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Storyworthy》

一句話總結:

《Storyworthy》這本書以引人入勝的方式,教你如何透過敘事的開頭、結尾和過程,講述一個能打動他人的故事。

作者介紹:

馬修・迪克斯(Matthew Dicks)是一位暢銷小說家,他在《Storyworthy》這本書中,提供了各種實用的工具和技巧,幫助你精心打造一個完美而吸引人的故事,啟發他人。

重點啟發:

讓自己成為故事主角,描述轉變過程

當你在說故事時,務必要讓自己成為故事的主角,而且要包含某種程度的轉變。即使是最糟糕的電影,也一定會有這個元素。我以前常跟同事說一些沒有轉折的故事,結果總是讓人覺得乏味又尷尬。現在我明白,沒有這種轉變,那些故事只是單純的軼事,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說故事不需要過度表演

當你跟朋友分享故事時,會用什麼方式說呢?記住:不管是在工作場合、教會或任何地方分享,都要用同樣的方式說故事。有些說書人會花很大力氣表演戲劇性的內容,比方說用誇張的手勢強調靈感如何乍現。但請記住,這可不是戲劇課!反而會讓說故事的力道打折扣。

每個精彩故事的核心,都是人生中關鍵的五秒鐘

作者最大的祕訣之一,就是把焦點放在故事的高潮。根據他的經驗,這通常涉及一個簡單而關鍵的五秒鐘時刻,足以永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當你跟別人分享自己最深刻、最能引起共鳴的五秒鐘人生經歷時,就能產生最大的影響力。

個人評價:

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雖然我讀過不少關於說故事力量的書,對一般建議已經很熟悉,但《Storyworthy》提供了許多很棒的新點子。不管你從事什麼職業或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因為說故事是人生很重要的一環!

我特別推薦《Storyworthy》給以下幾種人:

第一,老是不知道該如何在文章開頭吸引讀者的部落客、第二,主題演講者和第三,任何想要提升說服力的人。

Ed的話:

我覺得《Storyworthy》這本書跟企業經營中的S(策略制定)和E(增強)最有關聯。好的故事可以作為一種策略,幫助企業或個人擬定清晰有力的願景,吸引聽眾或客戶。同時,透過故事所傳達的轉變過程,可以增強組織或個人的影響力。從這個角度來看,說故事不只是一種溝通技巧,更是一項能為企業和個人帶來正面改變的策略利器。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Stolen Focus

一句話總結: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這本書深入剖析了數十年來我們注意力持續下降的原因,科技如何加速了這個令人擔憂的趨勢,以及我們可以採取哪些行動來重拾專注力,進而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

作者介紹:

約翰・海利(Johann Hari)是一位知名的英國記者和作家,他的作品常見於《紐約時報》、《衛報》等主流媒體。約翰以其深入淺出的寫作風格和犀利的觀點分析聞名,他的著作經常引發廣泛討論,並受到讀者的高度評價。在《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這本書中,他再次展現了他敏銳的洞察力和獨到的見解,為我們揭示了當代社會中注意力危機的成因與影響。

重點啟發:

注意力衰退並非始於網路時代

雖然網路加劇了我們注意力的衰退,但這個問題其實早在網路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透過分析過去200年暢銷書的興衰週期,我們可以發現,熱門話題的更替速度正在不斷加快。這意味著,即使沒有網路,我們的注意力也已經開始被越來越多的資訊所分散和稀釋。

社群媒體巨頭刻意讓你上癮

為了獲取利潤,許多社群媒體平台故意設計出讓人上癮的功能,例如無止盡的資訊推送、點讚分享等互動機制,以及根據使用者喜好推薦內容的演算法。這些設計旨在最大化使用者的「參與度」,卻犧牲了我們寶貴的時間和注意力。面對這些誘惑,我們必須提高警覺,學會設限和自我管理。

停止美化多工,學習進入心流狀態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習慣於讚美那些能夠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的人,彷彿「多工」是一種值得追求的能力。然而,所謂的多工其實只是一種表象,真正的高效率來自於專注。與其在多個任務之間切換,不如練習進入心流狀態——全神貫注地投入單一任務,忘卻時間的流逝。這樣的專注不僅能提升效率,更能帶來內在的滿足感。

個人評價:

閱讀《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這本書,我深刻體會到注意力對於個人成長和生活品質的重要性。作者以翔實的資料和生動的例子,揭示了我們身處的注意力危機,並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建議。這本書不僅幫助我審視自己的注意力管理,也啟發我反思科技發展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我相信,唯有正視問題,才能找到解決之道,重拾專注的能力,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

特別推薦《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給誰:

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所有感到注意力難以集中的現代人,特別是那些成天沉浸在3C產品和社群媒體中的年輕世代。如果你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如果你渴望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掌控感,如果你希望活得更專注、更有意義,那麼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透過作者的觀察和分析,你將重新審視自己與科技之間的關係,學會如何擺脫干擾,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物。

Ed的話:

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看,《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這本書提醒我們要學會自我管理,避免過度依賴外部工具,培養專注的能力。對於企業經營者而言,這本書則帶來了不同的啟示。在數位時代,如何吸引和留住消費者的注意力,是每個企業都必須面對的課題。然而,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應該思考如何以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方式來經營客戶關係,而不是單純地追求使用者的「參與度」。唯有建立在互信互利基礎上的長期關係,才能實現企業的永續發展(S – 策略制定)。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反思科技、商業與人性之間的複雜關係,值得每個人細細品味。

《股市長線法寶》Stocks for the Long Run

一句話總結:

《股市長線法寶》深入探討投資的主題,以及選擇證券(無論是股票、債券還是商品)所帶來的影響,同時考慮到多年來股票通常較高的回報,以及如何建立一個能夠面對危機時期的平衡投資組合。

作者介紹:

傑里米·西格爾 (Jeremy J. Siegel) 是一位知名的投資專家和《股市長線法寶》的作者。他在這本書中探索我們如何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挑選贏家股票,並專注於市場為那些長期投資者提供的長期回報。

重點啟發:

股票的風險並非想像中那麼高

雖然股票通常被認為是較高風險的投資,但如果給予市場足夠的時間來證明其價值,股票可能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危險。事實上,從長期來看,股票的回報往往優於債券,即使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

股價不一定反映其內在價值

股票的價格並非總是根據其潛在價值來定價。投資者往往在過度樂觀和過度悲觀之間擺盪,導致了這個行業的波動性。因此,投資者的工作是判斷一隻股票是否值得購買或目前被低估了。

ETF和價值型股票是最佳投資機會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一種可以抵禦市場下跌,同時為投資者帶來可觀回報的證券。另一方面,價值型股票是那些尚未被發現、具有強勁和有前景的數據、穩定的管理效率和多年來的增長,最重要的是交易價格低於其公允價值的公司股票。

個人評價:

《股市長線法寶》是一本每個想要掌控自己財務並成為優秀投資者的人都必讀的書。這本書包含了適合所有初學者和中級投資者的資訊,因為它解釋了在貨幣市場上投資證券的基本原則,同時也提供了如何成功交易和找到贏家股票的資訊。如果你準備好將你的積蓄投入工作、投資股票、學習更多金融知識並成為更好的理財者,這本書非常適合你。

特別推薦《股市長線法寶》給誰:

我會特別推薦這本書的讀書摘要給那些已經設法存了一些錢並想學習如何投資的人、想要拓展金融領域知識的財務系學生,以及任何想要建立一個能抵禦危機的投資組合的人。

Ed的話:

從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角度來看,《股市長線法寶》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見解。作者強調建立一個平衡的投資組合,能夠抵禦市場的波動和危機,這對於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此外,作者還提到要尋找價值型股票,這與企業經營中尋找未被發掘的機會不謀而合。透過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們可以找到那些被低估但卻有著巨大潛力的投資標的,進而創造長期價值。總的來說,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將投資策略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緊密結合,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

《駕馭沉靜:平衡身心靈與內外衝突,通往幸福的情緒練習》Stillness Is The Key

一句話總結:

《駕馭沉靜:平衡身心靈與內外衝突,通往幸福的情緒練習》這本書將教你如何透過放慢身心的節奏,減少分心、提升自制力,最重要的是,活出更快樂、更平靜的人生。

作者介紹:

萊恩‧霍利得(Ryan Holiday)是一位美國作家、行銷策略家和企業家。他以撰寫歷史、哲學和自我提升等主題的暢銷書而聞名。霍利得曾為許多知名企業和個人提供行銷策略諮詢,包括谷歌、美國運通和洛克菲勒基金會等。他的著作《障礙就是道路》(The Obstacle Is the Way)、《失控的自信》(Ego Is the Enemy)和《駕馭沉靜》(Stillness Is the Key)都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重點啟發:

放慢腳步,化險為夷

不論你正面臨什麼樣的危機,放慢節奏都能讓你更容易度過難關。就像甘迺迪總統在古巴飛彈危機時,選擇靜心思考,而非匆忙做出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的決定。透過暫時抽離,我們能獲得清晰的思緒,做出更明智的抉擇。

擁抱寧靜,澄清心智

想要獲得內心的平靜與清明,就要讓生活中有更多的寧靜時刻。正如實驗音樂作曲家約翰‧凱吉所說,寂靜並不真的存在,因為它充滿了意想不到的聲響。透過靜默,我們能注意到平時忽略的事物,在騎單車或淋浴時突然得到解決問題的靈感。連頂尖的商業領袖都懂得在閒暇時尋找寧靜之地。

適度工作,擁抱睡眠

要發揮最佳狀態,就要限制工作時間,並好好睡覺。即使是偉大的領導人如:邱吉爾,也懂得小睡片刻的重要性。別聽信「睡眠是給死人的」這種胡說八道,充足的睡眠反而能讓你比別人更有優勢。就連那些練習一萬小時的小提琴家,也比其他人睡得更多、午睡更頻繁!顯然要發揮最佳表現,休息的靜謐是不可或缺的。

個人評價:

《駕馭沉靜》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內心平靜的力量。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放慢腳步、擁抱寧靜確實不容易,但即使是一點一滴的改變,都能帶來巨大的收穫。透過閱讀此書,我學會了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安寧,並藉此獲得更多的創意和洞見。我相信這本書能幫助許多人活出更快樂、更有意義的人生。

特別推薦《駕馭沉靜》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總是匆匆忙忙、從一個會議或專案奔波到另一個的商業人士;給那些想好好把握與孩子相處時光的父母;以及給所有感到現代生活節奏過於快速、壓力沉重的人。

Ed的話:

從商業經營的角度來看,《駕馭沉靜》這本書與「自動化」(Automate)的概念最為相關。透過放慢節奏、擁抱寧靜,我們能夠更有效率地工作,並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就像書中提到的小提琴家,適度的休息和放鬆反而能讓他們的表現更上一層樓。對於企業領導人而言,懂得適時放慢腳步、靜心思考,不僅能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也能為團隊注入新的創意和動力。總的來說,「靜心」是一種看似簡單卻非常有力的策略,能夠幫助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群體性孤獨》Alone Together

一句話總結:

《群體性孤獨》這本書透過揭示我們對科技的依賴程度,以及我們與科技之間的連結正在變得越來越糟糕,對我們所有人產生負面影響,讓你更想要與科技建立更好的關係。

作者介紹:

Sherry Turkle是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學教授,專門研究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關係。她是《群體性孤獨》一書的作者。Turkle教授在探討科技如何影響人類互動和自我認知方面有著深入的見解。

重點啟發:

1.機器人夥伴的利與弊

機器人能夠為老年人和孤單者提供許多幫助,但有些人過度依賴它們,以致於犧牲了人際關係。像是82歲的Edna,她有時會為了照顧機器人娃娃而忽略了她的孫女Gail。另一個例子是64歲的Wesley,他覺得機器人可以滿足他的社交需求,而不用冒著傷害別人的風險。但這反而強化了他自私的行為,失去了改正缺點的機會。

2.永遠在線的壓力

智慧型手機讓人們隨時都能聯繫到我們,這雖然很方便,但也帶來了壓力。青少年幾乎離不開手機。但在9/11事件中,Julia在學校避難時就希望能用手機與媽媽通話。另一個女性在登山時總是帶著手機讓丈夫能聯繫,但當訊號消失時,她反而感到鬆了一口氣。

3.重新連結以緩解科技壓力

當科技世界讓人不堪重負時,Brad會打電話約朋友吃飯聊天。他寧可犧牲三次空洞的網上對話,換取一次有意義的面對面互動。Hillary很慶幸自己沒有隨身攜帶手機,因此沒有立刻收到父親癲癇發作的壞消息。當她回到家時,家人在場讓她感到安慰,也更能理解狀況。

個人評價:

我很喜歡《群體性孤獨》這本書,它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告訴我們要少用電子設備,但它其實探討了這些新科技能為我們帶來的好處,只要我們適度使用。Turkle教授深入剖析了人類與科技的關係,提出了許多發人深省的觀點。這本書讓我反思自己與科技的互動方式,以及如何在數位時代中保持人際連結。

特別推薦《群體性孤獨》給誰:

我推薦這本書給正在思考如何照顧年邁父母的中年人、想要深入了解科技對社會影響的社會學研究生,以及任何對未來感到好奇的人。這本書將幫助你以更全面、更有洞察力的角度來看待人類與科技的關係。

Ed有話説: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群體性孤獨》提醒我們在導入新科技時,要特別注意是否會對員工和顧客的人際互動造成負面影響。我們應該善用科技來「增強」(Enhance)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而非取代它。領導者應鼓勵員工適度使用科技,並創造機會讓大家有面對面互動的時間。唯有在科技與人性之間取得平衡,企業才能創造出最佳的工作環境和顧客體驗。

《賈伯斯傳》Steve Jobs

一句話總結:

《賈伯斯傳》是最詳盡、最準確地記錄賈伯斯這位創造出全球最有價值科技公司蘋果的傳奇人物之生平事蹟的傳記。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為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曾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執行長及《時代雜誌》總編輯。他不僅撰寫了最詳實準確的賈伯斯傳記,更是唯一獲得賈伯斯授權的傳記作者。艾薩克森在賈伯斯去世前的兩年內,與他進行了超過40次的訪談。

重點啟發:

扭曲現實的魔力

賈伯斯最重要的技能,團隊為其發明了一個特殊的名詞:「現實扭曲力場」(Reality Distortion Field,簡稱RDF)。一旦賈伯斯決定某件事應該發生,他就會不斷地去影響身邊的人,直到夢想成真。透過個人魅力、誇張言論、行銷手法和堅持不懈,賈伯斯總能將不可能的任務化為可能,讓自己和聽眾都深信不疑。

蘋果的命名緣由

蘋果公司的命名有幾個原因。賈伯斯喜歡嘗試果食主義,尤其鍾情蘋果。此外,達文西名言:「簡潔是最高境界的精密」,成為蘋果第一本宣傳冊的標語,賈伯斯覺得蘋果很好地象徵了這句話。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電話簿上蘋果排在競爭對手雅達利(Atari)前面,賈伯斯不希望人們找電腦公司時會先看到競爭對手。

皮克斯讓賈伯斯變身億萬富豪

你可能以為賈伯斯的財富全來自蘋果,但他的銀行存款其實是因為另一個項目大幅躍升。1986年,賈伯斯以500萬美元從喬治·盧卡斯手中買下皮克斯的多數股權(80%),並追加投資500萬美元。到了1995年,賈伯斯在皮克斯上的總投資已高達5000萬美元。當年,皮克斯與迪士尼達成協議,聯合製作發行《玩具總動員》,該片最終全球票房超過3.5億美元,成為當年最賣座電影。11月29日,皮克斯股票上市,定價為每股22美元,讓賈伯斯的初始投資獲得20倍回報,一夜之間成為擁有12億美元股票的億萬富豪。

個人評價:

閱讀賈伯斯的傳記,我獲得了許多啟發。雖然這是一本厚重的書,但絕對是值得一讀的。如果你有興趣創建一個能夠歷經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企業,打造令人欲罷不能的產品,成為一名出色的執行長,那麼這本書絕對能提供全方位的借鑑和啟示。

特別推薦《賈伯斯傳》給:

1. 父母總勸他學點「正經」謀生的技能的電腦迷

2. 找到了熱愛的副業,卻不確定能否實現夢想的高管

3. 所有渴望成為企業家的人

Ed的話:

賈伯斯的經歷和蘋果的發展,與SCALE模型中的Create(創建)和Enhance(增強)兩個概念息息相關。他憑藉獨特的創意和遠見,創建了蘋果這個偉大的企業,並不斷增強蘋果的產品力和品牌影響力。從賈伯斯身上,我們看到了創新和完美主義的巨大力量。雖然這種性格可能讓他成為「難相處」的人,但正是這種特質,造就了蘋果公司和眾多改變世界的產品。無論你是企業經營者還是個人,都可以從賈伯斯身上汲取智慧,學習如何將偉大的構想轉化為現實,如何堅持夢想,創造奇蹟。讓我們向這位矽谷傳奇致敬,緬懷他為科技和人類做出的卓越貢獻。

《偷火》Stealing Fire

一句話總結:

《偷火》這本書深入探討如何透過改變意識狀態,提升身心連結,加速神經運作,讓人類發揮卓越表現。

關於作者:

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是一位知名的科學作家和企業家。他曾撰寫過多本暢銷書,探討人類表現力、創新和科技的交集。科特勒也是Flow Research Collective的執行長,該組織致力於研究人類在各領域達到巔峰表現的方法。

重點啟發:

另類意識之門:

迷幻藥物能引發人類意識產生特殊狀態。歷史上,人們對這些物質的效果深感著迷,因為服用後會進入非比尋常的清醒、純粹意識和活力四射的狀態,甚至產生幻覺。雖然大多數國家基於安全考量而禁止使用迷幻藥,但科學家開始重新審視它們對大腦的益處。研究顯示,某些藥物有助於找到創新解決方案、跳脫常規思維、建立新的思考連結。

日常生活中的非凡體驗:

除了藥物之外,我們還可以透過「快樂行事曆」和四種方法,達到改變意識的狀態。冥想可以幫助我們進入正念狀態、減輕壓力;神經生物學的經顱磁刺激療法被發現能治療憂鬱症;藥理學領域中,醫療和娛樂用大麻正變得越來越普及;科技則扮演著監測意識狀態的重要角色,可用來測量心跳、腦波等指標。另一方面,人們也尋求更簡單的方式來獲得超凡體驗,例如性愛、藥物或極限運動。

科技助攻,安全升級:

人們發現某些方式能有效地讓自己進入忘我狀態,因而傾向於一再重複這些行為,以期延長快感。但他們用來達到這種心理狀態的途徑,往往對自身有害無益,例如藥物成癮問題。這時,科技的智慧運用就能發揮民主化、監測的功能,讓人更安全、更容易地體驗非比尋常的意識狀態。虛擬實境(VR)就是一例,它能完美模擬真實情境,為極限運動愛好者帶來同等的刺激和快感;又如經顱刺激裝置,無需飲酒即可產生類似微醺的腦部效應,還能重現冥想後的心理狀態。雖然這類科技仍在早期階段,效果尚無法與真實經驗相提並論,但科學家樂觀地認為,經過進一步測試,它們終將成為改變人類意識的一大利器。

個人評價:

《偷火》以簡明生動的方式,呈現了當今一個備受爭議卻日益普及的話題:透過改變意識狀態來提升人類表現力。作為一名科技愛好者,我對書中所描述的新科技發明深感興趣,特別是虛擬實境和腦部刺激裝置等。它們有潛力為人類開啟一扇通往非凡體驗的大門,幫助我們安全地釋放心智、激發創造力。閱讀此書不僅讓我大開眼界,也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教我如何擺脫日常的束縛,讓意識騰飛。

特別推薦《偷火》給誰:

我會特別向以下三類人推薦這本書:

  1. 對最新發明充滿熱情,渴望透過科技突破自我局限的科技公司員工。
  2. 想探索非傳統療法,幫助個案建立新的情緒調節機制的心理學家。
  3. 正飽受倦怠之苦,急需找到釋放心智、充電再出發的良方的職場人士。

Ed的話:

《偷火》一書所探討的概念,與SCALE架構中的E(Enhance,增強)不謀而合。透過結合科技與人性,我們能增強自己的意識狀態,提升工作和生活品質。對於渴望創新突破的企業家而言,適度運用書中方法,有助於拓展思路、啟發創意。而對於追求自我成長的個人,這本書則提供了擺脫舒適圈、探索內在潛能的指引。總的來說,《偷火》雖聚焦於一個特殊領域,卻能帶給讀者全新視野,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佳作。

《點子都是偷來的》Steal Like An Artist 

一句話總結:

《點子都是偷來的》這本書鼓勵你模仿你心目中的英雄,從中找到啟發,發展出獨樹一格的風格,同時記得享受創作的樂趣,營造適合創作的環境,不要被負面批評或過多讚美影響了你的初心。

作者介紹:

奧斯汀・克里昂 (Austin Kleon) 是一位作家兼插畫家,他的多本著作都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身為一位藝術家,他致力於探索創意的本質,啟發讀者找到屬於自己的創作之路。

重點啟發:

模仿大師,超越大師

很多人認為藝術創作必須百分之百原創,但事實上,每位藝術家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當你努力模仿你欽佩的大師時,你會發現自己总是無法完全複製他們的作品。但別灰心,因為正是在這些差異之中,蘊藏著你獨特的創意火花!這些差異正是你發展個人風格的關鍵。勇敢地去模仿吧,但不要停留在模仿,要突破模仿的框架,超越你心目中的大師!

讓拖延成為你的創意泉源

藝術家有個特權,就是適度的拖延對創作有好處,很多絕妙的靈感都是在放空的時候冒出來的。所以,安排一些「無所事事」的時間吧!千萬別為了創作而放棄所有的嗜好和副業,這些看似無關的事物往往是創意的源泉。繪畫、彈琴、唱歌、園藝、做家務、看看有趣的影片……這些日常瑣事看似在拖延時間,實則是在為創意積累養分。

享受默默無聞的快樂時光

每個藝術家或許都夢想有朝一日成名,但若太早得到關注,你反而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趁著你還默默無聞,正是你自由探索的大好時機!你可以盡情做各種瘋狂的嘗試,犯錯了也沒關係,反正沒人會在意。與其渴望成名,不如好好享受這段無人問津的歲月吧!

個人評價:

讀完《點子都是偷來的》這本書,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創意世界。原來模仿不是抄襲,而是通往原創的必經之路。原來看似無關的嗜好才是創意的礦藏。原來默默無聞不是悲哀,而是探索的自由。這本書用幽默詼諧的文字,傳遞了深刻而實用的創意啟發,值得每一位渴望創新的人細細品味。

特別推薦《點子都是偷來的》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總在追求完美的創意工作者。或許你是個業餘畫家、音樂人、設計師、作家……如果你曾為了「不夠原創」而羞於下筆,曾為了「不務正業」而荒廢嗜好,曾為了「名氣不夠大」而灰心喪氣,那麼這本書會讓你重拾創作的單純快樂,找到前進的勇氣。

Ed的話:

藝術創作和企業經營,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有許多相通之處。正如藝術家要懂得向他人「取經」,企業也要善於Leverage(充分利用)他人的優勢資源,與顧客、合作夥伴建立共贏關係。藝術家要懂得利用「無用」的嗜好,企業更要Create(創造)多元的產品組合,開拓不同客群。藝術家要懂得默默耕耘,企業更要Enhance(精進)基本功,紮實地打好根基。這本書雖然主要談創意,卻能給所有渴望創新突破的人以啟發。願你在追尋創意的路上,不只學會「偷」,更學會「創」,讓生命綻放絢麗的色彩!

《我愛身份地位》Status Anxiety

一句話總結:

《我愛身份地位》這本書揭示了我們渴望被視為成功人士的慾望如何損害心理健康,同時提供了對抗不斷攀爬社會階梯這種病態的方法。

作者介紹: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是一位知名的瑞士裔英國哲學家、作家和電視製作人。他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而聞名,常在作品中探討愛情、旅行、建築等主題與日常生活的關聯。《我愛身份地位》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發人深省地審視了現代社會的身分焦慮問題。

重點啟發:

找到內在價值,擺脫虛榮的枷鎖

我們渴望成為「某個人物」,其實源自希望被愛的慾望,但這只會帶來痛苦。真正的解方是審視內心,看到自己價值的深度。別再基於他人的看法來定義自我認同,而是問問自己和親近的人欣賞你哪些特質。唯有認清並欣賞自己的優點,才能免於身分焦慮的折磨。

社會期望過高,難免惶恐不安

中世紀的歐洲貧富懸殊,但人們反而沒有現代人那麼在意身分地位。為何會如此呢?原來隨著物質生活越來越豐裕,維持社會階層的慾望也隨之高漲。尤其是美國獨立後提倡人人平等,更助長了人們在經濟上力爭上游的渴望。物質條件的改善本該讓生活更快樂,但當慾望無止盡地增長,看到他人擁有自己沒有的,難免會陷入永無止境的焦慮漩渦。

哲學助你明辨是非,找到真正需要

古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面對亞歷山大大帝,竟然要求對方別擋到他的陽光!第歐根尼無視權勢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歷來哲學家總是勇於質疑現狀,以理性思辨為基礎,挑戰社會的傳統價值觀。我們大可效法哲學家的精神,以邏輯對抗情緒的非理性驅使,明白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麼,而非盲從他人的價值觀。

個人評價:

這本書深入剖析了現代人的身分焦慮,讓我醍醐灌頂。原來許多折騰自己的事情,不過是為了討好他人。與其在意外界眼光,不如靜心傾聽內在的聲音。透過書中哲學家的智慧啟發,我學會審視習以為常的事物,且更有勇氣按照自己的價值觀生活。

特別推薦《我愛身份地位》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對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不滿足的人。無論你是想擺脫完美主義束縛的中年媽媽、因身分優越而看不起他人的富翁,還是單純為成就不夠亮眼而苦惱的普羅大眾,這本書都能為你指引一條走出焦慮的明路。

Ed的話:

《我愛身份地位》中哲學反思的觀點,不妨用來檢視我們的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策略。比方說在制定策略(Strategize)時,要問問自己追求的目標是否只是為了虛榮;創建(Create)新事物時,不要受限於他人的框架,而要從內心找到真正的動力;即便在自動化(Automate)、充分利用資源(Leverage)的過程中,也要隨時保持清醒,明白自己的初心是什麼。唯有跳脫身分焦慮的枷鎖,才能真正提升(Enhance)自我,活出精彩豐盛的人生!

《新創公司成長引擎》Startup Growth Engines

一句話總結:

《新創公司成長引擎》這本書揭示了 Uber、Facebook 和 Yelp 等新創公司用來在短時間內實現驚人成長的策略和戰術,以及你如何運用它們來解決大規模的重大問題。

作者介紹:

肖恩·埃利斯 (Sean Ellis) 是「成長駭客」一詞的發明者,也是《新創公司成長引擎》的作者。他是一位著名的企業家和行銷專家,曾協助許多知名新創公司實現快速成長,如 Dropbox、Eventbrite 和 LogMeIn 等。他對於新創公司如何實現快速成長有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實戰經驗。

重點啟發:

從小處著眼,志在必得

新創公司應該瞄準小市場的大份額,而不是大市場的小份額。選擇一個具體的地理位置或客群區隔,專注經營、逐步擴張,避免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陷入紅海。就像 Facebook 最初只服務哈佛學生,Uber 起初只在舊金山提供服務,PayPal 則鎖定 eBay 的大賣家。從小處著眼,掌握目標客群的需求和數據,再逐步複製到鄰近市場,這是新創公司快速成長的不二法門。

善用免費增值模式,吸引用戶

免費增值(Freemium)是指提供基本功能的免費版本,再收費提供進階功能的商業模式。遊戲 App 和 Dropbox、Evernote、Trello 等軟體服務都採用這種模式。但前提是產品要夠簡單好上手,且要提供清楚的升級誘因。太複雜的產品可能不適合,因為用戶沒有投入金錢,可能懶得花時間學習。Dropbox 的操作非常簡單,唯一的問題是容量不夠用,升級需求明確,這就是成功的關鍵。

打造免費工具,吸引目標客群

製作免費的小工具來解決目標客群的痛點,是吸引潛在用戶的好方法。例如行銷規劃軟體 CoSchedule 做了一個免費的標題分析工具,SEO 專家 Neil Patel 開發了一個 SEO 分析工具,社群媒體排程平台 Buffer 做了一個製作美圖的應用程式。這些免費工具不但能帶來大量潛在用戶,還能收集用戶資訊,更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

個人評價:

我認為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用的新創成長策略,尤其是從小處著眼、善用免費增值模式、打造免費工具等觀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不過作者也提醒,這些策略的前提是要有一個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光有行銷招數是不夠的。新創公司必須敏銳觀察、發掘問題和提出創新解方,行銷只是讓產品被更多人看見和使用,產品本身才是根本。

特別推薦《新創公司成長引擎》給以下讀者:

– 有創業夢想,想學習新創公司快速成長祕訣的人

– 產品或服務已有雛形,正在尋找行銷突破口的新創團隊

– 對新創公司的成長案例和實用策略有興趣的讀者

Ed的話:

我認為本書的觀點和 SCALE 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高度相關。新創公司要先鎖定利基市場,以解決實際問題的產品取得市場給予,再透過複製擴張的方式成長。本書也提供了許多可以自動化(Automate)執行的成長駭客手法,例如打造免費工具吸引潛在客戶,值得創業者參考。此外,透過免費增值等方式可以充分利用(Leverage)早期用戶,提高留存率和活躍度,增強(Enhance)品牌忠誠度。總之這本書很值得有志創業和創新的朋友閱讀,相信能帶給大家不同的思考視角和實用的行動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