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為與無為:當現代科學遇上中國智慧》Trying Not To Try

一句話總結:

《為與無為:當現代科學遇上中國智慧》透過探索中國古代哲學,揭示了如何達到心流狀態,讓我們的身心合一,悠然自得地過生活,宛如江河中隨波逐流的一片葉子。

作者介紹:

森舸瀾(Edward Slingerland)是亞洲研究的教授,也是中國思想的全球權威,他擅長觀察人文學科與認知科學之間的關係。在他的著作《為與無為:當現代科學遇上中國智慧》中,森舸瀾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中國古代哲學的精髓,為現代人指引了通往心流與自在的道路。

重點啟發:

1. 忘我之境,心手合一

在心流狀態中,我們會感到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彷彿時間靜止了一般。中國古代哲學家稱之為「無為」,意指「不費吹灰之力的行動」。無為能夠讓我們的身心合一,全然沉浸在當下,自然而然地選擇正確的下一步。就像故事中的木匠,透過七天的齋戒,讓自己的心靈不再受到身體的束縛,進而能夠迅速找到最佳的木材,創作出美輪美奐的鐘架。

2. 順應自然,做最好的自己

中國人相信,透過無為,我們能夠走上「道」,也就是他們心目中的天堂。然而,這個天堂並非來生的歸宿,而是活在當下,成為最好的自己。順應自然的結果是「德」,它象徵著力量、美德和魅力。因為透過無為,我們能夠自發地知道該怎麼做,並且充滿自信地執行我們的決定,在外人看來,我們彷彿散發著迷人的魅力,處事果斷而不失風度。

3. 誠實面對,找到人生意義

要想盡可能長時間處於無為的狀態,第一步就是要誠實面對自己和他人。這聽起來似乎有點違反直覺,但其實再合理不過了。只有真正熱愛自己的工作,我們才能完全沉浸其中,達到忘我的境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深入審視自己,找出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事物。就像一個兒童小說作家,如果他不是真心喜歡孩子,恐怕很難寫出打動人心的故事。

個人評價:

《為與無為:當現代科學遇上中國智慧》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書,它揭示了現代心理學中一個看似嶄新的概念,其實在數千年前的東方哲學中就已經有了深入的探討和闡述。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將深奧的哲學思想化為我們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智慧。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學習如何擺脫理性思維的桎梏,讓身心合一,達到心流的狀態,從而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特別推薦《為與無為:當現代科學遇上中國智慧》給誰:

– 熱愛滑板的少年:雖然面對父母的質疑,但你要堅持自己的興趣,因為那可能就是通往心流的鑰匙。

– 帶領團隊的經理人:無為的智慧能夠幫助你成為一個出色的管理者,讓團隊成員盡情發揮所長。

– 曾經體驗過心流威力的所有人:這本書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流的奧秘,讓生活和工作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Ed的話:

閱讀這本書讓我不禁聯想到SCALE的概念,尤其是S-策略制定和L-充分利用。無為的智慧正是一種高瞻遠矚的生活策略,它讓我們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找到清晰的方向和定位。同時,透過身心合一,我們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潛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創造出超乎想像的成就。東方智慧與現代商業策略可謂異曲同工,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領悟。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