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吃動物》Eating Animals

一句話總結:

《吃動物》揭露了現代肉品工業的真相,我們全體社會都承擔著這個沉重的負擔,書中詳細描述了其對環境、健康和倫理造成的種種後果,令人震驚卻也不得不正視。

作者介紹:

喬納森・薩夫蘭・佛爾(Jonathan Safran Foer)是一位才華洋溢的美國小說家,他的成名作《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曾被改編成同名電影,廣受好評。在《吃動物》這本非虛構著作中,佛爾以其犀利的觀察和生動的筆觸,深入探討了現代社會飲食習慣背後令人不安的真相。

重點啟發:

1. 所謂的「農場」,實為「肉品工廠」

在現代社會大量消耗肉品的前提下,我們已不再是在「養殖」動物,而是在「生產」肉品。效率至上的商業考量,讓工廠化飼養的環境擁擠不堪,動物的福祉完全被忽視。雞隻往往被關在不到一平方英尺的空間裡,生長緩慢的小豬會被頭朝下砸向水泥地。為了避免動物因憤怒而互啄,雞和豬的喙和牙齒常被拔除。諸如此類的殘忍行徑,都只是為了創造更多利潤。

2. 工廠化生產的肉品,危害消費者健康

工廠化的養殖場往往將禽肉浸泡在含有糞便和病原體的「糞便湯」中,讓肉品吸收額外20%的重量。根據消費者報告,83%的雞肉樣本驗出沙門氏菌或彎曲桿菌。濫用抗生素的情形也十分普遍,不僅用於治療疾病,更被當作「預防」之用,導致抗藥性病原體不斷從養殖場中出現,許多還會傳染給人類,大幅提高全球大流行的風險。

3. 現行的畜牧業,正在摧毀地球生態

畜牧業製造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全球運輸業還多出40%,佔全球總排放量的18%。龐大的動物糞便量原本是很好的肥料,但工廠化養殖場製造的糞便,毒性卻是未經處理的城市污水的160倍。當大量此類污染物流入江河海洋,無異是生態浩劫。住在養豬場附近的居民,經常抱怨頭痛、流鼻血、甚至肺部灼傷,都是因為動物糞便釋放出有毒物質所致。

個人評價:

我自己雖然已經茹素多年,但直到讀完這本書,才驚覺原來肉品工業竟然如此駭人聽聞。作者揭露的種種內幕,讓人在震驚之餘,也不得不開始反思,我們與其他生物的關係,是否應該建立在一種更加互利共生的基礎之上。即便是肉食者,這本書也能帶給他們不少啟發,或許會讓他們考慮減少肉品攝取,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特別推薦《吃動物》給誰:

我特別推薦《吃動物》給那些想要減少動物性產品攝取的44歲肉食者、想讓自己餐廳更加素食友善的50歲餐廳老闆,以及任何有興趣了解現今肉品工業真相的人。

Ed的話:

從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角度來看,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在規劃飲食相關策略時,都應該將環境永續、健康、倫理等因素納入考量。唯有從根本反思我們與其他物種的關係,才能創造出真正互利共生的局面。這本書所揭示的真相,提供了一個全新視角,幫助我們重新審視既有的飲食習慣,並做出必要的改變,打造更加永續、健康、富有同理心的飲食模式與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