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動物的內心生活》The Inner Life of Animals

一句話總結:

《動物的內心生活》這本書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讀者探索動物豐富的內心世界,了解動物也有情感、智慧和痛苦,與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藉此喚起我們對動物的同理心。

作者介紹:

彼得・渥雷本(Peter Wohlleben)是一位德國知名的森林管理員和暢銷書作家。他多年來在森林中工作,對大自然和動物有著深刻的觀察和獨到的見解。他的著作《樹的韌性》曾登上德國亞馬遜自然類書籍排行榜第一名,另一本著作《動物的內心生活》更進一步探討動物的情感和智慧,引發廣大讀者的共鳴。

重點啟發:

打破對動物的刻板印象,正視牠們的存在價值

我們習慣將動物分類,認為有些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有些動物是食物來源,有些動物是害蟲或是無用之物。但其實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存在價值,都是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書中提到,豬其實是非常聰明而且愛乾淨的動物,只是人們受限於固有印象,忽略了牠們的真實面貌。當我們拋開成見,以開放的心胸去認識不同物種,就能發現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

人與動物有許多相似之處,動物也有豐富的情感

許多人認為動物的行為完全出於本能和荷爾蒙的驅使,沒有情感可言。但書中舉例指出,松鼠媽媽為了保護幼崽,會不顧一切地將牠們拖到安全的地方,直到筋疲力盡才罷休,展現了母愛的偉大。人類在危急時刻也會依循本能做出反應,因此動物的行為模式與我們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此外,動物也和人類一樣有喜怒哀樂等情緒,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設身處地為動物著想,給牠們應有的關懷

身為動物的朋友,我們應該努力去了解牠們的需求,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牠們身上。有些人為了滿足虛榮心,給寵物染髮或者穿上不舒服的衣服,但這對動物而言可能是一種折磨。我們要記得動物和人一樣會感到痛苦和恐懼,應該盡可能減少對牠們的傷害,多給牠們關懷和愛護。當我們設身處地為動物著想,就能和牠們建立更深厚的情誼。

個人評價:

《動物的內心生活》是一本引人入勝又發人深省的好書。作者用大量的科學研究和生動的案例,帶領讀者重新審視人與動物的關係。書中不只揭示了動物的驚人之處,更喚起了我們對生命的尊重。讀完這本書,我對周遭的動物有了更多的觀察和思考,也更懂得換位思考,站在牠們的立場設想。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增進了我的知識,也開拓了我的視野和胸襟。

特別推薦《動物的內心生活》給誰:

– 想擺脫過度消費、親近大自然的上班族

– 有意停止吃肉、願意為動物著想的青年

– 想更了解毛小孩內心世界的寵物飼主

Ed的話:

從策略制定(Strategize)的角度來看,《動物的內心生活》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啟示:唯有跳脫既有的思維框架,以更宏觀、更富同理心的視角看待事物,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規劃。在企業經營中,如果我們總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和利益出發,而忽略了其他利害關係人(如客戶、員工、社區等)的感受,就很難贏得支持和認同。反之,若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必能凝聚共識,創造多贏局面。這本書雖然談的是動物,但其中的智慧與企業領導的核心精神不謀而合,值得所有經營者參考。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