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五分鐘圖書館

別錯過!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動機背後的隱藏邏輯》Payoff : The Hidden Logic That Shapes Our Motivations

Version 1.0.0

一句話總結:

《動機背後的隱藏邏輯》揭開了人類動機的複雜構成,展示了除了金錢和認可之外,意義、努力和主導權等更多元素如何影響我們的動力,讓你不只今天,而是每一天都能保持動力!

作者介紹:

丹・艾瑞里(Dan Ariely)是一位風趣幽默、不拘小節的作家,總能以創意十足的方式,讓大家輕鬆吸收他想表達的觀點。這是他的五本書中,第四本登上「四分鐘書摘」的作品。艾瑞里主要關注人類思維的謬誤,例如我們如何避免做出不理性的錯誤、如何利用這些錯誤、以及造成我們說謊的原因等。《動機背後的隱藏邏輯》在2016年11月出版,是TED演講者系列叢書的一部分,闡述了為什麼保持動力並非像年復一年地用升遷加薪來吊著你的胃口那麼簡單。

重點啟發:

1. 意義是關鍵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工作意義重大,即使工作環境很糟,你也會欣然接受。因為意義和快樂不盡相同。許多職業包含極度艱辛的工作,無論是體力上(超馬選手、雕塑家、廚師)還是心智上(作家、心理治療師、撲克玩家)。這些人並不比別人更享受工作本身,只是從中獲得了更多意義。對大多數人來說,從工作中獲得巨大意義感的最佳方式,是為更崇高的使命做出貢獻。

2. 努力產生意義

你在一件事上投入的心力越多,它對你而言就越有意義。這個原則附加在人類最強烈的偏誤之一:沉沒成本謬誤。當然,我們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愈多,就愈難放手。雖然這常常適得其反,但在激勵自己時卻可能有利。

3. 外在誘因弊大於利

金錢或(社會)地位等外在激勵因素,可能在短期內奏效,但長遠來看實際上會損害你的動力。相較之下,內在動機的力量遠勝過任何誘餌或處罰。

個人評價:

艾瑞里以一種平易近人的方式,闡釋了動機和意義的本質,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只要全心投入所做的每件事,就一定不會覺得虛度光陰。我想這個道理放諸四海皆準,值得每個人細細體會。

特別推薦《動機背後的隱藏邏輯》給誰: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那些總抱怨課業內容的大學生、除了錢想不出繼續工作理由的工程師、以及任何覺得自己可以在工作上更加努力的人。

Ed的話:

《動機背後的隱藏邏輯》提到的「意義」和「主導權」等概念,與企業經營中的E(Enhance,增強)息息相關。一個有意義的願景和使命,能讓員工更投入工作;給予員工適度的自主權,則能提高他們的主人翁意識。領導者若能善用這些原則,必能事半功倍,帶領團隊創造佳績。對個人成長而言,找到志趣相投、值得奉獻的事業,並在其中主動爭取發揮空間,正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不二法門。

別錯過!
每個專屬於你的成長機會!

想要知道什麼時候更新文章嗎?
訂閱Eddie Ow電子報,
每週獲取專門為你挑選的職業提升技巧和個人成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