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總結:
《魔鬼經濟學(03):用反常思維解決問題》教你如何盡可能拋開傳統智慧,提出正確的問題,透過統計數據找出自己的答案,而非依賴他人意見或常識。
作者介紹:
史蒂芬.李維特(Steven D. Levitt)與史蒂芬.都伯納(Stephen J. Dubner)在暢銷書《蘋果橘子經濟學》出版近十年後,再度合作推出本書。《蘋果橘子經濟學》探索各種激勵因素,解釋許多熱門甚至是全球現象背後不為人知的成因。而在本書中,兩位作者進一步分享他們如何發想出原著內容的思考方式。用「怪咖思維」看世界,就是要清楚看見事物的真相,而非被主流認知所蒙蔽。
重點啟發:
1.願意不受歡迎,才能擁抱真相
想要找到正確答案,你必須願意接受自己可能會不受歡迎的事實。有時候,堅持正確意見需要你打破所有傳統,而這會讓你不討人喜歡,因為你動搖了他們熟悉的世界。以足球為例,若你研究點球的統計數據,會發現守門員有57%的時間會撲向射門者的左側(因為大多數球員慣用右腳,射向左邊的力道較強),41%撲向右側,僅有2%留在中間。運用貝氏定理(Bayes’ Theorem)計算可知,射門者若直接射向球門中央,進球機率其實高出7%。但這種平淡無奇的射門方式,不但毫不華麗,還有違傳統,甚至被視為作弊。萬一沒進,守門員輕而易舉就能撲個正著,射門者的球迷更會噓聲四起。然而,你是寧可當個不受歡迎的贏家,還是備受喜愛的輸家呢?
2.觀察現實生活中的誘因,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心理學家暨行銷學教授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曾做過一個有趣實驗。他想知道是什麼因素驅使人們在家中節約能源(如:電、水、暖氣等)。一開始,他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請受測者依照個人認知,將幾個可能影響他們用電量的因素排序。結果顯示:第一名是想要保護環境、第二名是做對社會有益的事、第三名是省錢、最後一名則是因為別人也這麼做。這些答案聽起來很棒,大家似乎都是關心環保與社會的有心人。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為了驗證這些答案在現實生活中的可信度,席亞爾迪尼的團隊在加州幾個社區張貼五種不同的海報(四種分別對應前述因素,另一種則是中性對照組),宣導民眾在夏天使用電風扇取代冷氣,以節約能源。經過整個夏天的觀察,研究人員發現,唯一真正能有效促使住戶減少用電量的因素是:鄰居們是否也在節電。儘管人們自認這項因素的影響力最小,事實上,鄰居們的節電行為所產生的同儕壓力,卻是唯一確實能夠促使他們減少用電的誘因。很顯然,這才是節電宣導時應該著重的訴求。人們之所以採取某些行動,其真正原因往往不那麼顯而易見。因此,多留意生活中實際發揮作用的誘因,你就能為問題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3.放下傳統智慧,活得更快樂
在你周遭,是否有許多人處處依循傳統智慧生活,卻感到非常不快樂?相較之下,有多少看似完全不受社會期待制約,卻幾乎令人稱羨地活得快樂的人呢?我想前者的人數應該遠多於後者。這正好說明,在全盤接受傳統智慧之前,你至少應該審慎思考一番。兩位史蒂芬主張,在大多數情況下,放下傳統智慧反而更有助於你活得快樂。以「winners never quit and quitters never win(贏家永不放棄,放棄的人永遠贏不了)」這句至理名言為例,這其實是個很糟糕的建議。事實上,唯有「放棄」才能幫助你贏,前提是你要懂得策略性地放棄。但即便放棄是明智之舉,我們還是常常遲疑不決,因為存在許多偏見阻礙我們放棄,例如:社會壓力使我們害怕被視為懦夫;沉沒成本讓我們捨不得放棄已經投入的時間、金錢與心力;機會成本則讓我們忘了做這件事,就等於放棄做別的事的機會。作者曾進行一項研究,請受試者以虛擬擲硬幣的方式,做出重大的「放棄」抉擇。結果發現,放棄通常能讓人活得更快樂,尤其是在考慮辭職或結束不良感情關係的情況下。
個人評價:
這本書提供了全新且實用的思考框架,幫助我重新審視許多根深蒂固的觀念。我最喜歡書中舉例說明的方式,透過一個個鮮活有趣的案例,引導讀者跳脫慣性思維,學會用更開放、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並提出有別於主流的解決之道。這種思考方式不僅有助於做出明智決策,更能讓人活得更坦然自在。我認為這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
特別推薦《魔鬼經濟學(03):用反常思維解決問題》給誰:
有志成為頂尖足球員的青少年、自認不受廣告影響的家庭主婦、覺得被迫繼續做明顯行不通的事的所有人。
Ed的話:
本書所倡導的「怪咖思維」,與企業經營中的SCALE架構不謀而合。若能善用這套思考方式,必能在策略制定(Strategize)時擺脫慣性思維的桎梏,提出與眾不同的創新策略(Create),並透過自動化流程(Automate)與充分利用資源(Leverage),有效實踐目標,進而增強企業競爭力(Enhance)。同理,個人若能在生活中多多運用「怪咖思維」,定能在面對各種抉擇時,做出最有利於自身成長的明智決定。總而言之,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啟發不僅限於創新思維,更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關鍵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