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行爲》Behave

一句話總結:

《行爲》深入探討大腦化學與環境因素如何影響人類行為,試圖解釋人性中的善與惡。

關於作者:

羅伯特・薩波斯基(Robert M. Sapolsky)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神經科學家和史丹佛大學教授。他在《行為:人性中的善與惡》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影響我們行為的各種因素,從大腦在幾秒鐘內的神經反應,到幾千年前塑造我們大腦的基因遺傳,無所不包。薩波斯基教授鼓勵我們以跨學科的角度來理解人類行為背後的複雜原因。

重點啟發:

1.大腦的權力鬥爭

我們的杏仁核負責辨識威脅並引發恐懼和攻擊性,而前額皮質則能讓我們冷靜思考、控制情緒。這兩個腦區時刻交戰,一旦失衡就會影響我們的行為表現。例如,一名叫費尼亞斯・蓋奇的男子因意外損傷前額皮質,從此性格大變,無法控制情緒。

2.感官刺激左右我們

視覺線索如陌生人的膚色,會在潛意識中影響我們對他人的觀感和行為。研究顯示,白人看到其他種族的面孔時,杏仁核會更容易被觸發。此外,身邊的社交環境也會影響行為,例如男性在女性面前會更願意冒險和花錢。

3.文化塑造價值觀

除了生物因素,社會文化也深深影響著我們。像是在謀殺案頻傳的宏都拉斯長大,行為舉止勢必與新加坡大不相同。集體主義文化(如中國)強調人際關係和集體利益,而個人主義文化(如美國)則重視個人成就。這些價值觀差異反映在大腦如何處理自我形象和外界訊息,也影響道德判斷。

個人評價:

《行爲》引人入勝又發人深省,全面審視各種常被忽略的行為影響因子。薩波斯基教授以廣闊的視野探索人性,從大腦的微觀連結,到基因演化的深遠影響,鉅細靡遺地解答「我們為何如此行動?」的終極之問。這是我讀過對人類行為解釋最完整的一本書。

特別推薦《行為》給:

– 有志學習心理學的青年學子

– 想了解學生行為的教育工作者

– 渴望認識自我內心的所有人

Ed有話説:

從《行爲》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策略 (Strategize) 和觀念。了解大腦運作和外在影響如何交織決定人的行為,有助於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明智決策、創造 (Create) 良好環境。面對衝突和挑戰時,不妨試著從生物學和文化的角度審視問題,增強 (Enhance) 同理心,避免過度情緒化反應。唯有透過多元視角理解人性,才能在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