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

一句話總結:

作者以親身經歷二戰納粹集中營的恐怖遭遇,闡述他的「意義治療法」心理學理論,這不僅是他得以在集中營倖存的關鍵,也指引了我們每個人如何在生命中找到意義。

作者介紹:

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是少數從納粹集中營生還的倖存者之一。在集中營中,每一天死亡的機率都遠高於生存。歷經三年的折磨,他所在的圖克姆集中營終於獲得解放,他也回到家鄉維也納。弗蘭克後來致力於傳授他在最艱困的時刻所學到的道理:即使身處苦難之中,人們仍然可以也必須在生命中找到意義。這就是「意義治療法」的核心,也讓弗蘭克成為現代心理學的重要人物。

重點啟發:

1. 要在絕境中求生,必須隨時做好赴死的準備

弗蘭克指出,要在集中營中存活下來,關鍵在於要能夠面對隨時喪命的可能,保持一種超然的心態。這種對死亡的冷漠和超脫,讓倖存者得以暫時屏蔽身邊的恐怖景象,專注在求生的任務上,例如從屍體上搶奪一雙珍貴的鞋子,或是躲在糞堆中以逃過被送進毒氣室的命運。有時候,求生的唯一方式就是心甘情願地走向死亡。

2. 人生的意義因人而異,也會隨著時間與處境而改變

「意義治療法」主張,並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人生意義,就連你自己的人生意義也不只有一個。你的人生意義不僅因人而異,也會隨著你的抉擇和處境而有所不同。這打破了一般人的迷思,以為必須先找到人生的意義,才能活出最好的人生。事實恰恰相反,你的行動以及你在做決定時所承擔的責任,才是決定你對人生意義感受的關鍵。

3. 意義治療法強調改變內在心態,而非受制於外在環境

「意義治療法」的另一個特點是聚焦在人的內在心態,而非外在因素,藉此賦予人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弗蘭克提出「逆理意向療法」的觀念,鼓勵人們直接面對內心的恐懼。比方說,如果你害怕在朋友面前口吃,與其怪罪環境因素(朋友在場),不如試著刻意在朋友面前盡情口吃。你會發現,愈是刻意這麼做,就愈口吃不出來,最後反而能夠克服在朋友面前口吃的恐懼。

個人評價:

《活出意義來》不只是一般的讀書或學習新知,更是一種對歷史的尊重。雖然我這一代(千禧世代)無法彌補或贖償前人的過錯,但我們仍有責任盡可能地了解歷史,並向影響歷史進程的人致敬。身為一個德國人,我真誠地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我特別推薦《活出意義來》給以下幾種人:

– 正開始在學校學習二戰歷史的國中生

– 那些在第四份工作掙扎、渴望找到人生意義以建立真正事業的上班族

– 任何害怕在大眾面前因小錯誤而出糗的所有人

Ed的話:

最後,我要提醒大家,弗蘭克的「意義治療法」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的SCALE策略不謀而合。他強調要主動創造(Create)生命的意義,運用自動化(Automate)的思維模式來面對恐懼,並善加利用(Leverage)逆境來提升(Enhance)自我。希望大家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得啟發,找到自己獨特的人生意義!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