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大翻身時代》The Self-Made Billionaire Effect

一句話總結:

《大翻身時代》揭示了億萬富翁獨特的五種特質,這些特質讓他們與普通員工截然不同,但卻能讓他們擁有足夠大的視野,觸及足夠多的人,將他們的事業打造成億萬級企業。

作者介紹:

《大翻身時代》是由美國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副主席米奇·科亨(Mitch Cohen)和他的同事約翰·史維歐克拉(John Sviokla)合作完成的。他們研究了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探究是什麼讓他們從普通員工、企業家,甚至百萬富翁中脫穎而出。

重點啟發:

1. 億萬富翁是多面手

與其說億萬富翁善於「一心多用」,不如說他們非常擅長同時應對多個想法。比方說,你知道比爾·蓋茲在創建微軟的同時,還創辦了兩家公司嗎?一家是圖片和影片授權公司,另一家則是投資公司。許多億萬富翁都是這樣,這使他們成為了書中所說的「生產者」。「生產者」有著清晰的願景、創新的想法,以及整合資源、將願景變為現實的能力。

2. 風險是相對的

億萬富翁之所以能夠精準地把握風險,關鍵在於他們對風險有著相對的看法。研究顯示,億萬富翁承擔的風險數量與普通企業家大致相當。但當面對重大機會時,億萬富翁似乎更不在乎一次又一次地孤注一擲。他們明白哪些機會是值得冒險的,即便最終失敗,他們也能泰然處之。

3. 「生產者」必須與「表演者」合作

作為「生產者」,億萬富翁必須與「表演者」合作才能成功。想像一下沒有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的史蒂夫·賈伯斯會是什麼樣子?你會看到一個有著不可思議創造力和遠見卓識的人,擁有迷人的人際交往能力,卻連一台電腦都造不出來。「生產者」通常能很好地掌控大局,但無法全神貫注于某些可能促成或毀掉一門生意的單一方面,如產品製造、會計、行銷或人力資源等。這就是為什麼「生產者」必須在正確的時間與合適的「表演者」合作,才能真正打造出他們心中的億萬級事業。

個人評價:

一開始讀《大翻身時代》的概述時,我有點不以為然,感覺億萬富翁彷彿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奇族群,言下之意似乎是:別白費力氣了。但其實這些都是可以學習的習慣。而億萬富翁的五個典型特質都是「二元性」的,這非常合理──畢竟,誰會天真地以為成為億萬富翁是件容易的事呢?

特別推薦《大翻身時代》給誰:

我特別推薦《大翻身時代》給那些在學校裡感到心不在焉的少女,她們有太多創意點子,而不只擅長某一科目;還推薦給「生產者」,他們尚未找到最佳「表演者」拍檔;以及任何瘋狂到認為自己能成為億萬富翁的人。

Ed的話:

億萬富翁的特質與SCALE法則中的創建(Create)這一概念最為相關。億萬富翁作為「生產者」,擁有清晰的願景和創新的想法,能夠將各種資源整合在一起,創建出非凡的事業。這與企業經營中創建的概念不謀而合。企業若要不斷成長,就必須持續創新、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這需要勇於承擔風險,並善於把握機會。同時,企業內部還需要「生產者」與「表演者」的通力合作。領導者擘畫藍圖,員工各盡其職,才能共同將偉大的構想化為現實。由此可見,億萬富翁的成功之道對企業經營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