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隱藏的潛能》Hidden Potential

一句話總結:

《隱藏的潛能》這本書主張每個人都有潛力實現偉大的成就,而不僅限於天才和明星;作者提供了一個三部分的框架,包括培養性格技能、維持長期動機以及設計自己的機會,讓任何人都能不斷成長、學習並達到自己的最高峰。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是華頓商學院的組織心理學家,他的著作銷量高達數百萬冊。身為暢銷書作家、備受歡迎的TED講者和商業思想領袖,格蘭特教授的研究聚焦於找出推動個人和組織成功的因素。

重點啟發:

1. 從性格到品格的蛻變

性格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傾向,但品格卻是經過選擇、培養出來的。想要發揮潛力,我們要學會不待準備就行動。當你不斷實踐、精進技能時,舒適圈也會隨之擴大。勇於嘗試新事物、接受挑戰,你就能超越性格的侷限,練就不凡的品格。

2. 螺旋式上升的韌性之路

通往夢想的路從來就不是筆直向上,而是螺旋式緩緩攀升。即使繞了遠路、一時停滯不前,只要你不放棄,終會抵達巔峰。棒球投手R. A. Dickey苦熬多年,直到35歲才靠著苦練一種特殊球路technique,終於締造大聯盟的高峰。人生的路上荊棘滿布,但只要懷抱希望堅持下去,你遲早能開創出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3. 集思廣益的頭腦風暴

面對棘手的難題,我們常會召開會議集思廣益,但會議上往往是少數人喧賓奪主,許多好點子被埋沒。不如改用「文字風暴」的方式,讓大家先各自提交想法,再從中挑選出最有潛力的方案深入討論。這種做法讓智慧泉源源不絕,協助智利礦工奇蹟生還的正是一個又一個天外飛來的妙計。

個人評價:

我認為這是一本充滿智慧和溫暖的勵志佳作。作者以大量研究數據和深具人性的故事闡述了他的觀點:潛力不在於你的起點,而在於你走了多遠。這個觀點讓人深受啟發,激勵我們跳脫舒適圈、不斷挑戰自我。無論你是誰,只要懷抱希望、堅持不懈,終能抵達夢想的彼岸。

特別推薦《隱藏的潛能》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對自己的潛力感到懷疑的人。比如說還在唸高中、不敢離開家鄉去更好的大學就讀的害羞女孩;或是覺得自己年紀太大、不可能在運動場上嶄露頭角的運動員;以及任何認為自己才華不足、難以實現夢想的人。這本書將點燃你心中的希望之光,讓你看見自己的無限可能。

Ed的話:

《隱藏的潛能》這本書所揭示的智慧,與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不謀而合。一個成功的企業,需要為員工創造不斷成長、發揮潛力的環境,提供他們學習新技能、接受挑戰的機會。同時,企業也要善用集思廣益的力量,廣納眾人的創意點子,再從中擇優而行。套用格蘭特的觀點,企業的成功從來就不是個別天才的功勞,而是來自於懂得激發每個人潛力的卓越領導力。

《健康百歲》Healthy at 100

一句話總結:

作者以一句話總結了本書的主旨:透過簡單而有效的習慣,例如運動、感恩和避免壓力,你就能在晚年保持健康。

作者介紹:

約翰‧羅賓斯(John Robbins)是一位著名的健康和營養專家,他寫過多本暢銷書,包括《飲食革命》和《健康長壽的祕密》等。他致力於推廣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並且身體力行,實踐他所提倡的原則。

重點啟發:

1. 運動是最好的良藥

有些文化將這個概念發揮到極致,證明運動比實際的藥物和藥品更能治癒身體。作者完全同意這個觀點,他認為醫生在開藥之前,應該鼓勵病人從事一些運動。西方文化取消了這個想法,普及了久坐的辦公室生活,以及依賴各種小工具和滿足人工渴望的食物。回歸本源才是答案,而身體運動有時可能是你唯一需要的幫助。

2. 遠離有毒的飲食文化

在當今世界,廣告和它們大力推銷的產品一樣有毒。健康、飲食和營養方面的指南、雜誌和書籍通常包含高度加工食品的廣告,尤其是糖果和零食。這種有毒的飲食方式加上行銷人員的針對性努力,確實增加了食品和飲料行業的收入,但代價是什麼?美國人的預期壽命是全球最低的,同時在癌症和糖尿病等絕症方面排名最高。所以,你能做什麼?只要運用常識!大致上,以蔬菜、非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為主,減少菸草、酒精和咖啡因的攝取量,就是你應該追求的飲食。

3. 身心靈的整體健康

毫不意外地,提倡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的文化,被公認為是地球上最長壽的國家,例如日本。事實上,選擇植物性蛋白質和脂肪、全穀物而非工業化和加工食品,與更長更好的生活之間有很強的聯繫。再加上適量的運動,你不僅能活得更久,而且即使到了更成熟的年紀,生活品質也會大幅提升。

個人評價: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和見解。作者強調,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從身體到心靈,再到精神,我們都可以採取行動來改變自己的處境。身體是我們的殿堂,所以用食物、水和運動來滋養它,就能讓它更強壯、更健康。基因固然發揮重要作用,但為什麼有些文化的整個族群,生活品質和預期壽命明顯更高?

特別推薦《健康百歲》給哪些讀者:

我想要推薦《健康百歲》這本書給那些想要在晚年保持健康和活力的人。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和策略,可以幫助你養成健康的習慣,並享受充實而有意義的生活。

Ed的話:

最後,我想談談這本書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的聯繫。在我看來,本書強調的健康生活方式,與SCALE模型中的「E-增強」概念不謀而合。透過運動、均衡飲食和培養身心靈健康,我們可以增強自己的體能和心智,從而提升工作表現和生活品質。這對於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都至關重要,因為唯有身心健康的員工和個人,才能發揮最大潛力,創造更大的價值。因此,我認為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健康指南,更是一本啟發我們全面提升自我的寶典。

《Hatching Twitter》

一句話總結:

《Hatching Twitter》揭示了Twitter這個改變了我們溝通方式的社群媒體平台,在過去十年崛起過程中不為人知的故事和人性戲劇。

作者介紹:

Nick Bilton是《紐約時報》的科技和商業專欄作家,曾獲得多個新聞獎項。他深入採訪了Twitter的創辦人和員工,揭開了這家矽谷明星公司不為人知的面紗。

重點啟發:

1. 友誼是把雙刃劍

Twitter的誕生離不開Ev、Jack、Biz和Noah這四位好友的共同努力。正是他們各自的專長和瘋狂的熱情,讓Twitter從點子變成了現實。但隨著公司的成長,私交反而成了導致內鬥的導火索。創業者必須有失去好友的心理準備,因為偉大的創意往往伴隨著巨大的風險。

2. 錯誤無法避免,關鍵是不斷進步

Twitter在Dick Costolo的領導下,營收和規模都有了長足進展。但代價是失去了早期那種包容錯誤、崇尚創意的文化。辦公室裡那句「Let’s make better mistakes tomorrow」的標語被遺棄,正象徵了這種轉變。創業者需要正視錯誤的不可避免性,關鍵是要持續進步,而不是追求完美。

3. 初心很重要,別忘了為什麼出發

Noah和Jack相繼被驅逐出局,Ev也在權力鬥爭中黯然下台,Twitter的創辦人幾乎全部離開了這艘他們一手打造的船。這反映出公司已經偏離了初心。Twitter變得越來越像一家「正常」的公司,創新精神和早期的理想逐漸褪色。創業者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為什麼出發,不要在成長中迷失了方向。

個人評價:

《Hatching Twitter》是一部引人入勝的作品。作者以細膩入微的筆觸,刻畫了Twitter誕生背後的人性劇場。創業往往被浪漫化,但Twitter的故事提醒我們,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著鴻溝。四位創辦人都是理想主義者,但當理想碰撞現實,當利益衝突友誼,他們做出了不同的選擇。這也許就是創業的宿命。作為讀者,我為之動容,也從中獲得了啟發。

特別推薦《Hatching Twitter》給誰:

– 正在創業的朋友們:這本書能讓你們更理性地看待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未雨綢繆做好最壞的打算。

– 科技愛好者:本書是了解Twitter發展歷程和矽谷文化的絕佳讀物。

– 職場人士:權力鬥爭、辦公室政治等職場現象在Twitter身上都有體現,值得借鑑。

Ed有話説:

Twitter的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寶貴的啟示:在追求創新和成長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無論是一家公司還是一個人,都需要在某種意義上「自動化」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讓它們成為行動的指南針,而不是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迷失。只有堅守創新的DNA,Twitter才能重現活力,繼續「增強」世界的聯結。這一點,也適用於所有渴望創新和自我實現的個人。

《大腦幸福密碼》Hardwiring Happiness

一句話總結:

《大腦幸福密碼》這本書教我們如何克服專注在負面事件並誇大其影響的消極偏見,學會細細品味、延長並優先考慮生命中的美好事物,讓自己更加快樂。

作者介紹:

Rick Hanson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家。儘管他個性謙遜、冷靜而內向,但他談論的事物以及表達方式總能帶給我深刻的啟發,影響遠比我想像的還要大。他先前著作《佛陀的大腦》中提到的「第二支箭」概念,是我所知最好的控制自己對負面事件反應的方法之一。那本書談的是接受無法改變之事;而這本《大腦幸福密碼》則是教你如何主動對抗消極情緒,克服誇大負面的傾向。

重點啟發:

1. 告別「憂鬱的杏仁核」

大多數人的大腦杏仁核偏向「憂鬱」,會不成比例地關注負面事物。好消息是,這並非一成不變。只要持續接觸更多正面經驗,有意識地養成習慣,就能減輕杏仁核的憂鬱傾向,甚至讓它變得更加快樂。你可以從「美好一年儲存盒」開始練習,每天睡前回顧當天發生的事,挑出一件好事寫下來放進盒子。如此一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會更常被你察覺到,大腦也會逐漸學會辨認那些正面的事。

2. 快樂泉源無窮無盡

回想兒時玩沙的歡樂時光、一部精彩的電影、一份美味披薩、一次浪漫約會、或是絢麗的煙火秀……即使你才15歲,腦海中已經儲存了值得回味一輩子的幸福回憶。此時此刻,你面前這台筆電簡直像是一個奇蹟,集結了50年前整間公司的功能;螢幕上精美的畫質、手指觸碰鍵盤的柔軟手感、就連磁吸式充電線被拔掉時也不會硬生生扯斷……你身邊有什麼微小卻讓人讚嘆的奇蹟,值得你心存感激?

3. 慷慨是通往快樂的捷徑

大腦的獎賞中樞在你慷慨時會更加活躍。別吝嗇,要送人精心挑選的禮物;不只在聖誕節等「必要」的時刻,平時也可以送禮。偶爾做做捐款,或是幫鄰居修剪花園。慷慨付出總能帶來共享的快樂時刻,而且慷慨是沒有上限的。

個人評價:

讀完這本書,讓我對Rick Hanson的敬佩更上一層樓。他創造了令人印象深刻且歷久不衰的感動。他溫和謙遜的談吐背後,蘊含著深具啟發性的智慧結晶。我非常推薦閱讀他的作品,相信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得難能可貴的人生體悟,學會如何主動創造並品味生命中的快樂泉源。

特別推薦《大腦幸福密碼》給以下幾種人:

我想要推薦《大腦幸福密碼》給那些總是愛和社區鄰居吵架的吝嗇鬼、以為大腦已經不會再成長的老人家、以及任何從不記錄美好回憶的所有人。

Ed的話:

閱讀此書讓我不禁聯想到SCALE法則中的「E-充分利用」概念。書中提到要善用回憶、感恩、慷慨等方式,來提升幸福感;用心體會並延長美好事物帶來的快樂,把握機會多做能讓自己開心的事。這樣的心態若運用在企業經營,便是懂得善加利用手邊資源,充分發揮每一分潛力,藉此創造更大的價值。由衷感受並珍惜生命中的美好,必能幫助我們活得更正向、更快樂。

《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The Passion Paradox

一句話總結:

《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這本書揭示了盲目追隨內心熱情的風險,教導我們如何培養熱情,從而邁向充實美好的人生。

作者介紹:

布萊德‧史托伯格(Brad Stulberg)和史提夫‧麥格尼斯(Steve Magness)合著的《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是一本深入探討熱情本質的書籍。兩位作者都是著名的運動心理學家和教練,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和學術背景。他們的研究和見解常常刊登在《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備受矚目。

重點啟發:

謹慎對待熱情,避免陷阱

熱情往往讓人忘我投入,甚至忽略其他重要的事物,例如家人、朋友和自身健康。即使是聖雄甘地這樣終其一生奉獻給人民、提倡非暴力的偉人,與兒子的關係也很糟糕。熱情意味著犧牲和痛苦,很容易導致生活失衡。如果控制不當,熱情可能讓人精疲力竭、孤立無援,甚至淪為外在認可的奴隸。有時候熱情也會慢慢消退,失去當初的樂趣,特別是把嗜好變成工作的人。

大腦將熱情視同毒癮

熱情之所以如此強大,是因為它會觸發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會推動我們追逐目標和獎賞,但隨著時間過去,我們需要越來越高的劑量才能獲得相同的滿足感。這種機制促進了人的動力,卻也與毒癮如出一轍,帶來危險。昔日聲名顯赫的安隆公司創辦人傑佛瑞.史克林,就是熱情失控的典型案例,最後鋃鐺入獄。

和諧的熱情帶來自我提升的喜悅

健康的熱情應該以自我提升為目的,享受追尋的過程,而非執著於外在回饋。這有助於保持熱情的純粹,避免走火入魔。作者稱之為「和諧的熱情」,與古希臘的幸福觀Eudaimonia不謀而合,強調持續精進自我,而非尋求即時的滿足。培養熱情應該循序漸進,隨著時間投入和專業程度的提升而逐步加深。在全情投入之前,必須審慎評估自身的能力,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

個人評價:

這本書顛覆了主流鼓吹「追隨熱情」的論調,指出熱情的另一面——痛苦和失衡。我十分認同作者的觀點,熱情固然是珍貴的天賦,卻也像把雙面刃,必須謹慎運用。尤其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更容易迷失在他人的讚美之中,偏離初衷。這本書提供了實用的洞見,教導我們如何辨識健康的熱情,避免掉入陷阱,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特別推薦《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正在尋找人生方向、容易被外界左右的年輕人。這本書能幫助他們以客觀的角度審視內心的渴望,避免盲從而陷入困境。此外,對於那些已經找到熱情卻開始失去平衡的人,這本書也能提供很好的借鏡,協助他們調整心態和作法,重拾熱情的單純喜悅。

Ed的話:

這本書所揭示的「和諧熱情」,不啻是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的最高指導原則。它強調內在驅力的重要,與SCALE架構中的Enhance(增強)不謀而合。一個由熱情驅動的團隊,自然能激發潛能,持續學習成長,以更高的能量和創意面對挑戰。相較於只追求短期利益的公司,往往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領導者若能善用這本書的智慧,營造健康的熱情文化,必能帶領企業邁向長青之路。

《選擇的弔詭》The Paradox Of Choice

一句話總結:

《選擇的弔詭》這本書點出了現代社會中,過多的選擇如何讓人感到沮喪、猶豫不決、容易後悔,並降低整體的幸福感。作者提供了一些具體的策略和建議,教你如何減輕做決定的負擔。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是斯沃斯莫爾學院的教授。他提出了一個令人驚豔的觀點:我們在50年前所追求的選擇自由,竟然成為現今不快樂的主因之一。

重點啟發:

選擇越多,決定越難

當面對琳瑯滿目的選擇時,我們往往陷入選擇困難。從1975年到2008年,超市的平均商品數從9,000種激增到47,000種以上。光是想組一套音響,在一家電器行就有650萬種組合可選!研究顯示,當學生要提前3週選擇零食時,他們常做出錯誤的假設,最後選到自己不喜歡的零食。

選擇越多,幸福感越低

在茫茫選擇中,我們很難找到最完美的選項,也無法看遍所有選擇。當比較兩雙鞋時,你可能發現它們各有優缺點。你會幻想一雙結合兩者優點的完美鞋子,但它根本不存在。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顯示,如果沒有其他雜誌可比較,消費者會自動給一本雜誌更高的價值評估。這就是「機會成本」,光是知道你必須放棄其他選擇,就會降低你的滿意度。

「夠好」就是最好

要打破選擇的恐懼,關鍵是人為地限制選擇。當你要買新跑鞋時,先列出幾個評估標準,像是需要哪些特質、顏色、價位等。然後把每雙鞋歸類成「符合」或「不符合」標準,一找到符合標準的鞋子就直接買下。史瓦茲稱這種人是「滿足者」(satisficer)。就像有好習慣的人會事先決定早餐吃什麼,你也能靠設立規則來限制自己的選擇。相信我,這會讓你快樂很多!

個人評價:

這本書深刻地改變了我看待選擇的觀點。現代人面對的選擇實在太多了,很容易陷入不斷比較、追求完美的困境。然而,花大把時間去「選」,並不保證能做出更好的決定。相反地,訂立標準、適時滿足,才能減輕選擇的壓力,活得更自在。這個觀念讓我在生活和工作上都受用無窮!

特別推薦《選擇的弔詭》給誰:

– 常在比價、選購時猶豫不決的人

– 經常為自己的決定感到後悔的人

– 面對人生重大抉擇時感到徬徨無助的人

– 想要化繁為簡、提升生活品質的人

Ed的話:

選擇的弔詭》這個概念與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 (Strategize) 不謀而合。一個好的企業策略,必須聚焦、有所取捨,將資源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而非追求面面俱到。套一句賈伯斯的名言:「把一千個念頭濃縮成一個最棒的點子,遠比汲汲營營做一千件事有意義。」身為個人,我們也應該擬定人生的策略,篩選出最關鍵的目標,全力以赴,而不是迷失在五花八門的選擇中。學會捨棄,反而能帶來自由與成長。

《政治秩序的起源》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一句話總結:

《政治秩序的起源》這本書強調,全球政治體系的歷史發展可以追溯到人類偏好血緣關係的天性。

作者介紹: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學者和作家,他的作品涵蓋了政治發展、國際關係、經濟和歷史等多個領域。他最著名的著作是《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提出了冷戰結束後自由民主將成為人類最後形態政府的觀點。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書中,福山從社會政治的角度,全面探討了國家的演變及其背後的機制。

重點啟發:

血濃於水:人天生偏袒至親

我們天生傾向於與最親近的人分享更多,這種偏好是遞減的。家人和朋友永遠比陌生人更重要,這是人的本能。隨著這些關係越來越複雜和明確,政治應運而生,而隨之而來的是治理、法律和問責制。

國家興衰:唯有與時俱進方能長治久安

國家是不斷變化的社會結構,需要不斷適應,否則就會不可避免地衰敗。中國、印度和中東的歷史表明,人民更喜歡由偏袒家庭的法律來統治。為了生存,統治者必須適應民意和政治環境。

民心所向:均貧富、重包容才能免於崩潰

歐洲的歷史表明,教會重視家庭紐帶,減少了人們反抗國家的慾望。但是,過度偏袒富人、壓榨窮人的國家最終難逃革命或衰敗的命運。包容各階層的利益,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個人評價:

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人性在政治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作者以翔實的歷史案例,闡述了社會是如何在特定背景下演變,並分析了導致它們今天如此不同的原因。這本書不僅展現了事實,更傳達了人生的智慧。它啟發我思考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以及如何推動一個更加包容、平等的社會。

特別推薦《政治秩序的起源》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對歷史和政治感興趣的人。無論你是好奇的年輕學子,還是閒暇時喜歡增長知識的退休人士,這本書都能拓寬你的視野。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人性與社會的關係,這本書絕對是必讀之作。

Ed的話:

從《政治秩序的起源》中,我們可以學到SCALE當中的Leverage(充分利用)理念。歷史告訴我們,治理者需要充分利用民意這一資源,創造一個平等包容的社會,讓每個階層都能獲得應有的權益,而不是一味壓榨人民。這一理念不僅適用於國家治理,也適用於企業經營和個人發展。唯有以開放的心態廣納百川,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在平等互利中實現共贏,企業和個人才能基業長青。

《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The Organized Mind

一句話總結:

《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這本書將教你如何適應現代資訊文化,讓你的大腦能夠有效率地工作,而不會感到筋疲力竭。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丹尼爾·列維廷(Daniel J. Levitin)是一位認知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他曾任職於麥吉爾大學心理學系,並擔任行為神經科學實驗室的主任。列維廷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注意力、記憶力、決策制定等,他的著作廣受好評,是這些領域的權威專家。

重點啟發:

大腦無法應付現代社會的複雜性

經過上萬年的演化,人類大腦已經適應了狩獵採集時代的生活。在那個年代,我們需要高度專注才能生存下來。人類的大腦進化出一次只能處理少量訊息的能力,而且會特別注意周遭環境的變化,以便躲避危險。然而,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每天都被大量訊息轟炸,不斷地做出選擇,這對我們的大腦來說是一大負擔,導致我們難以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保持環境整潔有助於頭腦清晰

想要讓大腦輕鬆一點,不妨從整理房間和辦公室開始。列維廷建議我們把每樣物品都指定一個位置,用完後就放回原處。大腦其實很擅長記憶位置,我們甚至可以訓練大腦的海馬迴區來增強這項能力。此外,大腦也喜歡將事物分門別類,所以不妨根據物品的外觀或功能來歸類。保持環境不變也有助於減輕大腦的負擔,因為任何改變都會觸發大腦的警覺機制。

清理雜念,集中注意力於單一任務

面對現代社會的訊息超載,尤其是在工作中,我們該如何因應呢?列維廷教授指出:「將整理的工作從大腦轉移到外在世界,是保持頭腦井然有序的最根本原則。」因此,把想法寫在紙上或是數位設備中,把任務排進行事曆裡,而不是全放在腦中。大腦雖然能儲存資訊,但不太擅長提取,而且常會扭曲資訊,甚至自己都沒察覺。專注做一件事,避免分心和打斷,也是工作效率的關鍵。所謂的「多工」其實並不存在,那只是在不同任務間快速切換,反而會更加疲勞,效率更低。

個人評價:

這本書提供了許多深具啟發性的觀點,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我特別喜歡作者舉的一些生活化的例子,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容易理解。書中也提到了不少實用的技巧,例如把瑣碎的物品收在雜物抽屜裡,或是應用兩分鐘法則,馬上完成只要兩分鐘以內就能做完的任務。這些建議看似簡單,卻可以為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我相信在實踐這些策略後,我能夠擁有更從容、更有效率的生活。

特別推薦《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感到現代生活步調過於快速、訊息過於龐雜的人。如果你常覺得時間不夠用,每天都在追趕進度,卻沒有真正完成什麼,不妨讀讀這本書,學習一些實用的思考和生活策略。此外,我也推薦給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等,只要你想要提升效率,這本書都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Ed的話:

列維廷教授在書中提到,我們應該把整理和安排的工作轉移到外在世界,讓大腦能夠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這個概念與S.C.A.L.E.當中的「自動化」(Automate)不謀而合。藉由建立系統和規則,把決策和執行的流程自動化,我們就能夠減少大腦的負擔。同時,整理環境、分門別類的做法,也能充分利用(Leverage)外在資源,讓大腦發揮最大效能。這些策略不僅適用於個人,對於企業經營也能帶來莫大助益。唯有讓員工的大腦免於瑣碎的干擾,才能創造出更多價值,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幸福在一起》Happy Together

一句話總結:

《幸福在一起》探討愛情和人際關係的概念,教導讀者如何建立和維持幸福、蓬勃發展的關係,以及如何專注於美好事物並以健康的方式應對不好的事情,來優化伴侶生活。

作者介紹:

《幸福在一起》的作者是兩位世界知名的心理學家Suzann Pileggi和James Pawelski,他們在愛情和人際關係領域有著豐富的研究和實踐經驗。透過這本書,他們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真知灼見,為讀者提供了建立和維持美滿關係的寶貴建議。

重點啟發:

1. 關係就像健身房的鍛鍊

作者建議,我們可以把經營關係比作在健身房的鍛鍊。一段成功的婚姻需要持續地付出努力,改善較弱的部分,並且堅持下去,就能看到成果。當你看到良好的相處模式帶來的積極效果時,你就會想要經常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模式。

2. 靈魂伴侶的概念源自古希臘

作者借鑑了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提出了他們心目中理想愛情的概念。亞里士多德認為,我們要找到一個可以共享「幸福感」(eudaimonia)的人,並且互相幫助對方在生活中茁壯成長。這種幸福感是一種祝福、好運、知足和純粹喜悅的狀態。

3. 愛是一個行動動詞

作者建議,愛是一個行動動詞,伴侶之間應該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圖,並且對外公開。當我們做出正式且公開的承諾時,我們更有可能堅持下去,因為很難食言而肥。這就是為什麼在婚禮上,新人要在眾人面前立下誓言。終身相守並非易事,但如果對方是你的亞里士多德式愛人,一切都是值得的。

個人評價:

《幸福在一起》是一本充滿智慧和實用建議的好書。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融合了古希臘哲學和現代心理學的精華,為讀者提供了一套優化伴侶關係的系統方法。我尤其欣賞作者提出的SNAP原則,強調要堅定承諾、不打折扣、立即行動、鍛鍊意志力,這對於培養良好習慣和經營美滿婚姻都有莫大助益。這本書不僅啟發了我對愛情的思考,也給了我許多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的具體策略。

特別推薦《幸福在一起》給誰:

我xiangyao 推薦《幸福在一起》給所有渴望改善伴侶關係、追尋真愛的人。無論你是已婚十年想要重新連結彼此的夫妻、正在考慮結婚的年輕人、還是希望找到理想愛情的單身者,這本書都能為你提供寶貴的洞見和指引。

Ed有話説:

《幸福在一起》中的SNAP原則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息息相關,尤其體現了「策略制定」(Strategize)和「創建」(Create)的精神。作者強調要堅定承諾、制定明確目標,這正是制定策略的關鍵。而「不打折扣、立即行動」則體現了創建的精神,鼓勵我們勇於嘗試、付諸實踐。無論是在企業還是個人層面,這些原則都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規劃人生、實現目標。此外,書中還提到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侶,共同成長、互相成就,這對於企業團隊建設和個人發展網絡都有一定啟示。總之,《幸福在一起》不僅是一本兩性關係指南,更蘊含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活學活用。

《時間的秩序》The Order Of Time

一句話總結:

《時間的秩序》透過顛覆你對時間的常見信念,闡明社會對時間的看法只是大腦的構建,而時間真正的特性比我們想像的有趣得多,從而開拓你的思維。

作者介紹:

卡洛•羅韋利(Carlo Rovelli)是一位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科普作家。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釋複雜的科學概念而聞名。羅韋利教授曾在多所知名大學任教,並發表了許多重要的研究論文。他的著作《時間的秩序》更以獨特的視角探討了時間的本質,讓讀者重新審視自己對時間的認知。

重點啟發:

時間與熱量息息相關

我們通常認為時間在各處以相同的速度流逝,但事實並非如此。時間的流逝速度取決於你所處的位置。比方說,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我,時鐘走得比住在海平面的人快。雖然差異微乎其微,但確實存在。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熱量,時間就無法存在。時間和熱量都只能向前推進,時間從過去走向未來,熱量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沒有熱量,一切都不會運動,也就不會有時間。

即使在同一地點,時間也以不同速率流逝

愛因斯坦發現,即使在同一地點,時間也不會以相同的速率流逝。物體或人的運動速度會影響他們對時間的感知。移動得越快,時間就越慢;移動得越慢,時間就越快。靜止不動的人比運動中的人感受到的時間流逝更快。這意味著你對「現在」的概念其實沒有任何意義。假設你有一個住在四光年外星球上的兄弟。當你想知道他在做什麼時,拿出望遠鏡看向他的星球,你看到的其實是四年前的情況。更奇怪的是,你永遠無法知道他此刻正在做什麼,因為他的現在與你的現在並不相同。

一切都是事件,而非事物

在物理學家看來,世界上並不存在所謂的「物體」,一切都只是以不同尺度經歷變化的過程。物理學關注的是事件、過程和發生,而非實體和物質。世界和其中的一切都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於不斷變化和生成的狀態。區分「事物」的唯一方式是它們持續的時間長短。比如說,一個吻顯然是一個事件,通常只持續幾秒鐘。而岩石則能存在幾個世紀之久。但從幾千年的尺度來看,岩石也是一個事件。它「開始」於別的東西,終有一天會再次化為塵土,或許會成為另一塊岩石或結構的一部分。

個人評價:

《時間的秩序》徹底顛覆了我對時間的認知。羅韋利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了相對論的真正含義,讓我對時間有了全新的理解。這本書引發了我對時間本質的深入思考,意識到我們習以為常的時間觀其實只是一種主觀構建。作者提出的觀點雖然有些難以理解,但卻讓人耳目一新,激發了我進一步探索時間奧秘的興趣。

特別推薦《時間的秩序》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對科學充滿好奇心的人。無論你是一個對物理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還是一個渴望拓展思維視野的中年人,這本書都能帶給你全新的啟發。如果你想挑戰自己對時間的固有認知,深入了解時間的本質,那麼這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Ed 的話:

《時間的秩序》對於個人成長和企業經營都有重要啟示。書中提到,一切都處於不斷變化之中,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這啟發我們要學會適應變化,創新求變。對個人而言,要不斷學習成長,跟上時代的步伐;對企業而言,要敢於創新,主動擁抱變革。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只有主動求變,才能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立於不敗之地。這與 SCALE 原則中的「創建(Create)」不謀而合。企業要勇於創新,打破常規,方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時間的秩序》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世界,啟發我們以更開放、更創新的心態去擁抱變化和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