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一句話總結:

《逆思維》這本書教導我們保持謙虛,認知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如何辨識思維中的盲點,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說服他人,從而增進我們的智慧、說服力和自我認知。

作者介紹: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是華頓商學院的組織心理學教授,也是《紐約時報》的暢銷作家。他的著作經常探討如何提升創造力、激勵員工以及促進個人成長等主題。格蘭特曾獲得多項殊榮,包括被《財星雜誌》評選為「40 歲以下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

重點啟發:

1. 承認無知,保持謙虛

我們往往對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渾然不覺,有時甚至自以為是專家。研究發現,在邏輯推理和幽默感測試中得分最低的人,往往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更糟的是,錯誤地認為自己很在行的人,反而不太可能努力提升那項技能。因此,若想變得更聰明、更討人喜歡,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並非全知全能。謙虛一點,你就能敞開心胸學習新事物,能力也會更全面。

2. 偏見無處不在,改變需要勇氣

即使是最無知的人,有時也能改變想法。黑人音樂家戴露·戴維斯 (Daryl Davis)從 1983 年開始與三K黨成員對話,說服許多人反思自己的信念並退出組織。戴露發現,許多人之所以抱持白人至上的觀念,只是因為家人如此。他鼓勵他們思考自己信念的根源,進而質疑種族主義,最後往往能夠改變想法。由此可見,要改變他人的偏見,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信念的武斷。

3. 巧妙提問,說服他人

想要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觀點,不妨試試「動機式訪談」。這種訪談以真誠的好奇心開場,了解對方信念的來源。接著提出開放式問題,讓對方思考自己立場的後果。訪談者會傾聽對方想法,以「反思式聆聽」的技巧認可對方的感受。最後,強調決定權操之在對方手中。有時人們之所以不改變想法,是因為想要捍衛自己的自由,而非真的不認同你。給予他人做決定的自由,反而更能讓說服奏效。

個人評價:

我認為這是一本人人都該讀的書!《逆思維》的內容若能廣為流傳,必能為世界帶來許多正面改變。我也喜歡這本書能夠讓讀者變得更聰明、更謙虛、更討人喜歡。畢竟,唯有保持開放的心態,並時時反思自己的想法,我們才能不斷成長、突破侷限。

特別推薦《逆思維》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總是在政治辯論中堅持己見的人、想要在成年初期就奠定正確人生方向的年輕人,以及厭倦這個充滿紛爭的世界的所有人。

Ed的話:

《逆思維》這本書讓我聯想到策略制定的 SCALE 概念中的「L」,也就是充分利用(Leverage)資源。我們的思維往往受限於自身的知識儲備,但若能虛心向他人學習、借鏡他人的觀點,就能突破盲點,做出更明智的判斷。無論是企業經營或個人成長,適時反思、調整策略都是必要的。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變幻莫測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並創造長期價值。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