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全新銷售》To Sell Is Human

一句話總結:

《全新銷售》這本書點出了不論你的工作為何,「銷售」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揭示了 21 世紀成功銷售員的面貌,提供實用的觀念,幫助你以更誠實、自然、可持續的方式說服他人。

作者介紹:

丹尼爾·平克(Daniel Pink)是一位傑出的作家,2009 年出版的《驅動力》一書,深入剖析了工作動機的核心要素,他提出的「自主、精通、目的」架構影響深遠。而他的最新力作《全新銷售》則闡述了「銷售」如何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以及如何以可持續又誠實的方式做好銷售工作,而非淪為上個世紀那種咄咄逼人的上門推銷員。

重點啟發:

1. 工作中無所不在的「非銷售性銷售」

不管你是否意識到,其實工作中有將近一半的時間,我們都在從事「非銷售性銷售」,也就是設法感動、說服他人。舉例來說,游說同事幫你一起完成專案、說服他人採納你的點子、影響團隊擁抱特定策略,這些都是非銷售性銷售的例子。即使是在醫療、教育等看似與銷售無關的領域,醫生仍須說服病患改變有礙健康的習慣,老師也要激勵學生投入學習。所以,不論你的工作為何,你都是一位銷售員!

2. 誠信是新的銷售利器

過去我們會對「銷售」有負面印象,將之與狡猾、不誠實畫上等號,原因在於銷售人員常利用「資訊不對等」佔消費者便宜。然而,隨著網路普及,消費者只要動動手指,就能查到所有相關資訊,包括其他消費者的使用心得、產品規格、平均市價等。在這個資訊唾手可得的時代,銷售的唯一之道就是誠實以對、公開透明。銷售不再是壟斷資訊、吝於分享,而是一種服務,幫助消費者在汗牛充棟的資訊中找到方向,充分瞭解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3. 用「yes, and…」打造良性互動

即興喜劇有個祕訣,就是演員們永遠以「yes, and…」回應夥伴,而非「no」或「yes, but…」。這是為了維持觀眾的好心情,讓他們始終保持樂觀、不致洩氣。其實面對顧客時也是如此,若讓對方覺得被冒犯或輕視,就很難成交。每次表達不同意見,都等於宣示自己比對方聰明,所以與其說「不」或「但是」,不如附和對方的想法,再加以補充、改進,把對話推向更好的方向。如此一來,就能同時兼顧不同觀點,讓談話氣氛保持良性、互動順暢。

個人評價:

這本書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說明了銷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學習銷售,同時避免落入老派的銷售陷阱。在這個嘈雜紛亂的時代,不論從事什麼工作,你都需要一個響亮、清晰、與眾不同的聲音才能脫穎而出。《全新銷售》彷彿是一副全新的眼鏡,讓你重新審視這個世界,並學會如何更從容地在其中穿梭。

特別推薦《全新銷售》給誰:

正在就讀大學的研究助理,她/他可能認為銷售與自己的工作不太相關、老派車商,過去五年業績直直落、總是告訴別人「你錯了」的人。

Ed 的話:

《全新銷售》提醒我們,現代的銷售其實就是在「感動他人 (moving others)」。無論是說服客戶購買產品、爭取團隊支持專案、或是影響他人採取行動,說到底都是一種「銷售」。而誠信正直的態度、提供價值的服務導向,正是現代銷售致勝的關鍵。這個觀念與企業界講求的策略制定 (Strategize) 不謀而合。唯有以客戶的真正需求為依歸,以誠信服務贏得信任,才能擬定出真正有利企業長期發展的銷售策略。此外,書中提到要學會說「yes, and…」,除了有助於打造良好互動,更能刺激創意的激盪。在腦力激盪或團隊討論時,若能以開放、正向的態度接納他人的想法,再予以補充、延伸,往往能迸發出更多創新的火花,激發團隊的創造力 (Create)。由此可見,這本書點出的銷售新思維,不僅能為企業注入新動能,更能幫助我們在職涯和人生的道路上,贏得更多共鳴與支持,走得更長遠。

《泰坦:老約翰·D·洛克菲勒的生活》Titan

一句話總結:

《泰坦:老約翰·D·洛克菲勒的生活》透過分享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從卑微的出身到驚人成就的人生故事,激勵你持續努力實現自己的商業目標。

作者介紹:

羅恩·切爾諾夫(Ron Chernow)是一位知名的傳記作家,他的作品涵蓋了美國歷史上許多重要人物,包括:亞歷山大·漢彌爾頓、喬治·華盛頓等。《泰坦:老約翰·D·洛克菲勒的生活》是他的又一力作,深入探討了這位石油大亨傳奇的一生。切爾諾夫以其細膩入微的筆觸和扣人心弦的敘事風格而聞名,這本書也不例外,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感受到洛克菲勒的人生歷程。

重點啟發:

1. 逆境中的奮鬥

洛克菲勒的父親是一個騙子和重婚者,給他的童年帶來了不少困難。然而,洛克菲勒並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在逆境中磨練出了堅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這啟發我們,即使面對再大的困難,只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終會迎來成功的曙光。

2. 商業帝國的崛起

洛克菲勒創建了標準石油公司,並通過一系列的併購和擴張,迅速壟斷了美國的石油煉製行業。他的商業智慧和策略眼光,讓他在短短幾年內就成為了美國首富。這告訴我們,要想在商界取得成功,就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敢的決策力,抓住每一個機會,不斷開拓新的局面。

3. 慈善事業的延續

即使在標準石油公司被拆分後,洛克菲勒也沒有停下腳步,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慈善事業中。他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會,致力於改善全球的公共衛生和醫學教育。這啟發我們,真正的成功不僅僅是個人的財富和地位,更重要的是能夠回饋社會,為他人創造價值。

個人評價:

《泰坦:老約翰·D·洛克菲勒的生活》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傳記作品。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洛克菲勒的人生歷程,讓讀者深入了解這位傳奇人物的內心世界。洛克菲勒的故事充滿了激勵和啟發,他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不懈的努力和堅定的信念之上。這本書不僅讓我對洛克菲勒這個人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給了我很多人生和事業上的啟示。我相信每一個讀者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得屬於自己的收穫和感悟。

特別推薦《泰坦:老約翰·D·洛克菲勒的生活》給誰:

1. 有創業夢想的年輕人:洛克菲勒的創業故事充滿了挑戰和機遇,他的經歷能夠給創業者很多寶貴的啟示和鼓舞。

2. 對美國歷史感興趣的讀者:這本書不僅講述了洛克菲勒的個人奮鬥史,也展現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社會的變遷和發展,是了解那個時代的一個絕佳視角。

3. 追求自我提升的人:洛克菲勒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觀,如:勤奮、誠信、慈善等,對於個人的成長和提升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

Ed的話:

洛克菲勒的故事與SCALE模型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高度相關。他在創建和經營標準石油公司的過程中,展現了非凡的戰略眼光和決策能力。他敏銳地洞察到了石油行業的巨大潛力,並通過一系列策略性的併購和佈局,迅速在行業內建立了壟斷地位。同時,他也非常重視企業的長遠發展,在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也注重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

洛克菲勒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建立在縝密的戰略思考和精準的策略執行之上。這對於今天的企業家和管理者來說,依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唯有不斷進行戰略創新和優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洛克菲勒的人生歷程,給了我們一個絕佳的範本和借鑒。

《設計你的小習慣》Tiny Habits

一句話總結:

《設計你的小習慣》這本書主張透過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一些小小的改變,就能釋放習慣的巨大潛力,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美好。

作者介紹:

BJ.福格(B.J. Fogg)是史丹佛大學的行為科學家,他研究人們如何透過小小的改變培養持久的好習慣。他的研究成果不僅發表在權威期刊上,更受到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重點啟發:

1.尷尬的小事是成功的秘訣

想要達成遠大目標,就必須從小小的改變做起。即使一開始感到不好意思,但只有持之以恆地養成習慣,才能產生真正的改變。就像作者建議的在上完廁所後做兩下伏地挺身,雖然一開始感覺很怪,但久而久之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別靠意志力,要靠習慣的力量

我們總是高估意志力的作用,以為只要下定決心就能改變一切。但事實上,單靠一時的興致是撐不了多久的。真正能讓我們長期成長的,是日復一日的習慣。就像存錢一樣,與其幻想一夜致富,不如每天少花一點,時間久了自然能累積可觀的財富。

3.善用生活中的提示來養成習慣

想要快速建立新習慣,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它與原本的日常行為結合。比方說在刷牙後順便伸展一下身體,在吃飯前先喝一杯水等等。只要善用這些已經存在的「提示」,新習慣很快就能成形並內化為自動化行為。

個人評價:

這本書提供了非常實用的建議,教導我們如何透過一些微小的改變來優化生活。作者以親身經驗作為例證,加上簡潔有力的文筆,讓整本書讀起來輕鬆愉快卻又發人深省。我從書中學到,關鍵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不要好高騖遠,而是腳踏實地地前進。

特別推薦《設計你的小習慣》給誰:

那些總是下定決心卻又半途而廢的人。這本書能幫助你找到真正有效又能長久堅持的方法,讓你一步步地朝夢想邁進。

Ed的話:

《設計你的小習慣》這本書所倡導的概念,與 SCALE 當中的 A – 自動化(Automate)不謀而合。當我們透過小小的改變來建立習慣,久而久之它就會成為一種自動化的行為模式。而且從小處著手也符合漸進原則,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達成了原本以為遙不可及的目標。套用書中的比喻,就像是雪球從山頂開始滾動,只要方向正確,最終就能累積驚人的能量。對於想要在生活或工作上不斷精進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了最切實可行的方略。

《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Time And How To Spend It

一句話總結:

《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這本書帶領讀者如何更有效率地運用工作之餘的時間,而非只專注於工作時數的增加,藉此提升生產力。

作者介紹:

詹姆斯・沃曼(James Wallman)是一位生活方式趨勢專家和暢銷書作家。他的著作《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提出了一個常被忽視的觀點:與其在辦公室裡埋頭苦幹,不如花點心思選擇更健康的休閒活動,如此更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重點啟發:

1.把握空檔,精心規劃

想要更快樂、更有生產力,關鍵在於善用工作之外的時間。研究顯示,快樂更多來自於美好的體驗,而非其他。積極的經歷帶來生活的歡愉,進而讓你在事業上更加成功。簡而言之,好好玩樂,才能贏在起跑點!

2.走向戶外,親近大自然

九零年代的研究發現,在森林中漫步遠勝跑步機,能顯著改善情緒、血壓和皮質醇水平,還能減輕疲勞、緊張和憤怒。應用程式的數據也證實,人們在大自然中,尤其是靠近水域時,心情最愉悅。放下手機,走向戶外,科學證明如此能讓你效率更高。

3.活在當下,找到心流

所謂「心流」,就是全然投入當下的狀態。研究顯示,在閒暇時光中,體驗心流的那些時刻,往往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候。找出能讓你進入心流的活動吧!它們通常需要你的全部能力,給你適度的挑戰,讓你全神貫注。當你結束後,身心雖然疲憊,卻也因努力付出而感到欣喜。

個人評價:

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教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書,沒想到作者從閒暇時光的運用切入,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這些精闢的見解,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空閒時間,深受啟發!

特別推薦《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給誰:

我特別推薦給那些因為害怕錯過而癱瘓的年輕人、認為休息是浪費時間的企業主管以及任何想要活得更快樂的人。

Ed的話:

S – 策略制定 (Strategize):書中提到要精心規劃閒暇時光,這與企業擬定策略如出一轍。唯有事先謹慎思考、周詳部署,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亮眼的表現。把握空檔,為自己製造美好回憶,就像企業要為顧客創造難忘的體驗一樣,都需要用心策劃。閒暇與工作看似涇渭分明,但規劃的思維卻是相通的。個人成長和企業經營,說到底都需要高瞻遠矚、未雨綢繆,這樣才能在人生的長跑中笑到最後。

《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Through The Language Glass

一句話總結:

《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揭示了語言如何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現實的認知,以及自然、文化和語言在整個歷史中如何相互交織。

作者介紹:

蓋伊.多徹(Guy Deutscher)是一位以色列語言學家,他的一生致力於批判性地研究人類語言的起源。語言理論主要有兩大陣營:主張語言的演變主要是由於我們的解剖結構改變(例如:我們的眼睛更善於辨認顏色)的天賦論者,以及認為語言是社會環境反映的文化論者。在蓋伊的這本書之前,你的觀點主要是選邊站的問題。但現在,還有第三種選擇:兩者都對,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理論。經過研究許多偉大語言學家的著作後,蓋伊.多徹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結論,關於語言如何真正塑造我們對世界的感知。

重點啟發:

1.語言的複雜性反映社會結構

透過語言的語法複雜性,你可以估計一個社會的緊密程度。總的來說,一個社會越複雜,其單詞和語法結構就變得越簡單。這是因為隨著社會變大,陌生人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多,人們經常必須在對彼此了解不多的情況下傳遞信息。更多的詞彙、特定的短語、方言和口音就是這種情況的結果,以便更容易透過有針對性的詞彙來建立語境。

2.語言規則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

語言規則不僅影響我們傳遞信息的難易程度,也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因為它們改變了我們說話時必須遵守的要求。例如:在英語中說「下雨了」是很正常的,但在希伯來語中,沒有「下雨」這個動詞。他們只說相當於「雨落下」的話。同樣地,溫哥華島上古老的努特卡部落無法說「石頭掉下來」,而是用一個動詞來表達,說「它石頭往下」。語言的規則改變了你表達觀念的方式,而你表達觀念的方式又改變了你的思維。

3.名詞性別影響人們對世界的感知

有趣的是,這種影響並不止於生物。事實上,德語有三種不同的名詞標記:陽性、陰性和中性,語言中的每個名詞都被賦予這三種性別之一。西班牙語只有陽性和陰性,有時,這兩種語言對同一個名詞使用不同的性別。例如:「橋」在德語中是陰性的「die Brücke」,而在西班牙語中是陽性的「el puente」。當研究者Toshi Konishi在90年代調查這如何改變人們對所描述事物的感知時,他發現在這兩種語言中,人們用來描述橋的形容詞都與橋的性別相匹配。德國人會說橋是美麗的、脆弱的、纖細的、平靜的,而西班牙人可能認為同一座橋是危險的、堅固的、長的、大的。

個人評價:

《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絕對是一本跳脫框架的書!我在這裡有一些真正的頓悟時刻。考慮到大多數人每天說超過15,000個單詞,更多地了解你的語言如何改變你大腦中發生的事情以及你說出口的話,這肯定是明智之舉,你不這麼認為嗎?這是一本很棒的書!

特別推薦《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給誰:

我會特別推薦《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的摘要給正在主修語言學或社會學的大學生、專業翻譯以及任何想更多了解自己語言的人。

Ed的話:

語言對我們思考和認知世界的方式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企業經營者和個人成長而言,了解語言的特性和影響力,有助於我們更有策略地(Strategize)使用語言來溝通、創造(Create)有說服力的信息、自動化(Automate)某些語言任務、充分利用(Leverage)語言的力量,並增強(Enhance)我們表達和理解的能力。透過審視自己和他人使用語言的方式,我們可以獲得寶貴的洞見,提升溝通和思考的層次。語言不僅是一面鏡子,映照出說話者的文化和認知,更是一扇門,通往更廣闊的視野和可能性。讓我們一起穿越語言之鏡,探索語言與心靈的奧秘吧!

《茁壯成長!成功孩子的七大性格力量》Thrivers

一句話總結:

《茁壯成長!成功孩子的七大性格力量》探索了在這個快節奏、數位化時代出生的孩子的觀點,以及現今的未成年人如何被教導要追求高於平常的成就、成熟、負責任和成功,而不是專注於自己定義的幸福和成功。

作者介紹:

蜜雪兒.玻芭(Michele Borba) 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和作家,她致力於研究兒童和青少年的發展。她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育學博士學位,並且是許多暢銷書的作者,包括《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和《孩子家教100分》等。玻芭經常在電視節目和演講中分享她的專業見解,幫助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培養快樂、有韌性的孩子。

重點啟發:

1. 情商教育勝過考試分數

在成長過程中,學校教導孩子考試成績是衡量認知能力的標準,也決定了未來的成功。然而,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幾乎沒有時間發展興趣愛好、與朋友相處或單純享受童年。相反地,許多人將孩子推入高度競爭的環境中,要求他們在生活的各個領域追求完美。解決之道很簡單:教導新世代情緒識讀能力,建立他們的情商,讓他們知道如何面對人生挑戰。

2. 因材施教,發掘每個孩子的天賦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技能和才能,這是人類得以生存和進化的關鍵。然而,目前的教育體系無法適應每個人獨特的特質,因而無法培養出能夠在社會中立足的人才。美國心理學家馬丁·賽里格曼(Martin Seligman)認為,自信是通往幸福的鑰匙,而建立自信的方法就是專注發展個人獨特的優勢。身為父母,這應該是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務。

3. 創新思維是孩子的天性,但隨著年齡增長會迅速消退

孩子們對新發現的事物充滿好奇,這股好奇心推動他們不斷學習、跳脫舒適圈、嘗試新活動。這些正是當今最受歡迎的技能。然而,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當孩子接受標準化測驗和完成任務後獲得獎勵時,他們的創造力會逐漸消退。這樣的做法讓孩子認為我們不欣賞他們的好奇心和尋找新方法的能力,導致他們遺忘創造力、好奇心和開放性思維。

個人評價:

《茁壯成長!成功孩子的七大性格力量》是一本值得每位關心下一代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閱讀的好書。作者深入剖析了現今孩子面臨的高度挑戰環境,點出了過度追求成就所帶來的挫折、壓力和焦慮,讓孩子幾乎沒有機會享受童年和發展興趣。這本書提醒我們要成為更好的榜樣,幫助孩子們克服數位時代的種種要求,找到真正的快樂和成就感。

《成功的第三種維度》Thrive

一句話總結:

《成功的第三種維度》這本書點出了我們對成功的認知中缺少的關鍵元素,包括身心健康、好奇心、智慧和付出,這些才是真正讓人感到充實快樂,而不僅僅是金錢和權力,後者常常只會把人逼到精疲力竭、健康惡化的不幸境地。

作者介紹:

阿里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是《赫芬頓郵報》的創辦人兼總編輯,她不僅是位成功的企業家,更積極推廣身心健康和正念生活。2007年,她在辦公室過勞昏倒,額頭撞到桌角縫了五針,臉頰骨也骨折,這件事讓她醒悟到人生不該只有工作。

重點啟發:

1. 重新定義成功,追求身心富足

成功不應只用金錢和權力這兩個指標來衡量,我們還需要在生活中追求身心的富足與平衡。阿里安娜提出了富足生活的四大支柱:身心健康、智慧、好奇心和付出。唯有在這些面向都能兼顧時,我們才算真正成功。

2. 找回內在的智慧,別被資訊淹沒

真正的智慧不在於知識的多寡,而存在每個人的內心。只要靜下心來,回歸自我,傾聽內在的聲音,我們就能重新找回智慧。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紛亂的外在訊息淹沒,卻忘了要去探索自己豐富的人生經驗。

3. 放下手機,活在當下

現代人平均每天會看手機150次,幾乎每6分鐘就要滑一次手機,這嚴重干擾了我們專注當下的能力。手機的便利讓我們養成了凡事講求速度和效率的壞習慣,卻犧牲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物,比如陪伴孩子。我們應該學會關掉手機通知,放慢腳步,好好感受眼前的人事物。

個人評價:

讀完《成功的第三種維度》後,我深深認同作者對成功的看法。的確,我們不該被世俗的成功定義框住,而是要勇敢找尋自己的人生意義。尤其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保持身心健康、擁抱好奇心、啟發內在智慧、慷慨付出,才是活出精彩人生的不二法門。這本書以作者的親身經歷娓娓道來,提點讀者回歸初心,活出自己,誠摯動人。

特別推薦《成功的第三種維度》給誰:

我特別推薦《成功的第三種維度》給所有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自我的現代人。如果你常常覺得疲憊不堪、心力交瘁,卻不知人生方向為何;如果你渴望在紛擾的世界中找回內心的平靜;如果你想要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活得更有意義,那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Ed的話:

阿里安娜在書中提出的觀念,正好呼應了SCALE理論中的「E-增強」,也就是透過身心靈成長來提升自我。唯有不斷精進自己的身心狀態,並找到人生的意義,我們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全方位地實現SCALE:制定策略、創新思考、將工作自動化、充分利用資源。畢竟成功的企業與個人,必須先能增強自我,在內在找到平衡和動力,才能在外在的工作和人生舞台上綻放光芒。《成功的第三種維度》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成功的定義,找回生命的初心。

《沒有思想者的思想》Thoughts Without A Thinker正念與慈悲的力量

一句話總結:

《沒有思想者的思想》透過闡述佛教、正念和冥想與心理分析的關係,幫助你獲得更多內心平靜、克服心理疾病,並減輕痛苦。

作家介紹:

馬克·愛普斯坦(Mark Epstein)(圖片如上)是一位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和作家,他將佛教的智慧與西方心理學相結合,開創了一種嶄新的心理治療方式。

他的著作《沒有思想者的思想》深入探討了佛教與心理分析之間的關係,提供了獨特的視角和見解。愛普斯坦的作品深受人喜愛,且在世界各地的圖書專門店和網路書店如Amazon上都是暢銷書。

他的書籍不僅限於傳統的印刷版,還有電子書版本,方便讀者在不同的形式中學習和應用書中的知識。

重點啟發:

1.誤導的自我意識是心理疾病的根源

我們從小就被期望按照社會的期望行事,這導致我們的自我意識與真實的自我產生了偏差。這種偏差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導致自我意識過度膨脹或萎縮。

抑鬱症來自萎縮的自我意識,而自戀則源自過度膨脹的自我。

這些心理問題在書中被描述得非常詳細,讓我們對自己有更深的理解。

2.佛教教義助你擺脫自我束縛,緩解心理疾病

冥想能幫助你超越自我的局限,以旁觀者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正念是解決所有自我問題的良方,但關鍵是要以正確的心態去練習。

慈悲是佛教的核心教義,也是通往真正幸福的道路。

在《沒有思想者的思想》中,愛普斯坦詳細介紹了這些教義,並通過實例說明它們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

3.正念讓你學會平和地對待所有情緒

裸觀(bare attention)是一種學習不帶判斷地接受事物本來面目的佛教技巧。通過練習裸觀,你會發現這是一種遠比被情緒裹挾更加平和的狀態。

在書中,愛普斯坦教導讀者如何通過簡單的正念練習來達到這種狀態,並強調這對於現代人應對壓力和焦慮有著深遠的影響。

個人評價:

《沒有思想者的思想》是我最近讀過的關於佛教的書籍中最喜歡的一本。它以一種幫助我對自己感到更加平和的方式,挑戰並重塑了我的信念,尤其是關於自我的信念。

正念是一個如此有用的工具,我很高興能從這本書中學到更多關於它的知識。透過文內的新洞見,我學會了以更加包容和慈悲的方式看待自己的思想和情緒,這讓我的內心變得更加寧靜和自在。

《沒有思想者的思想》這本書如同一部融合了圖書的專業性、立體書的多層次、漫畫的生動性、繪本的形象化以及小說的故事性作品,深入探討佛教與心理分析的關係,幫助讀者獲得內心平靜和減輕心理痛苦。

此本書不僅是對自我提升的經典之作,也是對佛教知識的一個深入探索。

特別推薦《沒有思想者的思想》給誰:

我特別推薦此本書給那些總是為學業感到焦慮和壓力,但又不確定冥想是否有幫助的年輕學子;給那些飽受抑鬱症困擾,渴望尋求幫助的中年人士;以及所有希望能減少自私自利,獲得更多內心平靜的人。

此本書的教育價值不僅適合成人,同時也能啟迪孩子和青少年,教導他們如何在面對壓力和挑戰時保持內心的平靜。

Ed的話:

從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角度來看,《沒有思想者的思想》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自我意識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通過佛教的智慧,我們可以制定一個擺脫自我束縛、培養正念和慈悲的策略,從而實現內心的平靜和自在。這對於個人成長和企業經營都有著重要的啟示。

畢竟,唯有放下自我,以平和包容的心態面對一切,我們才能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定力,做出明智的決策,並創造更大的價值。

此本書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個人層面,它對整個社會和企業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無論你是企業老闆還是普通員工,這本書都能給你帶來啟發。

相關主題的英文書推薦:

1. 《橘子禪》Peace Is Every Step
作者:釋一行 Thich Nhat Hanh

這本書由著名的佛教僧侶一行禪師所著,探討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正念,進而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感。(圖片如上)

2. 《當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
作者: 艾克哈特.托勒 Eckhart Tolle

這本書是紐約時報的暢銷書,作者艾克哈特·托勒透過簡單易懂的文字,教導人如何活在當下,擺脫過去的痛苦和未來的焦慮。(圖片如上)

3. 《活出生命的意義》Man’s Search for Meaning
作者:維克多.弗蘭克 Viktor E. Frankl

這本書由維克多·弗蘭克所著,透過他在集中營的經歷,探討了生命的意義和人類如何在極端困境中尋找到希望。(圖片如上)

結語:

《沒有思想者的思想》是一部深具啟發的經典作品,透過佛教智慧與西方心理學的結合,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這本書不僅適合那些面臨心理問題的人,也適合所有希望能提升自我認識、獲得內心平靜的讀者。

無論是讀者、朋友還是老師,相信都能從這本書中得到許多啟發。希望這本書能為你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平和與快樂。

《猶太致富金律》Thou Shall Prosper

一句話總結:

《猶太致富金律》這本書從古老的猶太傳統中汲取智慧,結合現代商業世界的案例,教導我們如何創造一個富足、成功且正直的人生。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是猶太拉比丹尼爾·拉平(Daniel Lapin),他在2002年出版了這本《猶太致富金律》。身為猶太教的精神領袖,拉平拉比博學多聞,對猶太教義和傳統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善於將古老智慧與現代社會相結合,提供獨到而務實的人生建議。這本書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啟發了無數追求富足人生的讀者。

重點啟發:

1. 商業如明鏡,映照人性善惡

猶太人將商業視為中性的工具,它本身並無善惡之分,關鍵在於使用者的動機和行為。我們應該客觀看待商業活動,肯定其創造價值、幫助他人成長的積極意義。對於濫用商業的行為,則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而非一味指責商業本身。這種理性而務實的商業觀,是猶太人在商界屢創佳績的秘訣之一。

2.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猶太人的六芒星象徵著上帝、人類和物質世界三位一體,同時也代表著擁抱變革的開放態度。這啟示我們要在核心價值觀上保持不變,其餘方面則靈活應對變化。偉大的企業往往擁有穩固一致的文化,同時也勇於創新、快速轉型。這種「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處世哲學,是個人和企業成功的關鍵。

3. 退休計畫?不如當下精彩!

許多人窮其一生追求所謂的「美國夢」,期盼退休後的幸福生活。然而,退休這個概念實際上建立在三個謊言之上:工作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人老就會衰弱無用、人就該消費而非創造。事實上,只把工作當作苦差事,人生就會變得單調乏味。隨著閱歷和技能的積累,我們老當益壯,而非一無是處。即使物質豐盛,我們仍應孜孜不倦地創造價值,這賦予了人生意義。與其憧憬虛無縹緲的退休生活,不如當下全力以赴,活出精彩人生!

個人評價:

讀完《猶太致富金律》後,我深深認同書中闡述的猶太財富觀。這與我一直以來所崇尚的積極人生態度不謀而合。猶太人將誠信正直的道德準則與開放進取的商業精神完美結合,在財富追求的道路上趨之若鶩、行穩致遠。這本書不僅提供了務實的理財建議,更傳遞了高遠而深邃的人生智慧,值得每個渴望富足美好人生的讀者細細品味。

特別推薦《猶太致富金律》給誰:

我想將這本書推薦給幾類人。一是那些對商業存有偏見的青年學子,此書能幫助他們以更加開明理性的態度看待商業;二是正在為孩子未來存錢卻不知如何投資的年輕父母,此書提供了明智的理財思路;三是那些只盼望退休的上班族,此書將點燃他們對當下生活的熱情。總之,任何渴望過上富足而有意義人生的人,都值得一讀。

Ed的話:

從《猶太致富金律》中,我領悟到了一個寶貴的SCALE概念——策略制定。猶太人對商業的高瞻遠矚和靈活應變,正是基於他們深謀遠慮的策略思維。無論是企業運營還是個人發展,制定清晰明智的策略都至關重要。這需要我們立足當下,放眼未來,在核心使命的指引下靈活佈局。同時,我們還要虛心學習,博采眾長,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擁抱變革。唯有如此,方能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洪流中把握先機,贏得成功。

《植物靈藥》This Is Your Mind On Plants 植物與人類:1段深刻的關係

一句話總結:

《植物靈藥》深入探討三種致幻物質——鴉片、咖啡因和麥司卡林,揭示它們在塑造人類身體、文化和歷史方面的影響,並強調它們的潛力如何幫助我們以新方式連結大自然和自己。

作家介紹:

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是一位著名的美國作家和記者,他的作品主要探討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特別關注飲食、農業和藥物等主題。

他的著作《雜食者的兩難》和《烹》等暢銷書,深受讀者喜愛。波倫的作品不僅在美國熱銷,還在英國和法國等地獲得高度評價。

在《植物靈藥》一書中,波倫再次展現他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入的研究能力,帶領讀者探索罌粟、咖啡和聖佩德羅仙人掌等具有致幻特性的植物。這些植物不僅在歷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還對現代醫學和心理學有重要啟示。

重點啟發:

1. 咖啡因的兩面性

咖啡因是一種強大的物質,它可以提高心跳、血壓和新陳代謝,讓你保持清醒並提高警覺。然而,咖啡因也可以干擾睡眠品質,特別是深度睡眠,對記憶力和整體健康有負面影響。

因此,如何適量飲用咖啡成為我們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這個問題不僅涉及個人健康,還影響到全球咖啡市場和相關產業。

2. 自製鴉片茶的風險

鴉片是一種強效的止痛藥,主要成分為嗎啡及其衍生物,能阻斷疼痛信號並產生欣快感。雖然技術上可以自製鴉片茶,但法律和健康風險使其不太可取。

大多數國家禁止種植罌粟,但可以通過網路購買種子。這些網路交易雖然便利,但也帶來了法律和道德的雙重問題。

3. 麥司卡林擴展感知

麥司卡林是一種迷幻藥,能改變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讓人對周圍世界有更多的感知和領悟。它影響時間和空間的感知,讓人覺得時間變慢或變快,距離變得不一樣。

這種感知的改變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對現實的理解,甚至對人格和情緒有深遠的影響。

個人評價:

《植物靈藥》是一部饒富趣味的書籍,涵蓋了致幻物質的各個方面,包括化學成分及其對人體的影響。

書中描繪了人類歷史上如何利用這些物質來改變意識狀態、治療疾病,是一本值得細讀的暢銷書。

此本書不僅僅是一部科普作品,更是一部深入探討人類與自然關係的經典文本。波倫的寫作風格生動有趣,讓讀者彷彿置身於一場知識的盛宴。這本書在亞馬遜(Amazon)上的評價也非常高,是許多人的書架上必備的書籍之一。特別是在這個電子書、紙本書籍(包括圖書、繪本、立體書、小說…等)並存的時代,這本書的內容更顯得彌足珍貴。

特別推薦《植物靈藥》給誰:

這本書特別適合對健康感興趣、想了解咖啡因對身體影響的讀者;對植物治療效果有興趣的人;以及奉行純素生活方式、想深入研究植物力量的朋友。

特別是那些喜愛閱讀圖書和繪本的孩子和家長,這本書同樣也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教育意義。

Ed的話:

《植物靈藥》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植物與人類的關係,並思考如何善加利用植物的特性。我們可以探索使用天然植物成分開發創新的產品或服務,為顧客創造更多價值。

同時,書中的內容也啟發我們反思如何優化企業的運作流程,充分利用有限資源提升效率和產出。這本書對於經營專門店的老闆和老師們也是一個寶貴的資源,可以在教育和商業領域中找到新的靈感和方向。

相關主題的英文書推薦:

1. 《改變你的心智》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作者: 麥可‧波倫 michael pollan

此本書探討迷幻藥物如何改變我們的心智和世界觀,深入了解這些物質的歷史、科學和文化背景。

2. 《慾望植物園》 the botany of desire 
作者:麥可‧波倫 michael pollan

此本書探討植物如何影響人類的欲望和行為,從蘋果到大麻,揭示了植物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3. 《人類大歷史》 sapiens 
作者:尤瓦爾·哈拉瑞 yuval noah harari

本書探討了人類歷史的發展,從早期的狩獵採集時期到現代科技社會,了解人類社會如何被塑造。

4. 《雜食者的兩難》the omnivore’s dilemma
作者: 麥可‧波倫 michael pollan

通過探討我們的飲食選擇,這本書揭示了現代農業和飲食習慣的複雜性,激發我們對食物來源的深思。

結語:

《植物靈藥》不僅是一部探討致幻物質的圖書,更是一扇深入了解人類與自然關係的窗口。作者麥可·波倫以其一貫的嚴謹研究和優美文筆,帶領人進入一個充滿未知與驚奇的世界。從鴉片、咖啡因到麥司卡林,每一種物質背後都有深厚的歷史與科學基礎,讓我們重新認識它們的存在價值以及對我們生活的深遠影響。

文內提醒我們,許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植物和化學物質,其實擁有極大的影響力,可以改變我們的心理和生理狀態。透過這些故事,我們不僅更了解這些物質的作用,也更深刻地認識到人類對自然的依賴。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波倫的《植物靈藥》給予我們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停下腳步,反思我們與自然的聯結。無論你是對科學、歷史、心理學,還是單純對植物感興趣的人,這本書都將提供豐富的知識和不同的新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