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顛覆了我們對常識的認知,讓我重新思考如何以更科學、更有統計根據的方法來做決策。
作者介紹:
本書的作者是鄧肯・J・瓦茨(Duncan J. Watts),他是微軟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員,專門探索網路世界中的社會現象。他最著名的成就是在 2003 年複製了史丹利・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在 1960 年代進行的一項實驗,叫做「小世界實驗」。這個實驗證實了「六度分隔理論」,也就是說,世界上大多數人之間的關係,最多只隔了六個人。瓦茨透過這本書,探索了許多類似的反常識現象。
重點啟發:
1. 常識無法解釋認知偏差,因此是不可靠的
我們在做決定時,經常會受到各種認知偏差的影響,例如「從眾效應」、「定錨效應」等等。這些偏差導致我們過度依賴常識,而忽略了更客觀、更全面的分析。常識並非放諸四海皆準,反而常常會誤導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
2. 專注當下,根據現有情況做出反應,而非試圖預測未來
與其花時間猜測未來,不如腳踏實地地觀察現狀,根據手邊的資訊做出反應。西班牙服飾品牌 Zara 就採取了一種叫做「衡量和反應」的策略,他們觀察顧客的穿著習慣,據此設計新款式,然後在各地商店中進行小規模測試,快速得到回饋,再據此調整產品。與其憑空預測流行趨勢,不如從顧客和員工身上尋找答案,這就是所謂的「在地知識」,是做決策時非常寶貴的參考依據。
3. 運用科學方法,建立非常識性的思維,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科學方法的核心,就是提出假說、收集數據、驗證假說、得出結論。這種方式看似與常識相悖,但從長遠來看,卻能幫助我們做出更正確的判斷。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大數據時代,網路上有海量的資訊可供分析利用,關鍵在於我們要懂得運用這些數據,建立「非常識」(uncommon sense)的思維模式。
個人評價:
總的來說,《爲什麽常識不可靠?》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它深入淺出地探討了人類思維中的種種謬誤,提醒我們要跳脫常規,用更理性、更科學的態度看待世界。我從中獲益良多,對於想要做出明智決策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必讀之作。
特別推薦《爲什麽常識不可靠?》給誰:
我特別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兩類人:一是習慣於依賴直覺和經驗的決策者,這本書可以幫助他們意識到自己思維中的盲點;二是對大數據和網路時代感到茫然的普通讀者,這本書用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揭示了數據分析的威力。
Ed有話説:
最後,我想談談這本書給我在個人成長方面的一點啟發。瓦茨提到,我們在做選擇時,常常會不自覺地受到「定錨效應」的影響,也就是說,我們會被最初看到的資訊所左右,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這讓我意識到,在做重大決定之前,有必要主動去尋找不同的資訊來源,擴大自己的視野,而不是囿於既有的成見。唯有不斷突破思維定式,我們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保持優勢,實現自我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