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Bittersweet》

一句話總結:

《Bittersweet》這本書深入探討悲傷、思念和哀愁等情緒的來源和目的,並幫助我們面對失落、死亡和自己的生命有限。

作者介紹:

蘇珊.坎恩(Susan Cain)是暢銷書《Quiet》的作者,該書為內向者發聲,成為巨大的暢銷書。在《Bittersweet》這本書中,她花了五年時間研究悲傷、哀愁和思念等負面情緒。坎恩以其獨特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見解,探索人類情感的複雜世界。

重點啟發:

1.甜蜜與苦澀交織的人生

好的感受總是伴隨著壞的感受,如果我們拒絕其中一種,就等於拒絕了兩者。喜悅與痛苦、愛與失去、靈感與絕望,這些情感總是相伴相生。我們無法只選擇其中一面,而壓抑另一面。情感就像一個天平,如果我們試圖避開其中一端,最終只會導致情感的全面壓抑。

2.西方社會過度追求積極正面

美國人似乎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都更常微笑,但他們也在為快樂而掙扎。根據研究,30%的美國人在生命的某個階段會遭受焦慮,每5個人中就有1個會患上嚴重抑鬱症。坎恩認為,這種微笑的習慣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加爾文教派移民。他們相信生命中的一切都是預先註定的,包括最終是去天堂還是地獄。在如此少的實際控制下,人們被鼓勵「表現得像個贏家」,這種心態一直延續到今天。在西方,我們認為我們可以在生活、事業、感情中「贏」,甚至可以戰勝疾病和死亡本身。但現實是,就像不是每個加爾文教徒都上天堂一樣,我們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贏,尤其不可能一直贏。輸了也沒關係,你可以有糟糕的一天,生活還是會繼續。

3.死亡意識讓人更快樂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會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終有一死,這實際上會讓我們更快樂。據勞拉.卡斯坦森博士研究,老年人對無常的敏銳觸覺讓他們更快樂,更容易原諒。他們不輕易生氣,更懂得感恩。為什麼?因為他們經歷過許多失去,知道終點即將來臨,所以他們更珍惜所有美好的時刻。大多數人不想變老,但我們所害怕的死亡逼近,恰恰是讓我們在變老的過程中變得更快樂的原因。即使在年輕時,我們也可以練習老年人自然養成的一些習慣。不要排斥死亡,當悲傷來臨時不要試圖封閉它。經常反思生命的有限,你會更懂得珍惜生命。面對所愛之人的離去,你就永遠不會真正失去他們。

個人評價:

《Bittersweet》是一本內容豐富卻略顯雜亂的書,涉及的主題範圍很廣,各部分之間的關聯性也不太緊密。但作者所探討的每一個話題都值得深思。坎恩以其獨特的視角,幫助我們理解那些我們通常視為負面的情緒,以及它們在我們生命中扮演的角色。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擁抱生命的甜蜜與苦澀,接納光明與黑暗,才是真正品味人生的不二法門。

特別推薦《Bittersweet》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在年少時失去父親的十四歲高中生、覺得自己在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下如同處在高壓鍋中的三十五歲年輕職場人士,以及任何一個莫名其妙地偏愛悲傷歌曲勝過歡快歌曲的人。

Ed有話説:

《Bittersweet》這本書讓我聯想到「自動化」(Automate)的概念。我們往往會不自覺地按照某種既定模式去感受和應對生活,尤其是在面對負面情緒時。但如果我們能突破慣性思維,學會擁抱生命的酸甜苦辣,那麼我們就能更從容、更有意識地駕馭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個精密的自動化系統,在經過精心設計和優化後,能夠高效、靈活、穩定地運行。我們也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模式,讓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都成為我們的助力,而不是阻力。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活出更豐盈、更有意義的生命。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