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總結:
《擺脫共情》這本書解釋了社會對同理心的迷戀所帶來的問題,探討了同理心的局限性,並為我們提供了在同理心無法發揮作用的情況下的實用替代方案。
作者介紹:
保羅・布魯姆(Paul Bloom)是一位著名的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和作家。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了道德、心理、語言、宗教等方面。他曾撰寫多本暢銷書,包括《快樂的煉金術》、《享受的演化》等。在《擺脫共情》這本書中,布魯姆博士提出了一個令人矚目的觀點,挑戰了社會長期以來對同理心的美化。
重點啟發:
1. 你我都有同理心偏差
我們往往認為將心比心是一件好事,但問題在於,我們無法對每個人都感同身受。我們的同理心是有選擇性和偏頗的。舉例來說,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引發了許多人的同情和憤怒,但對於敘利亞戰爭中喪生的孩童,世界的關注度卻遠不及此。這是因為我們更容易對與自己相似的人產生共鳴。我們對他人的同情程度,有時取決於我們主觀的判斷,認為對方是否「值得」我們去同情。
2. 同理心可能導致錯誤決策
有時候,同理心會驅使我們去解決短期問題,卻反而對長遠發展不利。就像父母在超市裡買糖果安撫哭鬧的孩子,雖然能暫時讓孩子平靜下來,卻可能養成孩子被慣壞的壞習慣。再比如,在柬埔寨有些孤兒院的經營者欺騙善心人士的捐款,甚至賄賂父母遺棄孩子,讓更多的孤兒院開張,而那些孩子的處境更加悲慘。人們懷著善意捐款,卻適得其反。
3. 理性慈悲或許更有幫助
布魯姆建議我們以理性和同情取代盲目的同理心。他所說的慈悲,是「關心他人,希望他們能夠茁壯成長」。若是看到一個孩子在河裡溺水,我們出手相救,動機應該是出於一種道德責任,而非僅僅是感同身受。我們不必設身處地去感受溺水孩子的絕望和恐懼,才能伸出援手。事實上,那反而可能讓我們手足無措。布魯姆主張,如果政治和社會決策者能夠以客觀和理性的慈悲出發,而非一味地情感用事,我們就能夠幫助更多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個人評價:
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對同理心的看法。我一直以為感同身受是美德,現在我明白了同理心也可能成為我們理智思考的障礙。作者並非主張我們應該冷酷無情,而是鼓勵我們用理性和慈悲的心來對待他人,公平對待每一個人。這種觀點讓我大開眼界,也啟發我往後在做決定時,要以更全面、長遠的角度來權衡利弊得失。
特別推薦《擺脫共情》給誰:
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心理學和哲學有興趣的人。這本書有助於我們突破思維定式,正視同理心的侷限性。我也推薦給從事公益或從政的人士一讀,書中理性慈悲的觀念有助於我們制定更周全的政策,把資源用在刀口上。
Ed有話説:
這本書讓我聯想到企業經營中的策略制定。企業高層在做決策時,有時會不自覺地受到同理心的影響,偏袒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忽略了更需要資源的部門。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運用理性和同情心,設身處地為他人和企業的整體利益著想,制定最有利的長遠策略。《擺脫共情》值得每一位企業領導者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