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反溺愛》The Opposite Of Spoiled

一句話總結:

《反溺愛》這本書以開放、坦誠的態度與孩子討論金錢議題,並給予他們責任感和耐心,教導他們從小就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成為一個不被寵壞的孩子。

作者介紹:

羅恩·利伯(Ron Lieber) 是《紐約時報》的資深專欄作家,專門撰寫有關個人財務和育兒方面的文章。他的著作《反溺愛》結合了他多年的觀察和研究心得,提供父母一個全新的教養觀點。

重點啟發:

寵壞孩子的元兇並非金錢

很多人認為孩子被寵壞,都是因為父母在金錢方面太過慷慨。但事實上,真正寵壞孩子的因素包括:缺乏責任感、沒有規矩、過度關注、以及擁有太多物質。這些因素中,只有最後一項與金錢有關。所以父母應該著重在培養孩子的品格,而非只是控制金錢。

坦誠面對金錢議題,別視為禁忌

很多父母在孩子問到金錢相關的問題時,總是閃躲其詞,把錢當作是一個禁忌的話題。但這只會讓孩子更加好奇,反而失去引導他們建立正確觀念的機會。不如以開放、坦誠的態度,跟孩子討論金錢的意義和使用原則,讓他們及早瞭解金錢的真正價值。

讓孩子透過工作,學習賺錢的辛勞

現代父母往往捨不得讓孩子太早接觸社會,擔心他們受到傷害。但適度讓孩子從事一些工作,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溝通能力,更能讓他們體會賺錢的不容易。當他們開始賺到自己的錢,就會更懂得珍惜和規劃,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

個人評價: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實用的建議,讓父母瞭解到教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不應該只是規範他們的花費,更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作者鼓勵父母以身作則,並給予孩子發揮的空間,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能培養出一個懂事的孩子,更能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特別推薦《反溺愛》給誰:

那些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懂得感恩的人的父母。這本書將帶給你全新的教養視角,讓你重新審視自己的言行舉止,創造一個良性的家庭互動。

Ed的話:

這本書所提倡的教養觀念,其實也能應用在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上。就像是「放手讓孩子去嘗試」這個概念,就跟企業的「充分利用(Leverage)」不謀而合。領導者應該學會善用和授權員工,讓他們在崗位上發揮所長,而非事必躬親,限制了企業的成長潛力。而在個人層面,我們也應該思考如何運用身邊的資源,透過他人的幫助來完成更大的目標。這樣的思維,將使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元。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The ONE Thing

一句話總結:

《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這本書提供了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透過問自己一個問題,幫助你減少雜亂、干擾和壓力,更專注、更有精力、更成功。

作者介紹:

蓋瑞.凱勒(Gary Keller)過去30年來一直經營著全世界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之一。顯然,這還不夠,所以他還寫了一本《紐約時報》暢銷書《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

重點啟發:

你只需要一個問題,就能找出你的長期和短期優先事項

這個問題就是:「我現在可以做的一件事是什麼,做了這件事,其他事情就會變得更容易或不必要?」這個問題的美妙之處在於,它讓你專注於一件事,同時選擇最重要的優先事項。

學會說「不」才能專注

要專注,就必須學會說「不」。正如賈伯斯所說:「你可能認為專注意味著說『是』,但實際上卻意味著說『不』。」當他回到蘋果公司時,他把產品陣容從350個減少到10個。他說了340次「不」。最好讓自己變得不必要,例如:為員工創建常見問題與解答(FAQ),減少打擾。

永遠不要為了工作犧牲個人生活

工作就像一顆橡膠球,掉下去會彈回來。但家庭、健康、朋友和誠信,就像玻璃球,一旦損壞就無法復原。工作的優先順序總是可以協商和推遲的。只要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就可以彌補提早下班、多睡覺、買花送給另一半的時間。畢竟,如果沒有人分享你的成就,再偉大又有什麼意義呢?

個人評價:

我認為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面性的方法,不僅僅是一個問題而已。它涵蓋了意志力、多工、拒絕和活出人生目標等議題。對於生產力新手來說,這可能是比一些經典書籍更好的選擇。我真的很喜歡作者提出的觀點,尤其是不要為了工作犧牲個人生活。這提醒我們,成功不只是事業有成,更要在乎生活的圓滿。

特別推薦《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給誰:

– 發現按照時間順序完成任務,有時會錯過期限的大學生

– 努力管理一切,卻發現個人活動被忽略的高管

– 任何難以說「不」的人

Ed的話:

這本書中的概念,可以和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連結。透過問自己那個關鍵問題,企業就可以找出最重要的事,集中資源發展。而學會說「不」,捨棄次要的選擇,正是成功的關鍵。此外,書中強調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要為了追求成功而犧牲個人生活。這對於個人成長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一課。畢竟,我們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反過來被工作綁架了人生。總之,這本書提供了很多值得深思的觀點,值得一讀。

《不只會賺,更要會用薪水》The One-Page Financial Plan

一句話總結:

《不只會賺,更要會用薪水》以清新有趣的角度看待個人理財,告訴你理財規劃不是缺乏自制力者的負擔,只要一張紙,就能規劃你的整個財務未來!

作者介紹:

卡爾.理查茲(Carl Richards)是一位專業的理財顧問,在過去20年間,他在富國銀行、美林證券等知名金融機構工作,累積了超過4萬小時的理財諮詢經驗。他將多年來與客戶的對話精華都濃縮在《不只會賺,更要會用薪水》這本書中,幫助讀者找到一個適合自己且能堅持的個人理財方法。此外,他還以幽默詼諧的手繪插圖聞名,讓理財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重點啟發:

設定明確目標,但保持彈性

生活充滿變數,就像10年前沒人能預料到現在只要支付固定的電信費用,就能隨時隨地打電話傳簡訊。因此,雖然要為理財設定具體目標,但也要像計畫旅行一樣,留些空間因應意外狀況。比方說:原本立志3年內還清5萬美元的學貸,但如果中途出了車禍不得不買新車,那麼適度調整目標為還3萬美元,也是值得肯定的成就。關鍵是,當情勢改變時,要有勇氣和智慧去調適。

把預算當遊戲,讓存錢變有趣

與其把記帳當作缺乏紀律者的懲罰,不如把它視為追蹤金錢流向的方法,檢視自己的消費是否符合目標和價值觀,必要時進行調整。很多時候,我們嘴上說要環遊世界,今年要去越南,但實際上卻把兩成收入花在派對、啤酒和吃大餐上。這代表我們沒有活出真正的自己,需要做出改變。為了讓改變變得有趣,可以把記帳當成遊戲來玩。首先列出固定支出,再檢視哪些地方可以刪減開銷。接著可以挑戰自己存錢,例如:一週有三天騎單車上班、連續兩週都自己準備午餐、電影只在特價時去看等。如果有伴侶的話,還可以比賽看誰一週內的消費次數最少,更添樂趣。

還債就是投資未來的自己

欠債並支付利息,意味著你現在對某些事物說好,而對未來的目標說不。因此還債不只是履行義務,更是投資未來的自己。每一塊花在信用卡債務上的錢,尤其是用在與目標不符的消費如啤酒或高級餐廳,都會在未來以利息的形式纏著你。當你忙著還利息時,就沒辦法存錢實現真正的夢想。所以利率越高的債務,就越要優先處理。仔細想想你花錢的每一項「其他東西」有多重要,如果不夠重要就不要花錢,或者把它列入目標。你每花一塊錢都在創造自己的財務未來,如果那一塊錢還附帶大筆利息,那你前進的速度可是加倍的!

個人評價:

我覺得《不只會賺,更要會用薪水》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理財視角,插圖也非常酷炫有趣。書中提出的方法聽起來真的很適合不想被理財搞得頭痛的人。如果你還沒搞懂自己的財務狀況,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透過作者幽默風趣的文字和生動的圖畫,理財規劃變得一點都不枯燥乏味,反而讓人心情愉悅、躍躍欲試。我看完這本書後,也迫不及待想把理財計畫寫在一張紙上,然後朝著目標大步邁進!

特別推薦《不只會賺,更要會用薪水》給誰:

剛拿到第一份零用錢的青少年、即將結婚想要及早規劃財務的情侶和從來沒算過自己一個月在食物上花多少錢的所有人。

Ed的話:

《不只會賺,更要會用薪水》中的觀念與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不謀而合。無論是個人理財還是企業營運,都需要設定明確的目標,並隨時依據內外在環境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此外,將記帳當成一種遊戲,激發存錢的樂趣,這種創新的思維也可以應用在企業管理中,讓員工更積極投入工作。總的來說,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啟發,值得個人和企業借鏡,在理財和經營上尋求突破與成長。

《一分鐘經理》The One Minute Manager

一句話總結:

《一分鐘經理》給予管理者三個簡單工具,每個工具只需要60秒或更少的時間使用,但卻能極大地提升員工的工作動力、幸福感和工作表現。

作者介紹:

肯.布蘭查(Kenneth Blanchard)和史賓賽.強森(Patrick Johnson)是管理學領域的傳奇人物。布蘭查以《學耶穌領導》一書聞名,強森則以《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一書大獲成功。1982年,當這兩位大師聯手出版《一分鐘經理》時,這本書註定將會成為經典之作。這本書的銷量高達1300萬冊,被翻譯成37種語言,或許不是因為它只有 100 多頁,而恰恰是因為它的精簡有力。

重點啟發:

一分鐘目標設定

為每位員工設定三個具體、可在一分鐘內檢視的目標,這是有效溝通和問題預防的關鍵。管理者應該與新進員工坐下來,明確告知他們的職責和第一年的目標。遵循 80/20 法則,為他們設定三個目標,每個目標用 250 字或更少的篇幅寫下來。

一分鐘讚美

當員工表現出色時,管理者要及時給予正面回饋,這只需要60秒的時間。在員工完成一項出色工作後,立即告訴他們在這個特定情況下做得很好。適時的讚美和肯定,對新進員工來說尤其重要,這有助於他們更好地適應新環境。

一分鐘責備

如果對某人的工作表現不滿意,也不必小題大作,只需給予一分鐘的責備即可。在錯誤發生後立即指出,要非常具體,並在批評中包含一句讚賞,表明你對他們的信心和期望。這種批評方式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員工感到錯誤得到公平對待,雙方立即釋懷,避免負面情緒延續,同時你也提醒了員工他們自身的價值和在組織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個人評價:

我認為《一分鐘經理》雖然篇幅很短,但蘊含了非常有價值的管理智慧。作者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讓讀者更容易記住書中的要點。透過設定目標、給予讚美和必要的責備這三個簡單但有力的工具,管理者能夠有效地激勵和領導團隊,打造充滿活力和熱情的工作氛圍。這本書啟發了我,作為管理者,時刻關注員工的需求和表現,給予及時的回饋和支持是多麼重要。

特別推薦《一分鐘經理》給誰:

– 初為管理者的人,這本書能夠幫助你快速掌握有效領導的要訣。

– 希望提升團隊績效和士氣的管理者,書中的工具能讓你事半功倍。

– 渴望在職場中得到成長和發展的年輕人,這本書提供了寶貴的職場智慧。

Ed的話:

《一分鐘經理》中的管理之道與SCALE理念不謀而合。一分鐘目標設定強調策略制定(Strategize),為員工提供明確方向;一分鐘讚美著眼創造(Create)積極正面的工作氛圍;而一分鐘責備則是透過適時的回饋,幫助員工增強(Enhance)自我意識和成長動力。總的來說,一分鐘管理體現了充分授權和賦能員工的理念,讓員工能夠更好地利用(Leverage)自身潛力,為組織創造價值。無論是企業經營還是個人發展,這本書都提供了易學易用的實用方法,值得每一位追求卓越的人閱讀和實踐。

《幸福的科學》Happiness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以一種全方位的角度,深入淺出地探討了幸福的本質。作者用一句話就總結了全書的主旨:國家只要做一些改變,就能輕易提升國民的幸福感。

作者介紹:

理查‧萊亞德(Richard Layard)是一位從 1970 年代開始研究幸福的學者。他在 2005 年出版了這本《幸福的科學》,書中不僅探討了如何找到幸福,更從許多不同面向解釋了幸福的來源和影響因素。作者的研究成果令人印象深刻,他的觀點獨到且發人深省。

重點啟發:

1. 幸福是人類大腦演化的產物

我們做每一個決定,歸根究底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幸福。但你可能不知道,這其實是人類大腦經過千萬年演化的結果。透過即時的腦波掃描,研究人員發現,當我們感到幸福時,大腦左前額葉皮質會被點亮。這個區域是大腦中較新發展出來的部位,也是新皮質所在之處。幸福感其實是一種適應性的特質,部分受基因影響,同時也是生存的驅動力。想到我們所有的決定,背後都是大腦古老的生存機制在運作,你不覺得有點驚悚嗎?

2. 金錢是買不到幸福的

這個觀念也許已經不新鮮了,但書中提到了一些有趣的事實。首先,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幸福感會被壓榨。當然,獲得足夠的金錢來確保基本生存,會讓人更幸福。但當收入超過基本生存所需後,更多的金錢對幸福感的提升效用有限。事實上,過度追求金錢反而可能有害。你對銀行存款的滿意程度,往往取決於你的鄰居有多少錢。如果身邊的人收入都比你高,你只會因不斷地比較而感到痛苦。每一塊多賺的錢都會像一劑多巴胺,讓你上癮於追逐金錢。所以,我們應該及早退出這場老鼠賽跑,專注在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上:家人、健康、有意義的工作和親密友誼。

3. 累進稅制可提升幸福感

延續第二點,西方國家若想提升國民的幸福感,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提高累進稅率。累進稅制會讓高收入者繳交比他人更多的稅,藉此重新分配財富。這樣做之所以能提升整體幸福感,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窮人多一元錢帶來的效用,遠大於富人少一元錢的損失;其次,縮小貧富差距有助於減少社會比較。雖然一開始聽來有點違反直覺,但仔細一想就能理解箇中道理。可惜的是,目前只有不丹這個喜馬拉雅山上的小國,以國民幸福總值(GNH)取代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國家發展的主要指標。不過,許多國家正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例如彈性工時、育兒支持、遠距工作減少通勤等措施,都有助於提升國民幸福感。

個人評價:

總的來說,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重新審視自己對幸福的定義。我們往往忽略了幸福的本質,而盲目追逐名利。但事實上,親密關係、身心健康、有意義的工作,才是幸福的泉源。我們應該花更多時間培養這些面向,而不是讓自己深陷在無止盡的比較和慾望中。這本書雖然不是最新的著作,但提出的觀點至今仍然發人深省,值得每個人細細品味。

特別推薦《幸福的科學》給誰:

我特別推薦《幸福的科學》給以下幾種人:

– 剛取得碩士學位,急於進入銀行工作的年輕人

– 年收入6位數、卻只是因為鄰居新建了游泳池而感到沮喪的父親

– 或者全世界所有的政治人物

Ed有話説:

幸福是每個人的終極目標,同時也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密切相關。企業若能善用「SCALE」法則當中的「增強」(Enhance)策略,設法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就能創造雙贏。例如,給予員工彈性的工作時間和適度的自主權,鼓勵他們在工作中找到意義和成就感,並營造互信互助的團隊氣氛。快樂的員工會更有生產力,對企業的發展也會產生正向的影響。

另一方面,對個人而言,追求幸福本身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我們必須突破社會框架和自我設限,找到內心真正的渴望。正如書中所言,有時候我們「想要」的,並不一定就是我們「需要」的。當你學會區辨這兩者的差異,並專注在生命中最重要的面向時,你就越來越接近真正的幸福。

《雜食者的兩難》The Omnivore’s Dilemma

一句話總結:

《雜食者的兩難》以四種餐點為例,從高度加工到完全自己採集,解釋了我們今日所面臨的食物選擇範圍,教導我們工業革命如何改變了飲食方式、有機食品為何不一定更好、真正的天然食物是什麼樣子,以及在快速、美味、便宜、道德、永續和環保的餐點之間做取捨時,我們有哪些選擇。

作者介紹:

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是一位著名的美國作家和記者,專門研究飲食、農業和環境議題。他的著作《雜食者的兩難》(The Omnivore’s Dilemma)在2006年出版,被《紐約時報》評選為年度五大非虛構類好書之一,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迴響。

重點啟發:

玉米是問題的根源

現代農業科技已經將玉米改造到基因層面,今日的工業玉米與其祖先相去甚遠。政府補貼農民種植玉米,破壞了玉米的供需平衡,導致玉米大量過剩。這些多餘的玉米最後以高果糖玉米糖漿和其他高度加工的衍生物形式,出現在我們的食物中,並餵養給原本不吃玉米的動物,如牛、雞,甚至是肉食性的鮭魚。

有機不等於你想的那麼單純

有機食品原本是工業化食品的對抗運動,但隨著人氣上升,有機食品這個標籤已經被加工食品業者攔截。許多小型有機農場為了供應日益增長的有機食品需求,不得不放棄一些標準,否則就會被淘汰。隨著有機企業的成長,標準被降低,食品公司現在可以鑽漏洞,卻仍然可以冠上「有機」和「放牧」等標籤。

在地購買,各方都贏

從當地小農場購買食物,每個人都會受益,包括:你自己。食物運送的距離縮短,減少了燃料和資源的使用,對環境更加友善。你把錢放到正確的人手上:小企業。食物品質提升,因為它是根據當地的季節和自然環境種植,不需要農藥和其他人工輔助。道德上毋庸置疑,而且你的農夫、屠夫和麵包師也必須對你負責。

個人評價:

《雜食者的兩難》是一本出色的書,它深入探討了現代飲食體系的複雜性,揭示了工業化食品生產的問題,同時也提供了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作者以平實而生動的筆觸,將枯燥的議題化為有趣的故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產生共鳴。這本書改變了我看待食物的方式,讓我更加關注食物的來源和生產過程,也激勵我盡可能選擇在地、季節性和永續的食材。我認為這是一本值得所有人閱讀的好書。

特別推薦《雜食者的兩難》給誰:

– 平常在超市購物時不太看食品標示的讀者

– 以為只要買有機食品就萬事OK的千禧世代

– 一週到當地肉店或麵包店購物不到一次的所有人

Ed的話:

《雜食者的兩難》這本書與SCALE中的E(增強)概念最為相關。它提醒我們要更加謹慎和敏銳地選擇食物,增強食物生產和消費的透明度,讓消費者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同時,它也呼籲我們支持在地小農,增強社區經濟的韌性和永續性。對於企業來說,這意味著要建立更加負責任和透明的供應鏈,回應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永續消費需求。對於個人而言,這意味著要成為更有意識的消費者,用我們的選擇來塑造一個更加健康、公平和環保的食物體系。讓我們一起增強改變的力量,從餐桌做起!

《Happier》

一句話總結:

《Happier》這本書將透過找出你對快樂的誤解,以及發掘什麼對你而言最重要,並讓這些事物在你的生活中佔據更重要的位置,來改善你的心理狀態和成功程度。

作者介紹:

本書的作者是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他是一位著名的正面心理學家和哈佛大學講師。班夏哈教授以他獨特且富啟發性的教學方式聞名,他的「正向心理學」課程更是哈佛大學歷來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重點啟發:

1. 快樂是一切的終極目標

我們之所以追求金錢、權力、尊重或名聲,說到底都是為了獲得快樂。18世紀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就認為,從藝術到科學,乃至法律,人類所做的一切都是以追求快樂為唯一目的。而當我們做自己喜歡且整體上感到快樂的事情時,我們在這些事情上以及在生活中獲得成功的可能性也會更大。

2. 在當下感到快樂,同時為未來做準備

社會教導我們要像駱駝一樣,為了未來的綠洲而在當下的沙漠中忍耐,總是把快樂推遲到下一個目標達成之後。但如果我們能在追求目標的同時,也專注在當下的快樂,就可以擺脫這種破壞性的心態。

3. 人際關係是快樂的泉源

與關心你的人共度時光,能讓你感到精力充沛,心滿意足。與家人、朋友和愛人建立深厚的連結,是快樂的關鍵。當你與他人分享生命時,也等於讓他們參與你的人生。在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中,你會發現生命的意義更加豐富深刻。

個人評價:

《Happier》深入探討了生活中與快樂相關的諸多面向,出色地闡述了在人際關係、財務、健康等方面通往快樂之路,並解釋了目標與快樂的關係。在我讀過的眾多有關快樂的書籍中,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班夏哈教授以其特有的洞察力,為讀者指引了通往快樂與幸福的明路。

特別推薦《Happier》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正在選擇主修科目的大學生;想幫助孩子看清追逐成功真相的父母;以及任何感到生活受困、想要找到更多目標和快樂的人。

Ed有話説:

就「快樂」這個主題而言,我認為它與「E – 增強(Enhance)」的概念最為相關。班夏哈教授提出,專注在當下的快樂,並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連結,可以增強我們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質。這樣的觀點若運用在企業經營中,意味著企業應該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營造正向的工作環境,並提倡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唯有員工感到快樂,企業的生產力和創造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對於個人成長而言,專注當下和經營人際關係的智慧,則有助於我們活得更加快樂圓滿,增強面對人生種種挑戰的能量和勇氣。

《待在家裡也不錯》Happier at Home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就像是一本教我們如何把家打造成幸福的城堡的指南。作者告訴我們,關鍵在於找出需要改變的地方,保留不變的部分,並且珍惜家人這個無價的禮物。

作者介紹:

這本書的作者是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她之前寫過《幸福計畫》(The Happiness Project)一書,之後又寫了《比從前更好》(Better Than Before)和《四種性格》(The Four Tendencies)等暢銷書。有一天,葛瑞琴站在自己家的廚房裡,突然感到一陣鄉愁,儘管她正身處家中。她意識到,家裡有些地方需要改變,才能重拾記憶中那個快樂的地方。於是她花了九個月的時間,每個月專注改善一個主題,為家人帶來更多幸福,也讓自己更快樂。

重點啟發:

1. 斷捨離,讓家變得清爽

透過一一檢視家中的物品,問自己:「我上次用這個東西是什麼時候?我有多喜歡它?」你會發現,儘管自己以為沒有太多東西,但其實充斥著大量雜物。一個塞滿雜物的家不只佔據了空間,也佔據了你的心靈。當你身處一個較為整潔的空間時,會發現自己開始思考如何改善生活,以及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物。與其忙著整理家人已經擁有的不必要物品,不如問問他們真正想要什麼,然後滿足他們的心願。此外,要確保自己真的熟悉決定保留下來的物品。如果你不打算閱讀咖啡機的清潔說明書,那就把它丟掉吧!最後,把最重要的東西放在看得到的地方。如果你喜歡五年前全家出遊的照片,就把幾張掛在客廳最顯眼的牆上。減少雜物,就能獲得更多快樂。

2. 低調處理遇到的問題

為什麼不試著用比較低調的方式來應對問題呢?例如,當葛瑞琴的女兒不小心打翻一瓶開封的指甲油,弄髒了地毯時,她沒有大吼大叫,反而冷靜地告訴女兒上網查如何清除污漬。結果女兒照做了,沒有人生氣,污漬也清乾淨了,女兒還學會一項新技能,這真是太棒了!所以遇到問題時,別做戲精,深呼吸一下,讓製造問題的人冷靜地解決,不要有攻擊性。

3. 擴大你的家庭圈

家庭成員越多,幸福感就越強,這很合理吧?那麼不妨透過與鄰居聯繫,來擴大你的家庭圈。超過30%的美國人甚至不認識自己的鄰居,對於數千年來依賴彼此生存的人類來說,這真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數據。當然,你不必馬上邀請所有人來參加大型烤肉派對,但至少可以開始跟他們互動。你可以試試看先在附近散步,熟悉周遭的建築、地點和文化景點,說不定會因此認識新朋友!接下來,你可以帶著一批新鮮出爐的鬆餅在街上散步,準備用美食俘獲鄰居的心。許多偉大的友誼都是從借一杯糖或幫忙扶梯子開始的,所以別忽視你的鄰居。說不定他們會成為你家庭圈的一員,為你日後的幸福發揮重要作用。

個人評價:

我個人很喜歡這本書,它言簡意賅、貼近生活、引起共鳴,而且可以付諸行動。書中提供了許多觀點和見解,常常一個段落就包含了好幾個建議。葛瑞琴真的很懂得如何進行適當的實驗並記錄結果。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到要以低調的方式應對問題,以及把重要的紀念品放在最顯眼的地方。

特別推薦《待在家裡也不錯》這本書給以下幾種人:

覺得跟家人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都像是一種懲罰的國中生;花很多時間工作,渴望家能成為快樂的綠洲的爸爸;以及任何覺得家裡有點亂的人。

Ed有話說:

這本書的概念跟創業或個人成長息息相關,特別強調創造(Create)。打造一個快樂的家,就是在創造幸福。我們可以透過改變物品擺設、改善人際互動等具體作為,讓家煥然一新,為家人創造更多歡樂時光。這樣的觀點為這本書增添了不同的視角。總而言之,《讓家更快樂》是一本饒富洞見又鼓舞人心的好書,值得一讀再讀。

《駭客與畫家》Hackers and Painters

一句話總結:

《駭客與畫家》是 Y Combinator 創辦人 Paul Graham 的文集,書中闡述了什麼樣的特質造就一個優秀的程式設計師,以及身為程式設計師該如何編寫未來,在這個過程中賺進大把鈔票。

作者介紹:

Paul Graham 是網際網路的早期使用者之一,他在 1995 年創立了一家名為 Viaweb 的公司,這是第一家提供線上應用程式即服務的企業,讓用戶能夠建立自己非常簡單的網路商店。三年後,該公司以約 5000 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 Yahoo!。如今,Paul 最為人所知的身分是 Y Combinator 的創辦人,這是全球最成功的創投公司之一,迄今已投資超過 400 家新創公司,其中一些是家喻戶曉的名字,如 Dropbox、Airbnb 和 Stripe。Paul 也開始撰寫有關程式設計、新創、創業等主題的文章,其中一些被彙集成此書,並於 2004 年出版。

重點啟發:

1. 時尚與道德一樣善變

書中提到,時尚潮流變化很快,每個年代都有其獨特的特色風格。此外,不同文化的時尚也大相逕庭,例如日本時尚與美國或歐洲的服飾趨勢有很大不同。而道德觀也和時尚一樣反覆無常,會隨著時間、地點而有所差異。因此,書呆子不在乎時尚和道德,他們知道時尚來來去去,所以根本不浪費精力去追隨。至於道德,他們當然有自己的一套價值觀,但不會每季改變來迎合主流。書呆子在真實世界中因此佔有優勢,因為在學校和大學之後,時尚和道德都不會讓你走得太遠。

2. 駭客其實是藝術家

大多數人認為駭客是非常謹慎的人,是一絲不苟的規劃者,也很善於分析。但至少對於優秀的駭客來說,情況恰恰相反。駭客的定義常常被誤解,例如谷歌對駭客的定義是「未經授權訪問資料的人」,而 Urban Dictionary 則將駭客定義為「利用自己的才能來獲取知識的電腦高手」。可見駭客並非都在做非法的事情,他們必須嘗試創造自己的概念,而不只是按照別人的指示去實現,就像任何偉大的畫家都會創作自己的藝術品,而不僅僅是試圖再現著名的畫作。Paul 在大學時被教導要先在紙上寫下程式碼,完善後再轉移到電腦上,但他發現畫家的做法更有效:如果直接在機器上開始編碼,然後在問題發生時加以修正,結果會更好。同樣地,駭客的工作只能主觀地評價,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他們對一個程式的喜愛程度取決於它滿足這些需求的能力。駭客就像畫家一樣,都是藝術家。

3. 儘快讓作品曝光

由於程式設計師工作的價值取決於人們對你的專案的看法,因此讓你的工作盡快曝光是進步最快的方法。珍·奧斯汀在定稿之前,會通過大聲朗讀小說給家人聽,並詢問他們對書中人物的看法,藉此獲得「用戶反饋」。所以不要浪費太多時間來充實錦上添花的功能和炫目的花招,只需構建一個原始的、精簡的具有核心功能的原型並發布即可。每一個回饋都將幫助你把下一個版本做得更好。一把好椅子首先必須具備一個特質:舒適。你可以製作一把超級醜陋,但卻無比舒適的椅子,它肯定會立即熱銷。事後再把它變漂亮很容易,只要它能發揮椅子應有的作用就行了。軟體也是如此。

個人評價:

《駭客與畫家》是一本具有啟發性的書,即使在程式設計師已成為一種相當普遍的職業的今天,學習和理解優秀程式設計師的思維方式仍然非常寶貴。Paul Graham 用他獨特的視角,揭示了駭客的本質,打破了人們對駭客的刻板印象和誤解。無論你是程式設計師還是非技術背景的讀者,這本書都能讓你更好地理解程式設計師和駭客的世界。

特別推薦《駭客與畫家》給以下幾類人:

在校園裡因為穿著樸素、社交笨拙而被欺凌的電腦宅高中生;在公司帶領程式設計師團隊的主管;以及任何認為駭客主要與犯罪有關的人。

Ed的話:

從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角度來看,Paul Graham 在書中強調要盡快讓作品曝光以獲取反饋,這與精益創業(Lean Startup)的理念不謀而合。通過快速推出最小可行性產品(MVP)來驗證假設和獲得使用者反饋,可以大大降低產品開發的風險,幫助企業更有效地分配資源,制定正確的發展策略。此外,Paul 還提到駭客是藝術家,他們不拘泥於常規,善於創新。這啟示我們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時,也要敢於突破固有思維模式,用創新的視角審視市場和用戶需求,方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重塑大腦快樂習慣》Habits Of A Happy Brain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深入淺出地解釋了大腦中掌管快樂情緒的四種神經傳導物質,以及為什麼人不可能一直處於快樂的狀態,同時教導我們如何藉由控制自己的荷爾蒙,重新連結大腦的迴路,進而掌握自己的快樂。

作者介紹:

作者 Loretta Breuning 曾經是加州州立大學東灣分校的教授,也是一位作家、研究員。她還在奧克蘭動物園擔任導覽員,根據動物之間的社交行為,教導人們如何管理自己內在的獸性。Breuning 教授的研究專長和豐富經歷,讓她對於人類大腦的運作機制有獨到的見解。

重點啟發:

1. 快樂背後的生物學機制

書中詳細介紹了四種與快樂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多巴胺、催產素和腦內啡,它們在不同時機發揮不同的作用。血清素讓我們感到平靜滿足;多巴胺驅使我們追求獎賞;催產素則是在社交互動時釋放;腦內啡能幫助我們忍受身體的痛苦。追求快樂的過程,其實就是追逐這些物質釋放的過程。

2. 永恆的快樂是不存在的

書中指出,由於「習慣化」的過程,人類不可能永遠處於快樂的狀態。當某種體驗初次帶給我們快樂時,快樂程度是最高的。但當同樣的經歷一再重複,大腦會習慣,快樂程度就會下降。這樣的機制迫使我們去尋求新的刺激和體驗,而不是安於現狀,因此「習慣化」對人類的生存和進步至關重要。

3. 勇於做選擇,為自己的快樂負責

生命的本質就是不斷地做選擇,每一個選擇都伴隨著風險和機會成本。與其逃避,不如學會接受。唯一真正的錯誤,是讓別人幫你做選擇。只有當我們勇於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無論結果是快樂還是痛苦,內心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

個人評價:

我認為這是一本引人入勝又發人深省的書。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解釋了快樂這個看似抽象的主題背後的生物學原理,顛覆了許多我們根深蒂固的想法。讀完這本書,我學會站在進化和生存的角度,用更開闊的視野看待快樂和痛苦。我也意識到,與其消極地逃避痛苦,不如學會擁抱人生的起起伏伏,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特別推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給誰:

我想要推薦《重塑大腦快樂習慣》給以下幾種人:總是拖延享樂的年輕學生、擁有一切卻仍感到空虛的中年得意人士,以及習慣抱怨、逃避責任的人。我相信這本書能幫助他們正視內心,找到快樂的真正源泉。

Ed有話説:

企業經營或個人成長的關鍵,是學會自動化 (Automate) 與充分利用資源 (Leverage)。我認為這兩點與《重塑大腦快樂習慣》不謀而合。這本書教導我們學會控制自己的思維和情緒,把追求快樂的過程自動化,同時充分利用我們與生俱來的神經傳導物質,而不是對抗它們。或許,掌握快樂的秘訣就藏在我們的大腦裡,正等待著被發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