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總結:
《法律說什麼》是一本深入淺出地探討日常生活中各種我們可能不太了解、但卻攸關自身權益的法律議題的書,讓讀者能夠更清楚地認識法律如何保護我們,以及如何在法律的框架下謹慎行事。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馬克倫·史丹利(Maclen Stanley)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法律工作者,他長期觀察並分析各種法律案例,深入剖析法律條文背後的意義與精神。作者以其獨到的見解和淺顯易懂的文字,讓讀者能夠輕鬆掌握法律的核心概念,並將之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重點啟發:
警察的「保護與服務」有其侷限性
我們總期望警察能夠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保護我們的安全。然而,法律卻規定警察其實並沒有義務提供這樣的保護,除非是在特殊的「特殊關係」情況下,例如警察帶你去指認嫌犯時,才有義務確保你的安全。換句話說,如果警察只是剛好在你家附近巡邏,聽到你呼救,他們並沒有法律上的義務一定要前來救援。
正當防衛權的行使要符合比例原則
我們都有保護自己生命安全的本能,在面臨威脅時當然會盡一切努力自保。但法律對於正當防衛權的行使其實有一些限制,主要可歸納為四大要件:第一是你必須處於「即時的危險」中;第二是你不能是挑起爭端的那一方;第三是你使用的武力要與對方的攻擊力道「相當」;第四是你的反擊要在「合理的限度」內。
在家中設置陷阱並非正當防衛
有些人可能會想在家中設置一些陷阱或機關,以防有人闖入傷害自己。但這其實並不符合正當防衛的要件。因為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消防員、警察、救護人員等公務人員可能會因公務需要而進入你家,又或者迷路的孩童、避難的路人也可能無意間闖入。陷阱機關無法判斷來者是善是惡,因此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許的。
個人評價:
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解釋了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接觸到、但卻不太了解的法律議題。作者不只講解法條條文,更進一步闡述法律背後的邏輯和價值理念,幫助讀者建立法律思維。讀完這本書後,我對於如何在法律的框架下保障自身權益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更能體會法律的精神所在。
特別推薦《法律說什麼》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想要更了解法律的人,尤其是那些對政治社會議題有興趣、或是有意從事法律相關工作的讀者。這本書無論是從知識的廣度或深度而言都相當紮實,值得細細品味。
Ed的話:
從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提醒了我們在擬定策略時,必須充分考量法律面向的影響。無論是在制定公司政策、或是規劃個人生涯發展藍圖時,都要謹慎評估可能觸法的風險。唯有在法律的框架下,才能讓我們的策略更臻完備、也更能夠真正落實。這本書以實例說明法律的運作邏輯,不僅讓我們對法律有更全面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啟發我們以嶄新的視角來審視法律與個人及企業發展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