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粉碎》Shattered

一句話總結:

《粉碎》深入剖析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希拉蕊意外落敗的原因,包括 FBI 調查、桑德斯 (Bernie Sanders) 的挑戰、競選團隊內鬥,以及過度依賴數據分析等因素,讓原本篤定當選的希拉蕊,最終功虧一簣。

作者介紹:

本書由資深政治記者喬納森·艾倫 (Jonathan Allen) 和艾米·帕尼斯 (Amie Parnes) 共同撰寫。兩位作者都是白宮記者協會的成員,長期關注美國政治,對總統大選有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他們採訪了希拉蕊競選團隊的核心成員,並搜集大量第一手資料,以客觀中立的角度,完整呈現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的來龍去脈。

重點啟發:

FBI 調查成為希拉蕊競選的致命傷

希拉蕊在擔任國務卿期間,使用私人電子郵件處理公務,此舉引發軒然大波。FBI 介入調查,並在大選前夕公布調查結果,指出希拉蕊的助手們「粗心大意」,甚至有可能讓「敵對勢力獲得她的電子郵件」。雖然最終並未起訴希拉蕊,但這起事件已經嚴重傷害了她的公信力,成為競選過程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桑德斯的挑戰不容小覷

參議員伯尼.桑德斯被視為民主黨版的川普,他們都抓住了 2008 年金融海嘯後,美國社會瀰漫的反建制情緒。希拉蕊低估了桑德斯的威脅,認為他主張的免費大學教育等政策,對一般美國人來說太過「社會主義」。然而,相較於希拉蕊缺乏具體訴求,桑德斯的主張更能引起選民共鳴。他痛批希拉蕊是建制派的一份子,必須被拿下,讓希拉蕊左右為難,無法有效回擊。

競選團隊內鬥不斷

除了外部挑戰,希拉蕊的競選團隊內部也是問題叢生。30 多歲的數據分析專家羅比·穆克 (Robby Mook) 和 60 多歲的資深競選主席約翰·波德斯達 (John Podesta) 明爭暗鬥,各個主管和經理職權不清,團隊瀰漫著勾心鬥角的氛圍。希拉蕊成立了「超級六人組」,希望透過集體決策化解權力鬥爭,卻適得其反。領導階層各自為政,寧可把情報藏私,也不願通力合作,導致團隊效率低落,屢屢錯失良機。

個人評價:

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美國總統大選這場「世紀之戰」。作者以客觀中立的筆觸,將希拉蕊競選失利的種種原因娓娓道來,令人大開眼界。原來看似穩操勝券的希拉蕊,其實從一開始就危機四伏。FBI 調查、桑德斯的崛起、團隊內鬥、缺乏有力訴求等問題,一一浮現,最終讓她鎩羽而歸。這本書不僅是一部精彩的競選實錄,更是一堂寶貴的教訓,值得所有關心政治的人細細品味。

特別推薦《粉碎》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每一位熱愛政治的朋友。無論你是 30 多歲的年輕人,關心國家的未來,還是 70 多歲的長者,對政治始終充滿好奇。這本書將帶你一窺 2016 年美國大選的驚心動魄,了解希拉蕊為何敗給看似毫無勝算的川普,並從中汲取智慧和啟發。

Ed 的話: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希拉蕊的競選失利,可以歸因於策略制定(Strategize)出了問題。她沒有針對選民的需求和訴求,提出明確有力的願景和主張,反而過度依賴數據分析,忽略了民意的重要性。此外,她的團隊缺乏默契和凝聚力,無法有效執行和落實策略,反而成為競選的絆腳石。這提醒我們,無論是經營企業還是參與競選,都要審慎制定策略,並建立一支團結向心的團隊,才能突破重圍,贏得勝利。《粉碎》這本書值得所有領導者細細品味,從希拉蕊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找出通往成功的關鍵要素。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