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安全圈教養》Raising A Secure Child

一句話總結:

《安全圈教養》這本書,提供新手父母一個清晰的藍圖,教導他們如何以「安全感圈」的方式,滿足孩子的需求,同時避免過度依賴,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情緒韌性。

作者介紹:

本書的作者肯特.霍夫曼、葛倫.庫珀和伯特.鮑威爾都是兒童依附理論的專家。他們長期協助父母與孩子建立健康的依附關係,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三位作者的背景與專業,讓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紮實且可信賴。

重點啟發:

安全依附,孩子一生的護身符

想要孩子身心健康,父母必須學會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二戰後,心理學家約翰·鮑比觀察到,即使孤兒院的孩子衣食無缺,但因缺乏主要照顧者,仍無法健康成長。沒有安全依附,孩子的需求無法被滿足,導致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升高,進而影響新陳代謝、免疫系統、記憶力和思考能力。建立安全依附,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依循「安全感圈」,滿足孩子的需求

父母常常搞不清楚,何時該給孩子安慰、何時該鼓勵孩子獨立。作者提出了「安全感圈」的概念,讓父母依循圈圈的不同位置,滿足孩子探索和依戀的需求。當孩子在圈圈的上半部探索時,父母要給予關注、讚賞、陪伴和適度協助。當孩子在圈圈的下半部尋求依戀時,父母要給予保護、安慰、喜悅和情緒疏導。掌握「安全感圈」,就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擁抱不完美,修補親子關係的裂痕

沒有人是完美的父母,我們都難免疲憊、忙碌而錯過孩子的需求信號,作者將這種錯過稱為「圈圈的裂痕」。當「裂痕」發生時,父母要學會承認錯誤、道歉和修補。這能讓孩子明白,即使是親密的關係,也難免有失誤的時候,但失誤之後,美好的事物仍會到來。父母要擁抱自己的不完美,學會修補「裂痕」,才能培養孩子的韌性。

個人評價:

我非常喜歡這本《安全圈教養》!它不僅幫助我找到成為更好父母的方法,也幫我調和了一些原有的教養信念。「安全感圈」是一個簡單卻強大的工具,讓我更清楚孩子在不同時刻的需求。我也從中學到,擁抱自己的不完美,反而能讓孩子更有韌性。這本書幫助我成為更正向、更有意識的父母。

特別推薦《安全圈教養》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難以與哭鬧孩子建立聯繫的媽媽、不確定如何與孩子建立關係的爸爸以及所有想要養育健康、適應力佳孩子的人。

Ed 的話:

從企業經營到個人成長,「自動化」(Automate)的概念都能帶來啟發。就像「安全感圈」簡化了父母回應孩子需求的流程,讓父母養育的步驟更有系統,企業也可以藉由系統化和自動化,簡化流程、提高效率。而個人也能運用「安全感圈」的概念,建立一套簡單有效的自我對話和行為模式,來滿足內在的需求,提升自我成長。這本書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教養的新視角,更是一種自我覺察和優化的思維方式。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