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How Emotions Are Made

一句話總結:

作者挑戰了許多我們對情緒根深蒂固的迷思,同時也娓娓道來了情緒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令人讀來醍醐灌頂。

作者介紹:

麗莎・費爾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教授是知名的TED講者,在情緒心理學領域有著傑出的研究成就。她的研究顛覆了傳統情緒觀,提出了「建構情緒理論」。這個理論主張情緒並非源自於大腦中特定的區域,而是基於個人獨特的感官輸入和大腦的預測而形成的。

這本書帶給我的三大重要啟發:

1. 情緒不是非理性的本能反應

過去,我們往往認為情緒是一種無法控制的本能反應,就像是從遠古時代演化而來的非理性衝動。但作者指出,情緒其實有多種表達方式,並非只有單一的形式。例如,生氣時我們可能會大吼大叫,也可能會默不作聲。每種情緒反應都有其獨特的神經通路和身體動作,而大腦會根據過去的經驗和當下的感官輸入,預測哪種反應最適合當下的情境。

2. 文化塑造了我們對情緒的概念

作者提到,不同文化對情緒有不同的詮釋。在大溪地語中,甚至沒有形容「悲傷」的詞彙,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類似「感冒時的疲憊感」的詞。我們對情緒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所處的文化背景。古羅馬人甚至沒有形容「微笑」的詞,直到中世紀才出現了這個概念。可見我們對情緒的認知是會隨著時代演進的。

3. 個人經驗構建了獨特的情緒體驗

與達爾文的進化論類似,我們的情緒並非與生俱來或一成不變,而是由個人經驗所構建而成的。大腦會根據過去的經驗和當下的感官輸入,預測哪種情緒反應最適合當下的情境。因此,每個人的情緒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一概而論。

個人評價:

總的來說,這本書顛覆了我對情緒的許多想像,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觀點。雖然有些概念對我而言較為陌生,但我很享受這本書帶來的精采啟發。我認為我們還需要更多研究來驗證這些觀點,但我強烈推薦大家一讀這本書!

特別推薦《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給誰:

我特別推薦《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給幾種人:想要學習心理學的大學生、想要更了解自己情緒以改善生活的上班族、以及任何想要了解情緒的本質與形成過程的人。

Ed的話:

從SCALE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提供了不同的視角來檢視我們習以為常的情緒概念,有助於我們突破思維框架,創造(Create)出嶄新的觀點。當我們真正了解情緒的本質,就能更有策略地(Strategize)面對自己的情緒起伏,進而增強(Enhance)情緒管理的能力。總之,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保證能帶給你全新的啟發!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