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圖書館

《雜食者的兩難》The Omnivore’s Dilemma

一句話總結:

《雜食者的兩難》以四種餐點為例,從高度加工到完全自己採集,解釋了我們今日所面臨的食物選擇範圍,教導我們工業革命如何改變了飲食方式、有機食品為何不一定更好、真正的天然食物是什麼樣子,以及在快速、美味、便宜、道德、永續和環保的餐點之間做取捨時,我們有哪些選擇。

作者介紹:

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是一位著名的美國作家和記者,專門研究飲食、農業和環境議題。他的著作《雜食者的兩難》(The Omnivore’s Dilemma)在2006年出版,被《紐約時報》評選為年度五大非虛構類好書之一,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迴響。

重點啟發:

玉米是問題的根源

現代農業科技已經將玉米改造到基因層面,今日的工業玉米與其祖先相去甚遠。政府補貼農民種植玉米,破壞了玉米的供需平衡,導致玉米大量過剩。這些多餘的玉米最後以高果糖玉米糖漿和其他高度加工的衍生物形式,出現在我們的食物中,並餵養給原本不吃玉米的動物,如牛、雞,甚至是肉食性的鮭魚。

有機不等於你想的那麼單純

有機食品原本是工業化食品的對抗運動,但隨著人氣上升,有機食品這個標籤已經被加工食品業者攔截。許多小型有機農場為了供應日益增長的有機食品需求,不得不放棄一些標準,否則就會被淘汰。隨著有機企業的成長,標準被降低,食品公司現在可以鑽漏洞,卻仍然可以冠上「有機」和「放牧」等標籤。

在地購買,各方都贏

從當地小農場購買食物,每個人都會受益,包括:你自己。食物運送的距離縮短,減少了燃料和資源的使用,對環境更加友善。你把錢放到正確的人手上:小企業。食物品質提升,因為它是根據當地的季節和自然環境種植,不需要農藥和其他人工輔助。道德上毋庸置疑,而且你的農夫、屠夫和麵包師也必須對你負責。

個人評價:

《雜食者的兩難》是一本出色的書,它深入探討了現代飲食體系的複雜性,揭示了工業化食品生產的問題,同時也提供了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作者以平實而生動的筆觸,將枯燥的議題化為有趣的故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產生共鳴。這本書改變了我看待食物的方式,讓我更加關注食物的來源和生產過程,也激勵我盡可能選擇在地、季節性和永續的食材。我認為這是一本值得所有人閱讀的好書。

特別推薦《雜食者的兩難》給誰:

– 平常在超市購物時不太看食品標示的讀者

– 以為只要買有機食品就萬事OK的千禧世代

– 一週到當地肉店或麵包店購物不到一次的所有人

Ed的話:

《雜食者的兩難》這本書與SCALE中的E(增強)概念最為相關。它提醒我們要更加謹慎和敏銳地選擇食物,增強食物生產和消費的透明度,讓消費者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同時,它也呼籲我們支持在地小農,增強社區經濟的韌性和永續性。對於企業來說,這意味著要建立更加負責任和透明的供應鏈,回應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永續消費需求。對於個人而言,這意味著要成為更有意識的消費者,用我們的選擇來塑造一個更加健康、公平和環保的食物體系。讓我們一起增強改變的力量,從餐桌做起!