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總結:
《社交天性》這本書深入剖析了我們與生俱來建立社交連結的驅動力,是主導我們行為背後的主要原因,並探索我們如何善用這方面的知識,為我們帶來優勢。
作者介紹:
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rman)是UCLA心理學系的教授,也是社會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先驅。他的研究專注於大腦的社交功能,以及我們如何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他的著作《社交天性》被譽為是探索人類社交本質的開創性巨作。
重點啟發:
社交痛苦與生理痛苦無異
我們都曾經歷過被拒絕的痛苦,例如:初戀情人的拒絕或是難以走出分手的陰霾。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天生就鼓勵我們建立社交連結,而拒絕帶來的痛苦,實際上與生理上的痛苦無異。利伯曼教授透過一項實驗,讓參與者在接受fMRI掃描時玩一個虛擬遊戲,其中兩名玩家實際上是電腦化身,並在某個時間點停止將球傳給參與者。令人驚訝的是,這樣的設計引發了參與者強烈的情緒反應,而他們的fMRI掃描結果,與感受生理疼痛的人極為相似。由此可見,社交痛苦確實會對我們造成真實的傷害,嚴重時甚至有可能造成心碎而亡。
人類與生俱來的合作天性
人類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在於我們能夠與他人合作。儘管每個人的合作能力有所不同,但絕大多數人都具備一定程度的合作能力,甚至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讀懂」他人的心思。舉例而言:當我們在公車上舉手示意司機停車時,司機能夠理解我們想要下車的意圖,而不需要我們直接說明。有趣的是,這種特質已經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大腦中,以至於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將它套用在非人類的事物上。利伯曼教授曾經做過一項研究,讓參與者觀看動畫,其中一個三角形追逐另一個,結果許多人自然而然地將這種互動解讀為一種社交行為。由此可見,我們對他人心理的揣測傾向有多麼強大。
社交連結是幸福的泉源
什麼是通往幸福之鑰?令人驚訝(也或許不那麼令人驚訝)的是,答案不是金錢,而是社交因素。科學研究顯示,社交因素不僅對我們的幸福感,更對我們的整體身心健康有顯著的影響。無數研究已經證實,婚姻關係和慈善工作與整體幸福感之間的關聯。其中一項研究發現,每週從事一次志願服務的人,其幸福感的提升幅度,相當於年薪從2萬美元增加到7.5萬美元。這意味著,社交報酬可能比金錢報酬更能帶給我們成就感。利伯曼教授曾做過一項研究,讓參與者選擇是要獲得10美元的現金獎勵,還是要在公司網站上公開表揚。結果發現,對許多人而言,社交認可比額外的金錢更有價值。由於社交連結對我們如此重要,我們其實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善加利用它來激勵士氣、提升幸福感和生產力。
個人評價:
《社交天性》一書讓我眼界大開,原來我們之所以會做許多事情,歸根究底都是為了建立社交連結。而這種對社交連結的渴望,並非僅僅是為了延續物種,更是我們賴以成功、健康、幸福的關鍵。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不僅引用了大量該領域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更包含了他自己主導的多項研究。如果你想要一個令人信服又引人入勝的解釋,了解人類為何天生就是如此社交化的物種,這本書絕對是你不容錯過的選擇。
特別推薦《社交天性》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正在修讀心理學的學生、以及正努力尋找提升員工士氣新方法的主管或是任何對人類社交天性的起源和原因感到好奇的讀者。
Ed的話:
《社交天性》一書所揭示的社交連結概念,對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都有重要啟示。其中與SCALE架構最息息相關的,莫過於L(充分利用)。企業可以善用人們對社交連結的渴望,例如:建立員工社群、舉辦團建活動等,藉此提升員工的向心力和工作表現。而對個人而言,則可以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交網絡,在專業領域和生活各方面尋求支持和協助。總的來說,《社交天性》提醒我們,人際關係的經營不應被視為畏途,而是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惟有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連結,我們才能真正實現自我價值,創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