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極簡人生:尋找生活意義的法則》Minimalism : Live a Meaningful Life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是由兩位年輕人 Ryan 和 Joshua 所寫,他們過去追求美國夢,擁有高薪的工作、漂亮的房子和快速的車,但卻感到非常不快樂。透過這本書,他們介紹了「少即是多」的生活哲學,以及如何透過拋棄身外之物,擺脫憂鬱的心情。

作者介紹:

作者 Ryan 和 Joshua 是兩位勇於突破框架的年輕人。他們曾經追求世俗的成功,卻發現那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於是,他們決定透過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尋找人生的意義。他們拋棄了多餘的物品,專注於建立有意義的工作、親密的人際關係和美好的生活體驗。這本書就是他們的處女作,出版於 2011 年。之後,他們又陸續出版了三本書,並製作了一部紀錄片,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傳遞他們的理念。

這本書帶給我三個重要的啟發:

1. 債務是心靈的枷鎖

在美國,負債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常態,但它卻像是心靈的枷鎖,讓人無法自由地生活。書中提到,Joshua 在開始他的極簡主義之旅前,花了兩年的時間,沒有休假、不外食、不享受任何奢侈品,只為了還清所有的債務。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 Joshua 說,這是值得的。擺脫債務的負擔,就像是獲得了新生一樣,讓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和自由。

2. 接納他人的不同

身為一個自我精進的人,我們常常會感到困擾,因為其他人似乎並不在乎我們所追求的事物。但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我們不應該強求他人跟我們一樣。書中提到了「TARA 法則」,教導我們如何接納他人的不同:

T – 容忍(Tolerate):接受他人和自己的不同

A – 認同(Acknowledge):認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

R – 尊重(Respect):尊重他人的決定

A – 欣賞(Appreciate):欣賞每個人的獨特性

透過這個方法,我們不僅可以更好地處理生活中的小事,也能夠成為一個更有同理心的人。

3. 工作不等於身分

在自我介紹時,我們常常會用工作頭銜來定義自己,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複雜且多元的個體,擁有許多熱情和才能,有些能賺錢,有些則需要花錢。工作只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們隨時都可以改變工作,因此,與其用工作頭銜來介紹自己,不如分享自己的熱情和興趣,這樣才能展開更有意義的對話。

個人評價:

總的來說,我認為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特別適合那些第一次接觸極簡主義,或是對這個概念持懷疑態度的人。透過 Ryan 和 Joshua 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如何拋棄過去的生活方式,轉而追求健康、人際關係、熱情、成長、貢獻和融合。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過度消費的問題。

特別推薦《極簡人生》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在Amazon Prime Day 花了 500 美元買了一堆不需要的東西的大學生;還有那些 辛勤工作,卻總是抽不出時間陪伴孩子的年輕父親;以及那些任何儘管他們似乎已經擁有了想要和需要的一切卻還感到不滿足的人。

Ed的話:

對於企業經營者和個人成長者而言,這本書也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觀點。極簡主義的概念可以用來檢視我們的策略(Strategize)是否真的有必要,或是可以更精簡;在創建(Create)新事物時,我們是否能夠專注於最核心的價值;透過自動化(Automate)和充分利用(Leverage)現有的資源,我們是否能夠更有效率地工作;最後,我們還可以思考如何增強(Enhance)自己的生活品質,而不是單純地追求更多的物質享受。

總而言之,這本書帶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並找到真正的人生意義。透過拋棄過多的物品和慾望,我們反而能夠獲得更多的自由和快樂。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相信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得不同的啟發和收穫。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