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總結:
《哈佛最受歡迎的幸福練習課: 識別幸福盲區,讓快樂找對施力點》深入剖析我們大腦填補空白和模擬體驗的能力,揭示我們時常因為缺乏對這些能力的認知而做出錯誤決策,並教導我們如何改變行為來創造自己的快樂。
作者介紹:
丹尼爾·吉伯特 (Daniel Gilbert) 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我在幾年前觀看他精彩的TED演講時認識了他。他非常雄辯地解釋了快樂的科學,這是基於我們大腦模擬未來的能力。他在2006年的《紐約時報》暢銷書《哈佛最受歡迎的幸福練習課》中提供了許多情境,在這些情境中,大腦的模擬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和對自己的錯誤假設。這本書試圖幫助你意識到大腦對你玩的這些把戲,這樣你就可以在未來避免它們,從而創造自己的快樂。
重點啟發:
大腦總愛胡亂填空,卻老是出錯
你知道你有一個盲點嗎?在你的視野中有一個區域基本上是空白的—你看不到那裡有什麼,因為你的視神經纖維在離開眼睛的地方阻擋了你的視網膜。那你為什麼從未在照片上注意到任何黑點?因為你的大腦填補了缺失的信息。它猜測需要在那裡放什麼,並將其餘的部分添加到圖像中。仔細想一想,你會發現這意味著你的大腦在任何特定時刻完全發明了你視覺的一部分,進而發明了你的現實的一部分。這不僅是你大腦對你玩的一個不可思議的把戲,它一直在這樣做,而且經常是錯的。
產品比較要看價值,別被過去價格蒙蔽
那家咖啡店怎麼又漲價了?我們通常根據習慣的價格來比較產品,所以如果你的濃縮咖啡現在要1美元而不是0.5美元,你會感到惱火並認為這是敲竹槓。與其拿它與以前的價格或其他咖啡相比,不如試著想想你可以用這筆錢在別處得到什麼。一旦你意識到1美元甚至買不到一根胡蘿蔔,頂多買一隻襪子或10分鐘的停車費,那杯濃縮咖啡儘管價格更高,似乎也變得物超所值了。同樣地,人們寧願花500美元買一台從600美元降價的電視,而不願花400美元買同樣一台從300美元漲價的電視。永遠根據金錢的價值來判斷,不要進行價格比較。
寧可嘗試錯誤,也別錯過機會
說到比較,考慮一下這個悖論:有人向你介紹了一個你覺得有吸引力的人,然後給你兩個選擇:
1. 嫁給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那個人最終會成為一個縱火狂(為了個人享受而故意放火的人,可能會點燃你的房子)。
2. 不嫁給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那個人會成為億萬富翁。
你會更後悔哪一個?令人驚訝的是,吉伯特說是後者。因為即使你的配偶最終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你的大腦仍然可以從這個經歷中學到一些東西,並從中看到積極的一面。你可能會從這段經歷中想:「哈,現在來的任何人都會更好,最壞的已經過去了。」或者「現在我真的可以更好地評估人了」。但是你的大腦很難對從未發生過的事情產生積極的看法。因為你甚至不知道嫁給億萬富翁是什麼感覺,所以你會因為一開始沒有去爭取而自責,從而最終變得更不快樂。所以無論你做什麼,一定要做點什麼。行動永遠勝過不行動。
個人評價:
這本書以生動有趣的方式,揭示了我們大腦運作的奧秘,讓我對自己的思維方式有了全新的認識。書中提到的許多例子,讓我意識到過去自己在做決定時的盲點,原來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做出錯誤的選擇,並不是因為自負或驕傲,而僅僅是因為大腦的運作方式。這本書不僅幫助我審視過去的經驗,也為未來的人生規劃提供了寶貴的指引。我認為這本書傳達的道理對每個人都有啟發,值得人人閱讀。
特別推薦《哈佛最受歡迎的幸福練習課》給以下幾類人:
1. 容易因為事情不如預期而感到失望的年輕人
2. 為了省錢而錯過更有價值事物的人
3. 害怕採取行動、錯過機會的人
Ed的話:
這本書所揭示的道理,與企業經營和個人成長息息相關。就像書中所說,我們的大腦總是在「填補空白」,企業在制定策略(Strategize)時,也常常基於不完整甚至錯誤的信息做出決策。因此在蒐集市場信息、評估形勢時,務必要保持客觀理性,不要讓先入為主的觀念蒙蔽了雙眼。此外,書中強調要根據事物的價值而非過去的價格來做比較,這一點在企業創新(Create)時尤為重要。企業要學會跳出過去的思維框架,以全新的視角審視產品和服務的價值。最後,書中鼓勵人們要敢於行動、勇於嘗試,這與企業精神不謀而合。沒有行動,再好的創意和計劃都只是空談。唯有不斷探索、大膽嘗試,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總之,這本書雖然談的是個人成長,但其中的智慧對於企業經營同樣具有重要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