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The Joy Of Movement

Version 1.0.0

一句話總結:

《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這本書透過科學角度,告訴你為什麼運動對身心健康有益,也說明人體天生就喜歡運動。這本書正是你需要的動力泉源,讓你更樂於經常運動。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凱利・麥高尼格(Kelly McGonigal)是一位健康心理學家,同時也是暢銷書作家。她在史丹佛大學教授心理學課程多年,研究領域涵蓋壓力管理、意志力、正念冥想等議題。麥高尼格博士的TED演講「壓力也是你的朋友」點閱率超過2千萬次,她的著作《輕鬆駕馭意志力》、《使丹佛大學的自我改變課》等都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重點啟發:

運動帶來的喜悅感,可抵禦憂鬱、焦慮

我們都聽過「跑者的愉悅感」,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早在1885年就有蘇格蘭哲學家亞歷山大・貝恩提出類似的概念。他將這種愉悅的狀態比喻為一種精神體驗。運動時大腦會釋放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物質,它可以減輕疼痛、改善情緒,還會刺激多巴胺等正向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這些物質的作用就像是大麻帶來的效果,但運動不會上癮,反而能預防憂鬱、焦慮等心理疾病。科學研究也證實,運動後人會更願意與他人合作、更慷慨大方。

運動與藥物帶來的快感相似,卻沒有負面影響

運動會上癮,其實是因為它會啟動大腦的獎賞機制,這一點與古柯鹼、海洛因等毒品的作用機制類似。1960年代,研究人員在尋找長期運動的受試者時,遇到很大困難,因為這些人實在太熱愛運動了,捨不得為了實驗而停止鍛鍊。即使成功說服他們參與,許多人還是偷偷運動。運動成癮的人如果戒斷,也會出現焦慮、失眠等症狀。但運動成癮跟藥物成癮的時間不一樣,需要長達6週、每週4次的運動習慣,人們才會真正愛上運動,養成運動習慣。

聽音樂讓你在運動時達到巔峰表現

我自己在晨跑時發現,當我最愛的歌曲響起,我的配速會比其他時候都快。原來這是有科學根據的,聽讓你感到振奮的音樂,確實能讓你在運動時表現更好。衣索比亞長跑選手海爾・格布瑞拉西曾經說服比賽主辦單位播放他最喜歡的勵志歌曲,結果他在那場比賽中跑出驚人的成績,可以說是靠「禁藥」贏得冠軍。科學研究發現,聽音樂運動時人會消耗較少的氧氣。舉例來說,有高血壓問題的人在聽他們最愛的歌曲時,在心血管壓力測試中可以多撐51秒。專家建議運動時聽歌詞包含「努力」、「前進」、「奔跑」等字眼,節奏最好在每分鐘120到140拍的歌曲。

個人評價:

我深深被這本書吸引住了,因為我最近正好覺得運動有點提不起勁。《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出現在此時此刻,對我來說簡直是完美的。這本充滿驚喜的好書,點燃了我立刻起身運動的熱情!我喜歡書中引用的所有科學研究,它們說服力十足地證明運動的重要性。現在我渾身躍躍欲試,等不及要去運動一番!

特別推薦《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給誰:

推薦給覺得沒人真的喜歡運動、大家都只是不得不做的年輕人;

推薦給整天在辦公室坐著、想要一些靈感來激勵自己多動一動的上班族;

推薦給任何想要一堆科學理由來開始多運動的人!

Ed的話:

《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這本書讓我聯想到SCALE法則中的E,也就是「增強」(Enhance)。運動能增強我們的身心健康,讓生活品質更好。當你覺得自己缺乏活力、工作或生活不如意時,不妨試試運動。它會讓你的意志力更堅定,面對挑戰時更有勇氣,人際關係也會更融洽。運動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值得我們把它當成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閱讀這本書時,我有一種「原來運動這麼棒,我怎麼現在才知道」的感覺。我相信你讀了也會有同感,還等什麼,趕快去運動吧!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