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設計的心理學》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一句話總結:

《設計的心理學》帶你了解為何有些產品難以使用並非你的錯,而是設計不良所致,以及企業如何運用認知心理學來真正解決問題,而非製造更多問題。

作者介紹:

唐納德.A.諾曼(Donald A. Norman)是認知心理學和設計學的先驅,曾任蘋果電腦公司的「使用者體驗架構師」。他的研究專注於人與科技之間的互動,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設計的心理學》是他最著名的著作之一,被譽為設計界的經典。

重點啟發:

設計不良才是罪魁禍首

當你在使用一項產品時感到費解,並不代表你愚笨,而是設計者的工作做得不夠好。優秀的設計應該將科技與使用者的需求緊密結合,然而許多設計者忽略了兩者間的關係,才會造成使用上的困難。

適度的限制反而更好

有時候,在產品中設置特定的限制,反而能幫助使用者更輕鬆上手。例如:IKEA的組裝家具,利用了不同尺寸的螺絲和孔,形成物理上的限制,讓使用者清楚每個零件的正確位置。文化上的限制,像是螺絲都是順時針擰緊、逆時針鬆開,也讓使用過程更加直覺。

以人為本才能發揮科技潛力

科技日新月異,但設計卻常跟不上腳步,原因就在於設計者忘了以使用者為中心。唯有透過觀察使用者實際操作、找出問題、提出解方、製作原型並測試等循環改善的過程,才能創造出真正貼近人性、好用的產品。

個人評價:

閱讀這本書後,我終於明白自己為何常常在使用某些產品時感到挫折和困惑。原來問題不在我,而是那些設計不良的產品!設計者應該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創造符合直覺、好上手的產品,而不是只追求功能的堆砌或技術的創新。這本書不僅為消費者平反,也為設計者指引了明路。

特別推薦《設計的心理學》給誰:

我想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設計有興趣的人。不管你是產品設計師、工程師、企業主管,還是一般消費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尤其是那些曾經對難用的產品感到不解和沮喪的人,這本書能讓你恍然大悟,原來問題出在設計,而不是你!

Ed的話:

設計不良的產品,往往是缺乏從使用者角度思考,沒有善加利用 (Leverage) 人性的直覺反應。相反地,優秀的設計能夠創建 (Create) 符合人性的操作模式,讓使用過程更加自動化 (Automate),同時透過適度的限制來增強 (Enhance) 使用者體驗。企業在制定產品策略 (Strategize) 時,應該將這些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納入考量,才能開發出真正解決問題、廣受歡迎的產品。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