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放下一無所有》Letting Go of Nothing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兩步驟練習,讓我們可以與任何情況和解,從而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快樂,並以一種易於理解、簡潔、不造作的方式解釋了正念。

作者介紹:

彼得‧羅素(Peter Russell)是一位著名的心靈導師、暢銷書作家和演講者。他畢業於劍橋大學,獲得理論物理學學位,並在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羅素的著作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包括意識、靈性、正念和人類潛能等。他的書籍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全球廣受歡迎。

重點啟發:

1. 停止緊握,學會放手

我們無法通過努力「做到」放手,而是要停止「緊握」的行為。當我們試圖放下怨恨、期望或執著時,單靠思考是無法達成的。我們需要改變內在的心境,然後讓它自然消散。記住放手就是「停止緊握」,你就邁出了讓這個艱難練習變得更容易的第一步。

2. 接納痛苦,與它共處

面對痛苦時,無論是羞恥的記憶還是緊繃的背部,我們必須先「接納」這種體驗。對它保持好奇,觀察它的真實狀態。接下來是放手的第二步:讓它存在。一旦你完全允許自己感受痛苦,不要試圖改變它或希望它消失。接受它,與它成為朋友。很快,你會注意到體驗正在改變,儘管你沒有做任何事情。

3. 覺察情緒背後的故事

所有的情緒都伴隨著一個故事。如果你曾被騙走一大筆錢,現在你就不會輕易相信別人。即使有一個通過你檢查的絕佳投資機會,你可能仍然不會進行投資。要向前邁進,你需要將放手的兩個步驟應用到你的不信任感和你告訴自己的關於它的故事上。無論情緒在哪裡,總有一個故事與之相伴。讓它們進入,然後讓它們存在,觀察你與這一對的關係如何轉變。

個人評價:

《放下一無所有》是一本幫助我提升覺察力和內心平靜的好書。作者以簡潔明瞭的方式,娓娓道來放手的藝術。書中沒有艱深晦澀的理論,而是通過生動的例子和實用的練習,引導讀者一步步探索內在世界。我從中學到,真正的快樂和平靜來自於我們對當下的態度,而非外在的事物。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啟發,幫助我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狀況。

特別推薦《放下一無所有》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總是糾結於過去或焦慮未來的人。如果你經常為某些事情耿耿於懷,或者總是期待未來會更好,卻忽視了當下的美好,那麼這本書非常適合你。它將幫助你培養正念,學會放下執著,活在當下。無論你是備受壓力困擾的職場人士,還是飽受情緒困擾的學生,這本書都能為你指引一條通往內心平靜的道路。

Ed的話:

《放下一無所有》中的觀念與SCALE策略中的E-增強(Enhance)不謀而合。書中提到,我們無法通過努力「做到」放手,而是要轉變內在心境,這與增強策略中強調內在提升不謀而合。當我們增強自我覺察,學會放下對外在事物的執著,內心就能獲得平靜和自在。這種內在的提升,反過來又能幫助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更從容地應對各種挑戰。因此,培養放手的能力,對於個人成長和企業經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為什麼要睡覺》Why We Sleep

一句話總結:

《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將激勵你獲得更多、更高品質的睡眠,並揭示睡眠不足對個人和社會的種種危害。

作者介紹:

馬修.沃克(Matthew Walker)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神經科學和心理學教授,也是睡眠與神經影像實驗室的主任。他在睡眠研究領域有著傑出的成就和貢獻。

重點啟發:

1.睡眠是健康的基石

沃克教授曾經認為飲食、運動和睡眠是健康的三大支柱,但現在他意識到睡眠才是最重要的基礎。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使患心臟病或死於心臟病的風險增加45%。長期睡眠不足的日本男性勞工,罹患心臟病的機率甚至高出驚人的500%!睡眠不足會導致血壓升高,久而久之就會損傷動脈壁,增加心臟病風險。想要降低血壓、延年益壽,多睡覺可能就是最簡單有效的良方。

2.疲勞駕駛不亞於酒駕

睡眠不足不僅危害自身健康,還可能因疲勞駕駛而危及他人安全。研究顯示,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發生車禍的機率大大提高。睡眠不足時,大腦會不自主地進入「微睡眠」狀態,就像斷線的木偶一樣失去對肢體的控制。哪怕只是一兩秒鐘的微睡眠,都足以讓車輛偏離車道、酿成嚴重事故。一項澳洲研究將受試者分為酒駕組和睡眠不足組,結果顯示,睡眠不足19小時的人,其注意力測試成績和酒駕者一樣糟糕。既然酒後駕車如此不負責任,那麼疲勞駕駛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3.改善睡眠的秘訣

沃克教授根據最新研究,提供了一些改善睡眠的秘訣:避免攝入酒精和尼古丁、睡前泡個熱水澡、每天曬曬太陽等。酒精會干擾深度睡眠,尼古丁則會讓人難以入睡;泡澡可以放鬆身心,水溫驟降還會引發睡意;適量日光浴有助於建立規律的睡眠節奏。只要掌握這些訣竅,優質好眠指日可待。

個人評價:

這本書顛覆了我對睡眠的許多認知,讓我意識到睡眠的重要性遠超我的想像。作者引用大量的研究數據和實驗案例,論證嚴謹、深入淺出,令人信服。我尤其認同睡眠是健康的基石這一觀點,因為睡眠對免疫力、記憶力、情緒等各方面都有深遠影響。這本書不僅傳遞了睡眠的科學知識,更是一記警鐘,喚醒現代人對睡眠的重視。

特別推薦《為什麼要睡覺》給誰:

1. 擔心過早離世的中老年心臟病患者,本書能幫助他們找到最有效改善健康的關鍵。

2. 兩頭燒香、自以為能少睡就多幹的年輕創業家,本書能讓他們意識到睡眠不足的嚴重後果。

3. 所有自認為可以靠少睡應付生活的現代人,本書能幫助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睡眠習慣。

Ed的話: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能啟發我們在SCALE中的E,也就是增強(Enhance)的概念。一個高績效的團隊,關鍵在於每個成員都能以最佳狀態工作。而睡眠正是維持身心健康、全力以赴的不二法門。身為管理者,我們應該為員工營造一個尊重睡眠的企業文化,鼓勵大家在下班後好好休息,避免加班和睡眠不足成為常態。唯有員工精力充沛,企業的創造力和生產力才能真正得到增強。或許,投資員工的睡眠品質,就是企業成長的一帖良方。

《道德書簡》Letters from a Stoic

一句話總結:

作者用一系列的道德書信,教導他的朋友盧基利烏斯(Lucilius)如何減少情緒波動,培養紀律,過上美好的生活。

作者介紹:

塞內卡(Seneca)是著名的羅馬斯多葛學派哲學家,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塞內卡出生於公元前4年,一生致力於研究和傳播斯多葛主義哲學。他曾擔任皇帝尼祿的老師,但最終因被懷疑參與反尼祿的陰謀而被迫自殺。儘管生命最後的結局令人扼腕,但塞內卡活到了69歲高齡,在兩千年前平均壽命只有20-30歲的時代,實屬不易。我認為他的長壽與他篤信的斯多葛哲學有很大關係。

這本書帶給我三個主要的啟發:

1. 心靈的力量

塞內卡認為,人之所以超越其他生物,在於我們具備理性思考的能力。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運用這種能力,培養智慧,以更加符合自然的方式生活。斯多葛學派提倡簡樸的生活,避免過度放縱食色等欲望,不追求名利。總之,做一個好人,誠實生活,盡己所能,坦然面對生死。在斯多葛哲學的世界觀中,心靈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2. 寧靜致遠

塞內卡強調,健康的心靈應該像一艘裝載妥當的船,無論海浪多麼洶湧,眼前的景象始終清晰明朗。而心靈健康的重要特徵就是平靜,斯多葛學派稱之為「寧靜」。當你內心平和寧靜時,你將能夠承受一切困難,謙遜地面對成功,從容地做出艱難的決定。很多人為了逃避現實,沉溺於旅行、健身、追劇、嗑藥等等。但其實,我們只需向內探求,修養自己的心靈,就能找到真正的平靜。

3. 結交知心良友

平靜的心靈能幫助我們結交真正的朋友。一個內心平和的智者不需要朋友來填補人生的空虛,而是可以從富足和付出中建立友誼。這正是成為好朋友的關鍵。此外,斯多葛學派主張慢慢敞開心扉,但一旦敞開就要全心信任對方。信任是任何關係最好的基礎,但卻很難給予和獲得。所以與其結交那些只會逢場作戲的朋友,不如謹慎地去培養少數值得終身信賴的摯友。

個人評價:

《道德書簡》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哲學著作。塞內卡以真摯恳切的筆觸,將斯多葛主義的精華娓娓道來,發人深省。讀這本書讓我感受到,古希臘羅馬先賢的智慧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輝,值得我們學習。

特別推薦《道德書簡》給誰:

我想要推薦《道德書簡》給幾類人:面臨社交媒體成癮危險的青少年、忙於拼搏卻忘記初心的創業者、以及剛經歷人生重大失落的任何人。這本書或許能帶給他們一些啟發和慰藉。

Ed的話:

說到創業,我認為斯多葛哲學中「向內探求,追求心靈的平靜」這一理念特別值得借鑒。創業的過程充滿挑戰和誘惑,稍不留神就會迷失自我。唯有時常審視內心,堅守本心,才能在紛亂的世界中把握方向,做出正確的決策。塞內卡所倡導的克制、勇氣、智慧等品質,對創業者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希望這本《道德書簡》能幫助更多有志之士在創業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最終抵達成功的彼岸。

《我們為何戀愛》Why We Love

一句話總結:

《我們為何戀愛》以科學角度解釋愛情,探討其歷史與演化,分析大眾共通的吸引力以及個人獨特的偏好,並提供實用建議,教你如何經營美滿愛情,以及面對分手的智慧。

作者介紹:

海倫·費雪博士(Helen Fisher)是研究愛情領域被引用最多的學者,她花了超過40年時間鑽研是什麼讓我們墜入愛河或失去愛情。《我們為何戀愛》從生物學、歷史學、演化學和實用的角度,解釋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事物,堪稱是研究愛情的首選書籍之一。

重點啟發:

1.多巴胺讓你心癢難耐

愛情的化學機制主要由三種神經傳導物質主導: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掌管你的注意力、動機和成癮能力,當你跟心儀的對象在一起時,身體的反應跟吸食古柯鹼有異曲同工之妙,難怪愛情會讓人發狂!去甲腎上腺素則讓你感到興奮、亢奮,彷彿隨時處於警戒狀態,就像當你心跳加速、胃裡有蝴蝶飛舞的感覺。血清素則讓你坐立難安,在房間裡踱步,腦海中念念不忘你的愛人。

2.謎樣魅力讓人著迷

究竟是什麼觸發這三種荷爾蒙的釋放呢?不分性別或個人偏好,大家普遍都被三種特質吸引:神秘感、差異性和對稱性。神秘感激發好奇心,讓人想一探究竟;差異性提供新鮮感,避免關係陷入無聊;對稱性則象徵基因的優良,預示後代健康。這三種特質是讓愛情之花綻放的催化劑。

3.獨一無二的愛情地圖

儘管有共通的吸引力法則,我們終究還是會選擇不同類型的對象。費雪博士將之稱為「愛情地圖」,那是一組包含外表和內在特質的清單,例如眼睛顏色、髮型、身高、嗓音、善良程度、上進心等等。這些條件加總起來,就構成你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侶。愛情地圖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演變,當你更加了解自己、累積愛情經驗後,篩選條件會越來越精準。即使是同卵雙胞胎,儘管他們通常有相似的價值觀和興趣,在愛情品味上卻也大不相同,可見愛情地圖因人而異,獨一無二。

個人評價:

《我們為何戀愛》並沒有把愛情簡化成一門精確的科學,而是以知識拓展我們對愛情的認識。當你闔上書本,那些心得會慢慢地滲透、發酵。我相信這本書有一股強大而隱微的力量,可以潛移默化你的潛意識,讓你在追尋愛情的路上,更加忠於自己的愛情地圖。我認為在學習成功、效率或理財之前,每個人都應該先充實戀愛知識,而這本書正是最佳讀本。

特別推薦《我們為何戀愛》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正值青春期、渴望了解身體變化的少女;仍單身,覺得愛情是「騙人的把戲」的鑽石王老五;以及任何曾經買過那種俗氣的「烤一個夢幻男友」工具組的人。

Ed的話:

愛情是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的重要元素,從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角度來看,了解自己的愛情地圖,有助於擬定尋找對象的明確方向,避免浪費時間在不適合的人身上。從創建(Create)的觀點來說,神秘感、差異性和對稱性是吸引力的三大支柱,在經營關係時可以適度營造這些特質。愛情需要用心經營,書中的智慧是很好的指引。與其期待完美如意的愛情,不如用開放、成熟的心態去學習,體會愛情的酸甜苦辣,那份真摯的情感將使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深刻而有意義。

《為什麼我們睡不著》Why We Can’t Sleep

一句話總結:

讀完《為什麼我們睡不著》這本書後,讓身為X世代的我更能體諒自己所面臨的種種挑戰,也讓我了解到造成我們在中年時期陷入危機的原因,包括了不景氣的經濟環境、同時需要照顧孩子和老邁父母、以及面臨種種歧視等問題。

作者介紹:

《為什麼我們睡不著:女性的新中年危機》一書的作者是艾達·卡胡恩(Ada Calhoun)。艾達·卡胡恩是一位知名的自由撰稿人和作家,她的作品常見於《紐約時報》、《時代雜誌》等各大媒體。身為X世代的一員,她深刻體會到這一代女性所面臨的各種困境和挑戰,因此撰寫了這本書,試圖為廣大的X世代女性發聲。

重點啟發:

1.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從小我們這一代女性被灌輸了一個觀念:只要努力,我們就能擁有一切。我們不再侷限於當個小秘書,而是可以成為老闆。我們可以在事業上大展身手,同時也能擁有美滿的社交圈和家庭生活。然而,這些承諾帶來了沉重的壓力。我們以為自己「能夠」做到一切,卻被迫感到「必須」樣樣都要完美。但現實是,有許多我們無法掌控的因素阻礙了我們實現理想,例如成年後接連而來的經濟衰退、職場中根深蒂固的性別不平等等。

2.職場上的性別歧視

儘管我們這一代女性從小被教導要勇於追求夢想,例如:成為一名CEO,但性別歧視在職場中仍然普遍存在。到了中年,許多女性失望地發現自己仍然停滯不前,陷入低薪的工作中。我們不僅面臨性別歧視,還要面對年齡歧視,必須與據說更精通科技的千禧世代競爭。此外,這一代的女性還被期望要比前幾代更投入孩子的生活。種種的責任和義務,加上漫長的工時,讓人感到窒息。難怪我們會感到焦慮難眠。

3.接納現實、尋求支持

面對這些困境,我們能做些什麼呢?作者建議我們要學會接納現實。社群媒體上那些看似完美的形象,其實並不如表面上那般光鮮亮麗。事實上,這一代的大多數女性可能都和你有著類似的感受。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有助於打破孤立無援的絕望感。此外,我們要認清成長過程中所接收到的那些理想有多不切實際。誠然,我們從小被告知可以成為任何想成為的人,但阻礙我們成就的許多因素,其實都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是克服了多少困難才走到今天這一步時,就會對自己所取得的一切感到驕傲。最後,別忘了尋求周遭的支持,無論是朋友、家人、有著相同經歷的姊妹、或是專業的心理諮商師。記住,時間終會流逝,風雨總會過去。

個人評價:

讀完這本書,身為X世代女性的我感到無比震撼。我一直以為自己是獨自面對這些中年危機,但現在我知道,這其實是我們這一代共同的經歷。這本書不僅讓我更理解自己的處境,也學會以更寬容的心情看待自己的人生歷程。儘管理想與現實有所落差,但那並不是我的錯。面對生命中的種種考驗,感到焦慮和沮喪其實再正常不過了。這本書帶給我很大的啟發,讓我看到自己並不孤單,未來的日子雖然艱辛,但終會雨過天晴。

特別推薦《為什麼我們睡不著》給誰:

我想將這本書推薦給所有1965年到1980年出生的X世代女性,尤其是正在承受生活和工作雙重壓力的媽媽們。妳們並不孤單!這本書將帶給妳們慰藉和勇氣。此外,我也推薦給所有關心X世代女性處境的人,例如她們的另一半、親朋好友等。透過閱讀這本書,你們將更能設身處地去了解和支持身邊的X世代女性。

Ed的話:

這本書讓我聯想到SCALE法則中的L,也就是「充分利用」。X世代女性身兼多職,需要同時扮演員工、母親、女兒等多重身分。她們必須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出最大的成效。對企業來說,懂得善用和支持這群女性員工,提供友善的職場環境和彈性的工作安排,不僅能留住人才,更能激發她們的潛力,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而對X世代女性自己來說,學會在生活中運用「充分利用」的概念,找到平衡的方法,把握當下、活在當下,或許就是走出中年危機的關鍵。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反思,不僅止於性別和世代議題,更能延伸到人生的各個面向。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一句話總結: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深入剖析了為什麼經濟不平等在當今世界如此普遍,並指出政治權力者的錯誤決策是導致不公平的主要原因,而非文化、地理、氣候或任何其他因素。

作者介紹: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由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和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共同創作。艾塞默魯是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羅賓森則是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兩位作者皆是政治經濟學領域的頂尖學者,他們的研究聚焦於國家發展不平等的根本原因。這本書集結了兩位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提出了獨到且令人信服的觀點。

重點啟發:

1. 國家的命運取決於制度,而非地理位置

許多人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與其地理位置息息相關,但事實並非如此。相鄰的國家往往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水平,證明了地理位置並非決定性因素。真正的關鍵在於一個國家的經濟制度是包容性還是掠奪性的。包容性制度鼓勵公民參與經濟活動,保護私有財產,提供公共教育等。相反地,掠奪性制度則剝削一部分人的利益來滿足另一部分人的需求。

2. 歷史的關鍵時刻可能改變一個國家的發展軌跡

歷史上的某些重大事件,如黑死病的爆發,可能會徹底改變一個國家甚至一個大陸的社會政治平衡。這樣的關鍵時刻,可能會導致原本相似的地區走上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西歐在黑死病之後逐步揚棄了封建制度,而東歐的封建制度卻更加嚴苛。英國殖民美洲大陸後,新舊大陸的差距也日益擴大。這種差異可能需要幾個世紀才能顯現出來,但其影響卻是深遠的。

3. 改變掠奪性制度需要受排斥群體的努力

要改變根深蒂固的掠奪性制度並非一蹴可幾,但也並非不可能。美國南方的種族歧視制度正在逐步被打破,民權運動為美國黑人帶來了良性的變革。要推動積極、持久的改變,受排斥群體需要有反抗壓迫性制度的方法。巴西在1985年推翻軍事獨裁政權的過程中,草根民眾運動發揮了關鍵作用。自那之後,巴西經濟飛速發展,證明打破貧困的枷鎖永遠不嫌晚。

個人評價: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是一本發人深省的著作。作者提出的觀點新穎而有說服力,改變了我對國家發展差異的認知。我特別欣賞作者使用大量的歷史案例來佐證他們的觀點,這使得全書的論證更加充實和可信。書中對包容性制度和掠奪性制度的對比分析,也給了我很多啟發。我意識到,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從來都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取決於其制度設計和歷史選擇。

特別推薦《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給誰:

我特別推薦《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給那些對國家發展差異感到困惑的人,給正在修讀政治學專業的大學生,以及所有關心如何終結不平等問題的讀者。無論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這本書都能幫助你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這個世界,並激發你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Ed的話: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一書中的許多洞見也能給我們帶來啟發。一個企業要長期健康發展,同樣需要建立包容性的制度文化。這意味著要充分授權員工,鼓勵創新,建立公平透明的晉升機制等。相反,如果企業內部形成了掠奪性的利益集團,只顧壓榨員工而不給予合理回報,那麼企業的基業就難以長青。對於個人成長而言,我們也要主動去突破各種掠奪性的思維定式,拓展自己的視野和格局。只有以包容的心態去擁抱變化,以開放的姿態去學習新知,我們才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裡保持競爭力,實現自我增值。

《鈦金傳奇》Lessons From The Titans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透過美國十大產業巨擘的故事,提供企業追求長期成功的寶貴策略、觀念和應避免的錯誤。

作者介紹:

本書由史考特・戴維斯(Scott Davis)、卡特・哥普蘭(Carter Copeland)和羅伯・沃特海默(Rob Wertheimer)共同撰寫。他們是專門研究美國大型企業案例的專家,透過深入剖析這些公司的成功祕訣和失敗教訓,提煉出值得所有企業借鏡的精華。

重點啟發:

1. 領導高層決定公司的興衰

公司的成敗從高層開始。以奇異公司和波音公司為例,當領導者追逐短期利益、忽視核心業務和員工時,公司就走向衰敗。反之,當領導者重視員工和客戶、專注本業時,公司就能蓬勃發展。領導風格和企業文化至關重要。

2. 貪婪是萬惡之源

許多公司的沒落源於高層的貪婪。他們為了獲利不擇手段,甚至做出違法或不道德的行為,最終害了公司和員工。波音公司為了達成目標,偷工減料、造假帳,導致兩起致命空難。由此可見,唯利是圖的心態是企業的致命傷。

3. 關注核心價值才能永續經營

偉大的公司往往由員工定義。公司若能善待員工,員工就會用心服務客戶。此外,獲利固然重要,但不能本末倒置。獲利應來自銷售成長或合理的成本控制,而非犧牲產品品質。波音為了降低成本,刪減了製造流程中的品管步驟,種下日後失敗的種子。由此可見,企業要專注核心價值,才能永續發展。

個人評價:

我認為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從美國頂尖企業的實例中,提煉出企業經營的精華智慧。這些知識不只適用於大企業,對中小企業和新創公司同樣受用。透過本書,讀者可以一窺成功企業的祕訣,也能引以為戒,避免重蹈他們的覆轍。無論是高層決策、企業文化、獲利手段或是核心價值,每個環節都不容忽視。我認為這是一本饒富洞見的商業著作,值得企業經營者細細品味。

特別推薦《鈦金傳奇》給以下讀者:

– 渴望從案例中學習企業經營之道的商學院學生

– 正面臨組織挑戰,想要尋求解方的企業老闆

– 熱衷研究商業個案,想要深入了解美國產業巨擘的年輕經濟學家

Ed的話:

我認為本書與S.C.A.L.E.原則中的「策略制定」和「增強」最為相關。透過美國大企業的案例,本書清楚指出領導高層的決策和心態,是决定公司命運的關鍵。他們制定的策略和價值觀,會增強或削弱公司的競爭力。因此,企業領導者必須審慎思考自己的領導風格和決策方針,確保公司朝正確的方向邁進。此外,本書也提醒我們,要增強公司的長期實力,就必須重視核心業務和利害關係人,而非一味追求短期利益。唯有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企業才能基業長青。

《性趣何來?》Why Is Sex Fun

一句話總結:

《性趣何來?》這本書以幽默風趣的筆觸,探討人類性行為演化的奧秘,解釋我們看似古怪卻對生存至關重要的性行為模式。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是一位知名的進化生物學家和生理人類學家,也是暢銷書《槍砲、病菌與鋼鐵》的作者。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探討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基礎,讓讀者能輕鬆了解看似複雜的科學知識。

重點啟發:

1.人類的性行為模式與眾不同

相較於其他三千萬個物種,人類的性行為模式可說是「異類」。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生性行為,即使女性已經懷孕也不例外。這與其他哺乳動物只在發情期交配,且一旦受孕就停止性行為的模式大相逕庭。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人類與眾不同的性行為模式呢?作者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2.隱藏排卵促進一夫一妻制

與其他哺乳動物不同,人類女性的排卵期並無明顯的外在特徵。作者認為這種「隱藏排卵」的演化,是為了促進一夫一妻制的形成。男性在性交後若立即離開,可能會危及潛在的後代。而且由於人類可以隨時進行性行為,尋找其他可受孕雌性的慾望也因而減弱。這種演化模式有助於維繫伴侶關係,保護子女,讓孩子們得以健康成長。

3. 生育能力與長壽的關聯

研究發現,生育能力越低的個體往往壽命越長。維持生育能力需要消耗大量寶貴的身體資源。例如,產生較少精子的雄性線蟲往往壽命更長。同樣地,女性更年期的自然轉變有助於延長壽命。停經後的女性身體狀況往往更加健康,懷孕風險也隨之降低。此外,生育能力的限制還能讓女性將更多精力投入自我發展和子女教育,提高後代的存活率。

個人評價:

這本書讓我對人類性行為演化有了全新的認識。作者以幽默風趣的筆觸,深入淺出地解釋了看似古怪的性行為背後的生物學基礎。特別是「隱藏排卵」和「生育能力與長壽關聯」這兩個觀點,讓我茅塞頓開。作者提出的觀點雖然有些出人意料,但都有科學研究的支持,令人信服。這本書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也啟發了我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特別推薦《性趣何來?》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對生物學感興趣的大學生、渴望了解人性奧秘的讀者,以及好奇性行為演化的所有人。無論你是否有生物學背景,這本書都能讓你獲得新知,引發更多思考。即使你可能不認同作者的某些觀點,這本書仍然值得一讀,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人類行為。

Ed的話:

這本書讓我聯想到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正如人類性行為的演化是為了適應環境、延續生存一樣,企業也需要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制定相應的策略來維持競爭力。「隱藏排卵」的演化策略促進了一夫一妻制,有利於後代成長;而企業也需要制定長遠的發展策略,為未來的成長奠定基礎。此外,「生育能力與長壽關聯」這一發現啟示我們,過度消耗資源反而不利於長遠發展。企業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時,也要注重可持續發展,將資源用在刀刃上。總之,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啟發不僅局限於生物學領域,在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方面也有借鑒意義。

《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Why Has Nobody Told Me This Before

一句話總結:

《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是一本由臨床心理學家撰寫的書籍,彙整了她十多年來與病患一對一工作時,對抗焦慮和憂鬱及改善心理健康的最佳實用建議,讓我們可以一點一滴地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

作者介紹:

茱莉・史密斯博士(Dr. Julie Smith)是一位資深的臨床心理學家,已經從事這個領域超過十年之久。她是第一位在TikTok平台上分享專業心理學知識的心理學家,三年內吸引了超過四百萬名粉絲追蹤。2022年,她將多年來累積的最佳建議彙整成書,出版了《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這本書,內容涵蓋憂鬱、動機、悲傷、恐懼、壓力和有意義的生活等主題,溫和地指引我們如何一步一腳印地恢復、改善和維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重點啟發:

1.情緒的源頭

情緒並非憑空出現,就像河流總有源頭一樣,情緒總是源自於某些未被滿足的需求。史密斯博士指出,如果我們想要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就必須找出並解決那些需求,如此一來,情緒自然就會消散。舉例來說,如果你晚餐吃太飽,半夜口乾舌燥地醒來,結果只睡了六個小時,隔天早上起床心情不好也就不足為奇了。然而,即使不是生理上明顯的匱乏,我們的感受背後總有其緣由。

2.「夠好」的決定

壞心情最討厭的地方在於它們總愛賴著不走。下班後感到疲憊,於是吃了半袋洋芋片,事後又為自己做了錯誤的決定而自責,結果反而更有可能去尋求另一個情緒止痛藥。史密斯博士說,要走出這樣的惡性循環,訣竅就是別再期望自己要做到完美,而是做個「夠好」的決定。「夠好」的決定讓我們能朝正確方向前進,卻不會給自己設下不切實際的期望,因此有助於建立自信,同時又不會讓人感到不知所措。

3.焦慮的處理

與一覺醒來就能靠咖啡解決的昏沉不同,焦慮往往是個長期的問題,必須一步一步來處理。史密斯博士舉了一個例子:有個人在疫情期間開始對人群感到不適,後來開始避開大眾運輸工具、超市,最後甚至不敢走出家門。那麼這個人要如何恢復正常生活呢?史密斯建議從小地方著手,先試著去超市,然後搭乘火車,以此類推。但如果第一天「重返現實」時,你發現自己驚慌失措地杵在豆類貨架前動彈不得,史密斯博士也提供了一個實用技巧:「方形呼吸法」。

個人評價:

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實用且平易近人。作者以她多年的臨床經驗為基礎,提供了許多簡單易懂卻非常有效的建議。我特別喜歡書中強調要去探索情緒背後的根源,而不是只著眼於表面的症狀。此外,「夠好」的決定和逐步面對焦慮的概念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這些觀點讓人覺得改善心理健康是一件可以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事,而不是遙不可及或一蹴可幾的目標。

特別推薦《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給誰:

我會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幾類人。第一是給那些總是對自己要求太高的年輕學子,他們或許會從中學到自我關懷的重要性。第二是給產後正受到情緒困擾的新手媽媽們,書中提供的建議或許能幫助她們度過難關。第三則是給在職場上長期感受壓力的上班族,或許能從中得到一些紓解的點子。總的來說,我認為這本書適合所有想要更加了解自己、改善心理健康的讀者。

Ed的話:

我認為這本書所提到的許多概念,都能與個人成長中的 E – 增強(Enhance)連結。書中談到要覺察並滿足情緒背後的需求、用「夠好」取代「完美」、用漸進的方式面對焦慮等,說到底都是在幫助我們提升自我覺察,增強心理韌性,讓自己能夠以更正向、更有建設性的方式來看待事物。就像作者所言:「勇氣先於自信而生」。透過這本書的建議,我們或許就能鼓起勇氣,踏出增強自我的第一步。

《他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他上一秒說愛,下一秒揮拳?親密關係暴力的心理動機、徵兆和自救》Why Does He Do That?

一句話總結:

《他為什麼這麼做?》這本書揭露了男性施暴者的本質,教導我們如何及早識別他們,以及如何應對他們的威脅,是每個女性都應該閱讀的重要書籍。

作者介紹:

作者朗迪.班克羅夫特(Lundy Bancroft)是一位著名的家庭暴力問題專家,曾經輔導過上千名男性施暴者。他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深入研究男性施暴者的心理與行為模式,並且致力於教育大眾預防家庭暴力的發生。

重點啟發:

1. 別被假象蒙蔽了雙眼

男性施暴者往往表面上很有魅力,彬彬有禮,完全看不出他們真實的一面。他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會露出控制欲和操縱性,讓受害者開始懷疑自己哪裡做錯了。我們千萬不要太過自信,認為自己很會看人,因為這常常會讓有毒的人有機可乘,趁虛而入。

2. 警覺危險信號,及早抽身

一個男人若是經常貶抑前任,把自己描繪成受害者,或者給予你一些不需要的恩惠,讓你感到不舒服和虧欠,這些都是值得警覺的危險信號。當我們渴望一段安全、充滿愛的關係時,很容易相信虛假的承諾,忽略負面的徵兆。我們必須學會在一開始就認出這些警訊,趁早抽身。

3. 施暴行為難以改變,除非發自內心

施暴行為是學習而來的,是根深蒂固的,很難改變。儘管施暴者可能允諾改過,展現小小的改變,但通常無法持久。真正的改變必須由內而外,發自內心的決心,而非外在因素所迫。施暴者必須真誠地承認錯誤,下定決心改正,不能附加任何條件,才有可能真的改過向善。

個人評價:

這本書深入剖析男性施暴者的心理,提供許多實用的辨識技巧和應對之道,幫助我更加了解家庭暴力的成因和嚴重性。作者以專業而易懂的方式,揭露施暴者的真面目,讓人不寒而慄,但也點出改變的可能和希望。對於曾經遭受家暴,或是身邊有人飽受家暴之苦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絕對是一盞指引方向的明燈。

特別推薦《他為什麼這麼做?》給誰:

我特別推薦《他為什麼這麼做?》這本書給所有女性讀者,尤其是正身陷毒性關係,覺得自己毫無發言權的人;考慮逃離伴侶的受虐媽媽們;或是身邊有人疑似遭受虐待,想要伸出援手的旁觀者。這本書會是你們最好的參考指南。

Ed的話:

閱讀這本書讓我聯想到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就像受害者必須及早看清施暴者的真面目,及早抽身一樣,企業也必須透過縝密的分析,及早辨認市場中的威脅和危機,採取應對之策。唯有未雨綢繆,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這本書雖然聚焦在家暴議題,但其中的洞見和策略,其實也能運用在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上。職場中的情緒勒索、言語霸凌等,不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家暴」嗎?唯有時時保持警覺,看清人性的真相,我們才能在關係和事業上做出明智的抉擇,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