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狗屁工作》Bullshit Jobs

一句話總結:

《狗屁工作》這本書主張,大約每五個人中就有兩個人從事毫無意義的工作,而這些工作可能會對他們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是一位著名的人類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知名學府,著有多本暢銷書,包括《債務:第一個 5000 年》和《官僚主義的烏托邦》等。格雷伯教授以其獨特的觀點和深入淺出的論述聞名,常常針對社會現象提出尖銳的批判與反思。

重點啟發:

1. 毫無意義的工作讓人感到空虛與不快樂

很多人雖然有一份看似體面的工作,但卻覺得自己每天都在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這種感覺會讓人變得沮喪、挫折,甚至產生存在危機。我們花了大半的時間在工作上,如果這些時間都浪費在撰寫沒人會看的報告、開一個又一個毫無結論的會議,久而久之,任何人都會質疑自己的人生價值。

2. 政治因素導致無意義的工作氾濫

按照基本經濟原理,毫無意義的工作根本不應該存在,尤其是在講求效率的私部門。然而,政治人物為了爭取選票,總是高喊增加就業機會的口號。企業主也配合這股風潮,不斷創造出一些「只為了創造工作而存在的工作」。於是乎,辦公室裡多了一堆酬庸性質的職位,看似風光,實則一點意義也沒有。這是一種資源的錯置與浪費,卻很少人願意戳破這層假象。

3. 全民基本收入或許是解方

如果人人都有基本收入,不必為了糊口而從事那些毫無意義的工作,我們的社會是否能更健康一些?這是作者提出的一個有趣觀點。在全民基本收入的制度下,老闆無法再用金錢要挾員工做那些荒謬可笑的瑣事。員工也能挺直腰桿,選擇自己真正有興趣、肯投入的工作。雖然這個概念目前還停留在理論階段,但它為我們指出了一個可能的出路。

個人評價:

作者以一針見血的筆觸,揭露了職場的荒謬現象。許多人也許不願正視這個問題,但內心深處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感受。我自己在職場上也見識過不少「假工作」,那種明明可以一個人搞定,卻硬是要湊十幾個人開會的情形,看了真的很讓人搖頭。我很認同作者所說,一個人若是長期做著自己並不以為然的工作,遲早會迷失自我、產生價值混淆。唯有正視問題的存在,才能尋求解決之道。

特別推薦《狗屁工作》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所有的上班族,尤其是那些常覺得工作索然無味、意義全無的人。或許在書中,你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進而反思自己的職涯規劃。我也推薦給企業主閱讀,書中提到的種種亂象,說不定就正發生在你的團隊中。唯有體認員工的需求,給予他們發揮長才的舞台,企業才能永續經營、創造雙贏。

Ed有話説:

我認為這本書所揭示的現象,跟企業的「策略制定」(Strategize) 息息相關。一家公司若是策略規劃不當,就容易產生大量的 bullshit jobs。反之,若能審慎評估組織定位、市場脈動和人力配置,適才適所,bullshit jobs 自然就能減少。此外,書中也提到員工若能挺身而出,拒絕從事那些毫無意義的工作,無疑是展現了「自我增強」(Enhance) 的勇氣。這樣的覺醒,不只是為自己的人生把關,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更有助於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引領我們反思工作意義的好書,值得細細品味、反覆探究。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