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錯誤都是別人的,不是我的》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一句話總結:

本書深入探討了人們為何總是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以及這種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作者介紹:

作者 Carol Tavris 是一位社會心理學家,而 Elliot Aronson 則是 20 世紀最頂尖的百大心理學家之一,也是拼圖教室(Jigsaw Classroom)的發明者。他們在 2007 年攜手合作,推出了這本饒富洞見的著作。

《錯誤都是別人的,不是我的》一書中,作者舉了許多生動的例子,說明人們在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是如何避重就輕、不願正視自己的過錯,而這種行為又是如何阻礙了我們的進步。作者也深入剖析了我們為何會有這種傾向,以及我們可以怎麼做,才能誠實面對自己的錯誤。

這本書帶給我三個重要的啟發:

1. 認錯真的有那麼難嗎?

我們之所以不願承認錯誤,是因為這會造成「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同時面對兩種互相矛盾的自我形象,這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舉例來說,大多數的抽菸者都知道菸不健康,也常常抱怨菸的種種壞處,但他們還是繼續吞雲吐霧。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是菸癮的奴隸,反而編造各種藉口,譬如說:「我菸抽得沒那麼兇,應該還好啦!」可悲的是,這些自我辯解只會讓我們更加沈溺在不良的行為中,因為我們會去尋找證據來支持這些藉口,就算根本沒有證據,我們也會憑空捏造。

2. 真的沒有證據嗎

我們總是會去找尋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就算證據薄弱,甚至完全沒有證據,我們也會努力扭曲事實,去符合自己的期待。這就是所謂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這種偏誤甚至可能改變一個人的道德觀,譬如說,把一個原本絕不會偷竊的人,扭曲成覺得偷竊是無可厚非的。作者用了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來說明這個概念:「抉擇金字塔」(pyramid of choice)。想像有兩個有著相同價值觀的人,在工作時都有機會從收銀機偷走 500 元。在做決定之前,他們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可以看見通往下方的所有可能路徑,以及他們行為可能造成的所有後果。一個人決定偷錢,另一個人決定不偷。當他們開始往下走時,視野逐漸受限,最後只能看見自己所選擇的狹窄道路。由於自我辯解和確認偏誤的影響,他們都會越來越肯定,自己選的路是對的。當走到金字塔底部時,他們已經站在完全不同的立場,一個人覺得偷竊無可厚非,另一個人則更加堅信偷竊是不對的。

3. 勇於承認錯誤,從小事做起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打破這個惡性循環,不再逃避錯誤、編造藉口、自我欺騙呢?其實很簡單:勇於承認錯誤,從小事做起。我知道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這裡有個很好的理由,告訴你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因為那些數學比你強的亞洲朋友,他們就是這麼做的!有一項研究比較了美國、中國和日本的教育,發現美國學生不敢在全班面前解難題,深怕在大家面前出醜。但在中國和日本,表現最差的小朋友必須上台把題目解對,而且還能獲得全班的支持與鼓勵。亞洲文化視錯誤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不會逃避錯誤,反而會正面面對、積極處理。所以,不要把錯誤當成你的身份認同,你並不笨,你只是用錯了方法而已。多關注自己和他人的行為,而不是對人下定義,你就能培養出成長型思維,以正確的心態看待錯誤。

個人評價:

總的來說,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學會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並視之為成長的養分。我覺得這本書最適合那些害怕在大家面前出錯的學生、需要向同事道歉卻又不知如何開口的上班族、以及所有的抽菸者。透過閱讀此書,你將能獲得嶄新的視角,重新審視自己的觀念和行為。

Ed的話:

最後,我想分享一點讀後心得。承認錯誤,其實和企業經營以及個人成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就企業而言,若能建立一個鼓勵員工勇於創新、不懼失敗的企業文化,必能大幅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而對個人來說,正視自己的缺點,才能精準鎖定需要加強的地方,有效率地精進自我。總而言之,《錯誤都是別人的,不是我的》絕對是一本值得你花時間閱讀的好書,裡面的見解必能帶給你不少啟發!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