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為什麼我們會買》Buyology

一句話總結:

《為什麼我們會買》揭示了企業如何利用我們的心理弱點,在我們毫無知覺的情況下,誘使我們購買他們的產品,從而讓我們學會如何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作者介紹:

Martin Lindstrom是一位知名的品牌顧問和作家。他曾為可口可樂、迪士尼、麥當勞等眾多知名品牌提供諮詢服務。Lindstrom以其獨特的洞察力和創新的行銷策略而聞名,他的著作《為什麼我們會買》更是榮獲《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榮譽。

重點啟發:

1. 生物本能驅使我們購買

我們的大腦中有一種叫做「鏡像神經元」的東西,它會讓我們不自覺地模仿他人的行為。當我們在廣告中看到別人喝可口可樂或穿著A&F的衣服時,我們的大腦就會驅使我們去購買這些產品。此外,多巴胺這種讓我們感到愉悅的荷爾蒙,也會在我們購物時大量分泌。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我們之所以會有這種反應,是因為獲得新事物會提升我們的社會地位,進而增加我們的繁殖機會。廣告商就是利用了我們的這些生物本能,來誘使我們消費。

2. 恐懼感會促使我們購買

廣告商常常利用我們的負面情緒,特別是恐懼感,來說服我們購買他們的產品。比如一則刮鬍膏的廣告,可能會強調鬍鬚邋遢會讓你孤獨終老,但使用了他們的產品,就能讓你變得更有魅力。再比如,一些電腦安全軟體或減肥補充品,就是在宣稱使用它們可以避免負面的經歷。廣告商擅長把他們的產品包裝成一劑避免恐懼的良方,而我們在恐懼的驅使下,就很容易掏錢購買。

3. 潛意識信息影響我們的購買決定

儘管在上世紀50年代末,美國就立法禁止在廣告中插入潛意識信息,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從未停止過。任何在我們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影響我們購買決定的做法,都可以算作是潛意識信息。比如在高檔西裝店裡播放優雅的鋼琴曲,在汽車展廳裡營造整潔芬芳的氛圍,都是在通過我們的潛意識來說服我們消費。研究表明,這種做法確實有效。在一項實驗中,人們在看到笑臉後,往杯子裡倒的飲料更多,願意為飲料支付更高的價格。

個人評價:

我覺得《為什麼我們會買》是一本寓教於樂的好書。作者用風趣幽默的筆觸,揭示了廣告和行銷背後的種種心理學原理,讓我在捧腹大笑之餘,也對自己的消費行為有了全新的認知。我一直隱約感覺到,企業在利用我們的心理弱點來讓我們買單,但沒想到其中的奧妙竟如此深不可測!這本書不僅讓我學會了如何提高警惕、明智消費,也讓我對行銷策略有了新的啟發。

特別推薦《為什麼我們會買》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出手闊綽卻又不知道錢花到哪裡去了的年輕人,讓他們了解行銷套路、學會理性消費;推薦給需要靈感的行銷經理人,讓他們從心理學的角度找到新的行銷突破口;也推薦給所有對消費心理學感興趣的讀者,這本書會顛覆你對購物的認知。

Ed有話説:

從行銷策略的角度來看,要想提高銷量,不妨參考SCALE法則。其中,S代表制定策略(Strategize),就是要對消費者的心理和行為有透徹的了解,根據這些洞察來制定行銷策略,就像本書所揭示的種種心理弱點一樣。C代表創建(Create),就是要創建出有吸引力的廣告內容,利用鏡像神經元效應、恐懼感等心理機制,來誘發消費者的購買欲。A代表自動化(Automate),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自動識別和分析消費者的心理特徵,進行更精準的行銷。L代表充分利用(Leverage),要善於利用消費者的心理弱點,最大限度地提高行銷效果。E代表增強(Enhance),要不斷檢討和改進行銷策略,增強其對消費者心理的影響力。總之,透過《為什麼我們會買》一書,無論是企業經營者還是個人消費者,都能從中得到啟發,學會運用或防範這些行銷中的心理學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