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總結:
《善的力量》是一本號召全人類將我們的慈悲心化為行動,用以提升自己及改善周遭世界的普世之作,觸及科學、宗教、社會議題、商業和教育等各個面向。
作者介紹:
當達賴喇嘛開口,全世界都會聆聽。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一直是正面能量的泉源,透過演講、談話、會議、著作如《快樂的藝術》等方式傳遞,最重要的是他以身作則。靈性領袖與科學家丹尼爾·高曼(曾著有《專注力》及《情緒智商》等書)聯手,乍看之下或許令人意外,但對達賴喇嘛而言,兩者可以互補,十分合理。
重點啟發:
1.情緒控制之道:自問情緒是否與情境相稱
我們可以透過自問一個簡單的問題,來控制自己的情緒:「我現在的感受跟眼前的情境相比,是否合乎比例?」舉例來說,如果你對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一事感到憤怒,問問自己這個問題,你很快就會發現,你生活中多數事物在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改變,沒必要為此沮喪。如此一來,你就能迅速回到正軌,繼續工作,不會將一整天浪費在憤怒與沮喪之中。
2.慈悲並非源自宗教,而是人性本善的展現
達賴喇嘛認為,慈悲有別於宗教,實際上更勝於宗教,因為慈悲紮根於生物本能。首先,就連動物都懂得慈悲。試想一隻狗在另一隻狗心情低落時給予陪伴,或狼群透過嚎叫哀悼同伴的逝去。再者,人類若缺乏愛與喜悅等正面情緒,幾乎無法生存,而慈悲正是我們給予他人這些情感的方式。最後,人類最大的動力來源之一,就是擁有比自我更崇高的使命,而慈悲正是驅使我們關注他人、忘卻瑣碎煩惱的力量泉源。
3.日常踐行慈悲的三大原則:公平、透明、負責
談論慈悲固然重要,但若無法付諸行動,一切都是空談。活出慈悲人生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能做的選擇,不分背景、財富多寡或居住地。對達賴喇嘛而言,這意味著時時刻刻謹記三大原則:公平、透明、負責。公平的定義因人而異,但我們總能大致判斷眼前的情況是否公平,若不公平就應設法改變。透明並不難,但時時保持透明卻很有挑戰。得意時坦然分享容易,犯錯時坦承則難上加難。最後,負責是透明的必然結果。一旦承認錯誤(事後的感覺其實很棒),你就不會再逃避責任,而是挽起袖子說:「好,要怎麼做才能修正錯誤?」
個人評價:
我認為《善的力量》是一本激勵人心、充滿正能量的好書。作者提出慈悲是人性的本質,是解決世間諸多問題的關鍵,這個觀點讓我深受啟發。書中不僅闡述慈悲的重要性,更提供了許多將慈悲化為行動的具體方法,如情緒控制、公平對待他人、坦誠面對錯誤等。透過這本書,我體認到提升自我和改善世界,說到底都需要由慈悲心出發,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付出無私的愛與關懷。
特別推薦《善的力量》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對國家政治感到沮喪的年輕學子、認為商場如戰場非贏即輸的職場人士、以及曾遭受不公平對待的每一個人。透過閱讀,你將重新校準心中的慈悲指針,學會如何以慈悲心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進而化悲憤為力量,以善意的行動帶來正向的改變。
Ed的話:
《善的力量》一書所倡導的慈悲理念,與SCALE五大策略中的Enhance(增強)不謀而合。一個富含慈悲的職場,必能增強員工的向心力與工作動能。當老闆以身作則,以慈悲的心對待員工,員工自然也會用同理心看待客戶和其他利害關係人。如此一來,企業不僅能在商業活動中創造價值,更能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良善力量。由此可見,慈悲不只是空泛的口號,更是企業賴以永續發展的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