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如何不去擔憂》How Not To Worry

一句話總結:

這本書教導我們如何透過認識大腦原始的情緒求生本能,以及提供一個簡單有效的路線圖,來放下焦慮,過著無壓力的生活。

作者介紹:

保羅・麥基(Paul McGee)是一位著名的激勵演說家和作家,他曾在英國和愛爾蘭的各大企業演講,啟發了無數的聽眾。他還撰寫了多本暢銷書,包括《自信的藝術》和《SUMO:關掉你內心的否定聲音》等。

這本書帶給我三個重要的啟發:

1. 及時阻止焦慮的惡性循環

憂慮會迅速累積並失控,如果你允許它們這麼做的話。關鍵是要「在情況惡化前阻止」。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憂慮的思考模式會導致焦慮,並迅速觸發身體的求生機制,造成呼吸急促、胸悶、心跳加速、瞳孔放大等生理反應。憂慮成了焦慮和壓力的原因和結果,形成一種反饋循環。長期陷入這種循環,會影響健康和生活品質,損害免疫系統,讓人更容易生病,還會降低性慾。當你不斷沉溺於最壞情況的想像時,就很難真正享受生活、活在當下。

2. 區分毫無根據和合理的憂慮

與其屈服於憂慮帶來的壓力和焦慮,不如採取更積極的態度,正面迎戰憂慮!憂慮涵蓋了很廣泛的範圍,我們可以仔細觀察,試著將荒謬的憂慮和更合理的思考模式區分開來。透過辨別那些太過誇張而不值得考慮的憂慮,我們就能開始處理其他憂慮。最好的方法是先反思每個憂慮的根本原因。「歷史性憂慮」反映了過去的不好記憶或經歷;「歇斯底里的憂慮」則完全不合理,是對被鯊魚吃掉、閃電襲擊或飛機失事等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的擔心,可以透過查看證據來克服;「有幫助的憂慮」最理性,基於真實的問題,可以透過提前計畫來克服。

3. 專注於你能掌控的事物

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這個世界不在你的掌控之中。我們顯然無法控制一切,但你能掌控的事物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找出你有影響力的事物,從那裡開始集中精力。正如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在暢銷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所說,問題不在於憂慮本身,而在於太多人憂慮他們無法控制的事情。擔心大規模槍擊事件和準備ppt的報告,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有些憂慮可以解決和準備,有些則不能。

個人評價:

我認為這本書充滿了很棒且易於應用的建議。大多數的技巧都非常簡單和合乎邏輯,提醒我們應該掌控那些我們能夠掌控的事物,順其自然地面對那些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乘風破浪地度過生活的種種考驗。這本書帶給我的收穫超乎預期。

特別推薦《如何不去擔憂》給誰:

我想要推薦給那些害怕離家生活的大一新生、剛升職為團隊領導的業務主管,以及任何對世界末日感到恐懼的人。

Ed有話説:

我想將這本書的概念與個人成長做連結,特別是E(增強)的概念。這本書教導我們如何透過小小的改變,增強我們面對憂慮和壓力的能力,從而過上更快樂、更無憂無慮的生活。作者提供了一個實用的路線圖,幫助我們認清憂慮的本質,區分毫無意義和合理的憂慮,專注於我們能夠掌控的事物。透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增強自己的心理韌性,更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憂慮習慣,找到走出憂慮泥沼的出路。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