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 A Language of Life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教導我們如何專注於人們內在的需求,並以觀察取代評判,進而徹底改變我們與他人互動的方式,即便是面對最大的敵人也能奏效。

作者介紹:

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Rosenburg)是一位溝通專家,他提出了一種與眾不同的觀點。盧森堡認為,大多數人默認的說話方式其實是充滿暴力的,如果我們把「暴力」定義為試圖貶低他人或強迫他人按照我們的意願行事,那麼日常溝通中處處可見暴力的蹤跡。盧森堡以其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我們揭示了非暴力溝通的奧秘。

重點啟發:

1. 觀察取代評判,理解他人行為

我們的大腦習慣於快速地給他人貼標籤,譬如「這個學生很懶惰」、「那個丈夫很粗心」等等。然而,評判他人真的有用嗎?當你評判別人時,他們通常會有什麼反應?事實上,當一個人感到被評判時,他們往往會採取防禦的態度或者乾脆封閉自己。如果你想要別人聽你的話或改變他們的行為,評判可說是最糟糕的方式了!盧森堡建議我們養成一個非暴力溝通的基本習慣:學會將觀察到的事實與我們對其的評判區分開來。觀察是客觀、具體和中性的。與其說「懶惰的學生」,不如學著去想「那個學生沒有完成作業」;與其說「粗心的丈夫」,不如想「他把牙膏留在了水槽裡」。直白的觀察為理解人們行為背後的原因留出了更多空間,而非做出許多假設。

2. 理解他人的需求,化解人際衝突

為什麼我們總愛評判他人,即便這樣做通常無濟於事?盧森堡解釋說,「對他人的分析實際上是我們自己需求和價值觀的表達」。換句話說,當一位老師給學生貼上「懶惰」的標籤時,也許她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激勵學生而感到緊張;或者當一位妻子匆忙地評判她的丈夫時,可能是因為她比丈夫更注重整潔,卻又不知如何調和彼此的偏好。其實,人們的需求是相似多於不同的:我們都有生理需求,也都需要自主權、正面的情感體驗、良好的社交體驗、某種形式的精神體驗以及玩樂。如果你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理解他人令人沮喪的行為其實是他們真實需求的表現,這有助於化解人際衝突。

3. 善待自己,滿足內心的需求

既然所有人都有需求,都值得被同情,那麼這也包括了你過去和現在的自己!也許你對很久以前做過的事情還耿耿於懷,飽受悔恨之苦。你能試著去同情當時的自己嗎?當你做出那個令人遺憾的決定時,你是在試圖滿足哪些需求呢?又或者,你現在正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擱置那些你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專注於滿足每個相關人員的需求,你就能得到一個舒服的解決方案。非暴力溝通甚至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更好的讚美方式。畢竟,即便是正面的評判也仍然是評判,它會提醒人們你正在評判他們。與其給出傳統的讚美,不如試著向對方解釋他們所做的具體的事情是如何滿足了你的某個需求。這種讚美方式比傳統方式更加清晰和有意義。

個人評價: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為我們指明了一條化解衝突、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康莊大道。雖然書中提倡的某些說話方式聽起來有些刻板,讀起來讓人難以想像自己會那樣說話,但非暴力溝通的核心理念是正確的,說白了就是少評判、多滿足他人需求。人生中有太多問題源於溝通不暢,我們又有什麼好損失的呢?不妨一試,也許你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特別推薦《非暴力溝通》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討厭衝突卻需要學會捍衛自己的職場人士,推薦給那些似乎無法停止與生活中每個人爭吵的火爆青年,以及任何有興趣學習在我們當中最出色的調解人員是如何做到遊刃有餘的人。

Ed的話:

從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角度來看,非暴力溝通不失為一種高明的溝通策略,它強調以同理心理解他人的需求,進而達成雙贏的目的,對於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都大有裨益。同時,非暴力溝通也是一種創新(Create)的思維方式,它突破了傳統溝通模式的窠臼,為人際交往注入了新的活力。總而言之,非暴力溝通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溝通的藝術,值得每個渴望提升溝通技巧的人細細品讀。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