瞭解並善用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Strategize)。就像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適合的減重方法也各有差異。企業或個人也應該深入分析自身條件,找出最有利的發展路徑,而非盲目跟從他人的做法。這需要不斷的自我覺察、調整與創新(Create),方能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

《高效原力》Feel-Good Productivity : How to Do More of What Matters to You

一句話總結:

《高效原力》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完善的工具箱,透過三大支柱和最多 54 個科學實驗,幫助我們打造出自己獨特的、以快樂為基礎的可持續工作和生活哲學。

作者介紹:

Ali Abdaal 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生產力專家,同時也是一名醫生和心理學博士。他在 YouTube 上擁有超過 500 萬的訂閱者,他的事業每年創造超過 500 萬美元的收入。Ali 在他的新書《高效原力》中,詳細闡述了他的工作哲學。這本書是一個工具箱,幫助我們組裝出一套根植於快樂而非紀律的個人化方法。

重點啟發:

1. 用三個 P 提升你的能量

在艱難的處境中,正面情緒不只是副產品,更是我們汲取能量的泉源。要提升正面能量,我們可以透過「玩樂」、「力量」和「人際」三個管道。玩樂讓我們放鬆,力量讓我們感到自信,而身邊的貼心朋友更是我們最佳的動力泉源。

2. 拖延背後的元兇

如果你曾經感到精力充沛卻毫無產出,那麼你就知道,工作不只需要活力,還需要一些其他要素。拖延的背後往往潛藏著三大元兇:不確定感、恐懼感和慣性。它們各自都有解藥:清晰的目標、勇氣和起步行動。

3. 提防三種倦怠

燃燒殆盡不只有一種形式,為了長期保持快樂的生產力,我們要提防三種倦怠:過度耗竭、精力耗盡和目標偏離。我們要學會節制任務量、給自己充分的休息,並定期審視人生的方向,才能在漫漫長路上持續享受快樂工作的果實。

個人評價: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深感受到作者想傳達的核心理念:快樂和成就感才是我們工作和生活的終極目標,而非一味地紀律和付出。作者提供的框架和實驗都切中要害,為我們描繪出通往快樂生產力的清晰路徑。透過這本書,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並從中獲得了不少啟發和行動方案。

特別推薦《高效原力》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正在尋找平衡的職場人士,無論你是醫生、工程師還是教師。這本書將幫助你打破成規,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工作之道。我也推薦給所有的大學生,尤其是正在摸索未來方向的你。這本書將為你的人生規劃提供嶄新的視角。

Ed有话说:

對於企業經營者和個人成長者而言,「創建」是這本書最大的啟發。透過設計個人化的生產力系統,我們等於是在創建自己的人生作品。這需要深度的自我認識,以及持續不斷的反覆試驗。但當我們找到專屬於自己的快樂秘方時,工作和生活的美好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多。《高效原力》為我們指引了一條通往快樂成就的康莊大道,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恐懼》Fear

一句話總結:

《恐懼》透過資深記者Bob Woodward的眼睛,深入剖析川普總統的種種缺陷,以及他身邊混亂失序的政府團隊。

作者介紹:

Bob Woodward是美國著名調查記者,曾因揭發水門案而聲名大噪。他是《華盛頓郵報》的資深記者,曾兩度獲得普立茲獎。Woodward以其深入、詳實的報導風格聞名,他的作品總能揭露政治人物鮮為人知的一面。

重點啟發:

1. 川普對北韓與南韓議題的固執己見

川普上任後,在任命國家安全顧問一事上展現出他慣有的衝動作風,不顧慣例程序。面對南韓議題,川普同樣我行我素,質疑美國在南韓的軍事開銷,認為美國被南韓佔了便宜。儘管幕僚們多次解釋美韓關係的重要性,尤其在北韓虎視眈眈之際,川普仍堅持己見,甚至揚言撤回駐韓美軍。國務卿提勒森因此忍不住咒罵他是「白癡」。

2. 川普對自由貿易的偏執

川普堅信,支持全球化的政客們才是美國製造業沒落的罪魁禍首。儘管他的經濟顧問Gary Cohn以大量數據證明自由貿易對美國有利,美國也已從製造業轉型為服務業經濟,但川普完全不願一看。一旦下定決心,川普就很難改變立場。他信奉「永不示弱、永不道歉、永不認錯」的行事哲學,這讓他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等議題上也表現得相當強硬。

3. 川普的推特治國術

川普酷愛用推特直接對民眾發聲,但這往往引發爭議。他曾在推特上對電視台女主播的整容手術冷嘲熱諷,此舉不但對女性選民不利,更引發軒然大波。但川普堅信推特是他贏得大選的關鍵,他甚至讓幕僚分析點讚數超過20萬的推文,企圖找出它們的共通點,讓自己的推文更具影響力。

個人評價:

閱讀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川普總統的特立獨行。他對北韓、南韓、自由貿易等重大議題均展現出不容置喙的強硬立場,即便身邊的幕僚提出再多的反對意見與事實數據,他仍我行我素、不為所動。此外,川普對推特的執著更反映出他渴望直接影響民意的心態。透過這本書,我看到了一個極度自信、堅持己見,卻又缺乏同理心與彈性的領導人。

特別推薦《恐懼》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對美國政治有興趣的讀者。無論你是川普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這本書都能讓你更深入了解這位總統的為人處事和決策模式。此外,對於企業領導人而言,這本書也能帶來一些反思:過度自信、不願聆聽他人意見的領導風格,往往會為組織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Ed有話説:

從創業的角度來看,川普的故事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啟發。他勇於「打破常規、標新立異」(Create),這種創新精神值得學習。然而,真正優秀的企業家除了創新,還要懂得「自動化」(Automate)管理,建立有效率的團隊運作模式,而非事必躬親。此外,企業家也要學會「充分利用」(Leverage)團隊的力量,虛心聆聽不同意見,而非獨斷專行。最後,還要持續「增強」(Enhance)自己的同理心與溝通技巧。唯有在堅持理念的同時,兼顧變通與溝通,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稱職的領導者。

《脂肪是最佳燃料》Fat For Fuel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探討了「粒線體代謝療法」的革命性飲食方式,主張高脂肪、適量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並強調斷食的重要性以及營養在對抗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介紹:

作者約瑟夫‧麥克拉(Joseph Mercola)是一位醫學博士,他致力於研究營養與生物學之間的關聯,並開發出「粒線體代謝療法」這個計畫。他的研究涉及各種主題,包括應該攝取哪些食物、制定營養習慣的策略、適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飲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透過攝取正確的食物來對抗癌症等疾病。總而言之,《脂肪是最佳燃料》教導我們如何利用革命性的研究和科學的突破性發現來掌控自己的健康。

重點啟發:

1. 粒線體健康,身體就健康

維持粒線體在最佳水平,決定了我們身體的表現、健康和整體幸福感。粒線體就像是細胞的發電廠,人體中有數千億個細胞,因此粒線體約占我們體重的10%!當粒線體功能失調時,我們就會生病。因此,我們必須透過採取正確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來好好照顧它們。

2. 高脂低碳,營養均衡

如果我們想要活得更長更健康,飲食中應該攝取適量的蛋白質和高脂肪。根據這本書,攝取過多的蛋白質會啟動我們的mTOR(雷帕黴素機械靶點),阻礙我們身體清除細胞中的廢物和毒素。換句話說,我們不想啟動mTOR,但攝取過多的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會產生這種效果。那麼,適量的蛋白質攝取是多少呢?根據這本書,每公斤瘦體重應攝取約0.5克的蛋白質。

3. 斷食助消化,睡前別進食

作者建議在生活中儘快實施斷食。更具體地說,他提倡高峰斷食,這意味著每天進食6-11小時,並將進食時間限制在13-18小時內。雖然這很難,但絕對是可行的!只要想一想:你可以將早餐延後幾個小時,然後開始一天的進食。接著在睡前3-6小時停止進食。聽起來沒那麼糟吧!此外,透過在飲食中攝取適量的蛋白質、優質脂肪來源,並限制淨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你的身體將獲得正確的燃料,感覺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減少你對不必要食物的誘惑。

個人評價:

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認識我們健康的能量中心 – 粒線體。透過結合科學、營養、醫學、分子生物學以及相關主題的全面研究,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實用的指南,教導我們如何將健康維持在最佳水平、透過營養對抗疾病,以及透過攝取正確的食物來獲得充沛的能量。如果你正在尋求治癒疾病、達到理想體重、提高能量水平,或只是想透過改善飲食來過更好的生活,這本書絕對可以馬上改變你的人生!

特別推薦《脂肪是最佳燃料》給誰:

我特別推薦《脂肪是最佳燃料》這本書給那些想改善飲食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的人、那些總是感到疲憊和飽脹的人,或是那些想透過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來過上長壽、快樂、健康生活的青少年人。

Ed有話説:

最後,我想將這本書的概念與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連結。就像我們需要為自己的健康制定策略一樣,企業也需要為其經營制定明確的策略。透過仔細分析市場、競爭對手和自身優勢,企業可以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策略,以實現其長期目標。而這本書提供的飲食策略,正是我們邁向健康生活的第一步。讓我們一起為自己的健康和事業制定正確的策略吧!

《失控的農業》Farmageddon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用大量令人震驚的統計數據,揭露了廉價肉品的生產對我們的世界造成了多麼深遠的影響,從魚類到空氣、從飢荒到細菌、從動物擁擠飼養到複製,無所不包。作者的結論是,我們必須回歸更傳統的農業技術,才能永續地養活全世界。

作者介紹:

Philip Lymbery 是「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的執行長,該組織是一個英國的慈善機構,致力於為畜牧動物爭取公平的生存條件,並反對所有大規模的工業化畜牧系統,因為這些系統才是當今大多數肉品的來源。

重點啟發:

1. 連中國都開始發展工業化畜牧,問題變得更嚴重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擁有超過13億人口,佔全球人口的近20%。因此,當中國開始流行某種趨勢時,很可能會影響整個世界。過去十年來,中國逐漸從發展中國家轉型為已開發國家,國民財富大幅增加,開始仿效西方國家的許多做法。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對肉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因為大多數中國人現在已經有能力經常購買肉品。

以豬肉為例,中國人均豬肉消費量已經超過英國的25公斤/年,達到34公斤/年。這種需求的激增促使中國的肉品製造商大力發展工業化畜牧業。例如,牧原食品有限公司計畫在2017年生產900萬頭豬,其他公司甚至花費33萬英鎊,用波音747從9,000公里外進口優良種豬。這樣的規模和速度無疑會對環境和食品安全帶來巨大的挑戰。

中國的例子顯示了工業化畜牧業所帶來的挑戰和風險。我們需要以更加負責任的態度對待食品生產和消費,為全球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2. 回歸傳統農業可以修復工業化畜牧業造成的傷害

回歸傳統農業方式當然是解決這個問題最明顯的答案,但我們現在就可以做一件更簡單的事:減少浪費食物。光是美國,就浪費了消費者購買食物的30%。想像一下,如果你花30元買食物,就有10元被浪費掉了。全世界每年浪費了約110億隻雞、2.7億頭豬和5,900萬頭牛。如果我們只是減少浪費食物,就可以輕鬆養活全世界。

台灣也面臨著食物浪費的問題。根據環保署的統計,台灣每年產生約180萬噸的廚餘,這不僅對環境造成負擔,也浪費了大量的資源。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準的提高,消費者對食物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浪費。這是我們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傳統農業對所有相關者都更加永續:人類、土地和動物。人類不能吃草,但牛天生吃草,所以與其餵牠們穀物和魚(這些是人類可以吃的),不如讓牠們吃自己喜歡的東西,再提供我們牛奶和肉(而不需要長途運送)。由於傳統農業採取自然的循環管理,土壤也能得到補充,保持肥沃更長久。

在全球範圍內,回歸傳統農業的趨勢也在逐漸興起。例如,在美國的加州,有機農業和低投入農業(Low-input agriculture)正在快速發展,這些農業模式強調使用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的力量來支持農作物生長,而非依賴外部化學品和機械設備。這不僅有助於保護環境,還能提高農作物的品質和營養價值。

總之,回歸傳統農業和減少食物浪費是我們可以採取的具體措施,以修復工業化畜牧業造成的傷害。通過這些措施,我們可以實現更加永續的食品生產和消費模式,保護環境,並為未來的世代創造一個更加健康和繁榮的地球。

3. 身為食物消費者的我們,必須用口袋和嘴巴來投票,拯救食物的未來

在現代社會,食品供應鏈變得越來越複雜,從農場到餐桌之間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影響到最終產品的品質和安全。然而,許多消費者對於食品供應鏈的了解甚少,這導致了對食品來源和生產過程的不信任感。在這個背景下,增強食品供應鏈的透明度和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變得尤為重要。

食品供應鏈的透明度意味著每一個環節的信息都應該是可追溯的,從農場的生產條件,到加工廠的衛生標準,再到零售商的儲存和運輸方式。這樣的透明度可以讓消費者對他們購買的食品有更多的了解,從而做出更有意識的消費選擇。

以台灣為例,2014年的餿水油事件就是由於食品供應鏈不透明所引發的重大食品安全問題。當時,某些不法業者將廢棄油脂加工成食用油,並銷售給多家知名食品公司,最終流入市場。這起事件不僅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還損害了整個食品行業的信譽。為了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政府加強了對食品供應鏈的監管,並推行了食品追溯系統,使得每一批食品的來源和生產過程都可以被追溯。

總之,食品供應鏈的透明度和消費者的知情權是保證食品安全和品質的重要基礎。通過政府的監管、企業的自律和科技的應用,我們可以逐步實現食品供應鏈的全面透明,讓消費者可以放心地選擇和購買食品,從而促進整個食品行業的發展。

個人評價

書中揭示的驚人統計數字實在讓人瞠目結舌,彷彿被一塊豬排打了一巴掌。作者以詳盡的數據和生動的案例,揭示了現代農業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讓讀者深刻感受到食品供應鏈的複雜性和潛在風險。

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日常飲食中的許多食物其實遠不如我們想像中的安全。透過閱讀,我不僅了解了廉價肉品背後的真實代價,還深刻反思了自己平時的飲食選擇。書中的信息強烈地呼籲我們應該更加重視食品品質,選擇對人體和環境更友好的食品。

《失控的農業》確實是一本現代人非常需要而且值得推薦的書。它不僅揭示了食品工業的黑暗面,還提醒我們要更加謹慎地選擇食物,為地球的未來負責。這本書帶給我深刻的啟發,希望更多人能夠讀到並從中受益。

推薦《失控的農業》給誰:

我想要特別推薦這本書的讀書摘要給那些對我們食品安全準備不夠重視的政治家。食品安全是國家公共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失控的農業》揭示了現代農業和食品生產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這本書能夠幫助政治家們認識到食品供應鏈中的潛在風險,從而推動更加嚴格和有效的監管政策,保障民眾的食品安全。

任何想要了解全球食品生產挑戰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失控的農業》深入分析了現代農業面臨的諸多挑戰,包括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和健康風險。書中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和數據,讓讀者全面了解食品生產中的複雜問題。這本書不僅啓發讀者思考現有系統的缺陷,還提出了改進的方案和建議。

這本書籍也適合那些對科學知識感興趣的讀者,特別是對農業科學和食品科學有興趣的科學家、研究人員和老師。《失控的農業》提供了大量的科學數據和研究成果,能夠幫助專業人士更好地理解和應對現代農業中的諸多問題。這本書不僅是學術研究的參考資料,也是一個豐富的學習資源。

這本書的內容形式生動,對於任何希望擴展知識基礎的人來說都是一次絕佳的閱讀體驗。無論是經典的紙質書還是透過現代的電子書進行閲覽,這本書都能提供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啟示。讀者可以通過這本書獲得新的視角,深入了解現代農業和食品生產的挑戰,並從中獲得啓發。。

Ed有話説:

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看,《失控的農業》這本書對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選擇具有深遠的影響。首先,這本書提醒我們要策略性地管理我們的飲食習慣。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往往受到快節奏生活和便利食品的影響,這不僅對健康造成威脅,也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通過了解食品生產和供應鏈的透明度,我們可以更有意識地選擇更加綠色和可持續的食品,從而創造一種永續的生活方式。

此外,這本書還強調了增強我們對食物生產過程的認識的重要性。當我們了解食品從農田到餐桌的整個過程時,我們會更加關注食品的來源和生產。例如,我們可以選擇支持本地農業和有機食品,這不僅有助於減少碳足跡,還能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這種認識使我們能夠做出更加有意識的消費選擇,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實現環保和健康雙贏。

透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反思自己與食物及環境的關係。食物不僅僅是我們的能量來源,更是我們與自然聯繫的重要橋樑。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在食品生產和消費中的角色時,我們會更願意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為地球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這樣的思考不僅在個人層面上有益,還可以影響我們的社會和全球環境。

其他相關主題書籍推薦

《食物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Food

本書根據營養學頂尖學者的最新研究發現,還有專為節目而做的原創性實驗結果,傳遞最真實的食物科學。合作伙伴包括來自二十幾國五十多名營養學家、醫師與專家,以及英國、美國與丹麥的研究中心與醫院。光是實驗,就有高達五百名志工的參與。

《美味代價》Food Inc.

這本書基於同名紀錄片,深入揭露了美國食品工業的黑暗面。書中包含了多位專家的文章,探討了工業化食品生產對環境、動物福利和人類健康的影響。這本書不僅揭示了食品供應鏈中的問題,還提供了改變現狀的具體建議,適合希望了解工業化食品生產真相的讀者。

《危險年代的求生飲食》The Food Revolution

The Food Revolution: Robbins, John: 9788178090931: Amazon.com: Books

《The Food Revolution》是一本探索現代飲食習慣及其對健康、環境和社會影響的深刻著作。作者John Robbins以其一貫的洞察力和熱情,揭示了食品工業的運作方式,並指出工業化農業和食品生產對我們身體和地球的負面影響。書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和實際案例,展示了高糖、高脂肪和高加工食品對健康的危害。

Robbins強調選擇植物性飲食的重要性,並提供了具體建議,幫助讀者做出更健康和可持續的飲食選擇。他還探討了有機食品、基因改造食品以及動物福利等問題,呼籲讀者以更負責任的方式消費。

結語:

《失控的農業》與以上推薦的書皆揭示了現代食品工業對健康和環境的負面影響,並鼓勵讀者做出更負責任的飲食選擇。這幾本書之間的關聯在於它們都強調可持續性和道德消費的重要性,並提供具體建議來實現這些目標。但願這些書籍不只是提供了豐富的知識,還可以激發讀者參與改善健康和環境的行動。

《法西斯主義》Fascism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深入探討了這種極右派威權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以及它如何在動盪不安的時期竄起並取得權力,即使在現今,它仍對美國或歐洲等最民主的體制構成嚴重威脅。

作者介紹:

作者是美國前國務卿麥德琳・歐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她是美國史上第一位女性國務卿,在克林頓政府時期擔任這個要職。歐布賴特以她的外交成就聞名,曾在歐洲、中東和亞洲等地區處理過許多複雜的國際事務。

重點啟發:

1. 威權政黨常常透過民主途徑上台

在一個脆弱的民主國家,法西斯主義可以輕易地竄起並掌權。歷史證明,這些極端政黨並非一夕之間就推翻民主制度,而是初期遵循民主規則,就像希特勒那樣。今日的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法西斯主義經常利用人民的焦慮不安,在領袖的羽翼庇護下形成一股運動。當人們尋求發洩不滿的對象時,法西斯主義就有機可乘。

2. 法西斯主義是人類歷史中反覆出現的現象

從一戰後的英國到今日的匈牙利、委內瑞拉、甚至美國,我們都可以觀察到法西斯主義的傾向。當人民對失業、移民、貪腐等問題感到沮喪時,極端意識形態更容易抬頭。法西斯分子透過不斷承諾打擊「國家敵人」來取得權力,譬如驅逐搶奪工作的移民、大規模撤換貪腐官員等。

3. 民主的擁護者應該警惕其脆弱性,致力維護民主

群眾的智慧也許是真實存在的,但群眾的挫折感絕非廢除民主的正當理由。在當今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反民主的論點可能顯得有說服力。民主的擁護者必須不斷奮戰,以維持政府和制度的健全運作。儘管民主制度脆弱,它仍是現代社會的支柱,證明能夠促進創新和發展。

個人評價:

我個人認為,這本書以翔實的史料和深刻的見解,揭示了法西斯主義的危險本質。它不僅是一部歷史著作,更是一個抵禦現實威脅的利器。作者以其豐富的外交經驗和敏銳的政治洞察力,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極右翼意識形態的完整圖像。這本書值得每一個關心政治、渴望捍衛民主的公民閱讀。

特別推薦《法西斯主義》給誰:

我想要推薦《法西斯主義》這本書給那些對歷史感興趣、想要深入了解法西斯主義和其他極右翼意識形態的人,以及關切當今世界政治走向的公民。

Ed有話説:

我認為本書與「策略制定」(Strategize)最為相關。面對法西斯主義的威脅,我們必須擬定周全的策略來鞏固民主根基。這包括完善教育體系、強化媒體素養、打擊假訊息散播等。唯有從制度和文化等方方面面著手,建立起民主防火牆,我們才能真正抵禦極端主義的侵蝕。《法西斯主義》提供了寶貴的歷史借鑑和深刻啟示,值得決策者參考,以制定維護民主的長遠策略。

《快餐帝國》Fast Food Nation

一句話總結:

《快餐帝國》揭露了速食業如何降低全球食品品質、造成數百萬人的惡劣工作環境,並破壞公共健康。

作者介紹:

艾瑞克.修羅瑟(Eric Schlosser)是一位知名的美國調查記者和非虛構類作家。他的作品常探討現代社會中被忽視的一面,尤其關注食品工業、毒品政策等議題。《快餐帝國》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出版於2001年,詳細揭露了美國速食產業的內幕,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反思。

重點啟發:

1. 行銷鎖定兒童,收效驚人

速食業者深知,兒童是最容易受影響的族群。他們用色彩繽紛的餐廳裝潢、有趣的玩具和可愛的卡通人物,輕易地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開心樂園餐」光是加上玩具,就能讓銷售量增加兩到三倍!這些行銷手法如此奏效,以至於在美國,90%的三到九歲兒童每個月至少會去麥當勞一次。速食業者甚至進入校園,成為許多學校自助餐廳的主要供應商。

2. 肉品加工廠帶來貧窮與犯罪

一個漢堡如何做到只賣一美元?秘密就在於肉品加工業者雇用非法移民、遊民等弱勢族群,用最低的薪資僱用他們從事簡單的流水線工作。這些公司為了逃避給付員工福利,經常在員工快滿六個月時就解僱他們。而這些絕望的員工也讓工廠所在的城市治安惡化。內布拉斯加州的列剋星頓市在一家大型肉品加工廠設立後的十年間,犯罪率和政府醫療補助支出都翻了一倍。

3. 更甚於肥胖的健康危機

大家都知道速食會導致肥胖,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有一個更嚴重、影響更多人的健康問題。大腸桿菌是一種存在於糞便中的細菌,但有時候會污染食物,導致感染。由於速食和肉品加工業者作業倉促、員工缺乏訓練,而且環境不衛生,糞便污染食材的情況時有所聞。肉品加工業者還會餵食牛隻不當的飼料,例如玉米、死馬、豬隻、雞糞等,這都會提高大腸桿菌感染的風險。而由於肉品供應商高度集中,只要一批肉品受到污染,就會影響數百萬人。這導致了每天有13萬美國人因為食物中毒生病!

個人評價:

這本書教會我正視速食業的種種問題,並且為自己的飲食習慣做出更好的選擇。我也推薦大家讀這本書,相信你在認真思考後,一定也會做出改變。

特別推薦《快餐帝國》給誰:

– 正考慮找速食店打工的青少年

– 覺得開速食連鎖店很賺錢的創業家

– 那些每個月吃速食超過兩次的所有人

Ed的話:

《快餐帝國》也讓我們反思,企業在追求利潤極大化 (L – 充分利用) 的同時,是否也善盡了社會責任。速食業者在食品品質、員工權益、公共衛生等方面的缺失,值得企業經營者深思。畢竟唯有在創造利潤的同時,兼顧各方利益、追求永續經營,企業才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這本書雖然描述的是速食業,但其中的啟示,卻能引發我們對許多產業和商業模式的反思,從而創造更多元、更全面的價值。

《信心之旅》Faith : A Journey For All

一句話總結:

《信心之旅》是一本探索信仰多重涵義,以及信仰如何影響人類生活的深度著作,由前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的個人經歷支持論述。

作者介紹:

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是美國第39任總統,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94歲高齡時,他出版了《信心之旅》這本書。身為虔誠的浸信會教徒、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以及一個世界超級大國的元首,他的種種經歷都在本書極其個人化的敘事中熠熠生輝。

重點啟發:

1. 信仰無所不在

信仰並不侷限於宗教信念。卡特舉例說明,幾乎每個人都對某些事物懷有信仰,例如一個國家的公民通常會信仰該國憲法所擁護的部分價值觀。

2. 懷疑是信仰的催化劑

卡特坦承自己曾對信仰和上帝產生懷疑,但他將此視為宗教追尋過程中自然會出現的元素。懷疑可以是增強信仰的良機,促使人更熱切地尋求答案。

3. 科學與宗教相輔相成

卡特曾是美國政府的核子科學家,他認為科學與宗教是描述人類經驗的兩種互補方式。科學探究可觀察和理解的現象,宗教則讓我們承認無法描述的事物。兩者可以合作,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個人評價:

《信心之旅》是一部透過勤奮踐行基督教價值觀來服務社會的漫長人生之個人紀實。卡特舉了許多自己和美國社會的例子,清楚展現了信仰的方方面面如何成為人生的助力。我最大的收穫是:信仰主要不是制度性的事務,而是一種可以用熱情和意圖培養的個人特質,正如吉米.卡特所做的那樣。

特別推薦《信心之旅》給以下讀者:

– 意識到需要探索人生的精神層面的無神論者。

– 喜歡思索自己行動背後的哲學意涵的人權運動人士。

– 任何想探索信仰在自己人生中扮演何種角色的宗教信徒。

Ed有話説:

我認為信仰的概念和個人成長的S(策略制定)環節最為相關。正如卡特所言,信仰可以幫助我們想像和有意識地規劃人類的未來。而要實現這個未來,源自宗教的價值觀可以提供很大助益。因此,個人可以藉由培養信仰,找到人生的指引和意義,進而擬定適當的人生策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信仰的力量絕對不容小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