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Why Are We Yelling?

一句話總結:

《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這本書透過闡述良性爭論的重要性,告訴我們如何化爭執為助力,進而改善人際關係、工作表現,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巴斯特·班森(Buster Benson)是一位知名的企業家和暢銷書作家。他曾創辦多家成功的科技新創公司。班森擅長將複雜的概念化繁為簡,提出易於理解和應用的實用建議。

重點啟發:

1. 擁抱認知失調,開啟可能性之門

我們常因為他人與自己觀點相左而感到不安,這種不適感來自「認知失調」。面對分歧觀點時,許多人不是強硬地要求對方接受自己的看法,就是試圖找出證據反駁對方,甚至乾脆逃避爭論。然而,這些做法只會讓爭論陷入僵局。真正有助於化解歧見的,是抱持好奇心,設身處地去了解他人觀點的形成原因。唯有先理解對方,才能在爭論中找到解方。

2. 巧妙發問,化干戈為玉帛

提問是化解爭議的利器。發問時要避免咄咄逼人,彷彿要擊沉對手的戰艦;相反地,要以開放、好奇的態度提出問題,試圖理解對方的想法和顧慮。這樣的提問方式能擴大彼此視野,增進相互理解和同理心。就像玩「二十個問題」遊戲,創意十足的開放式問題,才能引導出有意義的對話和答案。

3. 以智慧和同理心面對令人不安的觀點

面對一些極端、令人不安的觀點,我們很容易將之視而不見。然而,若能設法以理性、同理心和實用主義的角度來審視這些觀點,反而更有機會化解歧見。首先,試著理解對方的邏輯;其次,設身處地去體會對方的焦慮;最後,思考這些觀點可能帶來的啟發。唯有真誠地與人對話,才能創造改變的可能。

個人評價:

這本書深深地啟發了我。在這個充滿對立和分歧的時代,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考框架。作者班森提醒我們,爭論本身並非壞事,關鍵在於如何讓爭論變得具有建設性。透過培養好奇心、換位思考、巧妙提問等方法,我們可以在爭論中學習成長、拓展視野。我相信,這些洞見不僅能幫助我們改善人際關係,也能讓我們成為更睿智、更具同理心的人。

特別推薦《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給誰:

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所有渴望化干戈為玉帛的人。無論你是固執己見的銀髮族、愛在網路上爭論的千禧世代、還是任何希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更少紛爭的人,這本書都能帶給你嶄新的啟發。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進行富有成效的爭論,攜手創造一個少一些對立、多一些理解的美好世界!

Ed的話:

談到「自動化」(Automate)這個概念,我認為本書的精髓在於教導我們培養一套良性爭論的習慣和思維模式。當我們習慣以開放和好奇的心態面對分歧時,爭論的過程就能不知不覺地朝向建設性的方向發展。我們無需總是刻意控制對話的走向,而是讓同理心自然引導我們通往理解與共識。就像一台精密的機器,只要設定好正確的程序,它就能自動運轉,源源不絕地產出成果。而培養良性爭論的習慣,就是為我們的人際互動設定了一個絕佳的程序,幫助我們在紛爭中自動打造出理解和信任的橋樑。

《富爸爸告訴你,為什麼A咖學生當員工,C咖學生當老闆!》Why “A” Students Work For “C” Students

一句話總結:

《富爸爸告訴你,為什麼A咖學生當員工,C咖學生當老闆!》透過羅伯特.清崎的智慧,揭示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根源在於教育的匱乏,同時教導父母如何真正地提升財商,進而教導孩子達到財務自由。

作者介紹:

羅伯特.清崎(Robert T. Kiyosaki)是知名的理財教育家和暢銷書作家,他的《富爸爸,窮爸爸》系列書籍風靡全球,啟發了無數人的財務觀念。清崎出身於教師世家,但他質疑傳統教育無法教導人們真正有用的理財知識。因此,他致力於推廣財商教育,幫助更多人走向財務自由之路。

重點啟發:

1.擺脫窮忙族,跳脫現金流象限

清崎提出了著名的「現金流象限」理論,點出了窮人和富人思維的差異。象限中的「E」和「S」代表受薪階級,學校所教導的只是讓人在這兩個象限中成功立足。但是,要真正獲得財務自由,就必須跳脫這兩個象限的限制。「A」學生擅長專精於某個領域,但「C」學生能夠成為擁有全局觀的通才。因此,與其執著於追求高學歷,不如著眼於成為投資者,才能開創終身的成功之路。

2.富養不是寵壞,而是啟發

許多富家子弟想要什麼有什麼,但這種慷慨其實是在寵壞孩子。真正的富養不是用金錢去滿足孩子的物質慾望,而是教導他們金錢只是交換商品或服務的工具。父母應該啟發孩子去思考,如何為他人創造價值,進而獲得相應的金錢回報。這樣才能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避免養成不勞而獲的心態。

3.尋求理財教育,而非理財建議

許多人一輩子都在聽從他人的理財建議,卻不曾尋求真正的理財教育。銀行或車商會鼓勵你貸款買房買車,聽起來似乎很關心你,但他們實際上是從你的無知中獲利。因此,我們要學會質疑建議者的動機,主動尋求正確的理財知識。理財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學習基本的財務語言,了解資產、負債等概念。唯有掌握理財的基本功,才能做出明智的財務決策。

個人評價:

這本書徹底顛覆了我對金錢和教育的認知。作者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揭示了主流教育體制的盲點,點醒了我們要主動學習理財知識的重要性。讀完這本書,我意識到財商教育不應該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基本素養。作者提供的觀念和方法非常實用,值得每一個希望實現財務自由的人細細品味。

特別推薦《富爸爸告訴你,為什麼A咖學生當員工,C咖學生當老闆!》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覺得自己在學校所學無法應用於真實生活的年輕人,給那些不明白為何明明努力工作卻仍然窮忙的上班族,以及給所有渴望擺脫朝九晚五、實現財務自由的現代人。這本書將顛覆你對金錢的認知,為你點亮通往財富自由的明燈。

Ed的話:

羅伯特.清崎的理財智慧與S.C.A.L.E.這五大策略不謀而合。他主張我們要跳脫受薪階級的思維,成為投資者和企業家,這正是「策略制定」和「創建」的精髓。同時,他強調要透過教育來提升自己的財商,善用「自動化」和「充分利用」的力量,來創造被動收入。此外,作者鼓勵我們要不斷「增強」自己的理財知識,並啟發孩子正確的金錢觀。總的來說,這本書提供了全面性的理財教育藍圖,不僅適用於個人成長,更是企業經營的寶貴指南。

《死時誰為你哭泣:101則以終為始的人生智慧》Who Will Cry When You Die?

一句話總結:

《死時誰為你哭泣:101則以終為始的人生智慧》透過提供具體的建議,教導我們如何成為最好的自己,並留下偉大且令人感恩的人生遺產,在我們逝去後依然能正面影響他人的生命及世界。

作者介紹:

羅賓.夏瑪(Robin Sharma)是一位知名的領導力與個人成長導師,也是暢銷書《和尚賣了法拉利》的作者。他以其獨特而深具啟發性的觀點,幫助無數人找到生命的意義並實現自我價值。

重點啟發:

1. 言行一致,贏得信任

承諾要做到,否則就會讓人失望且破壞彼此信任。我們應該誠實面對自己,記錄說謊的時刻,並嘗試連續一週完全誠實,以建立良好的品格。

2. 逆境蘊藏祝福

生命中難免遭遇挫折和困難,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不能快樂。許多人的病痛反而成就了更好的自己。認清逆境背後的益處,是度過難關的第一步。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裹足不前,勇敢嘗試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

3. 找回童心,享受單純

孩子總能從生活中找到無窮的樂趣,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卻漸漸失去這份對生命的驚奇。別讓討厭的瑣事耗盡精力,回想兒時的喜好,專注在讓自己最開心的事物上。

個人評價:

這本書提醒我們要活出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作者鼓勵多運動、少抱怨、選擇有意義的職業,為他人和世界創造價值。我深受啟發,領悟到人生的意義在於成長並發揮良善的影響力,讓生命在最後一刻依然光輝燦爛,值得所愛的人感念。

特別推薦《死時誰為你哭泣:101則以終為始的人生智慧》給誰:

總是不快樂且不確定員工是否喜歡自己的CEO、想要建立終生健康習慣的年輕人,以及任何想要活得更討喜、更有意義的人。

Ed的話:

本書所傳達的概念與SCALE中的Enhance(增強)一環最為相關。透過不斷精進自我,提升為人處世的能力,我們不僅能活出更精采的人生,更能發揮正面的影響力,增強他人和社會的幸福。這對個人成長或企業經營而言都至關重要。畢竟一個富足而有意義的人生,絕非僅止於個人,而是要讓生命的價值得以延續,讓愛與善的力量生生不息。

《成功者的互利方程式》Who Not How

一句話總結:

《成功者的互利方程式》這本書顛覆你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告訴你尋求合適的人幫助,將使你在生活各個領域獲得成功、快樂和成就感大幅提升。

作者介紹:

本書的作者是丹·蘇利文(Dan Sullivan)和班傑明·哈代(Benjamin Hardy)。丹·蘇利文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和商業教練,創立了Strategic Coach公司,幫助企業家和領導者實現個人和事業的突破性發展。班傑明·哈代(Benjamin Hardy)是一位知名的組織心理學家和暢銷書作者,他的文章經常出現在《富比士》、《哈芬登郵報》等知名媒體上。兩位作者強強聯手,結合他們在企業和心理學領域的豐富經驗,為讀者帶來了這本充滿智慧和啟發的著作。

重點啟發:

1.尋找「誰」,而不是糾結「怎麼做」,將為你節省大量時間

當你問「誰能幫我做這件事」,而不是「我怎麼做這件事」時,你將節省大量的時間。書中舉了一個例子:16歲的裡奇(Richie Norton)想要賺錢,他的第一個想法是找一份全職工作,但這意味著整個夏天都要花在工作上。在他父親的建議下,裡奇轉而尋找「誰」能幫他賺錢。最後,裡奇和哥哥從西瓜農場買了一車滯銷的西瓜,打電話給電話簿上的每個人,在幾個小時內就賺到了全職工作一個夏天的錢。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了尋找合適的「誰」,將大大縮短實現目標的時間。

2.想要實現財務目標,問「誰能幫我」而不是「怎麼做」

作者分享了自己作為專業工程師和作家的經歷。當他的工程公司失去了最大的客戶,損失了一半以上的收入時,他一直在問「如何」找到新客戶。但當他開始問「誰能幫我找到新客戶」時,情況發生了變化。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他不僅找到了一個新客戶,還有更多潛在的機會。這個例子說明,如果你想實現財務目標,開始問「誰能幫我」而不是糾結於「怎麼做」,將帶來意想不到的轉機。

3.與他人合作,釋放你的「大潛能」

書中提到了肖恩·埃科爾(Shawn Achor)的另一本書《大潛能》,證明了與他人合作的力量。當你與志同道合的人合作時,你將釋放出自己的「大潛能」,取得遠超想像的成就。《成功者的互利方程式》這本書進一步闡述了這一理念,告訴你如何找到合適的人,與他們建立聯繫,加速實現你的目標。通過尋求他人的幫助和合作,你將打開一扇通往成功和自由的大門。

個人評價:

讀完這本書,我感到非常受啟發。書中的觀點顛覆了我一直以來解決問題的思路,讓我意識到尋求他人的幫助是多麼重要。我開始反思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總是問「我怎麼做」,而忽略了身邊可以幫助我的人。這本書讓我明白,與合適的人合作,不僅能節省時間,還能獲得意想不到的資源和機會。我相信這本書提出的方法,將幫助我在未來的道路上事半功倍,實現更大的突破。

特別推薦《成功者的互利方程式》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幾類人:想讓公司更上一層樓的企業主、亟需幫助管教叛逆期孩子的父母、以及任何有宏大目標卻不知如何更聰明地實現的人。這本書將幫助他們打開思路,尋求合適的人幫助,加速實現目標。

Ed的話:

這本書的理念與SCALE中的L-充分利用(Leverage)高度相關。通過找到合適的「誰」來幫助你,你就能夠充分利用他人的資源、經驗和智慧,將自己的影響力放大。這不僅適用於企業經營,也適用於個人成長。當你開始尋求他人的幫助,與志同道合的人合作時,你將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在生活和事業的各個領域獲得突破性的進展。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啟發我們以更開放、更智慧的方式去實現目標,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與他人協作,創造更大的價值。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Who Moved My Cheese

一句話總結: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這本充滿智慧的寓言故事書,將啟發你勇於面對人生的各種變化,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作者介紹:

史賓賽.強森(Spencer Johnson)醫師是一位才華洋溢的作家,他的著作《一分鐘經理人》曾長踞暢銷書排行榜,廣受各界讚譽。這回,他再次運用寓言故事的方式,巧妙地將人生的智慧化為一則發人深省的現代寓言。

重點啟發:

1. 像老鼠一樣,即刻行動吧!

書中的兩隻小老鼠嗅嗅和匆匆總是不假思索地在迷宮中尋找乳酪。相較之下,兩個小人考慮的事情就太多了,總在想像成功的模樣、如何達成、是否有可能,以及未來的感受。其實,我們花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每一分鐘,都是浪費在追尋成功的路上。即使人類是如此複雜的生物,但我們仍可以選擇單純一點,像老鼠一樣,即刻起身行動!

2. 時時保持警覺,別被現狀蒙蔽了雙眼

當嗅嗅和匆匆在C走道發現了一大堆乳酪時,牠們雖然每天都很享受乳酪帶來的美味,但從未鬆懈警覺。牠們留意到乳酪的數量正日益減少。當意識到乳酪即將用盡時,牠們決定主動出發,很快地在N走道找到另一處乳酪源。反觀小人們安於現狀,把每日的乳酪盛宴視為理所當然的報償,甚至沒發現乳酪正一塊塊消失,有些部分甚至已經發霉。終於有一天,小人們醒來,赫然發現乳酪不見了!其實,沒有任何乳酪是永恆的。變化總有一天會發生,與其欺騙自己一切都不會改變,不如隨時保持警覺,留意變化的徵兆。

3. 克服恐懼,相信總有新乳酪

當面對改變時,小人們先是陷入悲傷、沮喪、不公和否認的情緒中。他們寧可不斷回到已經沒有乳酪的C走道,也不願冒險去尋找新的乳酪。但嘿嘿最後還是受不了坐以待斃,決定單獨出發。一旦他開始行動,情況馬上好轉。雖然一開始只找到一些乳酪屑,但總比癱瘓在恐懼中什麼都不做來得好。當你一次克服了心中的恐懼,走出改變的第一步,之後恐懼對你的影響力將大不如前。嘿嘿發現,想像中的恐懼遠比實際遇到的任何挑戰都來得可怕。於是他重拾信心,不斷探索迷宮,直到在N走道與嗅嗅、匆匆相遇,一起分享新找到的乳酪。其實,找到乳酪的醍醐味不在於從此高枕無憂,而是相信總有更多的乳酪等著你去發掘。

個人評價:

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體認到擁抱改變的重要。很多時候,我們寧可守著安全舒適圈,也不願走出去探索未知。但唯有勇於接受改變、用正面積極的心態去尋找新的可能,我們才能在這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作者透過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傳遞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時時惕勵自己。

特別推薦《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給誰:

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幾類人:雖然得到了這本書,但以為只是本商管書籍而擱置一旁的青少年;在大企業工作的會計師,有時會覺得自己對改變的渴望被僵化的結構扼殺;以及喜歡《一家之鼠》的讀者。無論你是什麼年紀,都值得從這個溫馨睿智的故事中汲取一些啟發和勇氣。

Ed的話:

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在商業和個人成長中經常強調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就像書中的角色必須判斷情勢、找出新的方向,我們也要學會為自己的事業和人生發展擬定明智的策略。但光有遠大的藍圖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立即採取行動,才能化理想為實際。這本充滿智慧的寓言故事提醒我們要時時保持警覺,當「乳酪」被挪走時,勿過度眷戀過往,要鼓起勇氣開創嶄新的未來。期許所有讀者都能從這個啟發性的故事中獲得力量,成為擁抱改變的先鋒!

《白色脆弱》White Fragility

一句話總結:

《白色脆弱》這本書將幫助你了解為什麼白人,尤其是在美國,很難談論種族主義,並引導你朝向成為一個更友善、更公平的人邁進。

作者介紹:

羅賓·迪安吉洛(Robin DiAngelo)是一位美國學者、講師和作家,專門研究白人種族主義和特權問題。她擁有社會學博士學位,目前在西華盛頓大學任教。迪安吉洛因其開創性的研究和著作而聞名,尤其是她提出的「白人脆弱性」概念,揭示了白人在面對種族問題時的防衛心理。她的著作《白色脆弱》成為暢銷書,引發了廣泛討論,被視為理解和解決種族不平等問題的重要參考。

重點啟發:

1. 種族是社會建構,而非基因事實

許多人認為種族是基於生物學差異的客觀事實,但實際上,種族是一種社會建構。它並非源自基因,而是人為創造出來的概念,用以區分和對待不同群體。美國建國之初,雖然標榜平等,但卻將種族觀念寫入憲法,以維護白人的特權和利益。所謂的「種族科學」更是缺乏科學根據,只是為了合理化奴役和歧視有色人種。這種錯誤觀念深植於社會結構中,直到今日才開始被正視和挑戰。

2. 白人特權無所不在,卻常被忽視

作為一個白人,我從小到大享有許多特權,卻渾然不覺。儘管我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但相較於有色人種,我仍然擁有許多基於膚色的優勢。從電影、領導階層、作家等各個領域,白人都佔據主導地位,營造出美國是白人的國家的印象,暗示白人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相反地,媒體則常將黑人和拉丁裔與犯罪畫上等號,使白人將治安問題與少數族裔聯想在一起。更糟的是,警察和法官也可能受到這種刻板印象影響,導致悲劇一再上演。

3. 白人脆弱阻礙了反種族主義的努力

作者在美國各地舉辦反種族主義工作坊,卻常常遭遇白人的脆弱反應。有一次,一位來自德國的女士參加工作坊,當作者詢問她是否在美國生活或看美國電影時,無意中吸收了一些種族主義觀念時,這位女士勃然大怒,發誓再也不參加工作坊。類似的情況屢見不鮮,一旦白人的種族觀念受到絲毫質疑,就會引發憤怒的爆發,封鎖一切對話的可能。這種自我防衛心態是白人脆弱的表現,阻礙了種族問題的正視和解決。我們必須放下自尊,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哪怕這個過程會令人不快。

個人評價:

這本書讓我大開眼界,意識到種族主義問題的嚴重性和複雜性。透過作者的分析和闡述,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觀念和行為,並且意識到打擊種族主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這本書的內容有時令人不安,但它提供了寶貴的視角和啟發,促使我們正視問題,尋求改變。每一個關心社會正義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共同為創造一個更加平等和包容的世界而努力。

特別推薦《白色脆弱》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不認為自己有種族偏見、卻不願意討論這個問題的白人,以及想要了解為什麼白人很難談論種族問題的黑人女性。此外,我認為每一個希望幫助終結系統性種族主義的白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透過理解白人脆弱的心理機制和種族不平等的歷史淵源,我們才能夠突破防衛,誠實面對問題,攜手創造一個更加公正的社會。

Ed的話:

《白色脆弱》這本書提供了許多深刻的洞見,值得企業經營者和個人成長的參考。其中,「創建」(Create)的概念尤其重要。種族不平等問題的根源在於人為建構的種族觀念和社會結構,而非客觀事實。這提醒我們,許多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其實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同樣地,企業的文化、制度和價值觀也是經過精心設計和塑造的。我們必須審慎思考,究竟要創建一個什麼樣的組織環境?是否存在不公平或歧視的做法?如何營造一個包容、多元、平等的企業文化?這需要高層領導的決心和員工的共同努力。唯有不斷反思和改進,才能創建出真正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企業。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一句話總結: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這本書闡述了正念的意義,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實踐正念,幫助你克服障礙,邁向更覺知的自我。

作者介紹:

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是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的榮譽退休教授,但仍活躍於學術界。他是現代正念的奠基人之一,曾跟隨一些偉大的導師學習,如一行禪師,也是劍橋禪修中心的創始成員之一。他的使命是將正念與科學連結起來,而《正念:此刻是一枝花》這本書就是這個追尋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重點啟發:

1. 自願的單純:專注於一個活動或一個念頭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干擾,比如在與孩子玩遊戲時,手機突然響了。這時你有兩個選擇:要嘛分心去查看手機,要嘛繼續專注在與孩子的互動中。選擇後者不僅會讓孩子更開心,對你來說也是很好的正念練習,幫助你有意識地引導自己的注意力。

2. 選擇耐心,而非憤怒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的耐心時刻受到考驗。生活中有太多等待的時刻,比如在雜貨店排隊、在電影院等朋友、等待一封可能改變人生的郵件回覆。但因為我們總是處於「在線」的狀態,我們的耐心會很快耗盡,剩下的就是憤怒。然而,憤怒是最無意義的情緒之一。選擇耐心對你的健康、環境和理智都有好處,這也是正念的基石。如果有人或事已經奪走了你的時間、金錢、資源或健康,不要讓他們連你的心智也奪走。

3. 覺察感官和身體

開始練習正念的最小步驟,就是在做一些習以為常的事情時,將注意力放在感官和身體上。比如,爬樓梯是一個如此簡單的活動,我們通常不會因此中斷思緒。但如果你這樣做,你會以更平靜的心情抵達樓梯頂端。當你把腳放在下一級台階時,你能感覺到鞋子接觸到冰冷的石頭表面嗎?彎曲膝蓋時是什麼感覺?你的手臂前後擺動的幅度有多大?問自己一些關於當下的簡單問題,會幫助你停留在當下,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感到更加掌控。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可以開始取代你的自動駕駛行為,提高自我覺察,而不需要正式的冥想練習。

個人評價: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是一本充滿智慧結晶的寶藏。即使你對冥想有些害怕,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卡巴金教授聲稱正念是為每個人準備的,而不僅僅是禪修者和佛教僧侶的專利。通過這本書,我學到了許多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正念的簡單方法,無論是正式還是非正式的方式。這些方法幫助我克服了在覺知自我的路上遇到的障礙。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恆地練習,正念的能力就會隨著時間慢慢增長,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特別推薦《正念:此刻是一枝花》給以下人士:

– 因為不斷學習卻似乎沒有進步而感到沮喪的D等生

– 下班回家後常常太累而無法思考,只能放空自己的建築工人

– 任何一個在不知不覺中咬指甲或挖鼻孔的人。

Ed的話:

這本書提供的正念練習方法,對於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都有啟發。尤其是在自動化(Automate)和增強(Enhance)方面,我們常常依賴習慣和條件反射來應對生活和工作中的種種情境,但若能透過正念覺察到自己的心理和行為模式,就能主動做出改變,提升自我管理和情緒調節的能力,從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發揮更大的潛力。《正念:此刻是一枝花》為我們指出了一條簡單而有效的正念之路,值得每個人去探索和實踐。

《偉大創意的誕生》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一句話總結:

《偉大創意的誕生》這本書深入探討了創新的過程,發現其與生物演化有許多相似之處,好的創意需要長時間的醞釀、建立在現有的平台上、需要連結各方資源、有賴一些幸運的機會和錯誤,而將舊事物變成新事物的能力更是創新的關鍵。

作者介紹:

史蒂芬·強森(Steven Johnson)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已經出版了九本書,經常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撰稿。他還創辦了幾家新創公司,目前主持一個以他的暢銷書命名的電視節目《我們如何來到今天》,專門探討創新的主題。

重點啟發:

1. 創新平台的力量

在生態學中有「關鍵物種」的概念,它們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至關重要。創新領域也有類似的平台概念,一項創新成果能夠成為其他創新的基礎。例如:GPS 系統最初是軍方開發的,後來開放給大眾使用,於是衍生出許多依賴 GPS 的創新應用,如:汽車導航、Google 地圖、餐廳評價應用程式,乃至最近大熱的 Pokémon GO。

2. 創意碰撞產生火花

當富有創意的人聚在一起,往往能激盪出絢爛的火花。思想交流越頻繁,靈感迸發的機會就越多。Google 把員工餐廳設計得如此有趣,員工捨不得離開,目的就是要促進員工交流,激發創意。許多偉大的創新者如達爾文、富蘭克林都喜歡「慢速多工」的工作方式,同時進行多個項目,偶爾切換,讓不同領域的心得互相啟發。但只埋頭苦幹是不夠的,還要經常與他人分享想法,才能突破思維的藩籬。

3. 舊物新用大有可為

生物學有「外適應」(Exaptation)的概念,指原本為某種目的而進化的特徵,後來被用於完全不同的用途。例如鳥類的羽毛原本是為了調節體溫而進化的,卻意外地讓鳥類能夠飛翔。創意領域也常見舊物新用的例子,這是產生好創意的絕佳方式。例如網際網路最初只是為了方便學者取得研究資料,後來人們發現它對網購也很有用,於是開創了全新的應用。古騰堡印刷術借鑑了釀酒工藝使用的螺旋式榨汁機,沒想到榨葡萄汁的古老工具,同樣適合將沾滿油墨的金屬字模壓印在紙張上,開啟了現代印刷的新紀元。

個人評價:

我很喜歡《偉大創意的誕生》這本書以大自然為師的創新觀點,以生物演化來比擬創新的過程,讓人覺得非常自然而然。作者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如創新平台的重要性、創意碰撞產生火花、舊物新用大有可為等等。這些觀念對於從事創新工作的人來說非常實用,值得細細品味、反覆琢磨。閱讀此書讓我對創新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未來的創新工作也有許多啟發。

特別推薦《偉大創意的誕生》給以下幾種人:

– 埋首顯微鏡前,常常錯過咖啡時間的微生物學家:此書能幫助他跳脫日常的研究視角,用更宏觀的眼光審視創新。

– 因為無法從零開始開發出一款出色的應用程式而感到沮喪的軟體開發人員:此書能給她/他許多舊物新用的靈感,或許下一個大創意就在身邊的舊事物中等著你去發掘!

– 最近剛丟掉一支舊手機的任何人:與其把舊手機當垃圾丟掉,不如先思考一下有沒有其他新穎的用途吧!

Ed的話:

《偉大創意的誕生》這本書跟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環環相扣。創新是所有企業的致勝關鍵,但創新不是憑空而來,而是需要長期的規劃與醞釀。正如同生物演化一樣,企業的創新策略需要建立在核心優勢這個「創新平台」之上,透過內部跨部門的創意碰撞,以及外部跨產業的合作交流,積極尋求舊物新用的契機。唯有持之以恆地優化創新策略,企業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保持競爭優勢,引領產業創新,開創更光明的未來。

《魔鬼經濟學(04):用「有色眼鏡」看清世界》When To Rob A Bank

一句話總結:

《魔鬼經濟學(04):用「有色眼鏡」看清世界》是一本充滿驚奇與智慧的書,作者以經濟學家的獨特視角,透視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無奇的事物,揭開表象下隱藏的真相,帶給讀者全新的思考方式和啟發。

作者介紹:

史蒂芬·列維特(Steven D. Levitt)和史蒂芬·都伯納(Stephen J. Dubner)是《魔鬼經濟學》的作者,這本書在全球掀起一股經濟學熱潮。十多年來,他們在部落格上發表了超過8,000篇文章,而《魔鬼經濟學(04):用「有色眼鏡」看清世界》就是從中精選出最精彩的文章結集而成。

重點啟發:

1. 定價陷阱:你我都是「盲從」的受害者

我們常常以為自己是理性的消費者,但事實上,我們的消費行為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例如:我們會覺得0.99元比1元便宜很多,即使差別微乎其微;我們也傾向於購買知名品牌的商品,即使它們可能與白牌商品來自同一個工廠。這些「非理性」的消費行為,其實是商家利用我們的心理弱點獲利的手段。

2. 減碳,你做對了嗎?

許多人為了減少碳排放,選擇步行而非開車。但你知道嗎?如果你走了1.5英里,然後喝一杯牛奶補充體力,其實比開車更不環保!因為生產一杯牛奶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比開車更多。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許多看似環保的行為,可能並沒有真正減少碳排放。我們需要更全面地評估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3. 說謊,或許並非你想的那樣

說謊是人之常情,但謊言背後的動機卻千差萬別。有些謊言是為了方便或避免尷尬,似乎無傷大雅;但有些謊言卻是居心叵測,意圖欺騙他人獲利。更有趣的是,有時人們會為了面子,而說出弊多於利的謊言。例如,在一項研究中,許多申請福利補助的民眾謊稱自己擁有馬桶、自來水和瓦斯爐,即使這些謊言可能讓他們失去補助。由此可見,謊言背後的心理因素錯綜複雜,值得我們深思。

個人評價:

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以全新的視角看待生活中的種種現象。作者以一種輕鬆幽默的筆調,道出許多令人拍案叫絕的真相。讀完這本書,我彷彿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看透了許多事情的本質。我相信這本書能啟發更多人以經濟學的思維看待問題,提升自己的決策力和判斷力。

特別推薦《魔鬼經濟學(04):用「有色眼鏡」看清世界》給以下讀者:

– 喜歡發掘生活中不為人知的有趣真相的人

– 想要提升自己思考和決策能力的人

– 對經濟學感興趣,但覺得艱深難懂的人

– 希望用全新視角認識這個世界的人

Ed的話:

從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洞見。透過洞悉消費者的心理和行為模式,企業可以制定更有效的定價和行銷策略,提升競爭力。同時,這本書也啟發我們要跳脫慣性思維,以更宏觀和長遠的視野規劃企業的發展方向。唯有不斷創新(Create),挑戰既有的商業模式,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魔鬼經濟學(04):用「有色眼鏡」看清世界》以一種新穎有趣的方式,為我們示範了用經濟學的思維洞察問題本質、尋求解決方案的思路,值得企業經營者和個人成長的人細細品味。

《當生命陷落時》When Things Fall Apart

一句話總結:

《當生命陷落時》這本書透過分享正念等觀念和策略,讓你有信心度過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增強你的韌性,最終脫穎而出。

作者介紹:

作者佩瑪.丘卓(Pema Chodron)是一位備受尊崇的佛教僧侶和靈性導師。她曾在印度和尼泊爾研習佛法多年,現任教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甘波修道院。佩瑪.丘卓的著作觸及人心,啟發了無數讀者,幫助他們面對生命中的挑戰和困境。

重點啟發:

1.恐懼是通往真理的大門

我們往往習慣逃避恐懼,但其實恐懼往往意味著我們正在接近重要的真相。與其逃避,不如嘗試去理解和反思自己的恐懼。這可能會為你帶來關於過去、人際關係,甚至是自我認知的全新視角。

2.擁抱生命的不確定性

生活就像一場未知的旅程,充滿了變數和意外。與其執著於解決問題,不如學會接納生命的不確定性。當你明白變化是常態時,你就更有可能看到原本忽略的解決之道。

3.質疑期望和憂慮

我們常常對未來抱持著期望,同時又害怕失敗。與其被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所困,不如學會質疑自己的期望和憂慮。當你審視那些看似重要的事情時,就會發現其實它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關鍵。

個人評價:

讀完《當生命陷落時》後,我深深感受到面對挫折和困境時,保持正念和接納的重要性。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生命中的種種不如意,其實都是幫助我們成長和領悟的契機。透過改變思維模式和心態,我們能夠更從容、更有智慧地應對生命中的種種考驗。

特別推薦《當一切分崩離析時》給誰:

我特別想推薦這本書給那些正在經歷人生低谷的朋友們,比如:失去至親、工作倦怠、或是遭遇其他挫折的人。這本書提供的觀念和策略,必定能為你帶來慰藉和啟發,讓你重拾面對生命的勇氣和希望。

Ed的話:

Pema Chodron 在書中提到的「擁抱生命的不確定性」這一觀念,與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不謀而合。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家必須學會接納不確定性,並據此制定靈活的策略。唯有如此,企業才能在變局中保持競爭力,並發掘新的機會。這本書所傳達的智慧,不僅適用於個人生活,更能為企業決策提供有益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