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醜陋的真相》An Ugly Truth

一句話總結:

《醜陋的真相》以批判的角度審視Facebook及其管理者,他們營造了一個欺瞞的環境,打造了一個飽受爭議的社群媒體平台,由於其巨大的權力和對社會的影響力,很容易對用戶造成虛擬和現實生活中的危險。

作者介紹:

這本書是由資深科技記者希拉·法蘭克爾(Sheera Frenkel)和塞西莉亞·卡恩(Cecilia Kang)共同撰寫。她們長期關注科技產業,尤其是社群媒體領域,對Facebook有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兩位作者都曾在《紐約時報》任職多年,是該領域的權威記者。

重點啟發:

1.政治偏見無所遁形

Facebook試圖保持政治中立,但最終卻陷入了偏見的泥淖。隨著這個社交平台成為巨頭,它成為了許多競爭對手的目標,也成為了新聞公司的最高工具。Facebook的演算法傾向於推送高參與度的新聞,而這些新聞往往也是充滿煽動性的內容。儘管Facebook推出了「熱門話題」等功能來應對,但仍被指責屏蔽右翼觀點。更糟的是,劍橋分析公司醜聞曝光,該公司獲取了多達8700萬用戶的資訊,並將其出售給了唐納德·川普的競選團隊,最終影響了美國大選的結果。

2.利潤凌駕隱私之上

與劍橋分析公司醜聞類似,Facebook捲入了無數政治和法律醜聞,但公司似乎依然一帆風順。究其原因,在於Facebook掌握了海量的用戶資料,這些資料被稱為新時代的石油。Facebook能夠根據每種類型的客戶,精準投放廣告,創造數十億美元的收入。而平台的設計讓用戶彼此分享廣告和資料,進一步產生可以變現的洞察。Facebook不斷調整隱私設定,欺騙用戶獲取更多資訊和權限。儘管數位民主中心向聯邦貿易委員會投訴,但政府並未真正投入資源進行審查。

3.反壟斷指控四起

從商業角度來看,Facebook的名聲圍繞著訴訟、醜聞和資料隱私問題。更雪上加霜的是,該公司被指控存在反競爭行為。多年來,Facebook收購了大約70家公司,包括Instagram和WhatsApp,並將服務合併,這使得律師很難找到解決其壟斷問題的方法。儘管如此,自2020年以來,美國司法部已將Facebook列為反壟斷監管的常見話題。Facebook在華盛頓特區幾乎沒有朋友,因為它拒絕撤下一段令人尷尬的眾議院議長視頻,也未能將公司重塑為捍衛民主和言論自由的平台,或是美國對抗中國社交媒體平台的資產。

個人評價:

這本書揭露了Facebook努力掩蓋的法律和政治事務,深入探討了資料隱私和劍橋分析公司醜聞的爭議,也談到了與該公司相關的許多不當行為。讀者將獲得一個客觀的視角,了解Facebook在我們社會中的地位,以及該公司的巨大權力將把它帶向何方。這本書不僅揭示了Facebook的種種問題,也引發了我們對社群媒體平台性質的深思,值得每一個社群媒體用戶細細品讀。

特別推薦《醜陋的真相》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關注資料隱私的網路用戶、好奇自己所使用平台本質的社交媒體用戶,以及熱衷於關注醜聞、社交媒體和網路新聞的政治狂熱者。

Ed有話説:

從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角度來看,Facebook的崛起和衰敗給企業帶來了重要的啟示。一家企業如果過度追求利潤和市場壟斷,忽視了企業社會責任和道德操守,那麼即使短期內獲得巨大成功,長遠來看也難以維繫。企業應該在制定戰略時,充分考慮社會和環境層面的影響,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Facebook的故事告訴我們,企業的聲譽和用戶的信任,是比任何短期利益都更加寶貴的資產。作為個人,我們也應該從Facebook的教訓中學到,不能過度依賴社交媒體,要時刻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被演算法所操縱。只有建立在互信和誠信基礎上的人際關係,才是真正可貴和長久的。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