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Why Has Nobody Told Me This Before

一句話總結:

《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是一本由臨床心理學家撰寫的書籍,彙整了她十多年來與病患一對一工作時,對抗焦慮和憂鬱及改善心理健康的最佳實用建議,讓我們可以一點一滴地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

作者介紹:

茱莉・史密斯博士(Dr. Julie Smith)是一位資深的臨床心理學家,已經從事這個領域超過十年之久。她是第一位在TikTok平台上分享專業心理學知識的心理學家,三年內吸引了超過四百萬名粉絲追蹤。2022年,她將多年來累積的最佳建議彙整成書,出版了《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這本書,內容涵蓋憂鬱、動機、悲傷、恐懼、壓力和有意義的生活等主題,溫和地指引我們如何一步一腳印地恢復、改善和維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重點啟發:

1.情緒的源頭

情緒並非憑空出現,就像河流總有源頭一樣,情緒總是源自於某些未被滿足的需求。史密斯博士指出,如果我們想要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就必須找出並解決那些需求,如此一來,情緒自然就會消散。舉例來說,如果你晚餐吃太飽,半夜口乾舌燥地醒來,結果只睡了六個小時,隔天早上起床心情不好也就不足為奇了。然而,即使不是生理上明顯的匱乏,我們的感受背後總有其緣由。

2.「夠好」的決定

壞心情最討厭的地方在於它們總愛賴著不走。下班後感到疲憊,於是吃了半袋洋芋片,事後又為自己做了錯誤的決定而自責,結果反而更有可能去尋求另一個情緒止痛藥。史密斯博士說,要走出這樣的惡性循環,訣竅就是別再期望自己要做到完美,而是做個「夠好」的決定。「夠好」的決定讓我們能朝正確方向前進,卻不會給自己設下不切實際的期望,因此有助於建立自信,同時又不會讓人感到不知所措。

3.焦慮的處理

與一覺醒來就能靠咖啡解決的昏沉不同,焦慮往往是個長期的問題,必須一步一步來處理。史密斯博士舉了一個例子:有個人在疫情期間開始對人群感到不適,後來開始避開大眾運輸工具、超市,最後甚至不敢走出家門。那麼這個人要如何恢復正常生活呢?史密斯建議從小地方著手,先試著去超市,然後搭乘火車,以此類推。但如果第一天「重返現實」時,你發現自己驚慌失措地杵在豆類貨架前動彈不得,史密斯博士也提供了一個實用技巧:「方形呼吸法」。

個人評價:

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實用且平易近人。作者以她多年的臨床經驗為基礎,提供了許多簡單易懂卻非常有效的建議。我特別喜歡書中強調要去探索情緒背後的根源,而不是只著眼於表面的症狀。此外,「夠好」的決定和逐步面對焦慮的概念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這些觀點讓人覺得改善心理健康是一件可以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事,而不是遙不可及或一蹴可幾的目標。

特別推薦《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給誰:

我會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幾類人。第一是給那些總是對自己要求太高的年輕學子,他們或許會從中學到自我關懷的重要性。第二是給產後正受到情緒困擾的新手媽媽們,書中提供的建議或許能幫助她們度過難關。第三則是給在職場上長期感受壓力的上班族,或許能從中得到一些紓解的點子。總的來說,我認為這本書適合所有想要更加了解自己、改善心理健康的讀者。

Ed的話:

我認為這本書所提到的許多概念,都能與個人成長中的 E – 增強(Enhance)連結。書中談到要覺察並滿足情緒背後的需求、用「夠好」取代「完美」、用漸進的方式面對焦慮等,說到底都是在幫助我們提升自我覺察,增強心理韌性,讓自己能夠以更正向、更有建設性的方式來看待事物。就像作者所言:「勇氣先於自信而生」。透過這本書的建議,我們或許就能鼓起勇氣,踏出增強自我的第一步。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