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關係療癒—建立良好家庭、友誼、情感五步驟》The Relationship Cure

一句話總結:

《關係療癒》揭示了人際溝通的科學,教你如何透過理解他人需求的表達方式,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期望,來改善婚姻、工作或友誼中的各種關係。

作者介紹:

心理學家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經過四十年與人共事的經驗,提煉出一套普世的人際關係策略。他運用大量的研究成果,開出一帖簡單卻令人驚喜的良方,來解決生活中各種關係的問題。雖然不同關係中策略的運用方式有所不同,但問題的核心往往是相同的。這些極具應用價值的解決之道,將幫助你與身邊的每個人建立更好的關係。

重點啟發:

1. 理解與運用「請求」,拉近彼此的距離

向對方敞開心扉並不會拉近你們的距離,真正有效的是理解並善用「請求」(bid)。「請求」是一種試圖在情感上與他人建立聯繫的嘗試,可以是言語上的,也可以是非言語的。它可以是讚嘆美景、提出疑問,或是給予一個手勢,如眨眼或微笑。無論形式如何,其目的都是表達對聯繫的渴望。對方可以轉向、轉離或轉攻這個「請求」。研究發現,這三種回應方式代表了情感溝通和人際聯繫的基礎,可以成就或毀壞一段關係。

2. 謹慎回應他人的請求,因為人們真正的需求難以解讀

「請求」之所以如此重要,即使看似微不足道,是因為它們往往隱藏著我們真正想要的訊息。例如:妻子告訴丈夫她感到冷,可能不僅僅是在描述溫度,而是想要依偎在丈夫身邊感受親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回應所愛的人時要特別小心。當人們感到悲傷、憤怒或恐懼時,他們的「請求」可能聽起來更像是抱怨或批評。關鍵是要深入挖掘他們真正想說的話和真實感受。

3. 向他人表達需求時,要使用溫和的語言

雖然深入挖掘並以關懷的方式回應他人的「請求」很重要,但有時你也需要自己的「請求」被認可。你可以做一些事情來幫助自己被更容易理解。首先,當你試圖在生活中得到某些東西時,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至關重要。下一次當你發現自己即將抱怨或爭吵時,不妨問問自己:有哪些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其次,要學會「軟化」你的「請求」,確保自己被理解,避免事態升級。

個人評價:

在閱讀《關係療癒》之前,我就已經對高特曼的研究有所了解,很高興能透過這本書更深入地探究!這遠遠超出了典型的兩性關係建議,我認為正因如此,它一定能幫助你與最在乎的人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我強烈推薦給每一個人!

特別推薦《關係療癒》給誰:

我會推薦這本書給正在努力與彼此溝通的夫妻、想要學習如何與家人和朋友更親近的人士以及任何想要提高與他人溝通能力、建立聯繫的人。

Ed的話:

這本書所提出的概念與個人成長中的E – 增強(Enhance)最為相關。透過理解並善用「請求」,我們可以增強人際關係,提升溝通效率。同時,在表達自己需求時使用溫和的語言,也能增強我們被理解、被接納的機會。《關係療癒》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際互動的方式。只要願意花心思觀察、體會他人的需求,並以恰當的方式回應,我們就能打造更美好的人際關係,無論是在生活或工作中都能受用無窮。

《The Rebel Rules》

一句話總結:

《The Rebel Rules》告訴你如何做自己,依靠你的願景、直覺、熱情和敏捷度來掌控全局,保持創新,像新創公司一樣靈活運作你的企業,即使它早已超越了初創階段。

作者介紹:

奇普·康利(Chip Conley) 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和暢銷書作家。他創辦了 Joie de Vivre 精品酒店連鎖,並將其打造成為美國最大的獨立精品酒店集團之一。康利還曾在 TED 演講中分享他的情緒方程式理論,以及如何將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理論應用到商業中。他的另一本著作《巔峰》也探討了類似的主題。

重點啟發:

1. 打造獨特的內部語言,時時傳達你的願景

創造一套獨特的、簡單的內部語言,用來隨時傳達你的願景至關重要。這就像是一個只有你和員工之間的內部笑話,讓大家成為圈內人。例如:在迪士尼樂園,顧客被稱為「賓客」;在 Joie de Vivre,服務人員被稱為「主人」。使用能描述你願景價值的詞彙,你就能確保自己和員工是否在同一個頻道上。

2. 用經驗法則幫助每個員工像 CEO 一樣思考

你希望每個員工都能像 CEO 一樣做決策。一個好方法是使用經驗法則。例如:康利制定了一條規則,要求公司的財務和相關決策對所有員工公開透明。透明度就是激勵。運用經驗法則,幫助每個人都像你一樣有良好的直覺。

3. 用一個簡單的遊戲,教員工提供卓越的客戶服務

客戶服務是你業務中最重要的領域,因為在這裡你能與人建立聯繫。一個讓員工學會提供出色服務的簡單方法是,讓他們舉例說明自己曾獲得超乎尋常服務的經歷,以及是什麼讓那次經歷如此特別。通過這些例子,員工可以直接模仿那些行為,努力提供同樣水準的服務,讓顧客也感到同樣的特別。

個人評價:

我非常認同《The Rebel Rules》和奇普·康利的觀點。我們真的不需要更多循規蹈矩、努力融入的人。我們需要那些「不合群」的人,按照自己的價值觀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經營企業,因為這才是長久之計。這絕對是最棒的商業書之一!

特別推薦《The Rebel Rules》給誰:

那些雄心勃勃想要成功創辦連鎖酒店或餐廳的年輕人、那些看到員工因官僚作風而痛苦掙扎的企業經理以及所有從事客戶服務工作的人。

Ed 的話:

《The Rebel Rules》中的概念與「創建」(Create)最為相關。奇普·康利鼓勵企業家要勇於創新、打破常規,創造出與眾不同的產品、服務和企業文化。他提倡要發揮創造力,用新的方式思考問題,而不是墨守成規。對於企業經營者和個人成長而言,這種創新精神至關重要。唯有不斷創新,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實現長遠發展。康利的觀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視角,啟發我們以創新的思維來經營企業、實現自我成長。

《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一句話總結:

《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這本書教你如何從閱讀中獲得更多收穫,讓你了解經典文學的基礎知識,以及作者如何在作品中運用模式、主題、記憶和象徵來傳達他們的訊息。

作者介紹:

托馬斯・C・福斯特(Thomas C. Foster)是一位英語教授,他運用許多經典書籍中的例子,向讀者展示如何解讀所閱讀的內容,發掘故事背後隱藏的深層意義。這本書不僅能讓閱讀變得更有趣、更令人滿足,你還能以更專業的方式運用所學到的知識。

重點啟發:

1. 尋找故事中的探險結構

許多小說中都運用了探險結構,這也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元素。探險結構通常包含五個要素:探險者、目的地、探險理由、挑戰和意外啟示。即使是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瑣事,也能套用這個結構。當你開始留意並在書中和生活中尋找探險結構,就能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2. 發掘書中的互文性

沒有一本書是百分之百原創的,所有的文本都是相互依存的。這種現象被稱為「互文性」,而這其實是件好事!當相同的概念一再出現時,它們就會變成象徵。你可以依賴對這些象徵的正確詮釋,因為相同的象徵通常代表相同的概念。

3. 提出普世的問題

在閱讀時,試著問自己:「這個事件背後的普世訊息是什麼?」這樣你就能發現一些象徵和存在已久的重要概念。多閲讀經典書籍也有助於培養這項技能,因為大多數我們現在使用的象徵都源自於此。

個人評價:

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它讓我對閱讀有了全新的認識。作者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和例子,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所閱讀的內容。這本書不僅令人眼界大開,而且寫作風格也非常風趣幽默,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特別推薦《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喜歡閱讀的人,無論你是在英語課上苦苦掙扎的青少年,還是想從工作閱讀中獲得更多收穫的上班族,或是曾多次重讀最愛書籍的任何人。這本書絕對能幫你更上層樓!

Ed的話:

閱讀是個人成長和終身學習的關鍵。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用的策略(Strategy),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吸收書中的精華。透過創新(Create)的閱讀方式,我們可以自動化(Automate)地發掘隱藏在字裡行間的深層意義,充分利用(Leverage)每一次的閱讀機會。藉由不斷增強(Enhance)我們的閱讀技巧,必能在工作和生活中獲得更多助益。閱讀是一趟奇妙的心靈之旅,讓我們一起向大師學習,提升自我,綻放潛能!

《標竿人生》The Purpose Driven Life

一句話總結:

《標竿人生》是基督教牧師華理克對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人生目的是什麼?」這個燃眉之急的答案。他解釋了上帝賦予你生命的五個目的,以及如何透過40天的心靈之旅去領悟並活出每一個目的。

作者介紹:

華理克(Rick Warren)是美國著名的基督教牧師、作家和演說家。他是加州桑尼維爾「標竿教會」的主任牧師,該教會是美國最大的教會之一。華理克牧師以其充滿熱情和智慧的講道而聞名,他的著作《標竿人生》更是風靡全球,已經售出超過3000萬本,被翻譯成85種語言。

重點啟發:

1. 讓上帝進入你的生命,你就能發現人生的目的

你之所以存在,並非偶然,而是因為上帝有意創造了你。祂賦予你獨特的天賦、經歷和人際關係,好讓你能以獨特的方式事奉祂。每當你覺得人生毫無意義時,只要記得這一點,就能重新找到方向和力量。

2. 以建立他人的信心為己任,但要提防嫉妒之心

上帝希望你成為祂的代言人,在生活中傳揚祂的福音,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紛爭。不過,你要小心嫉妒的陷阱。嫉妒會讓你只盯著自己沒有的,而看不見上帝要你去成就的使命。正如所羅門王所言:「我見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和各樣的勤勞,都是人和人彼此嫉妒的結果。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3. 讓聖靈引導,堅定不移,活出基督的樣式

耶穌基督是我們效法的最佳典範。祂謙卑、慈愛、無私,為了他人的益處,敢於挑戰權威。你要如何活出基督的樣式呢?關鍵是要留意聖靈的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愛與正義。同時,你要下定決心,培養好習慣,改掉壞毛病。只要持之以恆,你每天都能更像耶穌一點。

個人評價:

《標竿人生》是一本發人深省的書。在這個價值觀混亂的時代,作者提醒我們要以永恆的眼光看待生命的意義。雖然我對某些神學觀點可能有不同看法,但我十分認同作者所倡導的基督精神 ─ 以愛心和智慧服事他人、改變世界。這本書不僅僅適合基督徒,對於任何渴望找到人生方向的現代人而言,都是一帖清醒劑。

特別推薦《標竿人生》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以下幾種人:一、那些對基督信仰好奇的人,這本書能幫助你理解基督徒的世界觀;二、那些想在信仰中尋找人生意義的人,這本書能為你指引方向;三、所有曾經問過「我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的人,這本書或許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Ed的話:

從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角度來看,《標竿人生》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人生目標的框架。作者提出的五個人生目的,其實就是一份全面的人生策略藍圖。它提醒我們,在制定人生策略時,不能只盯著世俗的成就,更要從永恆的視角來思考生命的價值。只有把「服事上帝、服事他人」擺在首位,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人生方向,並且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

《創勝心態》The Psychology Of Winning

一句話總結︰

《創勝心態》一書教導我們贏家與眾不同的 10 種特質,這些特質幫助他們在生活的各個面向中獲勝︰個人、事業和心靈。

作者介紹︰

《創勝心態》一書最初由丹尼斯.魏特利(Denis Waitley)於 1978 年以有聲節目的形式發表,至今已觸及超過一億人。魏特利撰寫了 15 多本書,然而他所提出的贏家 10 大特質至今仍然非常突出。

重點啟發︰

1. 成為贏家是一種生活方式

獲勝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贏家並非總是成功,但他們積極正面的態度和心態,最終讓他們脫穎而出。成為贏家就是養成獲勝的習慣和正面的思維模式,這不僅有助於自己,也能激勵身邊的人。

2. 輸家讓事情發生,贏家創造事情

「我想我就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吧。」你是否常常這麼說或聽到朋友這麼說?這句話就像是簽署了一份同意書,將掌控自己人生的權力交給別人。輸家總是靜觀其變,而贏家則是主動出擊、積極創造。贏家堅信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宰,別讓自己淪為人生的旁觀者。

3. 贏家贏遍人生每個面向

成為贏家最棒的地方就是︰你無所不贏。獲勝會在贏家的整個人生中引起漣漪效應。他們在家庭、工作、嗜好、信仰等各方面都能獲勝。這部分是因為贏家會創造其他贏家,總是擁有一個充滿贏家的團隊。贏家不會沉溺於過去的錯誤,而是從中學習並繼續前進。

個人評價︰

《創勝心態》是一本充滿正面力量的書,書中提到的觀念讓我獲得許多啟發。作者提出的 10 大贏家特質切中要害,每一項都值得我們學習。這本書不僅幫助我建立積極正面的心態,更教導我如何主動創造、掌握自己的人生,在生活的各個面向成為真正的贏家。

特別推薦《創勝心態》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覺得自己總是人生的輸家或旁觀者的人。這本書能幫助你建立獲勝者的思維模式,主動出擊、積極面對人生,在各方面都成為真正的贏家。

Ed的話︰

《創勝心態》中的觀念與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 (Strategize) 環環相扣。企業若能將「創勝心態」納入經營策略,培養員工成為積極正面、勇於創新的贏家,必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而個人在事業和生活中若也能時時以「創勝心態」來檢視自我,主動出擊、掌握人生,定能在各方面都獲得勝利的果實。這本書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啟發我們以贏家的高度思考人生,擁抱成功。

《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

一句話總結: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1940年的經典著作,教導你如何成為一個更主動的讀者,有意識地練習閱讀的各個階段,以最大化從書中獲得的價值。

作者介紹: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是莫提默·J·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他是一位著名的美國哲學家、作家和教育家。艾德勒曾在多所知名大學任教,如哥倫比亞大學和芝加哥大學,也曾在《大英百科全書》等教育機構工作,並創立了自己的哲學研究所。艾德勒致力於讓哲學知識更加平易近人,在2001年以98歲半高齡辭世時,留下了大量的著作。

重點啟發:

1. 審視式閱讀 – 判斷書籍是否值得細讀

我們常常為了工作或學習,必須閱讀許多非文學類的書籍。艾德勒建議我們可以先進行「審視式閱讀」,快速瀏覽書籍的關鍵部分,包括書名、目錄、索引、內容簡介等,以判斷這本書是否值得花時間細讀。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篩選出真正需要閱讀的書籍,節省不必要的時間。

2. 分析式閱讀 – 深入理解書籍的精髓

當我們決定要細讀一本書時,就可以進行「分析式閱讀」。這個階段需要動用做筆記、畫重點、總結等工具,並且仔細思考書中的內容。我們應該先釐清作者寫作此書的主要目的,然後梳理出全書的主題脈絡,並用心智圖等方式分析各個章節之間的關聯。透過系統化的分析,我們才能真正掌握書籍的精髓。

3. 批判式閱讀 – 質疑書籍的意義與邏輯

就算我們精心挑選書籍並且深入理解內容,如果書中的邏輯有問題,或者對我們而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那麼閱讀就失去了價值。因此,艾德勒強調在閱讀後應該要進行「批判式閱讀」,質疑書籍的邏輯是否合理,是否有矛盾或不完整的論點。同時,我們也要思考這本書對自己的人生是否有啟發意義。唯有抱持客觀、理性的態度審視書籍,閱讀才能真正帶來成長。

個人評價: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寶典,它改變了我對閱讀的看法。過去我總是覺得閱讀很花時間,常常讀了很多書卻留不下什麼。但艾德勒的方法讓我學會如何選書、如何吸收書中的精華,並且進一步反思書籍帶給我的意義。現在的我能更有效率地閱讀,也能真正從書中汲取知識和智慧,對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特別推薦《如何閱讀一本書》給以下幾種人:

1. 正在求學的學生,尤其是需要閱讀大量課外書籍的人。這本書能幫你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習成效。

2. 經常需要吸收新知的上班族。現代社會變化快速,持續學習是維持競爭力的不二法門。這本書教你如何快速找到對工作有幫助的資訊,加速成長。

3. 喜歡閱讀卻常常覺得讀不完的人。如果你的書櫃總是堆滿還沒讀完的書,不妨試試艾德勒的方法,讓閱讀變得更有效率,找回樂趣。

Ed的話: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閱讀策略,其實也能運用在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上。就像艾德勒所說的審視式閱讀,我們在制定策略(Strategize)時,也需要先快速掃描內外部環境,判斷什麼是對企業或自己最重要的。接下來就是分析式閱讀的階段,深入探究問題的本質,並且發揮創意(Create),提出解決方案。當執行方案時,可以思考如何利用科技自動化(Automate)流程,充分利用(Leverage)資源,以提高效率。最後,我們還要進行批判式閱讀,客觀檢視策略的成效,並且持續尋求突破,增強(Enhance)自己的實力。

由此可見,閱讀與實踐是相輔相成的。唯有将兩者結合,讓從書中學到的知識內化為自身的能力,我們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保持領先,創造無限可能。

《銷售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Selling

一句話總結:

《銷售心理學》這本書激勵你努力塑造自我形象,並改善與客戶的互動關係,從而達成更多交易。

作者介紹:

布萊恩·崔西(Brian Tracy)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銷售員之一。他撰寫了許多暢銷書,包括《時間管理:先吃掉那隻青蛙》和《征服自己》等。在《銷售心理學》一書中,他將帶領讀者了解如何擊敗競爭對手,在銷售領域獲得豐厚利潤的所有必備知識。

重點啟發:

1. 釋放潛意識的力量,邁向成功之路

我們都會列待辦事項清單,這看似平凡無奇的日常習慣,其實是激勵銷售人員的有力工具。待辦清單為潛意識建立了一個運作框架,而潛意識在銷售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列出清單時,要寫下達成每個目標的原因,清單越長,潛意識獲得的動力就越大。當面對銷售的種種困難時,目標背後的理由越多,銷售員就越能迎難而上、堅持不懈。

2. 向熱情、積極的人學習,充實自我

優秀的人永不停止學習,他們渴望發掘更好的工作方法。銷售工作尤其需要不斷充實自我。你可以從每天學習一件新事物開始,並付諸實踐。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銷售領域或利基市場,努力精進相關技能。此外,要留意周遭人的態度對自己的影響。多與積極上進的人相處,向他們請教、吸取建議,並運用到工作中。

3. 提問題,掌握客戶需求,創造更多銷售機會

優秀的銷售員會專注於客戶能從產品中獲得的利益,而非只顧著介紹產品規格。透過提問,了解客戶的目標、痛點和需求,再據此調整銷售策略,就能輕鬆贏得更多訂單。問題要問得巧妙、得體,才能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掌握這個訣竅,業績自然水漲船高。

個人評價:

我覺得《銷售心理學》是一本振奮人心的好書,布萊恩·崔西一如既往地精彩。儘管書中某些策略和案例可能稍顯過時,但其背後的原理在現今仍然適用,尤其有些原則更是歷久彌新、永不過時的寶貴指引。

特別推薦《銷售心理學》給誰:

我想將本書推薦給正在銷售工作中苦苦掙扎的業務員、自信心不足的年輕人以及任何想要在談判中更上一層樓的人。

Ed的話:

《銷售心理學》中的概念與SCALE法則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最為相關。透過制定清晰的銷售策略,包括:設定目標、了解客戶需求等,銷售人員能更有方向地投入工作,提升業績。此外,本書也提到要不斷學習、尋求良師益友,這與SCALE中的「增強」(Enhance)理念不謀而合。透過自我增強,銷售人員能掌握新知、提升技能,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餘、得心應手。

《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

一句話總結:

《致富心態》這本書深入探討了金錢在經濟中的流動方式,以及個人偏見和情緒因素如何在我們的財務決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教導我們如何在理財方面更理性思考並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作者介紹:

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是一位知名的財經作家和投資專家,他的文章經常出現在《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等著名財經媒體上。豪瑟擁有豐富的投資經驗和獨到的財經見解,他的作品深受讀者喜愛,幫助無數人改善了他們的財務狀況。

重點啟發:

1. 貪婪是理財的大忌

貪婪是許多人在理財過程中容易犯的錯誤。就像書中提到的股票交易員Jesse Livermore,在1929年股市崩盤前大賺了一筆,卻因貪婪而在之後的交易中輸得一乾二淨,最終自殺身亡。這告訴我們,當你已經達到理財目標時,要學會知足和保持謙遜,而不是不斷追求更多,因為那可能會讓你失去一切。

2. 嫉妒會蒙蔽你的理財判斷力

許多人在理財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將自己與他人比較,產生嫉妒心理。書中前麥肯錫公司CEO Rajat Gupta就是一個例子,儘管他已經擁有上億美元的淨資產,卻還是嫉妒沃倫·巴菲特的財富,最終因內線交易入獄。由此可見,在理財決策時,我們一定要排除嫉妒等負面情緒的干擾,保持理性客觀的判斷力。

3. 早期的金錢經歷會影響日後的理財觀念

我們成長的年代和經歷過的經濟環境,會深深影響我們日後的理財觀念和決策。例如:經歷過高通膨的人可能不太青睞債券投資;而經歷過經濟動盪的人則可能持相反看法。因此,我們要審視自己的成長背景和偏見,虛心接受新觀點和建設性批評,才能做出客觀、明智的理財決定。

個人評價:

讀完這本書,我深刻體會到理財不僅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正確的心態。很多人在理財過程中會被貪婪、嫉妒等情緒沖昏頭,做出錯誤的決定。這本書提醒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理性,審視自己的偏見,並根據客觀事實和分析做決策。這對我以後的理財之路會有很大幫助。

特別推薦《致富心態》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想要改善財務狀況,卻又常常做出錯誤理財決定的人。無論你是20多歲剛開始理財,還是40多歲的生活教練,這本書都能幫你建立正確的理財心態,擺脫偏見和情緒的干擾,走上通往財務自由的康莊大道。

Ed的話:

《致富心態》這本書讓我體悟到,理財和企業經營、個人成長有許多相通之處。例如:書中提到要審視自己的偏見,虛心接受新觀點,這與企業經營中的自我增強(Enhance)不謀而合。唯有不斷審視自身,汲取新知,企業和個人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此外,書中強調要根據客觀事實做決策,排除情緒干擾,這對於企業制定策略(Strategize)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基於市場實際情況和數據分析制定策略,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總的來說,這本書跳脫了單純的理財建議,從心理學和決策科學的角度,啟發我們在理財、工作和生活中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相信它能為廣大讀者帶來全新的啟迪和視角。

《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How To Raise An Adult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的核心主旨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父母應該讓孩子獨立自主地成長,而不是過度保護和干預。

作者介紹:

這本書的作者是茱莉‧利斯考夫‧約翰森(Julie Lythcott-Haims),她曾任史丹佛大學的院長,擁有豐富的教育和育兒經驗。透過這本書,她分享了許多寶貴的育兒建議和洞見。

從這本書中獲得的三大重要啟發:

1. 避免成為「直升機父母」

有些父母總是像直升機一樣,時刻盤旋在孩子上空,過度關注和干預孩子的生活。他們為孩子安排好一切,解決孩子遇到的所有問題,讓孩子在「幸福的泡泡」中長大。但是,這樣的教養方式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和獨立。孩子需要自己面對挑戰,學會解決問題,建立自信和抗壓能力。父母應該適時放手,給孩子更多自主空間。

2. 玩耍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品

自由、不受干擾的玩耍時間對孩子的身心發展至關重要。在玩耍中,孩子可以探索世界,測試各種假設,發展創造力和社交能力。父母不應該過度干預孩子的遊戲,而應該營造一個安全、開放的環境,讓孩子盡情玩耍。當然,玩耍也要有適度的限制,不能讓孩子整天無所事事。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在玩耍之餘,也要學習、閱讀、鍛鍊技能。

3. 讓孩子承擔責任和後果

在現實世界中,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父母應該讓孩子從小學會承擔責任,體驗行為的後果。當孩子做錯事時,不要包庇或替他們收拾殘局,而要讓他們自己承擔後果,吸取教訓。當孩子表現出色時,要給予鼓勵和獎勵。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學會照顧自己,逐步建立獨立生活的能力。

個人評價:

我非常認同作者的觀點。過度保護和溺愛,只會養出不能獨當一面的「巨嬰」。相反地,給予孩子適度的自由和責任,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學會自我管理、解決問題、面對挫折,才能培養出一個身心健康、獨立自主的成年人。

特別推薦《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給誰:

我想要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正在努力學習育兒技巧的年輕父母、希望為孩子創造最好生活的單親媽媽、以及在孤兒院工作、致力於給孩子最好教養的工作人員。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用的育兒策略和建議,值得大家參考和實踐。

Ed有話説:

最後,我想結合企業經營中的SCALE原則,提出一些不同的觀點。就像企業要制定長遠策略(Strategize)一樣,父母也要為孩子的成長制定長期規劃,設定明確的教養目標和原則。同時,父母要不斷創新(Create)教養方式,根據孩子的個性和需求,因材施教,激發他們的潛力。此外,適度利用(Leverage)外部資源和支持系統,如學校、社區、親友等,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總之,父母要像經營企業一樣,以智慧和愛心,悉心呵護、引導每一個獨特的孩子,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一個負責任、有能力、有愛心的大人。

《一枝鉛筆的承諾》The Promise Of A Pencil

一句話總結:

《一枝鉛筆的承諾》敘述了亞當.博朗如何從一個平凡的大學生,搖身一變成為創辦「Pencils of Promise」慈善組織的傳奇人物,為全世界有需要的孩子們建造了數百所學校。

作者介紹:

亞當.博朗(Adam Braun)出身優渥,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大學生。他曾在貝恩顧問公司工作,但最後決定拋開社會對他的期望,創立自己的慈善組織,開創了意義非凡且成功的人生。他的組織「Pencils of Promise」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慈善機構之一,已在全球建造了超過 300 所學校,幫助超過 35,000 名原本無法接受教育的兒童上學。

重點啟發:

聽從內心的聲音

我們常常不夠相信自己的直覺。但事實上,直覺是我們最強大的顧問,它比我們自己更早知道什麼對自己是好的。亞當在創立「鉛筆的希望」時,也是聽從內心的聲音,毅然決然地辭去顧問的工作,全心投入慈善事業。

展現自信,即使你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在追尋夢想的路上,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讓你在困難的時候不輕易放棄,即使有時會犯錯,但唯有自信,才能讓你度過風雨,抵達彩虹的另一端。亞當在尼泊爾遇到示威抗議時,也是靠著自信大方地與示威者打招呼並離開,化解了一場危機。

別怕犯錯,而是要從錯誤中學習

我們花了太多時間試圖避免犯錯,但犯錯其實是不可避免的。與其執著於不犯任何錯誤,倒不如把焦點放在從犯下的錯誤中學到最多。當你犯了一個錯,馬上投入修正錯誤,向客戶道歉並設法避免再犯,如此一來,你在各方面都能快速進步。

個人評價:

這本書讓我深受啟發。亞當勇於追尋自己的夢想,用一支鉛筆改變了無數孩子的生命,令人十分敬佩。書中分享的人生智慧也非常實用,鼓勵我們要多聽從內心的聲音,勇敢面對挑戰,並從錯誤中學習成長。這是一本充滿正能量與溫暖的書,絕對值得一讀。

特別推薦《一枝鉛筆的承諾》給誰:

那些想要追尋夢想,卻又害怕失敗的人。這本書能給你勇氣與智慧,鼓勵你勇敢跨出舒適圈,開創不平凡的人生。也推薦給那些想要為世界貢獻一己之力的人,這本書展現了一個默默行善的平凡人,如何用一己之力改變世界。

Ed的話:

亞當的慈善事業可以和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 (Strategize) 連結。他先是找到了自己的使命與願景,再針對性地制定策略,成立慈善組織幫助有需要的孩子們。這啟發我們在經營企業或追求個人成長時,也要先確立明確的目標,再謹慎地制定實現目標的策略與計畫。唯有把「心」放在對的地方,才能在追尋夢想的路上走得長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